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前,擂鼓寨村的农业工具简陋,耕种方法落后,农业生产普遍靠天吃饭,一遇天灾,轻则当“背老二”,到上河里背包谷养家;重则举家逃荒度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党对农业的重视、文化科学的进步,农业生产技术有了不断发展。
1.农技组织
1964年,乡设农业技术推广站,每周日学习。各队设政治宣传员1人,并选派3~4名青年参加,由队里负担工分。
1973年,各生产队建立科研组,搞水稻、棉花试验田和玉米的人工授粉。
1974年,村组织专业队。由各队抽派精壮劳力,统一领导、抢修桂花水库,搞土地加工,建油橄榄林场、小柏树果园。
1978年,各队成立农科组,设技术员,搞试验田。当时的光辉大队(擂鼓寨村)的杂交水稻制种,亩产达到231.8斤,受到通江县委的奖励。
1981年,乡成立科普及协会。翌年成立农技咨询服务公司。村设科技副村长,各社有农技员,积极进行宣传、指导,帮助农民科学种田和寻求致富门路。
过去的一些村、社干部多不懂科学种田,不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盲目跟风,被人们讥为“瞎指挥”。
2.推广良种
1955年,引进“中大2419小麦”和“53l”德字棉。
1974年,推广水稻矮秆品种“广长矮”。
1978年,试行杂交水稻制种。
1981年,发展“三杂”生产。进行水稻、玉米、棉花的杂交制种。本村普种水稻良种“桂潮二号”。
1982年,全村以“汕优二号”和“岗矮630”为主,大田种植,产量大幅度增加,常规稻逐渐淘汰。
1984年,以“汕窄8号”为主,杂交制种产量曾为全地区之冠。
以后,水稻品种变换复杂,却没有稳定的当家品种。再后来,推广优质稻,不单一追求产量而面向市场,要求质量优良,食用可口。
人们在生产实践中也重视引进和推广其他作物良种,并逐年选育、培植,建立种子基地,先块选,后穗选,再颗选,使其提纯育壮,不致退化。
其中,玉米先后有“六十黄”“野鸡啄”传统品种,引进有“白马牙”“金皇后”“白单”“黄单”和“中卫二号”等优良品种。
麦类品种复杂,原有番麦、燕麦、大麦等旁类,主要小麦有传统的“耙齿麦”“青杠麦”。1952年引进“九二麦”;1960年推广“大头黄”“阿波”;1973年以后,“凡六”“矮粒多”当家;1981年以后,“绵阳16号”和“白麦子”时兴;之后绵阳系列的品种占有很长时间的优势。
3.病虫防治
1949年前,农民对作物的病虫害靠巫师“打虫醮”或唱“青苗戏”进行祈祷,不知道保护天敌抑制害虫,除去田边杂草以防螟虫越冬,对病害采取换种和轮作来控制。
擂鼓寨村的主要作物病虫害,水稻有稻瘟病、穗颈瘟、螟虫、稻包虫、稻叶蝉和稻飞虱等;小麦有锈病、白叶病、蚜虫和红蜘蛛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人们就地取材,大搞土农药,以石灰、烟骨头、麻柳叶、牛尿、五朵云、野棉花等泡水浸种或浇灌,以防病治虫,甚至组织人力捕杀玉米螟虫、捏棉花蜷叶虫、抽小麦火眼巴(黑粉病)、拔水稻枯心苗,用灯光诱杀螟蛾,其范围小、数量少、效果差。随着国家化学工业的发展,先后有“六六六”粉、“滴滴涕”“乐果”和剧毒农药“1605”上市,现在计有品种30多种。一些农药效果欠佳的原因是施用的时间、种类、浓度、方法都未符合具体情况,且害虫产生抗药性,危害了益虫,减少了天敌,加之,药品广告夸张宣传,假冒药充斥。近年来,在生产成本中,农药开支有增无减。几乎家家都有喷雾器,男女老少都会操作,但病虫害的防治依然是一个问题,且环境受污染,生态失常。因此“以虫治虫”甚为重要。农药污染、粮食留有残毒,从而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健康。(www.xing528.com)
4.耕作方法
农业生产的发展与耕作方法的改进密切相关。民国时期,牛力不足,多数水田只是一犁一耙。合作化时,强调“四犁四耙”,旱地套犁深耕,利弊兼有。1977年试用机械耕作,本村郑家坝一带的大地曾用中拖和旋耕机耕作过,成本太高。农业学大寨时,强调搞“海绵地”,翻出死泥,事与愿违。1982年,推行稻田“免耕法”,效果显著,现已普遍实行。为有效利用土地,农民都懂得合理安排作物,搞套作、间作、轮作,冬水田改制,旱地改制,提高复种指数,增加产量。
合作化时,改传统的撒“满天星”为留窄行的新式秧田,推行稀秧密植。公社化时,推行半旱式的折中秧田。以后,又加盖薄膜,不致烂秧。土地下户后,搞温室两段育秧。这种方法虽然科学,但两次栽插太费时间,且技术性强,一旦发生烂秧则损失巨大。近年来,推行旱育秧,简便易行,能节省水源,若扯秧带泥,有利于抛秧。1998年,本村原书记赵明平试用旱育秧作抛秧栽培,一举成功。第二年,二社村民自觉接受,现已普遍推行。同时,此项技术向周边辐射,巴中地区电视台曾专程采访报道。该栽培方法能节省劳力,减轻劳动强度,又不违农时,且落泥浅、分蘖力极强,有利增产,正适合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的现况。
1)“冬水田万岁”
擂鼓寨二社赵心由当队长时期,全村各社在每年冬春农闲之时都凭借当时充足的劳动力大力开展“改造自然”的打田活动,将荒地变成坡地,把坡地变成梯田,二社连不毛之地的癞石板一塬也打造成0.1亩的大田。
当时,擂鼓寨二社普收冬水,在全村有名,把水收活了,上浸下润,土地储水力很强,以致三社的“社会塘”没有水源,关不满水。下坝里用冬水田里的稀泥加高田坎,行人过往都得绕路走,甚至后寨尾大园包梁上的“天落水”一带的冬水田都能越冬栽秧。
有一年天旱,村贫下中农协会主任袁作生看到擂鼓寨的秧田里还有水,就感慨地说:“我们袁家沟的田里都起裂了。栽秧时,大家依照老经验认为是活水田,要栽浅水,‘亮兜’秧才肯发变,今年背时了。这里历来就是习惯蓄深秧,栽深水,从不肯放水栽秧,看来还是对的。我想,我们也就学擂鼓寨好啰!”
2)红薯“救命王”
擂鼓寨人在三年自然灾害时,依靠旱地广栽红薯,在棉花地沟边也栽两路秋红薯,老百姓在饥饿时有薯藤子吃,没有非正常死亡现象发生。一次,村民兵连长王某某发现二社凉风坎有人私自生火煮饭,就硬性停发大食堂百多人三天的口粮,人们就靠煮四季豆叶、南瓜叶和红薯叶充饥,大食堂没有停火,苦熬过来了,保住了全社老小和病人的性命。至今人们都说在食堂生活时红薯就是“救命王”。
5.施用化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没有化肥,农业全靠以人畜粪为主的自然肥料,辅以草木灰和青草绿肥。初级社时,试用硫酸钠(芒硝)、硫酸铵。1969年后,大量使用碳酸氢铵、尿素和过磷酸钙。1980年,始用复合肥、“920”、微量元素、喷施宝等,初用兑水浇灌,后改为深施作底肥,追肥则作叶面喷洒,是为根外追肥。
到21世纪,化肥品类极多,但缺少有机肥料。农作物依赖化学肥料,造成严重污染,是近年恶症多发的原因之一。
6.农机使用
合作化时,曾推行改良农具:新式步犁、打谷机、喷雾器、喷粉器。
公社化后,成立铁木农具社,制造薯片机、新式水车。
1960年,使用电动力抽水机。有双轮双铧犁、圆盘耙,后因牛拉不动而废弃,赵氏祠堂有改良轧花机,袁家沟设榨油房。
1974年以后,农业机械有了新的发展,有柴油、汽油、电力作动力的喷雾机、喷粉机、脱粒机、打米机、磨面机。人力挂面机和插秧机也开始推行。各队都有了手扶式拖拉机,但多作运输使用。
到21世纪,农村粮食加工机械极为普遍,打米、磨面、粉碎、脱粒、榨油等品类齐全。微型抽水机械更多,仅二社统计,有电力、柴油两套装配成大型一条龙加工机械的3家,小型的2家,微型抽水机具7套。而现在几乎每家都有成套的粮食加工机具,连灶台上都有小型的压面机。
7.作物产量
全村总耕地1615亩,其中水田900亩,地715亩。历代以水稻、小麦、红薯、马铃薯为主,豆类杂粮次之;经济作物以油菜、棉花、花生为大宗,近年来强调烟叶和玉米生产。为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为适应市场需要,搞多种经营。
附:本村主要农作物产量统计(1952~1984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