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族与华夏民族的渊源与背景

汉族与华夏民族的渊源与背景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部分胡人和百越的后裔则成为现在中国境内的各种少数民族,另一部分胡人和百越的后裔在现今中国的周围建立了多个民族国家。华夏民族发展、转化为汉族的标志是汉族族称的确定。于是,在汉王朝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征朝鲜、服西南夷、收闽粤南粤,与周边少数民族进行空前频繁的各种交往活动的过程中,汉朝之名被他族称呼为华夏民族之名。追本溯源,汉族世称“炎黄世胄”、“黄帝子孙”,其源出于此。百越是汉族的第二个支源。

汉族与华夏民族的渊源与背景

中华4000年历史的前2000年属于夏、商、周三个朝代。夏朝是由从古汉藏部落中分化出的华夏族建立的,商朝东夷族建立的,周朝是带有西戎成分的华夏族建立的,同时周人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这三朝之前是三皇五帝的传说时代。经过夏、商、周三朝,形成了以黄河中游河洛地区为核心的华夏文明。

华夏文明是东亚、北亚和部分南亚的文明中心。现在的中华民族,概括地说是由中部黄河流域的华夏族、北方的胡人民族以及南方的百越民族融合演变而形成的,大部分融合汉化后称为汉族,是全世界最大的民族。一部分胡人和百越的后裔则成为现在中国境内的各种少数民族,另一部分胡人和百越的后裔在现今中国的周围建立了多个民族国家。

如果从其族源夏民族算起,汉族的人口开始约有200余万人,历经夏、商、周三代,到战国盛时已有2000万人左右了。在汉族形成的两汉之时,汉族人口已达5000余万人,到唐代前期达到8000万至9000万人之间,到北宋大观年间达10441万余人。[5]元代以后,在中国统一的大趋势下,汉族人口如同一个巨大的雪球越滚越大。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人口达1.5亿。[6]及至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则达4亿以上。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其人口约6亿,到20世纪末已达10亿以上,2013年约13亿。在地域上则从黄河、长江流域向南发展到珠江流域抵台湾岛和海南岛向东北发展到黑龙江流域,向西北发展到天山南北,向西南发展到云贵高原青藏高原,这些都是汉族的居住区。

华夏民族发展、转化为汉族的标志是汉族族称的确定。

华夏民族统一于秦王朝,其族称曾经改称为“秦人”,但是秦王朝十分短暂,“秦人”的称呼很快被人们遗忘了。而汉王朝从西汉东汉,前后长达400多年,为汉族名称的形成提供了历史条件。另外,汉王朝国势强盛,在对外交往中,其他民族称汉朝的军队为“汉兵”,称汉朝的使者为“汉使”,称汉朝的人为“汉人”。于是,在汉王朝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征朝鲜、服西南夷、收闽粤南粤,与周边少数民族进行空前频繁的各种交往活动的过程中,汉朝之名被他族称呼为华夏民族之名。史学家吕思勉说:“汉族之名,起于刘邦称帝之后。”[7]吕振羽则说:“华族自前汉的武帝宣帝以后,便开始叫汉族。”[8]总而言之,汉族之名自汉王朝始称。

汉族是一个历史从未中断过的历史悠久的民族。汉族的起源是多元的,而且既有主源又有支源。

炎黄部落组成的华夏族是汉族的主源。追本溯源,汉族世称“炎黄世胄”、“黄帝子孙”,其源出于此。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民族——夏民族与黄帝部落有直接的族源关系,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称:“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颛顼之孙也。”不仅如此,后来崛起的周民族与留居渭水流域的黄帝部落和炎黄部落也有着族源关系。《诗·大雅·生民》说“厥初生民,时维姜嫄”。《史记·周本纪》说“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嫄”。《史记·周本纪》说“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这都说明,周民族的男祖,就是姜嫄所生的弃(后稷),炎帝是姜姓部落,黄帝就是姬姓部落,周民族的祖父世系是姬姓的黄帝部落,周民族的外祖世系是姜姓的炎帝部落。

东夷部落是汉族的另一个主源。在汉族起源的时代,与炎黄部落联盟并居黄河流域的是东夷。东夷部落主要分为蚩尤帝俊、徐夷、莱夷和淮夷五大部族。主要分布在包括淮河流域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东夷部落中的蚩尤部和帝俊部经过激烈的分化融合,形成商民族,并推翻夏王朝建立商朝。《诗经·商颂·玄鸟》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人是一个以鸟为图腾的部落,蚩尤部与商人有母系血缘关系,帝俊部则与商人有着父系血缘关系。商王朝是中国奴隶制发展时期,商民族是华夏民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深远的渊源关系,决定了东夷是汉族又一个主源的历史地位。

苗蛮是汉族的一个支源。苗蛮是远古时代中国南方诸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的泛称。它最早的活动范围在西北达丹江流域,川东及鄂、湘、赣、皖的长江流域,东抵淮河流域,集结在彭蠡(今鄱阳湖)和洞庭之间。苗蛮与炎黄、东夷不同,它在向民族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多元化的情况。一方面苗蛮的一部分成为后来的苗、瑶、畲等民族的祖先,至今苗、瑶、畲等民族中还盛传着关于盘瓠的传说。另一方面,苗蛮的某些氏族、部落,后来发展形成楚民族,成为华夏民族的族源之一,从而成为汉族的支源之一。

百越是汉族的第二个支源。百越的种类很多,史称“越有百种”。与苗蛮发展的情况一样,百越在形成民族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多元化的情况,一部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融合于华夏民族,或同化于汉族,春秋战国时融合于华夏民族之中的于越,南越、东越、闽越则于西汉时起逐渐同化于汉族。其中的一部分在长期的发展中经过多次分化和聚合,在三国魏晋以后发展演变为俚人、僚人,逐步成为中国南方的壮族傣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

戎、狄是汉族的第三个支源。“戎”、“狄”是中国古代典籍对中原之西、之北各胡人氏族、部落的泛称。“戎”、“狄”之称冠以方位,始见于西周,在此之前戎、狄是互通的。周民族在形成的过程中,融合了羌方中重要的一支——姜部落。在春秋战国民族大融合之时,大部分戎、狄因被晋、秦征服而成为华夏民族的一部分。秦与诸戎的关系十分密切,秦的先世本为戎人,因保平王东迁有功而复封。当时平王即对秦襄公宣布:“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9]于是,从秦武公伐邽、冀戎(冀地的戎族,冀地为今甘肃天水甘谷县)开始,直到秦穆公“霸西戎”时止,秦以西的诸戎均融合于华夏民族在西方的主要支系——秦之中了,“自是中国无戎寇”。[10]汉族形成后,白狄的后裔匈奴,历经五六百年的历史,除北匈奴远遁以外,南匈奴全部被魏晋南北朝民族大同化的洪流所吞没,成为汉族的一部分。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统一中原后,开始派出大军征服岭南。数十万中原戍卒的到来改变了岭南的人口结构,百越人和中原人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区域性族群——岭南人。(www.xing528.com)

【注释】

[1]王文光、李晓斌:《百越民族发展演变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

[2]王文光、李晓斌:《百越民族发展演变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

[3]吕思勉:《中国民族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4](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司马相如传》(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羁,马络头也;縻,牛蚓也。”引申为笼络控制。

[5]王育民:《中国人口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6]何炳棣著,葛剑雄译:《1368—1953中国人口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7]吕思勉:《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8]吕振羽:《中国民族简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0年。

[9](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10](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西羌传》,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