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党项来自何方?中国通史揭秘

党项来自何方?中国通史揭秘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党项人跟着另外一些少数民族来到河曲。到了隋唐时期,党项人为了摆脱贫困和饥饿,追求安定的生活,纷纷从边疆向中原迁徙,并逐渐与中原人建立了联系。在唐王朝的协助下,党项族从松州迁到了庆州。982年,夏州党项族首领李继筠去世,党项贵族内部因继承问题发生内讧,新任定难军节度使李继捧一气之下率领五万党项民户投奔了大宋,并向宋太宗献出了夏、绥、银、宥、静五州。

党项来自何方?中国通史揭秘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查哈西拉山的扎曲,全长五千多公里,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等9个省,最后流入渤海。它还有一个十分令人注目的特点,就是在流程中形成了一个大大的“几”字形,在世界河流当中,黄河的这一特点独树一帜。

在古代,黄河的“几”字形地带被称为“河曲”。这里地势高旷,山水相宜,而且畜牧资源丰富,成为许多民族繁衍生息的家园。西夏,就是从这里发源的。

西夏最早时并不叫西夏,而叫党项。党项是羌族的少数民族分支,因此党项也有“党项羌”的称谓。据史书记载,党项人身材高大,皮肤黝黑,平时过着不知稼穑、草木记岁的原始游牧生活

大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党项人跟着另外一些少数民族来到河曲。在这里生活期间,党项人逐渐学会以部落来划分单位,区分彼此,并用姓氏来当作部落的名称,逐渐形成了著名的“党项八部”,即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辞氏、房当氏、米擒氏和拓跋氏。这些部落各自过各自的日子,谁也不干扰谁。拓跋氏部落的势力最为强大。

到了隋唐时期,党项人为了摆脱贫困和饥饿,追求安定的生活,纷纷从边疆中原迁徙,并逐渐与中原人建立了联系。唐贞观三年(629年),党项酋长细封步赖率部归附了大唐唐太宗不仅给了他丰厚的赏赐,还拜他为刺史。其他党项部落首领见归附大唐不仅能当官,还有赏赐,于是纷纷效法归附。

有一支实力最强的部落却没有跟风归附唐朝,这支部落的首领是拓跋赤辞。在青藏高原崛起的吐谷浑政权,也不服从唐朝的统治,经常出兵骚扰大唐,还跟大唐争夺丝绸之路西域的控制权。这两个部落互有来往。

贞观八年(634年),吐谷浑在拓跋赤辞的协助下起兵抗唐。唐太宗任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率部出击,最终击败吐谷浑,降服了拓跋赤辞。

唐太宗欣喜万分,于是在拓跋赤辞居住的松州(今四川松潘)地界设立三十二个羁縻西戎州,让那些归降的党项族首领分别去担任刺史,同时授拓跋赤辞为西戎州都督,让他管理这群归降者,同时还赐给他皇姓,让他姓“李”,表明对待拓跋赤辞就像对待自己的亲族一样,可见唐太宗对拓跋赤辞的重视。从此,党项族成了大唐的属民。

隋唐时期,党项人为了摆脱贫困和饥饿迁徙到了今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落脚定居。(www.xing528.com)

7世纪中叶,吐蕃的势力日益强盛,经常威胁党项族。党项就给大唐皇帝上书,请求再往内迁移。在唐王朝的协助下,党项族从松州迁到了庆州(今甘肃庆阳)。“安史之乱”后,一部分党项部落又迁到银州(今陕西榆林东南)以北、夏州(今陕西靖边北)等地。此后,居住在庆州一代的党项号称东山部落,而银、夏一代的党项则称平夏部落,拓跋部便属平夏部中最强大的一支。

唐朝末年,黄巢农民起义爆发,唐僖宗召集各路兵马抵抗起义军,时任宥州(今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刺史的拓跋家族后人拓跋思恭也在征调之中。拓跋思恭是个勇武豪爽、胆识过人的将领,而且胸怀大志,一直在等待发展的良机。这次一收到征集令,他立刻意识到自己出头的机会来了。

于是,拓跋思恭马上率领两万铁骑前去应征,与唐军一同讨伐黄巢起义军。唐僖宗听说拓跋思恭起兵援唐,十分高兴,认为他能急国家之急,救大唐于水火,是个忠勇之士,于是下诏让他取代其他州节度使,任夏、绥、银、宥四州节度使。从此,拓跋思恭也正式成为唐王朝中割据一方的藩镇。

黄巢起义被镇压后,唐僖宗为表彰拓跋思恭的功勋,晋封他为太子太傅、夏国公,同时再次赐皇姓“李”。

五代十国时期,夏州的拓跋政权为了生存,还先后依附于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朝,但由于中原政权纷争不断,根本没精力顾及西面的拓跋氏势力,也就给了拓跋氏势力休养生息的机会。

公元960年,赵匡胤统一中原,建立大宋王朝。在对待党项的问题上,宋太祖赵匡胤仍然延续以往的政策,封党项首领为太师、太尉、夏王等。982年,夏州党项族首领李继筠去世,党项贵族内部因继承问题发生内讧,新任定难军节度使李继捧一气之下率领五万党项民户投奔了大宋,并向宋太宗献出了夏、绥、银、宥、静五州。为此,宋太宗重重赏赐了李继捧,封他为彰德军节度使,还给他赐了皇姓“赵”,让他改名叫赵保忠,并允许他一直居住在大宋的都城开封府。

宋太宗在获得了五州领地之后,又下诏让拓跋氏的头面人物及李继捧的兄弟子侄等全部入住京师,表面上是让他们到京城来居住,其实就是强迫他们全部入京,准备一网打尽,永绝后患。结果,宋朝的这一阴谋不仅没得逞,反而还引起了党项族的反抗,其中,反抗最激烈、最长久的,就是李继捧的族弟李继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