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原人民南迁:岭南前事

中原人民南迁:岭南前事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晋末年,中原地区大乱。五胡乱华,是塞北多个胡人游牧部落的联盟趁中原的西晋王朝衰弱空虚之际大规模南下建立胡人国家与中华正统政权对峙的时期。晋皇室渡江后,中原汉族士族相随南逃,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这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衣冠”代表社会的高端文明,衣冠南渡即是中原文明的南迁。“衣冠南渡”的同时中原人民也随王室大量迁徙,主要有两个方向,即河西和江南。

中原人民南迁:岭南前事

三国时期岭南为东吴属地,曾出现过一个强势人物士燮[1],在历史上留下了记录。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政治军事动荡对岭南没有直接的影响,但间接影响和对后世的影响还是重要的。

公元65年,司马懿孙子司马炎自立为皇帝,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西晋末年,中原地区大乱。周边胡人部族自东汉起陆续内徙建立割据政权,酿成永嘉之乱。西晋永嘉五年(311年)匈奴攻陷洛阳、掳走怀帝,中原陷入乱局之中,建兴四年(316年)匈奴王刘曜攻陷长安,俘虏晋愍帝,西晋亡,北方进入五胡乱华时期。五胡乱华的时间一般从西晋灭亡开始算起,一直延续到北魏建立,也称之为“中原陆沉”、“神州陆沉”、“中原沦陷”。五胡乱华,是塞北多个胡人游牧部落的联盟趁中原的西晋王朝衰弱空虚之际大规模南下建立胡人国家与中华正统政权对峙的时期。“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游牧部落的联盟。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华北、蜀地、辽东、漠北、江淮及西域建立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国家,开启了五胡十六国时期。十六国后来被北魏统一,华夏文明故地和北方陆续由有关联关系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统治,东晋权臣篡位,也陆续由有关联关系的宋、齐、梁、陈四朝统治,南北依然对峙,史称南北朝。东晋十六国约在公元317年至420年期间,南北朝约在公元420年到589年期间,在近300年的时间里,华夏文明的故地中原是由史书称为“胡人”的民族统治的,而这些胡人因此汉化,经营着北方的华夏文明。

西晋灭亡后,统领江南军事的西晋丞相、大都督中外军事司马睿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大量接纳避难的中原士族,晋皇室南迁,司马睿被推举为帝,公元317年建立东晋。晋皇室渡江后,中原汉族士族相随南逃,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这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所谓“衣冠”是指一个阶层,晋时士族峨冠博带,风度翩翩,相对于普通人蓬头短袄而言,的确是衣冠楚楚。跟随晋皇室直接渡江南迁的尽是名门望族、门阀巨室,故有“衣冠南渡”之谓。可以想象画圣顾恺之画作中那些有着王羲之一般才华的西晋士族成群结队,衣带飘飘渡江而去的胜景。“衣冠”代表社会的高端文明,衣冠南渡即是中原文明的南迁。这是有计划的高端文明迁徙,虽然故园被毁,但高端文明依旧保存,东晋时代的文明程度并未降低。

进入东晋十六国之后,中国历史进入南北分裂、南北对峙的阶段。在南方先后有刘宋、南齐、萧梁和陈四个政权的更迭,被称为南朝。南朝四朝是东晋的延续,其政权的更迭,都是上一朝皇室衰微由权臣取而代之改朝换代,因此在国土、制度、文明上都是一脉相承,改变的只是皇帝的血统。也正因为如此,每个朝代的时间都不太久,南朝四朝共150年,某个具体的个人经历其中两三朝并不少见。(www.xing528.com)

“衣冠南渡”的同时中原人民也随王室大量迁徙,主要有两个方向,即河西和江南。其中大部分移民来到了江南,所谓“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2]。关于这次战乱引起的向江南移民的人数,当代历史学家谭其骧先生考证后认为:“若即以侨州、郡、县之户口数当南渡人口之约数,则截至宋世止,南渡人口约共有九十万,占当时全国境人口约共五百四十万之六分之一。西晋时北方诸州及徐之淮北,共有户约百四十万,以一户五口计,共有口七百余万,则南渡人口九十万,占其八分之一强。换言之,即晋永嘉之丧乱,致北方平均凡八人之中,有一人迁徙南土;迁徙之结果,遂使南朝所辖之疆域内,其民六之五为本土旧民,六之一为北方侨民是也。”[3]

由战乱而引起的文明政治经济重心转移,引发了持续100多年向江南移民的浪潮。从公元317年西晋亡到589年隋朝再度统一天下,江南地区的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已经成为经济发达、文化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衣冠南渡”的人民南迁基本止于比岭南发达的江南地区,直接进入岭南的数量并不太多,但是经过衣冠南渡的人口迁徙后,岭北的江西地区逐渐成为人口稠密的发达地区,之后进入岭南不再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这为自唐开始到南宋末年形成高峰的中原向岭南移民创造了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