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粤北壮族服饰:素雅与妍丽的交织

粤北壮族服饰:素雅与妍丽的交织

时间:2023-09-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壮族先民之一瓯骆的服饰逐渐形成了“披发文身,错臂左衽” 的风格。这种“左衽”的衣袖短,向左开襟,与当时中原地区华夏流行的“右衽”和宽衣大袖明显不同,第一次勾勒出壮族先民的服饰特点。可见,瓯骆民族服饰的产生,是由他们从事的生产活动、生活环境以及宗教信仰所决定的。壮族服饰崇尚黑色,粤北壮族保留继承了这一服饰特色。粤北壮族男女的传统民族服装。

粤北壮族服饰:素雅与妍丽的交织

粤北壮族作为中国壮族的一个分支,自古生活在南岭中南部山区,由于其特殊的居住环境,壮族服饰文化融合了湘楚文化客家文化、广府文化的诸多因素,其服饰特点也接受了当地汉族瑶族服饰的影响,从而形成了有别其他壮族支系的服饰风貌。

考古资料证明:距今一万多年以前,华南地区的早期人类就掌握了骨针制衣的技术,其中也包括了壮族的远祖。1983年,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吉田龟背山、永和大寨岭出土了距今七八千年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泥质陶纺轮。纺轮是捻线的工具,有了线才能织布,可以推想,这时的粤北壮族先民已学会纺纱织布。春秋战国时期,壮族先民之一瓯骆的服饰逐渐形成了“披发文身,错臂左衽” 的风格。这种“左衽”的衣袖短,向左开襟,与当时中原地区华夏流行的“右衽”和宽衣大袖明显不同,第一次勾勒出壮族先民的服饰特点。文身是衣服还没有完整地出现以前人体装饰的一种原始形式,同时也是部落的图腾,有护佑与巫术的作用。《淮南子》有“九嶷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民人断发纹身”的记载。断发可避免挂缠之苦,纹身可防水族之患。可见,瓯骆民族服饰的产生,是由他们从事的生产活动、生活环境以及宗教信仰所决定的。

南方天气炎热,因此裸体之俗较北方普遍。来自中原的南越王赵佗说,“蛮夷中间,其东闽越千人众号称王;其西瓯骆裸国亦称王”[1],可知当时瓯骆之民裸体之风盛行。直至宋代,与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接壤的南丹壮族乡壮族妇女仍然多有“跌足裸形”的。壮族古已有之的“男女同川而浴”[2]至今仍见于桂西山区和壮族的七月香戏水习俗。

棉花作为舶来品,在元代就已进入广东,并在粤北壮区得到广泛种植。当地壮族人们用棉花织成“吉贝布”,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连山县志》卷二《风俗志·壮俗》云:“精织细布,所以称为壮布也。”至今粤北的壮族地区仍保留一些种棉花的地名,如“骆歪”,“歪”即壮语的“棉”,“骆歪”即是种植棉花的山冲,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种棉、纺纱、织布、染布仍是粤北壮族家庭妇女必须掌握的工艺技术。现在不少的壮族人家仍保存着手摇纺纱车和木织机。用自种自纺的棉纱织成“家织布”,坚实又耐磨,是制作底裙的上好布料。

壮族服饰崇尚黑色,粤北壮族保留继承了这一服饰特色。壮族的传统印染工艺中,蓝靛染是最有名的,直至当今,粤北一些壮族村寨的妇女,仍以蓝靛染制黑色布料,以缝制黑色的服装

粤北壮族男女的传统民族服装。男服有右襟与对襟两种:其一为反缚无领右襟衫,衣纽从右腋下开至腰部又转向正中,再开出三四寸而止,衣襟“嵌一寸多宽的蓝或黑色布边;其二为对襟开衫,成排布或铜扣。民国时期,男子还习惯穿长袍礼服,袍外套上一短褂,通称“长衫配马褂”,与当时汉族长衫不同之处是多加了一短褂。女式服装无领右襟,袖宽8寸至10寸(旧制,约3.33厘米),衫长至膝盖处,衣脚滚蓝、黑布边,边幅有宽有窄,一般在两三道以上;肩内贴布反线在外,起缝三线,名曰“反缚衫”。男女裤式基本相同,惯用蓝或黑布,裤脚滚边以蓝黑色布相间隔,裤头较宽,俗称“牛头裤”。未婚女子常穿黑色扎花百褶裙,褶子极细。已婚妇女还在腰上系一小围裙,当地称之为“肚兜”;裤腰左侧悬挂一铜制小穗形饰物,与钥匙别在一起,走起路来沙啦沙啦作响。按传统惯例,新娘出嫁时必须穿黑色衣裤,即使姑娘不喜欢穿黑衣服,这一天也必须换成黑衣裤。这黑色嫁衣由男家备制,在新娘出嫁前由媒人送至女方家。出嫁那天,无论出太阳或下雨天,都撑黑布伞上路。接新娘亦穿黑衣裳。新娘初孕,也要穿上出嫁时的黑衣裤。据说穿黑色衣裳表示正统和喜庆。所谓正统,即始于先祖经纺纱织布,织成白布,制成白衣。后来发明用大靛草加深塘泥过滤染布,才得以穿上黑衣,在当时能穿上黑衣的为富贵之人。所以壮族人至今仍保持穿黑衣,实为保持传统。而表示喜庆,则释言吉祥鸟喜鹊的羽毛亦黑色,故姑娘如吉祥鸟飞翔般穿上黑衣。但其他喜庆节日却不一定要穿黑衣裳。虽然穿黑衣出嫁,新娘礼服还是要在黑衣裤上加饰绣花流苏披肩或大红绣花散条裙。流苏披肩分两层,上一层为莲花瓣形,下层呈披肩形,都由布条裁制。两边花瓣处各挂一香包,中间似领带绣带,亦挂有香包,别有壮族风韵。裙的前后幅不折褶,上绣有花草蝴蝶图案。只左右幅折褶或剪成散条,故又称散条裙,壮族人称为“裀”。新娘还须穿上自制的红色绣花鞋走向夫家。

粤北壮族男子喜欢扎白色头巾。清代李来章任连山知县时,曾有“白布蒙头真怪事,为更皂帽意如何”的诗句,描绘当时的壮族扎白头巾的场景。头巾宽约0.5米,长二三米。后袭汉俗而“更皂帽”,即改戴黑色绒线圈顶帽。未婚女子蓄发结髻,以梳刘海辨婚否。未婚女子通常把左边头梳绕至右边(按:约三七分),用发卡固定,或扎长辫一条,辫尾扎丝带,劳作时把发辫盘在头顶。梳刘海是未婚的标志。新嫁娘与做姑娘时不同的是发式的改变。结婚这一天,新娘必须把刘海往后梳,变三七发式为后梳发髻用红绒丝绳扎髻,插上髻簪、红花和银簪等首饰。已婚妇女不再留刘海,而是梳发结髻。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连山县志》卷二《风俗志·壮俗》云:“女子梳盘龙髻,贯以大簪,或包白布帕,以青纱绣之。”梳髻多是中年以上的妇女。(www.xing528.com)

老年妇女和儿童仍保留戴绣花“勒额”的习惯。古籍载壮俗:“布帛勒额”,“勒额”即儿童和老年妇女用来围在额头上起到护额防风寒之作用的头饰。勒额是用两三寸宽的绣花布条缝制而成的无顶遮额帽,儿童的比老年人的宽。上面一般有壮族精美的图案刺绣,花式因人因年龄而异。

讲究的壮族背带。壮族背带一般比汉族的背带要大得多,壮话叫“腊”。整个背带展开来神形似一只大蝴蝶,“蝶翼”为双层布,翼尾缝有布袋,以利上山劳作时装食品,总长达丈余,宽约一尺;蝶身长两三尺,能把整个小孩严严实实包裹在里面。壮族背带之所以要制作这般大,是由于壮族妇女常要背负着小孩爬山赶路或下田劳动。背带太小,容易磨损致断,而且对肩膀的压力大,使人感到疲劳和不舒适。把带子做得宽厚些,肩膀的压力小了,长时间背负也觉得轻松。寒冷天还可加上一张小棉被(按:壮话叫“卜”)包裹在“腊”里面,给小孩防寒保暖。壮族人们对别人家新生婴儿称为“文卜”(按:大人),将小挂被称为“叠卜”,忌讳称“宁”(按:汉意“小”),意为祈望婴儿顺利长大。壮族的背带心即“蝶身”,部分很讲究,通常用红绒线绣上吉祥如意图和“成人长大”“出入平安”等祝愿字句,有些人则绣上八卦乾坤图。有时还挂上一本旧通书,表示给小孩镇妖,希望孩子长大知书达理。

精湛的壮族刺绣。在壮族山寨,妇女们个个都是纺织的能手,织锦手艺更是精湛。壮族除与畲、瑶族共同常用平绣外,还擅长剪纸贴绣,壮族老人所用的“勒额”、无顶童帽以及鞋面等,都曾用贴绣。壮族的刺绣多偏爱自然组合图形,壮族妇女往往根据自己的意趣和审美观念,将各种自然物进行大胆夸张的组合。

民国中期以后,随着中国社会剧烈的动荡与民众生活的日益艰难,以及洋布与西装的流行,壮族的服饰传统受到猛烈的冲击。20世纪20年代《东兰民歌·剪掉长发改旧装》:“裤子镶脚衣绣边,浪费银钱又麻烦。衣服边上几道杠,就像犯人麻绳缠。”来自社会底层的怀疑,促使粤北山区的壮族服饰朝更实用甚至完全取消装饰的方向发展。不仅壮族男子,连爱美的壮族女子的服饰穿着,也渐如汉装。

总之,明清时期粤北壮族日常服饰,女性着反缚衫,男性着右衽衫与对襟衫,男女皆着牛头裤,与今日广西壮族一致。传统刺绣遗存极少,但很精致,如清末民初的勒额,运用受青花瓷制作技术影响而产生的“三蓝加金绣”手法,再现了栩栩如生的自然万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壮族服饰随着时代的变化有所变化,现在除了节庆场合穿本民族服装外,日常服饰与汉族已经没有什么差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