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同—集宁变质岩原岩建造研究

大同—集宁变质岩原岩建造研究

时间:2023-09-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进入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地质界逐渐认识到变质、变形作用过程中对地质体的形态、物态和位态的改变而形成了“同岩异化”“异岩趋同”、不同时代、不同成因的地质体叠置在一起的现象,按照传统地层学方法划分地质单位极易造成混乱的局面,从而逐渐注重对原岩建造的研究,提出了中深变质岩区构造-岩(层)石-事件填图法,并提出了应进行合理的变质表壳岩与变质深成(侵入)岩的解体,合理建立填图单位的指导思想。

大同—集宁变质岩原岩建造研究

进入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地质界逐渐认识到变质、变形作用过程中对地质体的形态、物态和位态的改变而形成了“同岩异化”“异岩趋同”、不同时代、不同成因的地质体叠置在一起的现象,按照传统地层学方法划分地质单位极易造成混乱的局面,从而逐渐注重对原岩建造的研究,提出了中深变质岩区构造-岩(层)石-事件填图法,并提出了应进行合理的变质表壳岩与变质深成(侵入)岩的解体,合理建立填图单位的指导思想。本区的研究也随着上述认识的取得,发生了重大变化。

1987年钱祥麟等首先提出,从山西大同到内蒙古兴和一线,原集宁群(或桑干群)可划分下部为中性麻粒岩和灰色片麻岩,应为变质深成岩;上部为孔兹岩系,并认为上部孔兹岩底部的长石石英岩以不整合与下伏中性麻粒岩的不同岩性接触,二者间存在一个区域性不整合界面。1989年刘宇光把冀西北及邻区的原桑干群分为麻粒岩系和孔兹岩系,认为麻粒岩系为变质深成岩,并称为怀安杂岩。

1990年陈亚平和钱祥麟等把下部灰色片麻岩命名为葛胡窑片麻岩,上部孔兹岩命名为丰镇群。同年,沈其韩等把广义的集宁群分为上、下两个岩组,下岩组又称麻粒岩-片麻岩-花岗岩杂岩系;上岩组又称含石墨富铝片麻岩系,并认为上、下岩组间大部分为断层接触,局部二者关系不清。

赵宗溥等(1993)在认定麻粒岩系和孔兹岩系为角度不整合的基础上,把内蒙古兴和、凉城、丰镇一带原集宁群的孔兹岩命名为下白窑群,并认为集宁群下部的麻粒岩系主体是变质杂岩体,其中的变质表壳岩可代表以群为单位的地层系统,命名为马市口群。

1996年《内蒙古自治区岩石地层》沿用了沈鸿章(1990)的划分方案,将区内变质岩系仍划分为古太古代兴和岩群和中太古代集宁岩群,并将东沟村组大理岩归属于中太古代乌拉山群,认为3个群皆为一套无序的深变质岩石,故改称岩群。同时指出沈鸿章所称的兴和群中包含有相当数量的变质深成岩体,并以董启贤1981年测制的兴和县南韭菜疙瘩至黄土窑剖面为命名剖面,将其定义为内蒙古地区最古老、变质程度最深(麻粒岩相)、层状无序的暗色岩系。将集宁岩群定义为分布于集宁、凉城一带深变质的浅色岩石组合,其岩性组合为下部以矽线石榴钾长(二长)片麻岩为主,夹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含石墨片麻岩及透辉大理岩等;上部为含石榴浅粒岩夹矽线石榴钾长(斜长)片麻岩。以不含沉积变质铁矿和赋石墨层为特色,下界与兴和(岩)群可能为不整合接触。(www.xing528.com)

1991—1996年山西区域地质调查队在开展1∶5万阳高测区(阳高县幅、罗文皂幅、古店镇幅、王官屯幅、新平堡幅)区调时,对区内的变质岩系进行了解体,认为1∶20万区调所称瓦窑口组、右所堡组、葛胡窑组、黄土窑组实为不同成因及不同时代的混杂体,这4个组级单位皆可解体为变质深成岩和变质表壳岩,其中变质表壳岩部分由于经历了强烈构造置换,其原始层序已难以恢复,故应建立构造-岩石地层单位——岩群、岩组。其中瓦窑口组、葛胡窑组和右所堡组下段、黄土窑组下段特征基本相似,主体为一套变质中酸性深成岩(TTG)和少量的变质基性侵入岩,解体为原岩相当于变质深成侵入岩的各类片麻岩填图单位,瓦窑口组、葛胡窑组中仅少量磁铁石英岩、变质镁质岩、变质超镁铁质岩等岩石组合属变质表壳岩部分,厘定为阳高岩组(阳高表壳岩)。右所堡组上段和黄土窑组上段主体为一套孔兹岩系,但也分布有较多的与瓦窑口组、葛胡窑组中相似的变质中酸性深成岩,因此将属于变质表壳岩部分厘定为右所堡岩组和黄土窑岩组,将属于变质深成岩部分厘定为相应的片麻岩体。

1996年出版的《中国地层典(太古宇)》(沈其韩、耿元生等)指出,根据目前大多数地质工作者的意见,晋、冀、蒙交界地带的深变质岩可分大致划分为两部分:下部以浅色麻粒岩为主,上部以孔兹岩为主。尽管对它们之间的接触关系还存在不同认识,但多数人认为从岩石组合、原岩建造和演化特点可将它们区分开。对上部以孔兹岩为主的部分采用集宁岩群一名,并将其时代暂定为新太古代。而下部的麻粒岩系,目前研究已揭示其主体为变质岩浆岩,其中表壳岩常以残留层、大型包体存在于浅色麻粒岩中,分布不连续,仅占总出露面积的10%~15%,不够建群条件,故采用杂岩这一术语。考虑到桑干片麻岩和桑干杂岩命名时间早,并在我国曾较广泛地使用,故采用桑干杂岩一名,指河北、山西、内蒙古交界地带出露的一套以浅色麻粒岩为主,夹少量变质表壳岩的深变质岩系。

另外,2002年完成的1∶25万应县幅区调修测将原1∶20万浑源幅划分的五台群官儿组西茶房段片麻岩厘定为土岭片麻岩和义兴寨片麻岩两个变质深成岩填图单位。2008年完成的1∶25万张家口幅区调修测工作将原1∶20万天镇幅桑干群解体为变质地层中太古代桑干岩群(并进一步划分为马市口岩组与右所堡岩组)和中太古代变质深成侵入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