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壮区的清明节是很隆重的。“至清明,家设墓祭至四月八日而止,广招亲情男女咸集,不曰扫墓而曰踏青,礼有不可过者,此类是也。”[1]清明节扫墓并不限于清明这一天,清明前后从寒食至谷雨之间都是可以的。祭扫的对象包括近祖和远祖,形式也有家庭式和家族式两种,后者较前者隆重。
家族式墓祭的流程大致如此:备祭、洒扫、献祭、祭典、分胙。
时间:2013年 记录者:作者 田野记录点:福堂镇墩园村莫郭显、莫朝玉等墓地
据《莫氏族谱》记载,班瓦立籍始祖莫郭显公在明朝弘治年间(1488—1505年)由莫罗寨来连山福堂(按:旧称宜善),据说初在莲花山居住、继迁德井,最后才在胜地班瓦定居,为莫姓开支奠定了基础。莫郭显公死后,族人为了纪念其始居地莲花山,将其葬于莲花山。清明节的前两天清晨,下着蒙蒙细雨,我们驱车从广州赶往连山,下榻于县城的迎宾馆。下午驱车前往福堂班瓦莫朝玉庙自愿与前来扫墓的莫氏后人(按:包括像莫新德这样的已经在外定居专程跑回连山扫墓的)集中在一起置办祭祀用品,商量延请壮族八音[2]的事情。
据族老莫新银介绍,粤北壮族在举办婚嫁、祝寿、新居落成、迎宾祭祖等喜庆活动时,大家都请“八音班”吹奏。祭品包括全猪一只、全鸡全鸭若干只、水酒几桶、纸钱鞭炮香烛若干,另外把闲置于将军庙的专用于公祭的锅盆勺碗筷等拿出来清洗干净,把用于扫墓的弯刀、竹镰拿出来磨锋利洗干净。这些准备工作的分工是很明确的,据族老莫新银说大约在清明节前一个月,族里负责管事的就会贴出清明祭祀的公告,要求族中每一户按人头缴纳祭祖费,用于置办祭品和吃饭的费用。分工时有专人采购祭品、专人记账收纳财货。整理清洗的工作一般由族中的女性负责,磨刀、扛重物的工作则由男性族人负责。(www.xing528.com)
清明节的前一天早上,天阴沉沉的,还好没有下雨,上山的路是比较崎岖险峻的。我们相约驱车赶往莲花山提督岭之北的莫氏连山第一代始祖莫郭显墓前。到墓地已经是上午十一点了,有很多族人已经先于我们到达了山上,并且已经开始做准备工作了,后面陆陆续续上来的是那些没有分配具体工作任务的。他们三三两两,有的提着碗筷、有的抱着孩子,一边爬着山路,一边闲聊。一部分人抡起弯刀开始砍除墓前以及墓周围的杂草,经过一整年的雨露照拂,山上的野草早就过人高了。砍下来的杂草被捆成了一个个的柴垛子,整整齐齐的码在墓场的最边上,这些便成了扫墓人临时的坐凳和休息处。一部分人小心翼翼地清除墓碑上去年扫墓留下来的门禁和一年来积在上面的尘土,他们拿出新的门禁,恭恭敬敬地并排贴了三张在墓碑的最上方,为了防止被风吹跑还用竹条轻轻地将门禁夹住,洒扫培土完毕,墓场整个轮廓都显露出来了。莲花山提督岭位于连山县城南四十里与连南交界处,山势险峻巍峨。莫郭显公之墓正好位于山之北,往下看是汌汌溪涧,往远处看是一条机耕路蜿蜒北去,半山腰上偶见一两户瑶户,风水形胜不可而论。族人们正忙于洒扫墓庭的时候,五人“八音班”[3]也忙开了:他们在草垛上撑起一把大凉伞,开始演奏起欢快的壮族八音,“八音班”的演奏将贯穿着整个祭祀过程,曲调时高时低、抑扬顿挫,轻松快活的节奏一来缅怀先祖的立业之功,二来也表达族人们欢聚一堂的欣喜之情。族老莫新银跟我说他们莫氏家族每年的公祭大典都会延请八音来助兴,一来表示祭典的隆重,二来也说明莫氏在福堂是很有实力的一个大家族。墓场与“八音班”相对位置的地方有一部分人在负责人的组织下正在杀猪宰鸡宰鸭,这是前期准备工作中最脏最累的一项,负责人说这项工作需要挑选族中最能干的男丁来负责。杀牲完后他们把猪血、鸡血、鸭血用干净的器皿盛放起来等待着祭祀用。这个时候带上来的锅碗瓢盆就派上了用场,人们把锅架起来,里面放上从山下扛上来的清水,生起火。然后将分成块的猪肉、整鸡整鸭丢进滚沸的锅里,莫新银说这个过程叫做煮牲。整个山坡上炊烟袅袅、其乐融融,不时能闻到浓浓的肉香味。直到下午一点钟左右,三牲才准备好,负责杀牲的男性族人从锅里捞出熟猪肉、熟鸡熟鸭,把它们摆在了墓前平铺开的大防雨布上,负责洒扫的人在墓前插上香烛,倒好水酒。莫新银说连山壮区的祭典仪礼是三茶四酒,即三杯茶四杯酒,这与别处是不一样的。挂好鞭炮,墓上方两侧一边一挂,分别沿着墓的左右两边平放下来。放好纸钱,厚厚的一大沓就摆在墓碑的右下方。牲血用碗盛好摆在墓碑上方。
祭祖、行通献礼仪式正式开始了。首先是主祭者、嗣孙等排班就位,刚才还在忙忙碌碌、说说笑笑的人群这个时候全放下手头的工作安静下来,大家有秩序地在墓前集中,在主祭者莫新赞的带领下参神鞠躬。然后集体跪下对先祖行跪拜礼,起立,主祭者代表大家在墓前焚香;主祭者于神位前跪下,上香,灌酒,俯伏,起立,行通献礼;主祭者于神位前跪下、奉酒、奉禄,再奉酒、奉禄,三奉酒、奉禄;献财宝,献品贡、献牲仪、宣读莫郭显生平事迹;起身化财宝、焚祝文、祭龙神(按:左青龙、右白虎)鞠躬;行跪拜礼、淋血、鸣炮。这个过程持续了大约半个小时,这期间八音配合祭祀的节奏进行全程演奏,整个山谷的上空回荡着八音的欢快节奏和主祭者抑扬顿挫的司礼声。祭祀完毕之后负责祭品的这一组把放在防水布上的胙肉切成一块一块,然后平均分成若干份放在带上来的大脸盆里。莫新银说,凡是来扫墓的莫氏嗣孙们都能分到一份祀品。之前煮祭品剩下的肉汤加进连山特有的米脂丰富的大米熬成了又香又稠的肉汤粥,大家三三两两地围成一团,因着四月的好天气,就着馨香的胙肉,喝着浓香的米粥,开怀地享受着祖先赐予的美食。午餐过后,大家分别将自己吃剩下的祀品打包好,陆陆续续地离开了提督岭,我们也驱车下山了。
第二天正清日,大家分房祭祀自己的亲人,外人不便参加,我便没有继续。据莫新银介绍:正清这一日的祭祀活动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备三茶四酒,橘子柚子等水果,猪、鸡、鸭三牲,没有鸡的可用鱼代替。仪式也就比合族祭要简单多了,主要是先培坟(清理乱草杂木,培土加固)、贴门禁,然后在墓前摆放贡品、点香燃烛、全家祭拜、焚纸烧钱、燃放鞭炮、淋洒祭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