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粤北壮族历史文化:丰富的稻作文明

粤北壮族历史文化:丰富的稻作文明

时间:2023-09-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粤北壮族种植水稻历史悠久。苏先生的论述被粤北壮族地区文物考古的实物史料所证实:“石峡”虽是马坝人故乡,但我们将连山出土的器物与石峡遗址出土的新石器代表性器物相比就能发现它们是极为相似的。考古学家们对探方47层出土的谷粒进行鉴定,发现其属于粳糯稻种的可能性很高。不仅保证了岁收两熟,而且在前代的基础上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若黄谷糯尤揀其无黏粳混杂者为佳。

粤北壮族历史文化:丰富的稻作文明

粤北壮族种植水稻历史悠久。

在历次文物普查中发现:吉田的龟背山、永和的大寨岭是新石器晚期山岗遗址分布较多的地方,特别是吉田上吉水南岸的山岗台地。这些山岗遗址依次排列在今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县城南面的新古背山、覆岭、高楼山、阳禾山、龟背山、平头岭等十余座山岗上,彼此相距不远,总面积达十多平方公里。挖掘发现:山岗顶部都有被先民平整作定居点的痕迹,台地都依山势和定居需要削成若干个平台。

考古专家们在上述遗址上收集到为数不少的农业生产工具,诸如:石锛、石凿、石刀、石镞、石饼、石碾轮、砺石以及加工石环用的石料等。石锛器物多为小件,其中一块有段石锛是旧石器时代产物,石质为石灰岩,器物稍有磨制,但器身打击点仍清晰可辨,显然是先民从石灰岩地区带来连山的。以石镞为例,亦收集有棱形圆柱状、柳叶形、扁平形等三种,收集进县博物馆的石饼也独特,大、中、小型都有,其状类似月饼,材质皆用硬石磨制而成,此外砺石的品种也很多,大中小型都有。

苏秉琦先生在《石峡文化初论》一文中指出:“以石峡为中心,结合其他有关资料对广东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进行初步探索的结果,说明了它在漫长的时期中,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与阶段性,有其自身的特点,也可以看出它与我国其他诸文化发达地区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苏先生的论述被粤北壮族地区文物考古的实物史料所证实:“石峡”虽是马坝人故乡,但我们将连山出土的器物与石峡遗址出土的新石器代表性器物相比就能发现它们是极为相似的。我们由此可以推论:随着时间的推移,粤北山区从旧石器时代的洞穴遗址过渡到新石器晚期的“石峡遗址”,它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人口的增加、生产生活发展的需要,壮族先民必然寻找新的类似马坝石峡一带的农耕文明,寻找新的生活生产方式,而地质考古学也证明连山地域确实是“石峡文化”的直接影响和辐射的范围,况且连山山清水秀、土地肥沃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原始部族狩猎和发展农业生产。

我们再来考察连山新石器晚期山岗遗址的地理位置,可知先民的主要生活来源,是以狩猎和农耕种植所得为主的。至于这里的原始农业,究竟种些什么呢?考古学家们对探方47层出土的谷粒进行鉴定,发现其属于粳糯稻种的可能性很高。至今连山的永丰梅洞,三水小田冲、茶联、联红等地区的壮、瑶族同胞仍然有坚持种植山地粳稻糯(按:连山俗称地禾糯)的习惯。

从上文山岗遗址的选点和探方47层出土的谷种我们可以大胆猜测:山岗遗址乃前人留下的层层台地和梯田,也就是古代先民开发原始农业的基地,连山的原始农作物正是从旱粮作物开始的。

到了明朝,连山水稻种植获得了空前的普及,以稻子作为田赋已经是常态。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连山县志》卷三《赋役志·贡赋·田量》记载:“明洪武二十四年,田地塘一百零二顷八十二亩二分,夏税五石一升秋粮三百零八石二斗八升三合。”水稻品种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连山县志·物产》记载:“物之属有稻、有黏、有粳、有糯,稻种甚多,不特此四者,四种各有早晚,又有地稻六种,而早熟者呼地禾,高山种之为宜。”耕种方法成熟。青铜器、铁器很早进入连山,考古发现在连山的福堂、吉田一带就有一些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器出土。明清时期,曲辕犁耕田技术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犁辕变曲、变短,犁身更加灵活、轻巧,耕作效率进一步提高。明代以前就开始了双季稻的种植,上文地方志中提到的夏税秋粮就提示我们明代的双季稻已经得到广泛的种植。除此之外,明代以前连山就已经修建了较多的水利工程,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连山县志》卷一《地舆志·山川》记载明代以前修筑的陂塘有:

观陂:在旧县东半里铺前,高九尺,阔约二丈五尺,宋嘉定三年乡民唐海筑。元末颓废,洪武元年乡民莫德全等自行修筑,复坏。永乐元年唐子英等仍筑基完固,灌田二顷余。

鹅岗陂:在县北两百里地,名鹅岗,高一丈阔二丈。宋政和七年,乡民唐必兴筑,元末颓废。洪武元年唐思春等自行修筑,灌田一顷。

官陂:在县北七十里地方沙坊村,高一丈阔约二丈。元至治二年乡民石德叟筑,元末废,洪武元年石楚英筑,灌田一顷余。

到了清代民国时期,连山农民进一步改进耕作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培育较多的稻谷品种。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连山县志》卷一《地舆志·物产》记载:清康熙年间“谷之属有稻、有黏、有粳、有糯。稻种甚多,不特此四者,四种各有早晚,又有地稻六种,而早熟者俗呼地禾,高山种之为宜。有黍有稷有麦,三种虽有之,不若北方之盛也。”其中有些品种当然不是到了清代才有,只是到了清代有了进一步的改良与推广,1928年版《广东连山县志》卷八《食货志·植物》记载:“四早晚造,晚造居多。谷种种类的繁多,谷种名称有香粳、大禾、黄谷糯、白谷糯、利峒黏、叶底黏、黑糯、如来黏、七月黏、八月白、八月赤、六月黄、白谷黏。”不仅保证了岁收两熟,而且在前代的基础上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连山处重岗叠献中山脉枯涩,舟车不通,农业商务两无可言,然而香粳大糯名驰上国”,“民国四年奉农业部检定各省最优等稻,广东连山县之香粳与焉”。[1]

在前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水利工程进行大投入。1928年版《广东连山县志》卷一记载:

米贵陂:在城西五十里大富村,高一丈余阔二丈,乡人修筑,明末颓废。清康熙时乡人捐资重行修筑,灌田一顷余。

官渡:在诸莺乡沙坊村榕树坪官埠头,至今尚存。

上帅《陈氏族谱》记载,上帅石基头河堤是陈氏族人于1902年夏修筑的水利工程,位于上帅陈村村北大冲口北边,堤长约100多米,宽6—7米,高2—3米。该堤全部采用自然河石筑成半月形堤体,将荣昌河水截住,并引向西边的云黑河,从而起到保护陈屋寨场及大片良田的作用。据调查,石基头河堤现在还完好,继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讲究从备耕至收获一整套的农田丰产耕作技术。1928年版《广东连山县志》卷八《食货志·连山县农会造送种稻法调查法调查表》记载:

……

六、选种法。收获时选择最粒实黄净之穗,另刈打脱收贮。若黄谷糯尤揀其无黏粳混杂者为佳。

七、浸种法。时至谷雨,取籽种放入谷箩洗净,在浅水处浸或用缸浸,有二日起上,先用禾蒿围铺箩里,后将浸透之籽种放入箩蒿内,将蒿包封,昼夜每浇清水二次,以牙长四分为度。

八、一亩田之谷种量,亩田落种三斛。

九、播种期。谷雨后六七日,便当播种。太迟至芒种时未免秧嫩难插。

十、播种法。看谷芽有四分长,抛松用小箕装载,手捧匀撒,秧田须不松不密为合宜。

十一、秧地管理法。择肥沃田,犁开耙烂,后犁复耙,放浅水用长木拖平,拨刮成行,俟水清方播,不清恐泥没谷芽耳。播后晴暖放水,日晒二三日,自抽针约寸长,随即灌水,不宜晒干。若播后天雨,须灌七八分水,免雨滴淆秧芽,雨晴去水,待日曝其芽,易于生长也。

十二、秧地施肥种类及施肥量。秧长二寸许或猪粪或人粪灰研烂均可施之,又俟四寸许,再用粪灰或人尿施之。

十三、种莳期。芒种时插莳,惟上午插最佳,至次日尚可。若宿久秧黄不宜插矣。(www.xing528.com)

十四、插莳法。通用问种法。

十五、禾田管理法。犁开耙烂,周围田基刮净,下基用泥垫固,以免水洩复犁复耙,乃可插莳,插后水不宜深,尤须不时巡水,勿令旱涸,若近路近屋之田,用篱围固,免牛畜出入践食。

十六、禾田施肥种类及施肥量。插莳后,约个月或牛粪猪粪人粪随便施之,每亩可施五担,再后一个月,照施一次,次足耳。若犁开时先以粪施之乃耙尤佳,葢秧苗落田,其蔃有肥食也。

十七、耕耘除草法及次数。犁耙后先将周围田基从草,铲刮净尽,插莳后至小暑,去水耘没其草,略晒。若草多先扯没其草乃耘,至立秋,又照耘,照晒,及后禾已梵梵,有草亦不长矣。至开花结实时,田基草长,须割净,免鼠藏耗谷粒。

十八、开花期。白露时开花,惟最忌午风吹拂。葢禾花午开,风大则花落也。

十九、结实期。寒露结实。

二十、利用灌溉法。插莳后,水不宜深,又不宜干。至立秋放去田水耘草,俟日晒田泥拆裂将干为度。任淹满尺尤佳。若非沃田则不宜晒。至于旱田,多用水车,因价廉而工省也。

……

二十二、自播种至插秧气候之宜忌。播种落日,初数日,天气时暖最佳。若风雨寒冷日久,种芽坏矣。俟秧针刺水寸余,虽寒无碍。

二十三、自插秧至收获气候之宜忌。插秧落田,须晴雨均匀。若日出而兼降微雨,或日出降雨不长,雨湿禾心,收日烘炽,日见枯黄且生害虫。至开花时,尤忌风多,纵梵梵黍禾亦少结实,惟白露秋风淋以夜雨最为适宜,收获时不宜雨矣,雨则谷湿蒿朽也。

……

二十六、收获期。霜降前后收获。若太迟日晒穗脆,雨淋穗腐,粒实脱落矣。

二十七、收获法。黄谷糯香粳二种,连蒿约留二尺余,用刀刈断,匀晒于禾根头上或上午刈下午打,天晴至次日乃打尤佳。打法持禾向大木桶内打脱谷粒,以大眼箕盛谷抽高筛下桶内,风去其翳,用箩载净谷挑回,再晒入仓。惟(唯)大禾须用扁小刀,长留二尺,一枝二枝度齐,刈断去叶,二手揸合,扎一球挑回晒干,用大木锤捣之,而粒乃脱,其秆可结草履,及造纸之用,不然欲立在田间打之,虽脱则不净也。

广辟肥源,施用多种肥料。1928年版《广东连山县志》卷八《食货志·连山县农会造送种稻法调查法调查表》记载:

二十一、制肥及施肥法。猪牛各粪均置之粪所,和以草灰柴灰拨以人粪人尿,令其发透及施肥于田,须将田水放浅,上下田阙密闭。勿令上卫下去,匀撒于田,耘之,俾发新蔃以吸其肥,俟粪水澄清乃灌溉流通。

防治虫害。1928年版《广东连山县志》卷八《食货志·连山县农会造送种稻法调查法调查表》记载:

二十四、有何大宗之害虫。连山寒多热少,以前罕见害虫,惟近年来有种青螣能吐丝将和叶卷缩禾便枯槁。

二十五、驱除害虫害雀方法。害雀则造茅人持小竹置于田间,风吹茅人动,令不敢近。害虫则用长竹一竿,破开一端,以竹片扎成两面如梳样,以梳取虫除之矣。

农业工具种类繁多。1928年版《广东连山县志》卷八《食货志·连山县农会造送种稻法调查法调查表》记载:

二十八、农具种类。犁耙锹刮铲耜畚箕谷箩风箕谷桶砂船木辘。

另外还在水稻的深耕、合理密植、农家土杂肥的合理施用、增加复种指数、轮作、施用绿肥、保护地力等方面总结出了宝贵的经验,“但得立春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耕田,雷打惊蛰节禾藏都涨裂”。又云:“雷打秋得半收,四月四日天不雨,田基行变鹅麓地,处暑若逢天下雨,十分结实也难收。”[2]这都为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但是,总的来讲连山山多田少,主要还是相对落后的耕作方式,粮食的产量很低,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香粳系晚粳,有芒种,利于沙田,谷雨播种,芒莳田,霜降后数日刈获,米性软黏而有香,味煲粥最佳,惟收熟成分歉薄,故农家不欲多种,全属不过千分之一,每亩收止五石”,“黄谷糯、大禾黏、叶底黏、白谷糯、利峒黏、白谷黏、如来黏、七月黏、黑糯、六月黄、八月白、八月赤,以上均稻种,早稻收后,其田可莳晚黏。每年能收二熟,然邑中此等田亩甚少,约十之二而已。”[3]“地势高耸,须至谷雨始暖,须至夏至始暖,秋分即凉,冬至极冷,故禾稻止收一熟。”[4]“水田通常一亩收四百斛,最丰时或五百斛不定,旱田通常一亩三百斛,最丰或三百五十斤。”[5]随着广东人口的增长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广东缺粮的状况越来越严重。明嘉靖年间,广东的粮仓还“有积数年弗发而泡腐不可食用”,到了清代便已出现广东缺粮的记载,《广东新语》卷七《食语》中提到广东的粮食“仰资于西粤”。之后,关于广东缺粮的记载更是越来越多。湖南地近广东且余粮丰富,清代已有“湖南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足,湖南熟,湖北足”之说,成为广东粮米的主要输入地。雍正四年(1726年),杨文轧奏道“广东户口繁多,本省所产之米不敷民食,每借粤西、湖南接济”。乾隆时时人有“湖南接续米船至,米价尚自不肯平”,“去年贫作今年鬼,粤国遥借楚国米”之诗句。由于明代广东暂不缺粮,南行于湘粤交通走廊上的谷米不多,有清一代,谷米则成为湘粤交通走廊上大宗过境货物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连山的水稻种植迎来了又一个春天。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著名的“水稻指标化计划栽培法”创造者罗期聪的带领下,连山水稻种植打破了“连山即使有千斤土地,也没有千斤气候”的神话,首次创下了连山水稻亩产过千斤的记录。这引起了全国的关注,并获得了“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的高度赞赏。接着,在罗期聪的带领下,连山创造和推广“温室加尼龙两段育秧法”,为粤北的高寒山区推广两季杂交水稻,提高水稻亩产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办法,解决了粤北山区几十年来因为自然条件导致粮食产量低的问题,解决了粤北山区人民长期解决不了温饱的历史困难。从此,壮族地区一天吃两餐粥,晚上才吃一顿干饭的困顿局面得以改观。

近年来,粤北壮区积极引进新的耕种技术,进一步发挥连山稻糯的优良品质,为连山稻米走出连山、走出广东奠定了基础。

2003年,连山引进有机稻种植。在粮食种植过程中,连山严格按照有机食品的生产技术规程操作,应用天敌防治病虫害等有机生态做法,稻米更加健康环保米饭更加甜、香、软、滑,口感极佳,因此受到了广泛的欢迎。泉香三号、黄克一号、紫香糯、增城丝苗、马坝油毡等优质杂交品种陆续得到引进并大规模种植。自身的特色优质大米品牌“香侬家”“山水牌”已经在省内市场享有盛誉。另外,本地传统品种连山地禾糯、连山黑米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和推广种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