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圩又称歌节,是壮族人们的传统节日,也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化娱乐活动的一种形式。《广西通志》记:“少妇于春时三五为伴,采芳拾翠于山椒水湄,歌唱为乐;少男亦三五成群,以歌赴之。一唱一和,竟日乃已……”明代壮族迁入广东,歌声也随即而来。屈大均《广东新语》记:“壮妹(姐)登台唱歌,粤民围而观之,男女数十层……七日歌声不断。”民谚有云:“禾洞箩,上草歌,沙田上吉好娇娥。”这种风尚,自唐宋以来就有记载。宋代《太平寰宇记》载:“男女盛装,聚会作歌。”
歌圩的时间各地不一,或三月三,或四月八,或正月初一等,不尽相同。但各地歌圩均有一个固定地点。每逢歌节,方圆几十里或几百里的壮族群众都到歌圩对歌,场面热闹,人群汇集,少则几百人,多则万余人。其中以青年男女为多,他们自由选择对歌者。有三五成群对歌,也有几十人或几百人对歌。在山坡上、道路旁,在小河边,在任何人看得到的地方进行对歌,形成歌的海洋。过去歌圩主要唱情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歌圩除了情歌外,还歌唱四化建设、改革开放、党的方针政策、民主与法制、计划生育等内容,以交流生产劳动经验、祝贺丰收、互相问候、祝人丁兴旺等为主。青年男女以唱情歌为主,他们以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日月星辰为比喻,表达双方爱慕之情。歌圩不仅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场所,也是广大群众会亲访友、听歌赛歌的好机会。歌圩除唱山歌外,还有多种多样的地方性娱乐活动,如“抛绣球”“碰红蛋”“放花炮”等等。
歌圩起源时间久远,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在壮语中有不同的称呼,如“窝墩”“圩蓬”“窝岩”等。“窝墩”是去野外之意。“圩蓬”是欢乐的圩日之意。“窝岩”是出岩洞之意,这也说明在壮族先民穴居野外时期就有歌圩了。汉代刘向《花苑》辑录的《越人歌》,也证明了这一点。
壮族人爱唱歌,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连山县志》也有记载:“俗久好瑶词,寻常声婉转,有唱即和答,夸敏彼迟钝”,又如“路转峰回万岭过,忽闻宜善采茶歌”。当地壮族人们无论是在田间耕作,还是在山中采樵,都不忘来几句山歌。他们喜欢用甜美的歌声来寻情觅爱,传播知识等等。怀集下帅乡流传两个这样的小故事:
故事一讲的是光绪年间,永固寨有个绅士,生来左脚跛又加上驼背,他非常喜欢穿上长衫坐着轿子外出。一天,一场大雨把他淋得好像落汤鸡一样。一个村野少妇见了他这副模样,就随口唱起山歌道:
“远处看你真够威,近处看你像落汤鸡;背脊更像乌龟壳,左脚又像马抽蹄。”
绅士听她唱出了自己的丑态,又怒又羞,但又想不出歌词对答,只好忍气吞声问道:“你是何处人氏呀?”少妇一听,立即又唱道:
“我屋就在双龙寨,我夫名叫植广辉;屋顶是盖大块瓦(按:指杉皮),屋边便用竹篱围。”
绅士听了,转怒为喜,呵呵大笑,连声赞道:“不曾读书,却如此才思敏捷,真聪明,真聪明!”
故事二也发生在光绪年间的永固寨。有个秀才,一天外出,天刚好下过一场大雨,河水上涨。他看见一个少妇卷起了裤脚,露出白白的双腿过河,淫兴顿起,歌道:
“一双银筷浸落河,一幅罗裙水面拖;保巨(它)河水涨三尺,恰好浸到月亮婆。”
过河的少妇听了,很生气,到了对岸,就用山歌答秀才:
“先生为人真儿戏,见娘过水就题诗。鸬鹚飞上鱼笼面,眼中得见肚中饥。”
少妇唱完就赶路去了,秀才不得不称羡少妇聪明娇娆。
上面两个故事展现的不过是粤北壮乡再平常不过的生活场景,可见歌圩文化已经深深植根于壮族人们生活的土壤之中。虽然歌圩在历朝历代都备受歧视、累遭严禁,但总是禁而不绝,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给壮族歌圩注入了新的思想内容,使其得以蓬勃的发展。现在粤北壮族地区把每年农历的三月三定为法定的歌节。
粤北壮区的歌圩具体有以下几种:
坐歌堂。坐歌堂是流传于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永丰镇梅洞村的一种壮族对歌形式。每年的年初二至元宵节的夜晚,或八月十五中秋之夜,人们就会在村中的小广场、村前干旱的田野或者避风的山坡上,烧起两堆篝火,男女歌手分别围火而坐,对唱山歌。对唱的壮族山歌一般分为引歌、对歌、尾歌三部分。“引歌”又分歌声发动和歌声开路两个步骤。坐歌堂活动正式开始前村中男歌手串寨游唱,预告晚上坐歌堂的举行,邀请村寨中男女共同参加。串寨游唱没有定式,唱什么都可。如:
唱歌好/唱歌好/谁话唱歌冇好人/有信便看刘三姐/出口成歌歌成对/歌声袅袅上云天。
人们听到歌声自然出来问讯,歌手则告知坐歌堂要在当晚举行,请大家早吃晚饭,做好准备等等。在坐堂歌正式开始前,须由一名男歌手背朝女歌手唱引歌,如:
正月初一好年头/有吃冇吃莫忧愁/争取来年好年景/心翩翩/坐堂歌声响连天。
歌毕转过头来向女方作揖,发出对歌邀请。
对歌先由女方唱问,男方唱答。女歌手在原座位站起,唱道:
借问弟你上歌堂/问你船来是路来/船来划断几支桨/路来踏烂几双鞋。
男方唱答道:
男女歌手上歌堂/冇用船桨行路来/熊熊篝火烧正旺/欢天喜地对歌来。
而后轮到男歌手唱问,女歌手唱答,这样轮流问答一直对下去,直到鸡啼甚至通宵达旦,最后男方唱起尾歌:
罢了罢/罢了罢/罢了歌堂各回家/歌弟歌妹歌冇少/定期明晚再相会。
这场坐歌堂才算圆满结束。
坐歌堂活动过程中所有唱过的歌曲统称“坐堂歌”,主要有拆字歌、猜谜歌、盘问歌,一般不唱情歌,因为男女老少都在场,地点就在房前屋后,在这种场合唱情歌被认为是不礼貌的。歌手一般采用当地流行的连山土语或壮话演唱,演唱时歌词可自由发挥,一般是互相赞美、道歉、送别,约定明晚或明年再唱等。曲调一般用慢调,舒缓平和、如诉如说。如《盘问歌》唱:
一根大木几多叶/一缸烧酒几多糟/请弟话/一间大屋几多瓦/一头牛牯几多毛。
对方答唱:
大木论兜冇论叶/烧酒论斤冇论糟/听弟话/大屋论间冇讲瓦/牛牯论头冇讲毛。
男女歌手在对唱的过程中可以带手抄本,或者请“歌伯”“歌娇”提示,如果对唱中猜谜或被问回唱答不上,则要认输唱请对方亮出谜底或答案。
年晚歌。年晚歌是流行于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上帅、福堂、小三江等地的一种壮族对歌形式。每年年三十晚到元宵节期间,村与村、寨与寨、垌与垌之间就会举行年晚歌,它是当地壮区最隆重的一个民间歌节。每年的腊月初各村寨的领头人就会召集歌师、歌伯、年长者商量年晚歌的筹备工作。做好各项准备(按:准备筹措经费、挑选有实力的歌手、商议是否聘请外援和对唱的策略)。年晚歌一般在村头门楼、坪地或河边进行。届时,歌场上燃起篝火,花灯高悬,气氛热烈。对歌开始,双方以村寨或垌为单位,不分男女,但一般先由男的唱十支引歌。如:
正月初一是新年,观音筛酒敬神仙,神仙饮了三杯酒,饮了三杯醉三年。(福堂)
门神利是两边排,请问歌师从何来?坐车翻过几座山?坐船穿过几条寨?(上帅)
今日客人到我家,敬杯浓酒敬盅茶。酒又浓来茶又热:多饮几杯味冇差。(福堂)
鸡相叮,马相踢,人客进门接,请你望,饮杯酒,叫你以后多多来,这样就亲上再加亲。(上帅)
这样互通姓名、寒暄一番之后,便开始正式对歌。对歌时每方阵营由两个人一起高唱,叫做“同声”。高唱时歌唱者还用一只手塞着自己的耳朵,据说这样才能唱得更大声,这是年晚歌有别于歌堂夜的地方。因为年晚歌一般在野外举行,歌声高昂嘹亮,对方才能听清楚。如果歌声不够洪亮,或者歌者两个不“同声”,吐词不够清楚,便会被对方阵营用歌声奚落,并要求重唱。
年晚歌对歌的内容多是猜谜,包括物谜、字谜和算数等,这一点与永丰梅垌的歌堂夜,甚至瑶族耍歌堂、坐歌堂都相似,只是歌的曲调不同,谜文的风格也不同罢了。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相互的影响。对歌时双方也可以请歌伯当参谋,围观者也可以出谋划策,甚至自告奋勇,参加对歌。如果对不出,或者答错了,就得认输,请对方说出谜底,然后也可以出谜让对方来猜。猜唱的内容也没有顺序,往往是想到什么唱什么。天地万物,什么都唱;拆字算数,什么都猜;没完没了,经常唱到深夜,甚至黎明,约定明晚再唱。如果某一方感到自己力量不足,还可以邀请邻近村寨帮忙,联合起来和对方再唱,有时一唱就是几个晚上。
歌场上虽然这样难分难解,但分别时双方都很客气,互相赞美,道谢,叮嘱对方回去时慢走慢行,一路平安,表现出无微不至的关切之情。如:
男:
叮嘱妹,叮妹去归勤做工,勤力做工当人世,有钱米,有曰弟来赁妹贵。(上帅)
女:
慢慢去,得郎句话心有数,心雾雾,路有石头青苔路,一时跌倒痛妹心。(上帅)
难分难言之情溢于歌词。
据民国时期的《叠彩下帅》记载[9]下帅黄翰村有个年过七旬的歌手,嗓音甚好,头脑敏捷,是一个吹、拉、弹、唱样样精湛的多面手。凡有喜庆日子,很多八音队都拉他入伙,村里、乡里有重大演出活动,也都有他的身影,他是一个颇有名气的八音手和老歌手。
一次,邻镇一个青年结婚办喜酒,主家邀请他随八音队迎接新人和嘉宾。下午,迎接新娘回家后,八音队坐台弹唱粤曲、民歌,为主家壮场面、活气氛,以取悦嘉宾,正是“琴奏瑟和皆雅乐,郎娶娘归尽知音”。如果表演过程中宾客要求递物唱赞歌,歌手须能即物发挥,赞得好有利是给,才算过关。如果赞得不满意、不理想的就不给利是,并且一定要赞唱到宾客、主家满意为止。一开始,新郎双手奉上一支滤嘴香烟,老歌手接过香烟后,即赞唱道:
主家买得好香烟,单单规定燃一边,今日成双又成对,白头到老万万年。
在座宾客欢呼:“好啊,好啊!”新郎即时奉上利是。新郎又递上一杯茶,老歌手接茶后即唱:
深多谢,深深多谢你盅茶,今年成双又成对,出年生对子双花。
全场又是响起一遍欢呼声,新郎奉上利是后离去。这时随座宾客中一名大婶递上一个叶包糍,老歌手接过糍应声唱道:(www.xing528.com)
好叶糍,好叶糍,里面有心我亦知,助出有头又有尾,多谢外婆又大姨。
大婶又递上花生,老歌手又唱道:
地豆原来叫花生,地面开花地下生,他的儿孙真多众,子孙代代棚打棚。
众宾客见老歌手赞得有情有理,甚是佩服,正要放他过关,突然村中管事的领头人站起来说:“我有办法,一定能难倒他。”领头人与新郎耳语一番后,便拉着新郎和新娘来到老歌手面前,老歌手抬眼一瞧即兴唱道:
这对鸳鸯真是伶,伶伶俐俐咁聪明。今年结婚成双对,明年未满又添丁。
全场又掀起一遍哄赞声,管事的领头人也不得不竖起大拇指赞叹说:“姜还是老的辣。”
上述对歌活动,增进了壮乡邻里间的友谊,加强了民族内部的团结,男女青年之间还能借此产生爱情的共鸣,所以在舟车不便的地区,对歌便成了表情达意、调节生产生活的重要方式。
时间:1961年春 记录人:黄兆固 田野调查点:班翁村
春耕大忙季的一天,本峒加尤村的几个男人,从黄冲大岩山犁耙田回来,路经七里村前的榕树根过桥处,看见一群妇女在高寨里拔秧,远看去,认得便是班翁村的妇女们。他们一边走路一边议论:撩她们对歌,要她们拔不够秧苗,今天连田也插不上吧。于是,他们过了桥后,就在榕树根放下犁耙,装作休息。没一阵,便挑逗唱起山歌来。
甲:唱歌好呀唱歌好,谁话唱歌冇好人,只见唱歌人快活,冇见唱歌人忧愁。
乙:唱支山歌解忧愁,饮杯冷水润心头,冷水凉得心头好,唱歌解得万般愁。
丙:歌要唱呀曲要弹,人无二世在凡间,人无两世凡间坐,水流东海转头难。
丁:唱歌亦爱歌作伴,花开亦爱蝶来推,蝴蝶冇推难结子,仁义冇交谁识谁。
戊:唱支山歌心花开,如今拾好山歌台,聪明伶俐山歌手,尽快山歌唱过来。
五个加尤峒犁耙手每人都轮唱了一首山歌,没见对方动情。于是犁耙手改用壮话继续唱:
班翁米[10],米班翁,日头到晏正出工,双手拔秧纷纷转,屎拂翘起向天空。
班翁米,米班翁,田里拔秧背穹穹,山歌唱支又唱支,冇见答歌诈耳聋。
班翁妇女早猜出他们的意图了,大家嘻嘻哈哈有意没有答歌,抓紧时间拔够秧。犁耙手一边议论道:“今天唱了这么多歌,班翁米怎不见作声?” 他们一边议论一边抽着烟等待。不耐烦了,又唱了一支歌掷过去:
话你大肚肿肿冇中用,大肚嫩婆你冇歌,话你冇用着激死,话你冇歌找河跳。
歌声刚停,拔秧妇女即刻歌声就响了:
唱就唱呀,陪就陪呀,先唱一支歌来陪,又唱一支回答你,要是偷走[11]你定衰。
加尤佬,佬加尤,光头秃秃像鬼头,龟背生鳞又生壳,背起犁耙慢慢游。
这样,她们陆陆续续集中到田下路边石头堆,坐在石头上,开始对起歌来。他们你一支歌唱过来,我一支歌唱过去,来来去去唱个不停。路上来往的人也停下来观看对歌。七里村的山歌手,也搭嘴唱起来,被班翁米听出来,她们马上唱了一支对过去:
听出唱歌谁歌喉,七里寨中的江榔头,唱歌要问因由,人家对歌你出头?
七里村的黄文铃听了之后,即刻回了一支歌过去:
有歌冇歌沤烂肚,有马冇骑沤烂鞍,沤烂马鞍街市有,沤烂心肠冇药医。
三方越对越高兴,观看的人也越来越多,榕树根田头十分热闹。这次对歌,从上午十二点多开始,一直到日头落岗,没有一方肯服输,天黑以后三方还继续在那里对歌。直到深夜,这场对歌才结束。
与歌相配的,就是乐器与舞蹈了,壮族乐器也是极具特色的。流传于粤北山区的壮族八音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壮族群众在嫁娶婚庆、新居寿诞之时,喜欢请八音乐队吹奏助庆。“八音”由壮族“三音”吸纳粤剧曲调发展而成。原指“匏、土、金、革、石、木、丝、竹”等八种材料制成的乐器,后来通指乐曲。壮族八音的乐曲由于使用地域不同、传授艺人掌握的水平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乐器种类也因人因事而异,八音队人手少时,至少也要保持有锣、鼓、钹、唢呐、铙五种乐器。
连山福堂镇新溪村有一支小有名气的八音队,这支乐队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是在村民杨万光的带动下,从三十人中挑选出七人自发组建起来的。经过三十几年的发展,这支乐队现已声名在外,近至连山各镇、远至广西近邻,都有邀请过他们。现任队长杨万凯介绍说乐队一年要演奏几十次,尤其是年底10月到春节期间,喜事特别多,有时候一天能接到十多个邀请。这样极具民族特色、历史悠久的民间音乐团体是一笔无形的财富。但是杨万凯说如今乐队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大难题,年轻人不肯学,乐队是自发组建不能定时出工资,原有的八个人现在也只剩五个人了。壮族八音,来自民间,植根民间,在民间传播,在民间发展,真心希望能代代相传,为民所爱、为民所乐。
粤北壮族舞蹈一般与酬神和祈福分不开。主要有下帅乡的《春牛舞》、吉田镇的《舞马》、贺新年舞、舞壮狮、民间民俗《舞木猫狮》《“游灯”装古事》、福堂镇的《舞龟鹿鹤》和《舞龙灯》等。其他舞蹈,多模仿劳动动作,如上帅镇的《舞火龙》、下帅和小三江的《舞采茶》、禾洞镇的《舞香火龙》。壮舞总体来讲以情绪舞为主,情节舞次之。动作舒缓柔和,抒情优美,表现了稻作民族的细腻性格。
舞壮狮是下帅壮族瑶族乡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节目之一。壮狮也叫木牛狮,壮狮道具由手工制作,先用木板作内架,再用纸糊好后上彩,工艺精美。舞壮狮由5人合演,其中一人舞壮狮,舞大、小面各两人。台后有节奏的锣鼓钹敲打指挥助舞,全场约30分钟。因为该节目是壮族祖先传承下来的,所以叫做舞壮狮。
舞壮狮早在清朝初期传入下帅,是随着壮族韦氏祖先从广西辗转广东连山小三江镇再流传到下帅一带,至今有近400年的历史。该节目主要在韦寨和上寨流传,每逢春节至元宵期间,甚至到清明节前,这两个自然村组织壮狮队穿村过寨演出。正月十五元宵节,壮狮队与当地其他传统节目汇集到下帅圩参加巡游演出,壮狮舞有一定气派和艺术表演水平,是当地群众最为青睐的传统节目之一。1995年7月,广东省首届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在广州举行,经过上级有关专家的指导,进行二度创作的《壮狮呈祥》作为开幕式的开场节目,深受省领导和观众的好评。1997年下帅民族乡也因此被原省文化厅命名为首批“民族民间艺术之乡”。
春牛舞是壮族民间节日娱乐性传统舞蹈之一。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居住在粤北的壮家人便开展“舞春牛”的娱乐活动,以庆春节。
准确地来说应当是“舞春牛活动”,整个活动中既有歌曲、又有舞蹈,一整套民俗活动载歌载舞,好不热闹。所谓“舞春牛”,据记载起源于清光绪年间,后由广西贺县传入下帅田心村,继而在上、下帅一带开始流传的,至于传入的时间,有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确切时间难以考据。
“舞春牛”表演时“农夫”赶着由两人扮演的“耕牛”上场,一边扮作犁田的样子绕场,一边唱“春牛调”。舞春牛的“牛”身是用竹片制成的,用黑色或灰色布做套,用厚绵纸做头和角,画上牛眼,用布将头尾连接好。舞的时候,两人一头一尾钻入布套中,脚套象征牛脚的布套,前者撑牛头,后者拱背装牛尾,做犁田的样子,边唱边舞。其他人或提灯笼,或敲锣鼓,或领唱春牛歌。
歌中所唱的内容多数与农事相关,教导人们爱护耕牛,不误农时,所以也有叫“农事歌”的。如:“摸下牛头摸牛尾,牛肥又壮真欢喜。”“正月初一是新年,农村处处喜连天。”“世人听我说缘由,兽中最苦是耕牛;春夏秋冬出苦力,四时耕种求丰收。”“奉劝世人惜耕牛,人畜两旺乐悠悠;莫要鞭抽棍子打,口口声声‘发瘟牛’”等。
春牛歌的表演有时也采用男女对唱的形式,例如:
阿妹睇牛要注意,莫把耕牛冻饿死,莫把耕牛冻饿死。要望牛头望牛尾,养好肥牛耕田地,养好肥牛耕田地。号角鞭炮连天响,大家愉快过新年,过了新年春耕紧,亚哥着紧犁耙田,亚哥着紧犁耙田。
表演时演员每绕场一周便唱一个月的农事歌,唱完十二个为止。“春牛舞” 也常常会在春节至春耕前到各村巡回演出,通过表演来庆祝春耕。表演队每到一村,依例先到土地庙前表演,叫做“入村投土地”,接下来还会挨家挨户预祝人寿年丰。这样的表演形式不但能够鼓舞大家春耕的热情,传播对来年年景美好的祝愿。同时还通过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潜移默化地传播了农技知识,也是旧时人们对农事知识、技能的一种传承。
近年来,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文化部门对“春牛舞”进行了改造更新,为其输入了新的内容和表演艺术,让其参与到更多更大型的比赛、表演中去,受到了民众热烈的欢迎,同时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成立40周年时,上帅镇的采茶和舞春牛在县城联演,备受欢迎。而下帅田心村的春牛舞还在1983年参加怀集县民间艺术调演时荣获了一等奖;在1995年7月参加广东省首届少数民族体运会荣获了表演项目二等奖。
吉田镇的《舞马》是处于濒危状况的传统壮族民俗活动。该项目历经几百年的洗礼,一直以来均靠口传身授。虽近年经过重新挖掘、整理翻排,但时至今日,老艺人逐渐离世,会舞“舞马”的人越来越少。《舞马》的马,是用竹子扎成半截马头、半截马尾,再用黑布或纸用糨糊黏在织好的马头马尾上,然后用各种颜色的布剪成纸絮黏糊,形似马的鬃毛,再由人系在腰上,两只人脚从马身下露出来,像人骑在马身上一般。随着马倌一声“出去干活咯”,舞蹈开始,一头头的马用不同的动作分别出场。也有调皮的马,硬是不出场。马倌哄马的桥段最能将观众逗乐。
炸火狮是流行于太保镇的民间娱乐活动。炸火狮又叫“舞火狮”,也称“烧火狮”,舞火狮活动的缘由,要追溯到关于“年”的传说,传说中的“年”,是一头凶猛邪恶的独角兽,经常出没于山间田野村寨,危害人畜安宁。因此古代人们便在“年”出现时,将竹子砍来燃烧,使之发出“噼噼啪啪”的爆破声,用来驱赶吓唬“年”。“年”被赶走了,人们才能安宁地生产生活,这便形成了“过年”的习俗。燃烧竹子所产生的声音谓之“爆竹”,发明火药后,改用火药制作,也叫“炮竹”。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把这一习俗从大年初一直延续至正月十五元宵,过了元宵才算过了年。原来的习俗是炸独角兽的,后来可能是到处以瑞狮贺岁,便称为炸火狮或舞火狮,但本质没变,即这种狮是独角的,显然是从独角兽演变而来。按照壮家传统习俗,炸火狮是为了驱赶岁末常出来危害人类的“年”这种独角兽,当地群众用表演炸火狮来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炸火狮时,勇敢的舞狮人赤膊上阵,手举火把上场。领狮人点响两排爆竹,投向舞狮人,头炮一打响,现场围观的壮民与游客纷纷点燃爆竹向“火狮”进攻,舞狮人使出看家本领,之字步、梅花步、八字步轮番转换,动作敏捷而又不失优美。一番热身后,加入“炸狮”的游客越来越多,面对四面八方的进攻,舞狮者慢慢有些招架不住了,同队舞狮者立马冲上去替换。整个现场,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热闹非凡。两个小时下来,地下已经铺了一层厚厚的鞭炮纸,过去炸火狮有个约定俗成的规定:炸狮方燃烧用以攻击舞狮方的爆竹有多少,即要付上价值对等的酬谢金(按:红包),烧的爆竹越多,舞狮方受的攻击程度亦越严重,所得的酬金就要越多。现在改由舞狮方向炸狮方拜年,寓意以此带来祥和吉庆,但私下双方仍按上述约定进行。
舞木猫狮是流传在福堂镇联丰、永丰等村的一种民间艺术。主要由威武的木猫狮、天真活泼的猴子和傻头傻脑的小丑等角色联合表演,还伴有多种多样的武术表演。每当逢年过节,该地的民间艺术队伍常到近邻村寨表演,增加节日的喜庆氛围,所到之处均受到热烈欢迎。
舞木猫狮有许多美好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壮族先民居住分散、偏僻,经常遭山贼入寨打劫。村民的正常生产生活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损害,甚至危及到生命财产的安全。当地的村民为了抵御山贼的入侵,多方筹集资金,从外地请来武术师傅,传授舞木猫狮和武术技艺。村民在生产劳动之余进行练习,有时组织武术班队员过村过寨表演,一是为了强身健体,二是练就杀敌护卫的本领,这样就震慑了想来打劫的山贼,山贼不敢轻易进村骚扰打劫了。这种习俗沿袭下来,便成了人们逢年过节的艺术表演。舞木猫狮由二十人左右组成,其中有一只猫头鹰状的狮子、两只猴子、两个小丑、十个左右武术队员和四名锣、鼓、钹手等。木猫狮是用木板和草纸糊贴而成,用一块绸布和一些彩色布料精心缝制成狮身被。猴子面具两只,用草纸糊贴而成,涂上颜色、配上服装,表演动作以猴子的生性机灵、天真活泼为特点。小丑两只,扮相以憨态可掬的形象出现。武术队员十人左右,伴随锣、鼓、钹的音乐节奏,在舞狮间歇时轮流登场表演拳、棍、刀、叉、剑等各种武术动作,有独打、对打等。木猫狮可由二人操作,也可由一人操作,视场面与狮班人手多少而定。
舞木猫狮时首先出场表演的是两只猴子,其程序大意是:有一天两只猴子在一起嬉闹,走到一座小石山旁,自以为自己的本领天下无敌,尽情地玩弄了一番;这时,一位小丑引着木猫狮来到这座小山,与两只小猴相遇。木猫狮大发雷霆,恼起来要吃掉猴子,猴子赶紧逃避;事后才明白世间还有比自己厉害得多的狮子,从此再也不敢妄自尊大了,立即向木猫狮和小丑靠拢、认错、请教。猴子,完全按“猴性”动作去表演,可自由发挥,抓耳搔腮,蹦蹦跳跳,天真活泼、顽皮机灵等是猴子本性。舞木猫狮的动作是:狮子,由单人表演时,双手握住狮头内的横木,将狮被盖住身体,双手将狮头有节奏地上下、左右摆动,弯腰拱背、走马步脚,狮头伸缩要灵活,显现狮子的威武凶猛的气概;双人表演时,前一人手握狮头内的横木,按单人操作的动作去舞,后一人双手抱住前舞者的腰部,并摆动狮尾,当舞到跳高动作时,前舞者踏在后舞者的肩头上,后者用手托稳前者的脚,动作要互相协调连贯。小丑,一名形态忠诚老实,一名傻头傻脑,两者互相表演要配合默契。
舞香火龙是流行在禾洞镇茶洞一带村庄的民间艺术,有资料可查已有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由于科学文化落后,农民在农业劳动生产中遇到病虫侵害,或者家中禽畜发生疫病时,便认为是瘟神作怪,需要请神明驱除瘟疫,以祈求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合家安宁。因此,在农事发生疫病时,就举行舞火龙活动。后来逐步演变成在每年春节期间定期举行的一种娱乐活动。春节期间村民在村中社坛庙宇前举行一个起龙仪式,摆起香烛祭品,杀鸡洒酒,焚烧香烛纸钱,在香火龙身上插上点燃的香火,然后串村过寨去舞龙。农户得知有香火龙舞到本村,都会提前在家等候,等到香火龙光临时,虔诚地拔一把香火龙身上的香火,插在自己家的门口或厅堂神龛上,祈求香火龙今年能给自己带来好运。然后又把一束点燃的香火插到香火龙的龙身上“恭奉”,使香火龙身上有接连不断的香火在燃烧,舞龙队便选择一个较开阔的地方,表演一场舞火龙节目给村民观看,使全村人都感觉到火龙会给全村降福,驱除瘟疫,来年事事顺意。表演完一个村又到另一村,有时一晚要走几个村寨,直至通宵达旦。天亮不舞时,要将火龙放在无人居住的房屋中,第二天晚上再到其他村寨,直至当年全部要去的村寨都去过为止,才送到河边的沙滩地上,面对河水,点燃香烛,焚烧纸钱,点燃香火龙使之全部化为灰烬,让河水冲走。最后还需宰杀一只鸡一齐丢下河,当年的舞火龙仪式才正式结束。
香火龙由龙头、龙身、龙尾组成,造型与传说中的龙一样,因为龙身要全部插上点燃的香火,在漆黑的夜晚,密集的红色香火光映亮龙身,故名“香火龙”。禾洞镇制作的香火龙习惯用山上的芒箕来制扎。芒箕草晒干后捆扎得比较结实硬朗,便于插入香火,且不易跌滑出来(按:因火龙在进行中要上下翻动)。表演时,由一名身手敏捷的年轻人在前面高举龙灯,以珠戏龙。由五个人举着五盏龙灯(圆形3盏、长方形2盏)摆成“一”字形、“人”字形、梅花形等各种形状引领香火龙跟在后面,整条龙由龙头(按:一人)、龙身(按:九节九人撑)、龙尾(按:一人)组成,长达20多米。再加上锣鼓手五人,整个舞火龙队伍多达二三十人。舞香火龙时,用锣、鼓、钹伴奏。因为场面较大,人员多,所以敲击乐器的力度要大,使响声覆盖全场,配合舞动效果才好。走步一般用慢调、快调互相交替,根据舞动需要而定。
此项民间艺术曾濒临失传,1997年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组织全县民间艺术调演,发动各镇村投入人力、财力、物力对本地方的民间艺术进行挖掘、抢救,经茶洞村老艺人张昌铭、张善安、张良兴的亲自传授,年轻一代才重新学习、表演该节目。在连山“千禧年古老民间艺术调演”时,该节目获得优秀组织奖、优秀演出奖,使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重现光彩。
“装古事”是粤北壮族一项群众性的游艺活动。在连山和下帅普遍流行。“装古事”主要扮演神话传说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活动多在每年春节期间的夜晚举行,以一个或几个村寨联合组织游演。装古事队伍少则100多人,多则500多人。由灯色队、古人古事化妆队、锣鼓队、八音队、舞狮队和其他艺术表演队等组成。“装古事”的化妆表演队,通常扮演四大名著和“岳飞传”“仙女散花”“七祖下凡”“梁山伯与祝英台”“花木兰”“杨家将”“八仙过海”及地方神话传说故事人物形象。
“舞寿星公与龟鹿鹤”主要流传于小三江镇大获村,是以道具表演为主的民间广场表演艺术活动。除装扮成寿星公、龟、鹿、鹤各一人外,还有两人装扮灵童。龟、鹿、鹤的造型道具,都是人工选用竹篾编织制扎成形,然后再用白纸糊黏外表并配涂上各种颜色而成。表演时,寿星公随鼓点先上场,走一圈后上台前,口念一段唱词:“鼓咚咚,锣锵锵,今年年稻好,明年年稻丰,年稻丰不丰,看我寿星公,来了!来了!”唱完,寿星公手拿拂尘指点,灵童手执柳条引龟上场,随寿星公沿场表演,每绕场一圈,寿星公唱段农事歌或季节歌,曲调多唱采茶调。唱演毕,接着又分别引“鹿”“鹤”上场再行表演,使表演活动逐步引向高调。“舞寿星公与龟鹿鹤”是每年春节期间组织表演队串村过寨表演的节目,寓意人们迎春接福,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健康长寿。该节目在1991年由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县文化局组织到广州东方乐园参加中国旅游艺术节暨广东欢乐节演出,获得好评。
总之,壮族民间歌舞以其独特的形式、多姿的形象展现了壮族人民丰富的生活和精神风貌,是壮族人民的精神食粮。为了保护地方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近年各地文化部门大力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近年也十分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和抢救,其中就有壮族的抢花炮、舞木猫、狮舞龙灯、舞龟鹿鹤等入选清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