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1965年出版的《1∶100万张家口幅地质图》仍沿用了桑干杂岩一名,并指出,由于若干岩石问题及接触关系需进一步澄清,因此将本区太古宇统称桑干杂岩,以示地层问题尚未解决。
据《中国地层典(太古宇)》(1996)介绍,最早对包括本区的晋、冀、蒙交界处进行地质调查是1862—1865年Pumppelly(1865)对丰镇、大同、阳高、天镇、张家口等地进行的地质考察,并认为该区最老岩层可分为下部的角闪绿泥片岩系和上部的片麻岩-麻粒岩系。1882年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在其所著的China一书中把山西桑干河和河北西北部洋河等地出露的云母片麻岩、角闪石片麻岩等古老的片麻岩命名为桑干片麻岩(Sangkan Gneiss)。
1928年孙健初(Sun,1928)把桑干河南岸太和岭口一带出露的、李希霍芬所称的桑干片麻岩称为泰山杂岩。1934年孙健初除把冀西北的片麻岩称为桑干系外,还把该地层名称扩大到内蒙古的大青山、乌拉山和色尔腾山等地,用来指这些地区以片麻岩为主夹云母片岩和大理岩的最古老且最下之地层。(www.xing528.com)
此后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许多区域性前寒武纪地层划分对比的文献中多把晋、冀、蒙交界处(山西东北、河北西北和内蒙古东南部)的深变质岩归属桑干片麻岩、桑干系或桑干杂岩(赵宗溥,1954;孙云铸,1959;王启超,1959;全国地层委员会,1962),并把这一地层名称扩大到内蒙古大青山、乌拉山,河北东部,北京的密云等地。1957—1959年河北省地质局区测队在1∶100万张家口幅地质图的测制过程中分别建立崇礼群和红旗营子群(王启超,1963),以代替桑干杂岩。但1965年出版的《1∶100万张家口幅地质图》仍沿用了桑干杂岩一名,并指出,由于若干岩石问题及接触关系需进一步澄清,因此将本区太古宇统称桑干杂岩,以示地层问题尚未解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