首页 理论教育 岭南荔枝,大唐奢华的点缀

岭南荔枝,大唐奢华的点缀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后世因杨贵妃爱吃荔枝而记住了岭南荔枝和转运荔枝的辛苦驿卒,美味荔枝成了大唐奢华繁荣的点缀。杜牧有名作《过华清宫》曰:“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在“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句诗中仿佛可以看到,在岭南荔枝成熟季节,矫健的驿卒骑着骏马背着果筐,飞驰穿过大庾岭路飞奔长安的背影。高力士夸耀家乡的荔枝,使岭南荔枝再次流行于长安的宫廷。

岭南荔枝,大唐奢华的点缀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改变了几个人的命运。这一年,51岁的唐玄宗设计将18岁的杨玉环招入后宫,同一年平卢将军安禄山兵败,宰相张九龄知道如不乘此除安,久后难制,他说:“乱幽州者,必此胡也。”上奏称:“禄山不宜免死。”唐代的帝王或许因为出身于西北的胡汉杂居社会,都有极强的民族包容性,误以为张九龄是对胡人有偏见,说:“卿岂以王夷甫识石勒,便臆断禄山难制耶?”[1]终未准奏,安禄山逃过一劫。也就在同一年,李林甫设计诬陷张九龄等贤臣,唐玄宗罢免了张九龄的宰相之职,由李林甫代之,张九龄开始被排挤出中央权力核心。

强大的大唐帝国和伟大的唐明皇从736年开始就种下了祸乱的种子,李林甫是历史上著名的奸相,由他把持朝政的危害可想而知。盛年的唐明皇在皇位上奋斗了二十多年,创造了无比繁华的太平盛世,也渐渐失去了励精图治的精神,奢华和享乐的气氛弥漫宫廷。杨贵妃喜吃荔枝,《新唐书·杨贵妃传》载,杜牧曾说“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不变,已至京师[2]。由于大庾岭路的开通,岭南的很多物产得以运到长安,荔枝是岭南水果的代表,自汉代就享誉中央宫廷,武帝首次吃到南越国进贡的荔枝就无法忘记。公元111年汉军灭亡南越国后,汉武帝在上林苑建起了扶荔宫,把从岭南带回的龙眼、荔枝、槟榔橄榄、千岁子、柑、橘皆百余种植物都种在宫内,其中就包括百余株荔枝。但荔枝畏寒,尤其是初生的荔枝,这样的植物在长安城自然无法成活,但汉武帝仍然坚持不断种植,希望能够像培育葡萄和苜蓿一样在长安城培育出荔枝。最终只种活一株,既不开花也不结果,这株荔枝后来竟然也枯萎而死,汉武帝大怒,便把负责种植荔枝的几十个守吏都杀了,而他终于也死了心,没有继续把荔枝种下去。[3]但每年仍要由岭南进贡荔枝,直到东汉安帝时,临武县令唐羌因为不忍看“邮传者疲毙于道”而上书一封,朝廷才停止进贡荔枝。后世因杨贵妃爱吃荔枝而记住了岭南荔枝和转运荔枝的辛苦驿卒,美味荔枝成了大唐奢华繁荣的点缀。杜牧有名作《过华清宫》曰:“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www.xing528.com)

不仅杨贵妃爱吃荔枝,唐朝宫廷和高官都爱吃这种味极鲜美但易腐难存的岭南水果。白居易在《荔枝图序》中讲“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日五日色香味尽去矣”,描述得最为形象。大唐朝廷再次开辟了从南到北专运荔枝的“荔枝道”,使宫廷能够品尝到新鲜的荔枝,杜甫有《病橘》诗曰:“忆昔南海使,奔腾献荔枝。百马死山谷,到今耆旧悲。”在“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句诗中仿佛可以看到,在岭南荔枝成熟季节,矫健的驿卒骑着骏马背着果筐,飞驰穿过大庾岭路飞奔长安的背影。唐明皇、杨贵妃嗜啖荔枝,和宦官高力士有关。清代两广总督阮元有《岭南荔枝诗》云:“新歌初谱荔枝香,岂独杨妃带笑尝。应是殿前高力士,最将风味念家乡。”高力士夸耀家乡的荔枝,使岭南荔枝再次流行于长安的宫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