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行业协会在专业学位教育中的作用远远不如其美国同行。当初是政府主管部门(而不是行业协会)看到专业学位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才将其引进中国,以促进高等教育更好地满足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其后十几年,大学虽然非常积极(原因之一是专业学位建设投入少、门槛低但收益高),专业学位教育在招生人数和学位种类上发展很快,但在生源质量、培养质量和行业认可度上同美国的专业学位仍相距甚远。其原因之一,就是中国的行业协会发育严重不良。
很多在美国由行业协会发挥的功能在中国由政府行使,所谓的行业协会都从属于或挂靠在政府某部门,其主要领导基本上由政府任命,因此独立性较差,在代表行业利益方面的能力、权威和影响无法与美国同行相比。
具体到专业学位教育,限于调研条件,笔者无法统计有多少家中国行业协会将其列入工作范围。以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为例,其自我介绍的七大职责中只提到“组织律师业务培训”,没有一个字涉及专业学位教育和与行业准入的接轨。
“准行政化”的协会领导们出于其行政任期政绩的需要,很少能像其美国同行那样去积极主动地制定行业人力资源的长期规划,更不要说花费大量精力去同大学互动,以解决专业学位培养目标、与行业准入接轨等具体问题了。即使有少数行业协会领导有这样的远见,也愿意花这样的精力,但由于特殊的国情,他们也很少有足够的资源,可以像美国同行那样去解决专业学位与行业准入接轨等牵涉到多部门、多领域的复杂问题。(www.xing528.com)
多年来,教育行政部门和大学一直呼吁要加大相关行业在专业学位教育中的参与,也做出了某些安排,但效果有限。比如,教育行政部门安排了行业代表参加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但查阅三个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组成情况后,发现有如下缺陷。第一,行业代表人数太少。第四届全国工商管理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共有委员32人,其中30人为政府官员和高校管理学院院长,只有2位是企业管理者;第三届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共有委员25人,均来自中央政法部门和各地政法院校,没有1位是律师协会代表;第三届全国工程硕士指导委员会共有委员33人,只有3人是来自企业的工程师,其余来自高校、中国工程院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第二,这些代表也许是成功的管理者和工程师,但未必懂教育。第三,他们只代表个人,最多是他们就职的企业,而不是法理上的行业代表,因此没有权威将教指委的决定通过行业协会全面彻底地落实下去。
但这并不是说,在加大行业协会对专业学位教育的影响方面没有任何进展。“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评估委员会”既是建筑学专业学位培养单位的审查机构,又是专业评估认证审查机构,其成员中一半是建筑教育专家,一半是建筑设计专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成立了“培养单位资质认证评估委员会”,接受设备监理协会和教指委的委托和授权,其5名成员中,协会代表2名,教指委、相关行业和工程领域代表各1名。(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在探索与中方职业资格认证对接未果之后,另辟蹊径,与国际职业资格认证机构开展合作,以此来提高行业协会对该学位的认可度。
但总体而言,由于自身发育不良,中国的行业协会缺乏足够的动力、能力和权威去影响、支持和推动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这就像一位家长自己尚未成熟,对孩子既无科学的教育理念、也无有效的教育方法,甚至很少有机会陪伴孩子一起成长。因此,不可能期望他对孩子有足够投入和高度认可。也正因为此,尽管政府主管部门积极支持,各高校也非常积极,中国的专业学位教育仍然被生源质量差、培养质量低、行业认可度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困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