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现象的研究中,通过研究环境知觉、环境认知、人的活动与空间及设备的尺度关系、空间行为学——私密性、公共性、领域、拥挤感等来把握使用者的普遍心理现象。使用者场所行为心理设计主要涉及各种尺度的环境场所、使用者群体心理以及社会行为现象之间的关系和互动。
(二)行为空间与环境
行为空间是指人们活动的地域界限,它包括人类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和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直接活动空间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所经历的场所和道路,是人们通过直接的经验所了解的空间;间接活动空间是指人们通过间接的交流所了解到的空间,包括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了解的空间。
1.气泡
气泡是由爱德华·T·霍尔提出的个人空间的概念。人体上下肢运动所形成的弧线决定了一个球形空间,这就是个人空间尺度——气泡。人是气泡的内容,也是这种空间度量的单位,也是最小的空间范围。个人空间受到人格、年龄、性别、文化、情绪等因素的影响。人际距离和交往方式密切相关。
2.拥挤感和密度
在人与人接触过程中,当个人空间和私密性受到侵犯时,或在高密度的情况下都会引起一种消极反应与拥挤感。影响人们是否产生拥挤感的因素包括个体的人格因素、人际关系、各种情境因素以及个人过去的经验和容忍性,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密度。
3.私密性
私密性是指对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的选择与控制。可以概括为行为倾向和心理状态两个方面。私密性分为四种表现方式:独处、亲密、匿名和保留。它是人们对个人空间的基本要求。
私密性的功能也可以划分为四种:自治、情感释放、自我评价和限制信息沟通的功能。人们在空间大小、边界的封闭与开放等方面为私密性提供不同的层次和多种灵活机动的特性。
4.领域性
领域性是个人或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拥有或占用一个场所或区域,并对其加以人格化和防卫的行为模式,是所有高等动物的天性。人类的领域行为有四点作用,即安全、相互刺激、自我认同和管辖范围。
环境设施也具有领域性,确保空间领域性的形成是保证环境的空间独立性、适宜性的基础。如亭的存在,设施领域性形成;人们离去,人在亭的领域性消失,亭又转变为公共性空间。
因为空间大体有三类:滞留性、随意消遣性和流通性。所以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特别注意空间的尺度对人心理的影响,可以通过植物、矮墙,或者某些构筑物来增强滞留空间使用者的私密性,也可以通过不提供适宜滞留领域空间来暗示使用者流动空间的性质,从而提高流动空间的效率。人与人之间过度的疏远和靠近都会造成一种心理上的不安定。
5.场所
舒尔茨在《场所精神一关于建筑的现象学》中认为“场所是有明显特征的空间”,场所以空间为载体,以人的行为为内容,以事件为媒介。场所依据中心和包围它的边界两个要素而成立,定位、行为图示、向心性、闭合性等同时作用形成了场所概念。场所概念也强调一种内在的心理力度,吸引支持人的活动。例如,公园中老人们相聚聊天的地方、广场上儿童们一起玩耍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园林景观设计是以场所为设计单位的,设计出有特色的场所,将其置于建筑和城市之间,相互连贯,在功能、空间、实体、生态空间和行为活动上取得协调和平衡,使其具有一定完整性,并且让使用者体验美感。
(三)使用者在环境中的行为特征
人的行为往往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时确定场所和流动路线的根据,环境建成以后会影响人的行为,同样,人的行为也会影响环境的存在。
1.行为层次
行为地理学将人类的日常活动行为分为以下方面:通勤活动空间;购物活动空间;交际与闲暇活动空间。
另外的分法将人类行为简单分类,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强目的性行为也就是设计时常提到的功能性行为,如商店的购物行为、博览园的展示功能;伴随主目的的行为习性,如在到达目的点的前提下,人会本能地选择最近的道路;伴随强目的行为的下意识行为,这种行为体现了一种人的下意识和本能,如人的左转习惯。(www.xing528.com)
2.行为集合
为达到一个主目的而产生的一系列行为即行为集合,例如,在设计步行街时,隔一定距离要设置休息空间,以及通过空间的变化来消除长时间购物带来的疲劳等。
3.行为控制
在设计花坛的时候,为了避免人在花坛上躺卧可以将尺度设计得窄些。这就是对人的行为的控制作用。
(四)场所与行为
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人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适应现实环境,并且产生行为;而另一方面,我们控制和设计一种环境,有意引导人们产生积极、理想的行为。
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园林景观设计应从人的行为心理和活动特点出发,以建立良好的整体工作和生活环境。园林景观设计要建立这样的设计观念和思路:“依据行为分析、总体分析构成环境构成、景观要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使园林环境景观有良好的空间质量和功能性。在设计中为了很好地发挥场所的效应,要从人的行为动机产生与发展的角度,分析一切行为的内因的变化和外因的条件。
环境场所要达到上述效应,往往在设计中增设必要的景观设施,以满足从事各种活动所需的物质条件,来扩大室外空间的宽容性。如坐的空间、看的空间、被看的空间、听的空间、玩的空间等。对于不同人表现出的主动参与、被动参与和旁观者参与的各种行为,景观应起诱导公众积极参与的功能,使“人尽其兴,物尽其用”。
在入口通道的两侧布置休息设施时,使用者对这种夹道欢迎往往“望而生畏”,在众目睽睽中会感到“无地自容”。人们又总是喜欢选择有依靠的位置,前方视野开阔,面对活动着的人群,满足“人看人”的爱好,而不是处于空旷地,没有安全感。
从“场所中人的行为心理分析”中可以看出人们倾向于在实体边界附近集聚活动。考虑人的行为而设计的不同的景观与休息场所,满足各种不同社交活动的需要。在公共场合中,人们有时希望能有与别人交谈的场所,有时又希望与人群保持一定的距离,有相对僻静的小空间,如“依人的需求设计的休息凳椅”。因此,设计应提供相对丰富,有一定自由选择范围的环境。
例如,公园的线路设计,在公园的主体建设完成后,剩下了部分草坪中的碎石铺路还没有完成。以往在很多地方我们可以发现,游园或草坪中铺设了碎石或各种材质的人行道,但在其周围不远的地方常常有人们踩出来的脚印。这说明我们设计铺设的线路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因此,最佳的做法是等冬天下雪后,观察人们留下最多的脚印痕迹以确定碎石的铺设线路。这既充分考虑了人的行为,又避免了不合理铺设路线对财力物力的浪费。在规划设计中,良好的处理方法是充分考虑人的行为习性,按照人的活动规律进行路线的设计。
(五)使用者对其聚居地的基本需要
1.安全性
安全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包括生存条件和生活条件,如土地、空气、水源、适当的气候、地形等因素。这些条件的组合要可以满足人类在生存方面的安全感。
2.领域性
领域性可以理解在保证有安全感的前提下,人类从生理和心理上对自己的活动范围,要求有一定的领域感,或领域的识别性。领域的确定,人们才有安全感。在住区、建筑等具有场所感的地方,领域性体现为个人或家庭的私密或半私密空间,或者是某个群体的半公共空间。一旦有领域外的因素入侵,领域感受到干扰,领域内的主体就会产生不适感或戒备因素。领域性的营造可以通过植被的设计运用实现。
3.通达性
无论是远古人们选择居住地,还是修建一个舒适的住所,人们都希望有可以观察四周的视线和危险来临时迅速撤离的通道。现在,人们除了有安全舒适的住所外,一般来讲,没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人们一样会选择视线开阔,能够和大自然充分接触的场所。即在保证自己的领域性的同时,希望能和外界保持紧密地联系。
4.对环境的满意度
人们除了心理和生理上的需求外,还有一种难以描述清楚的对环境的满意度,可以理解为对周围的树林、草坪、灌木、水体、道路等因素的综合视觉满意程度。人们虽然无法提出详细、具体的要求目标,但对居住地和住所有一个模糊的识别或认可的标准,例如可以划分为:喜欢、不喜欢、厌恶;满意、一般、不满意等。
了解人类的基本空间行为和对周围环境的基本需求,在景观设计时心里就有一个框架或一些原则来指导具体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案。因此,行为心理学是景观设计过程中内在的原则之一,它虽然不直接指导具体的设计思路,但却是方案设计和确定的基础,否则设计的方案只是简单的构图,不能很好地给使用者提供舒适的活动空间和场所。此外,简单的构图创作除了不能满足使用功能外,还会造成浪费大量项目建设资金以及由于管理不善引起的资金流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