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路、铁路、城市和农村道路交通建设以及水利建设中,为了跨越各种障碍(如河流、沟谷或其他线路等)必须修建各种类型的桥梁。
1.桥梁的基本组成
桥梁一般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即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支座。
上部结构是桥梁支座以上跨越桥孔的总称,是线路中断时跨越障碍的主要承重结构。下部结构包括桥墩、桥台和基础。桥墩和桥台用来支承上部结构,并将其传来的恒载和车辆活载传至基础。设置在桥跨中间部分的称为桥墩,设置在桥跨两端与路堤相衔接的称为桥台。桥台除了上述作用外,还起到了抵御路堤的土压力及防止路堤的滑塌等作用。单孔桥只有两端的桥台,没有中间的桥墩。墩和桥台底部并与地基相接触的部分,称为基础。基础承受从桥墩或桥台传来的全部荷载,包括竖向荷载以及地震力、船舶撞击墩身等引起的水平荷载。由于基础往往深埋于水下土层之中,是桥梁施工中难度较大且施工复杂的部分,也是确保桥梁安全的关键之一。
支座设置在墩台的顶部,用于支承上部结构的传力装置,它不仅要传递很大的荷载,还要保证上部结构能按设计要求产生一定的变位。
在桥梁建筑工程中,除了上述基本组成部分外,在路堤与桥台衔接处,一般在桥台两侧设置石砌的锥形护坡,以保证迎水部分路堤边坡的稳定。另外,根据需要还常常要进行修筑护岸、导流结构物等附属工程。
2.桥梁受力体系分类
按照桥梁受力体系分类,可分为梁式桥、拱式桥和悬索桥(或称为吊桥),简称“梁、拱、吊”三大基本体系。另外,由上述三大基本体系相互组合,在受力上形成具有组合特征的桥型,如刚架桥、斜拉桥及系杆拱桥等。
下面分别阐述各种桥梁体系的主要受力特点及适用场合。
(1)梁式桥 梁式桥是一种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无水平反力的结构,由于外力(恒载和活载)的作用方向与桥梁结构的轴线接近垂直,因而与同样跨径的其他结构体系相比,梁桥内产生的弯矩最大,即梁式桥以受弯为主。因此,通常需用抗弯、抗拉能力强的材料(如钢、钢筋混凝土等)来建造。对于中、小跨径的公路桥梁,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标准跨径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板)桥,其施工方法一般有预制装配式和现浇两种。这种梁桥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且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也不高,对于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其跨径一般要小于25m,当跨径较大时,应采用预应力混凝土,但其跨径一般不宜超过50m。为了改善受力条件和使用性能,地质条件较好时,中、小跨径梁桥均可修建连续梁桥。对于大跨径和特大跨径的梁桥,可采用预应力混凝土、钢和钢混凝土组合梁桥。如图3-24所示,南京长江第二大桥为梁式桥。
图3-24 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北汉桥
(2)拱式桥 拱式桥的主要承重结构是主拱圈或拱肋。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桥墩和桥台将承受水平推力,同时,墩台向拱圈或拱肋提供水平反力,这将大大抵消在拱圈或拱肋中由荷载引起的弯矩。因此,与同跨径的梁式桥相比,拱桥的弯矩、剪力和变形却要小得多,拱圈或拱肋以受压为主。拱桥对墩台有水平推力,及承受重结构以受压为主,这是拱桥的主要受力特点。因此,通常可采用抗压能力强的圬工材料(如砖、石、混凝土等)和钢筋混凝土来建筑。但应当注意,由于拱桥往往有较大的水平推力,为了确保拱桥的安全,下部结构(特别是桥台)和地基必须具备能承受很大水平推力的能力。一般应选择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域修建拱桥。当然,在地质条件不适合于修建具有很大水平推力拱桥的情况下,也可采用无水平推力的系杆拱桥,其水平推力由系杆承受,系杆可由预应力混凝土、钢等制作。另外,也可修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水平推力很小的“飞雁式”三跨自锚式系杆拱桥,即在边跨的两端施加强大的水平预加力H,通过边跨拱传至拱脚,以抵消主跨拱脚处的水平推力。
拱桥不仅跨越能力大,而且外形也较美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修建拱桥往往是经济合理的。如图3-25所示,上海卢浦大桥为中乘式系杆拱桥,主跨跨径达到550m。
按照行车道处于主拱圈的不同位置,拱桥可分为三种:上承式、中承式、下承式。
(3)悬索桥(也称吊桥) 悬索桥的承重结构,包括主缆、塔柱、加劲梁、锚碇及吊杆。在桥面系竖向荷载作用下,通过吊杆使主缆承受巨大的拉力,主缆悬跨在两边塔柱上,锚固于两端的锚碇结构中,锚碇承受主缆传来的巨大拉力,该拉力可分解为垂直和水平分力,因此,悬索桥也是具有水平反力(拉力)的结构。现代悬索桥的主缆用高强度的钢丝成股编制而成,以充分发挥其优良的抗拉性能。悬索桥结构自重轻,是目前为止跨越能力最大的桥型。另外,悬索桥受力简单明确,在将主缆架设完成之后,便形成了强大稳定的结构支承系统,使得加劲梁的施工安全方便,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相对较小。相对于其他体系的桥梁而言,悬索桥的刚度最小,属于柔性结构,悬索桥将产生较大的变形。由于悬索桥的刚度小,其静力、动力(如应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予以高度重视。
图3-25 上海卢浦大桥
(4)刚架桥(或刚构桥) 桥跨结构主梁或板与墩台(或立柱)整体相连的桥梁称为刚架桥。由于梁和柱两者之间是刚性连接,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将在主梁端部产生负弯矩,在柱脚处产生水平反力,梁部主要受弯,但其弯矩较同跨径的简支梁小,梁内还有轴力H作用,因此,刚架桥的受力状态介于梁桥与拱桥之间。刚架桥的跨中建筑高度可做得较小,因此,通常适用于需要较大的桥下净空和建筑高度受到限制的情况,如跨线桥、立交桥和高架桥等。
刚架桥在竖向荷载的作用下,一般都会产生水平推力。为此,必须要有良好的地质条件或用较深的基础,也可用特殊的构造措施来抵抗水平推力的作用。另外,刚架桥大多数为超静定结构,故在混凝土收缩、徐变、温度变化、墩台不均匀沉陷和预应力等因素的作用下,均会产生较大的附加内力,应在设计和施工中引起注意。
除了门式刚架桥外,另外还有T形刚架桥、连续刚构桥、斜腿刚架桥。对于大跨径的刚架桥,一般均要承受正负弯矩的交替作用,主梁横截面宜采用箱形截面。如图3-26所示,云南元江大桥为刚架桥(连续刚构),主跨265m,中墩高123.5m。
(5)斜拉桥 斜拉桥的上部结构由塔柱、主梁和斜拉索组成,斜拉桥实际上是梁式桥与吊桥的组合形式。它的主要受力特点是:斜拉索受拉力,它将主梁多点吊起(类似吊桥),将主梁的恒载和车辆等其他荷载传至塔柱,再通过塔柱传至基础和地基。塔柱以受压为主。主梁由于被斜拉索吊起,从而使主梁内的弯矩较一般梁式桥大大减小,这也是斜拉桥具有较大跨越能力的主要原因。主梁由于同时受斜拉索水平力的作用,因此为压弯构件。
斜拉桥的塔柱、拉索和主梁在纵向面内形成了稳定的三角形,因此,斜拉桥的结构刚度较悬索桥大,其抗风稳定性较悬索桥好。在目前所有的桥型中,斜拉桥的跨越能力仅次于悬索桥。但是,当斜拉桥的跨度很大时,悬臂施工的斜拉桥因主梁悬臂过长,承受斜拉索传来的水平压力过大,因而风险较大,塔也过高,外侧斜拉索过长,这也是斜拉桥跨越能力不能与悬索桥相比的主要原因。如图3-27所示,南京长江三桥为斜拉桥,跨径为648m。
图3-26 云南元江大桥
图3-27 南京长江三桥
3.桥梁的其他分类
桥梁除了上述按受力特点分类外,另外还有按桥梁的用途、建桥的材料、大小规模等进行分类的。
(1)按用途来划分 可分为公路桥、铁路桥、公铁两用桥、人行桥、水运桥(或渡桥)和管线桥等。
(2)按主要承重结构采用的材料来划分 可分为钢筋混凝土桥、预应力混凝土桥、圬工桥(包括砖、石、混凝土)、钢桥、钢-混凝土组合桥和木桥等。木材易腐,而且资源有限,因此,除了少数用于临时性桥梁外,一般不采用。
(3)按桥梁总长和跨径的不同来划分 可分为特大桥、大桥、中桥、小桥和涵洞。
4.桥梁施工
连续梁桥的施工 连续梁桥的构造和受力特点与简支梁桥有很大的区别,由于其主梁的长度和重量大,除采用整体支架现浇的方法外,一般很难能像简支梁那样将整根梁一次浇筑或架设完成。
连续梁桥目前常用的几种施工方法,包括逐孔施工法、悬臂施工法和顶推施工法,这几种方法也可统称为“节段施工法”。
(1)逐孔施工法
1)支架施工。在支架上浇筑连续梁时,其支架、模板、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等各主要施工过程,连续梁在中墩支点处结构连续,为超静定结构,所以必须重视以下因素的影响。
①不均匀沉降的影响。墩、台的刚度比临时支架的刚度大得多,支架及其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往往导致主梁在支点截面处开裂。
②混凝土收缩的影响。由于每次浇筑的梁段较长,混凝土的收缩受到桥墩、支座摩阻力和先浇部分混凝土的约束,也容易引起主梁开裂。(www.xing528.com)
为了在施工过程中消除上述影响,可采用设置工作缝或者分段浇筑的方法。工作缝应设在主梁弯矩和剪力较小的部位,一般可设在墩台的顶部。若支架采用了较大跨径的梁式构件,则在其两端支点上方也应设置工作缝。梁段间工作缝宽度一般为0.8~1m,两端用木板与梁体隔开,并留出钢筋通过的孔洞。待梁体混凝土浇筑完成,沉降和收缩稳定后,再拆除隔板,凿毛并清洗端面,然后浇筑接缝混凝土。
有时为了避免设置工作缝的麻烦,也可以采取不设工作缝的分段浇筑方法。每个分段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水平分层或斜层法浇筑混凝土。当桥面较宽、混凝土数量较大时,可将梁分成若干纵向单元分别浇筑。
2)移动模架施工。移动模架施工法是利用机械化支架和装配式模板逐跨地移动,现浇混凝土施工。它像一座设在桥孔上的活动预制场,随着模架的不断移动实现连续浇筑施工。常用的移动模架可分为支承式模架和悬吊式模架两大类。
支承式移动模架由承重梁、导梁、台车、桥墩托架和模架等构件组成。在桥墩两侧各设置一根承重梁,用来支承模架和承受施工重力。承重梁的长度要大于桥梁跨径,浇筑混凝土时承重梁支承在桥墩托架上。导梁主要用于运送承重梁和模架,因此,其长度应大于两倍桥梁跨径。前端台车在导梁上行走,后端台车在已建成的梁上行走。其施工流程,叙述如下。
①浇筑混凝土,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施加预应力。
②脱模卸架,由台车将承重梁和模架运送至下一桥孔。
③承重梁就位后,再将导梁向前移动,准备下一循环的浇筑工作。
施工时,连续梁分段时的接头部位应放在弯矩最小的部位,应通过计算确定,若无详细计算资料,可以取距离桥墩1/5处。预应力筋锚固在浇筑缝处,浇筑下一孔梁段前再用连接器将预应力筋接长。
移动模架法适用于20~50m跨径的等截面连续梁桥,也可以用来修建多跨简支梁桥。这种方法有以下特点:
①不需要设置地面支架,施工不受河流、道路、桥下净空和地基等条件的影响。
②机械化程度高,劳动力少,质量好,施工速度快,安全可靠。
③只要下部结构稍提前施工,之后上下部结构可同时平行施工,缩短工期。而且施工从一端推进,梁建成后就可用作运输便道。
④整套设备投资较大,准备工作较复杂,要求施工人员具有较熟练的操作技术,用于长度较大、孔数较多的桥梁较经济。
3)装配整体施工。装配整体施工法的基本构思是:将整根连续梁按吊装能力先分段预制,然后用各种安装方法将预制构件安装至墩、台或临时支架上,再现浇接头混凝土,最后通过张拉部分预应力筋,使梁体整体成为连续体系。用此法施工可以避免采用满堂支架,最大限度地减少在桥上现浇混凝土的数量,并能使上部结构的预制工作和下部结构的施工同时进行,显著缩短工期。在施工中可采用三种分段方式:简支-连续、单悬臂-连续以及双悬臂-连续。
其中简支连续的方式由于施工方法简单,质量可靠,可适应空心板、T形梁、箱形梁等多种截面形式,便于工厂化生产、装配式施工,可用简支梁的施工工艺达到建造连续梁桥的目的,因此近年来在中小跨径连续梁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施工过程通常为:
①按简支梁预制梁体构件,并张拉正弯矩预应力筋;预制时应预留顶板负弯矩预应力孔道,并预设齿板,预留工作人孔。
②根据施工条件用各种方法将梁体安装就位,支承在墩顶两侧的临时支座上;为使临时支座拆除方便,目前应用较多的是硫黄砂浆,内部盘有电热丝;硫黄砂浆的配比应严格控制,既要保证强度,又能在需要拆除时通电融化。
③在墩顶的设计位置安放永久支座,布置模板,按设计要求连接相邻梁端预留钢筋,在顶部布设与相邻梁体对应的负弯矩预应力筋孔道,浇筑接缝混凝土。
④接缝混凝土养护达到规定强度后,拆除模板,穿束张拉承受墩顶负弯矩的预应力筋并锚固,拆除临时支座,使结构转换成连续体系。
(2)悬臂施工法 悬臂施工法是以桥墩为中心,向两岸对称地、逐节悬臂接长的施工方法。现代的悬臂施工法,最早主要用来修建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桥。由于其独特的优越性,后来又被推广应用于建造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连续刚构桥、斜拉桥和拱桥等,如图3-28所示。
图3-28 悬臂施工法全貌
按照悬臂接长的方式不同,悬臂施工法可分为悬臂浇筑法和悬臂拼装法两大类。
1)悬臂浇筑法 悬臂浇筑是以桥墩为中心,在悬吊模架(挂篮)上向两岸对称平衡地浇筑梁端混凝土,待每段混凝土养护并达到规定强度后,张拉预应力筋并锚固,再将挂篮前移,以供浇筑下一节段之用。
悬臂浇筑的每个节段长度一般为3~4m,特大桥也不宜超过6m。节段太长,将增加混凝土自重与挂篮结构的重量,同时还要相应增加平衡重或挂篮后锚固设施;节段过短,影响施工进度。因此应根据设备条件、受力情况以及工期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节段长度。
挂篮是悬臂浇筑的主要施工设备,它是一个能够沿轨道行走的活动模架,悬挂在已经张拉锚固的梁段上。在挂篮上可进行下一节段的模板、钢筋的安装,预留孔道,混凝土浇筑和预应力张拉、压浆等工作。完成一个循环后,挂篮即可前移一个节段,再固定在新的节段位置上,如此循环直至悬臂梁浇筑完成。
悬臂浇筑法施工的主要优点是:不需要占地很大的预制场地;逐段浇筑,易于调整和控制梁段的位置,整体性好;不需要大型机械设备;主要作业在设有顶棚、养生设备等的挂篮内进行,不受气候条件影响;各段施工属严密的重复作业,需要施工人员少,技术熟练快,工作效率高等。主要缺点是:梁体部分不能与桥墩平行施工,施工周期较长,而且悬臂浇筑的混凝土加载龄期短,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影响较大。
2)悬臂拼装法 悬臂拼装法施工,是在工厂或桥位附近将梁体沿轴线划分成适当长度的节段进行预制,然后将预制节段运至架设地点,用悬拼吊机起吊后向桥墩两侧对称均衡地拼装就位,张拉预应力筋。重复这些工序直至拼装完全部节段为止。
悬拼施工适用于预制场地及吊运条件好,工程量大和工期较短的连续梁、刚构桥的施工。其主要优点是:梁体块件的预制和下部结构的施工可同时进行,拼装成桥的速度较现浇的快,可显著缩短工期;块件在预制场内集中制作,质量较易保证;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小,可减少预应力损失;施工不受气候影响。其缺点是:需要占地较大的预制场地;为了移运和安装需要大型的机械设备,如果不用湿接缝,则块件安装的位置不易调整。
图3-29 顶推施工流程
悬拼施工工序主要包括:梁体节段的预制、移位、堆放、运输、节段起吊和拼装;合拢段施工以及结构体系转换。悬拼的核心是梁体节段的吊运与拼装,节段预制是悬拼的基础。
(3)顶推施工法 顶推施工是在沿桥纵向的台后设置预制场地,分节段预制梁体,并用纵向预应力筋将预制节段与施工完成的梁体连成整体,然后通过水平千斤顶施力,将梁体向前顶推出预制场地,之后继续在预制场进行下一节梁的预制,循环操作直至施工完成,如图3-29所示。
由于不需要大型起重设备,梁体预制节段的长度可适当增加,一般可取10~20m。
在顶推过程中为了减少悬臂负弯矩,一般要在梁的前端安装一节长度为顶推跨径0.6~0.7倍的钢导梁,导梁应自重轻而刚度大。当跨径较大时,可能需要在桥墩间设置临时支墩。
顶推装置和滑道是顶推法中重要的施工设备。根据顶推装置不同的传力方式,顶推工艺又有推头式或拉杆式两种。
推头式是由水平千斤顶与竖向千斤顶联合使用,顶推预制梁前进。
它的施工程序为:利用竖向千斤顶将梁顶起后,起动水平千斤顶推动竖向千斤顶(推头),推头与梁底间橡胶垫板(或粗齿垫板)的摩擦力显著大于推头与桥台间滑板的摩擦力,这样就能将梁体向前推动。水平千斤顶完成一个行程后,降下竖向千斤顶使梁体落在支承垫板上,水平千斤顶退回,然后再重复上一循环将梁推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