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有关巨行星形成的核吸积模型能够解释许多现象,所以深受众多科学家的青睐,但是,盘不稳定性模型也不乏一定的可信度。尽管太阳星云的大部分是稀薄的气体,但是它的总质量很大,至少也有太阳质量的1%(相当于3000多个地球质量),实际数字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些气体共同产生了强大的引力。在温度较低的外部,星云有时会变得不稳定。在这种环境下,气体内部的运动被星云的强大引力打败,星云于是分崩离析。
其实,这和我们在第8章提到的关于星子形成的引力不稳定性为同一个机制。只不过在这里,受它影响的是星云里的气体,而非固态颗粒。计算结果表明,这种不稳定现象的范围很广,其中一个典型星云碎块的质量和木星差不多。碎块的形成速度很快,在几个轨道周期,即几十年内即可形成。但碎块形成后,接下来的事情就不得而知了。有些计算机模拟显示,星云的自转会将碎块快速打散。但又有其他计算显示,碎块不会被星云的自转打散,而是开始收缩,并且最终形成了气态巨行星。
我们之所以会得出这两个如此迥异的计算结果,主要原因是假定的碎块冷却速度不同。快速冷却可以使物质凝结成稳定的块状,而慢速冷却则会导致碎块碎裂。遗憾的是,目前我们还没办法确定究竟哪一个才是对的,因此盘不稳定性模型的处境仍然很尴尬——既可信又不确定。(www.xing528.com)
假设巨行星果真是由盘不稳定性模型形成的,那么它们最初应该都是均匀的,成分和太阳星云一样。有趣的是,盘不稳定性模型认为,巨行星的固态内核是在吸积气体后才形成的,而这刚好和核吸积模型的顺序相反。流入的气体中混杂着一些石砾和星子碎块,这些物质随后凝结成了更大的物体,并且在收缩过程中沉入星云碎块的中心。最终,这些固态物质在行星中心凝结成一个致密的核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