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政府鼓励人口增长和山地开荒,明末“一条鞭法”[32]和清初“滩丁入亩”[33]政策大大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康熙年间,县令李来章路过福堂壮族聚居区,见当地壮民人口繁盛,不由赋诗“路由别迳过花罗,瓦屋鱼鳞水上多”。[34]虽然人口增长较“湘粤交通走廊”[35]沿线的经济重镇要缓慢,但也出现了较快的增长,如下图所示:
明清粤北部分地区人口统计表
资料来源:1928年版《连山县志》,乾隆《连州志》,同治《连州志》,顺治《阳山县志》,同治《韶州府志》。
到民国时期,壮族人口进一步增加,《连山乡土志·户口》记载:“邑山多田少,户口向不繁盛。自明末瑶匪为患,几十年民多逃亡。迄康熙四十一年(1792年)调查只有五百余户,后渐次复业。道光间虽有瑶害,咸丰同治间虽有发匪窜扰,尚未蔓延各乡,休养生息,颇有增益。盖近年调查民户七千六百五十二户,一万三千八十丁,一万五千六百五十一口。”
人口的增长促进了山区采矿业的发展,这个时期的粤北山区采矿业出现了资本主义式的生产方式。
矿产资源是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最重要的资源。《新唐书·地理志》载:“连州桂阳今连县有银有铁,连山有金有铜有铁。”乾隆《连州志》:“外有阳山银穴,连山金穴。”1928年版《广东连山县志》卷八《矿物》载:“芙蓉山梅峒山良峒山均有银矿发现……”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吉田镇旺南村金矿储量丰富。自古就流传着银牛出入的传说,至今旺南村旭倒冲矿山山洞石壁上仍保留摩崖石刻:
师匠夏陆一心来会,到此托好地,宝取极需记耳,安□□;南京人黎□灵家仙在上,宝有水深,唐生难取,段来人七十余人;天七人,无限宝□去。此者是真宝。
连山与湖南、广西交界的尖山石壁有“黄金万两”[36]的摩崖石刻,并刻有箭头指示金矿所在位置。芙蓉山、尖山现在还能找到开采冶炼留下的矿渣。
“连山在先秦时已采淘黄金,而且都在小搞,至今连山山川藏金可观”[37]。人口的增长促进了山区的开发,这个时候粤北山区的矿产开发出现了典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劳动力雇佣。
清初,梅洞金银矿已为官府开办,“金砂产上吉村良溪诸山涧,清光绪年始发现,土人掘河泥淘沙得之,颇足以资工食……”[38]到康熙年间开采规模和产量达到鼎盛。调查现场发现那时遗留下来的矿井坑道便有二十多条,可以推算出当时采矿工人最多时达五六百人。这些人就聚居在矿山的周边,遗址现场还残存当时旷工生活的居住点、戏台的台阶、选矿用的石臼石磨,可以断定他们就是当地最早的采矿工人。
除了官办,还有私人到矿山附近偷挖矿金。“良久至梅村,平田禾堪秉。不独种粳稻,亦可艺麦。贪夫唯徇利,冒禁图侥幸。纠众公开凿,百劝梦不醒。岂待蚕丛险,亲临梅洞境。”[39]
为了保护矿山安全,1928年版《广东连山县志·连山县属前清时代汎防表》记载雍正年间官府特意设立了梅洞汎、山峒汎,驻有总兵一名,兵二十七名。可见当时矿山很具规模,不仅促使地方政府派兵驻防,知县还亲自前往查验。
到民国初年,黄金开采进一步发展。邓倬堂宣统元年(1909年)《连山竹枝词十绝》说到:“七十里程到木,两山开处正分秧,颇阅此地金沙好,百斗泥中一颗金。”“连山县木圩、石鼓一带地方……有金矿。”[40]
1928年版《广东连山县志》卷六,描述连山上吉水砂金:
中天日月近,沐浴生百宝。偶然一漏泄,为民嘘枯槁。余高三十里,有溪山环绕。似通丽水源,别开黄金岛。朝日射沙明,烁光皎皎。土人乘农隙,穿穴恣讨。或穷数日力,目不见毫抄。或一举手劳,邂逅得之巧。怪哉捷获处,所历仍古道。百年淘不尽,可食不可饱。始终富媪富,阴阳洪铸造。亦复自珍惜,德辉下凤鸟。惟(唯)有重稼穑,烂漫遍黍稻。
据引文所述,当地农民可以毫不费力就在河水里淘到金砂,可见黄金含量之高,淘金行为之普遍。
矿业作为连山主要的产业,为当地带来重要的影响。连山处五岭之中,耕地稀少贫瘠,当地民众仅靠耕地为业,生活困难。矿产资源丰富,开采获利较高,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耕地不足的问题,解决了部分民众的生活问题,也促进了山区经济的发展。1928年版《广东连山县志》提供的统计数据表明,当时上吉水每年出产砂金,可换银一千两。“连山崇山峻岭,舟车不通,无盐场鱼肆之列,非驿道铁路所经,故贸易场中无他出色,计境内所产之物,除稻谷外,惟竹木、姜、炭、茶叶、草菰、药品、鸡、鸭、牛、豕、金沙等类,稍可兴利,下此如人工制造,虽有不足言矣,各货销行列后,出曰二十三万两,人亦称之。”[41]
矿业的发展,还吸引了周边民众前去充当劳动力,反过来刺激了矿区人口的增长。本区域的其他县区,依靠矿场生存的人,亦不在少数,有直接采矿的人夫,亦有负责运输的挑夫或船夫,还有专门从事中转贩卖的牙行商会。但总的来讲,当时的采矿业还处于一种自发的原始挖掘的状态。1928年版《广东连山县志》卷八《矿物》载:“……现代曾今开采无效,按邑中层岩叠巚,其妙石皆晶莹璨目,若得精于矿学者详细勘测之,吾知地不爱宝,当必有矿石发现于外,宝藏之兴亦地方之利,奈吾人竟置之不顾乎。”
人口的增长,促使高产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引进,进一步刺激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圩市经济的繁荣,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圩市即农村定期集市,是中国传统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是农村地区稳定的交易场所。很多农民,尤其是广大少数民族同胞居住在远离城镇的大山之中,圩市交易成为他们仅有的对外交流活动。不论规模大小,这些圩市在促进本区域农村经济发展,联结区域内经济、文化交流方面都起着巨大的作用。圩市经济的发展,也是明清时期粤北山区经济发展中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
明清时期,粤北山区人口的大量增加,不仅带动了采矿业的继续发展,也刺激了当地开荒垦地的力度。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官府下诏“流民复业,予牛、种,开垦闲田者给复十年”,“偏招流户开荒土,为置书堂向碧溪。喜见人家成聚落,今宵村酒许提携。”[42]在当时官府的倡导下,连山垦荒的数量大为攀升,1928年版《广东连山县志》卷九《财税》记载:“(连山)县属田地明洪武二十四年一百零二顷八十二亩二分,后渐开垦至清康熙十九年,田地塘共有四百五十一顷二十亩六分,内民田四百一十四顷二十六亩四分八厘一毫零二忽……”同时,由于铁制农具的普遍使用,农作效率大大提高,客观上促进了农作物的大规模种植,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另外,受当地汉族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特别是受到有经商传统的客家人的影响,壮族人民除了种植满足自己生活所需的农产品外,开始注重经济作物的种植,同时还兼营农副产品加工等手工业生产。“每户灶丁一名,遵谕种食茶一亩,油茶一亩,桑四十株、杉四十株,竹五十竿,其余杂木不拘多寡。”[43]“予蒞任后,即出示教民种树,有愿占官山许赴县具禀,给以印照且许以永不起稞其果,能遵谕种植者又许报明亩数,单骑亲验,给赏花红,保长地方有能劝谕种植者亦许报明,给扁旌奖。”[44]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商业化程度的提高,引起了小生产者对市场依赖的加强,粤北的农村圩市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1928年版《广东连山县志》卷一记载当时连山的圩场有:
太保墟,在茅铺村铺前寨,距城五里,二七为期。马鬃墟,在茅铺村,距城五十里,五十为期。禾峒墟,在禾峒村李屋寨下,下距城五十里,三八为期。木墟,在上吉村,距城六十三里,四九为期。沙田墟,在沙田村,距城七十里。二七为期。上草墟,在上草村,距城九十里,三八为期。永和墟,在和睦村,距城七十里,一六为期。寺田墟,在大富村,距城六十里,今废。榕树墟,在沙坊村,距城九十里,三八为期。乌石墟,在枫村,距城百十五里,五十为期。福堂墟,在肖村,距城百二十四里,三八为期。梅峒墟,在枫村,距城百二十里,一七为期。上帅墟,在上帅村,距城二百四十里,一六为期。振泰墟,在三江村,距城二百里,二七为期。
其中较有影响的有福堂、梅峒、永和、太保等墟场。
福堂圩在明代中叶便是当地的集市,初立时叫粟塘圩,原址位于大钹水与湴田水交汇处的沙滩上。后来搬到天鹅水与贤峒水交汇处,因地处交通要道,是为南来北往的商旅提供住宿的“堂步”所在,所以改名为宿塘圩。清末民初,又改称福堂圩。1941年,圩中客栈失火,殃及全部店铺,整个圩场被毁,圩场迁往旧圩,“福堂圩在莫公祠(按:现在福堂大桥西桥头下方100米左右)门前,逢三八为期,黎达明任职联乡办事处时,倡建圩于盘屋前,但遇到当地人的阻碍,故虽倡建而未开市。嗣于1941年旧圩被大火完全烧毁,新圩始成市矣。该圩街道宽广整齐,为连邑各圩之冠。”[45]
梅洞圩从康熙后期至20世纪50年代都很兴旺,地处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边陲,西南边界与广西接壤,东面隔一座大山便是永丰和福堂,属边远高寒山区。梅洞圩的兴旺有三个原因:
一、矿山的开发,茶厂的兴旺为山区聚集了大量的人口,客观上促进了圩市贸易的发展。梅洞南边大山从张公岭至初洞凹一带有金银矿,梅洞水有金砂。明代至民国,大量的外来人口聚集于此,山上矿井遍布。清代尤其繁荣,为调节矿工生活,矿山老板还经常请戏班上山唱戏。晚清时期,梅洞北郊大旭山广招民工种茶办厂,高峰时期有茶庄几十间,茶农七八百人,梅洞圩成了茶叶从大旭山运出的中转站。
二、丰富物产为圩市贸易提供了可能。梅洞虽为高寒山区,但土地肥沃,气候湿润,物产较多。生姜、烟叶、地禾糯被喻为“梅洞三宝”。清代至民国,生姜年平均产量约六十万斤,烟叶年平均产量约六七千斤,地禾糯年均产量十万多斤。除此之外,大米、木材、茶油、桐油也多有出产。
三、交通运输安全,物流畅通。雍正年间设立的梅洞汎、山峒汎主观上是为矿山的安全,客观上也为梅洞圩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梅洞四出都有山间小路,往东是福堂、永丰,往南是广西初洞、南乡,往西是广西中楼、大宁,往北是大旭、三水。官防的设立为过往客商的安全提供了保障,为货源的供给提供了便利。梅洞圩物资短缺时,周边的大旭、中楼、初洞就会趁机将各种农产品运进来,既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又能卖到好价钱。
到清乾隆年间,梅洞圩达到了鼎盛时期,据《连山文史》第20辑记载:“当时有打铁铺、打金打银铺、车衣铺、药材铺、赌铺、财货铺、熟食铺、烟铺、茶铺等十多间,有座(坐)商二十多人,货物交易量不亚于境内其他圩市。”
在不同历史时期,粤北山区圩市的商品交换方式有所差异。最初商品互市方式主要以物物交换为主,后来,货币作为互市的媒介,在当地壮瑶汉经济生活中产生较大影响。在市场上,瑶族、壮族先出售自己的农产品和采集初加工的林产品,换取货币,然后再用货币购买汉族的铁制工具和轻纺五金用品等商品。商品互市中壮族瑶族输出的商品大多以种植农产品和采集初加工的林产品为主,而从汉族地区输入的商品以铁制工具和轻纺五金用品为主。“稻谷每年在本境销行者二万石,东运至连州三江口,西运至广西贺县,南运至广西怀集县,北运至湖南江华县等处,销行者约五万石,通共约值银七万余两。杉树每年在本境销行者约值银八百余两,东运至连州三江口,西运至广西贺县,南运至广西怀集县,北运至湖南江华县等处,销行者约值银二万二千五百余两。生姜每年在本境销行者约值银二百余两,东运至连州三江口,销行者约值银一千余两。小竹产于禾峒村山上,节疏而心细,每年运至连州三江口,由省商贩运转卖与洋商出口者约值银五千余两。”[46]“工业品从连州、怀集、广西八步,湖南马市运进,主要商品是布匹、食盐、火柴,日用百货。运出的土特产品有桐油、茶叶、冬菇、草菇、笋干、蜜糖、木耳、皮张、中药材等。较大宗的厘竹,是连县客商来连山坐收运出。”[47]
清康乾时期,圩市贸易达到前所未有的鼎盛。1928年版《广东连山县志》卷六上载清康熙张世谦《太保圩》云:“贸迁团野市,嘈杂万山中;老少摩肩集,民瑶担荷通。”清乾隆谭有德《咏太保圩》云:“趁圩茶笋裹棠梨,换酒郸筒络绎提。更是绣裙蛮小女,也随人卖亚冠鸡”。诗中描述康乾盛世,在此万山之中,圩市贸易已相当兴旺,出现了摩肩接踵,换酒卖鸡的热闹场面。
到了民国时期,驻扎商和行脚商在圩市贸易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圩场经营方式有三种,一是在集镇开设铺店,称坐商,全家经商的夫妻店,兄弟店,全天营业,以销带购。资本较大的店,人手不足,雇请几个店员。二是农民肩挑商,趁赴各市场,卖出挑进的商品,顺购些低价山货,进出贩运。三是利用当地资源,加工米粉熟食的小本摊贩。[48]
但是,当时连山仍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1928年版《广东连山县志》卷二《地理志》云:“邑处绝壑深岩中……文化阻滞,加以溪流浅狭,交通不便,四方宾客商贾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老于耕牧,衣食以自适其适,夷然有怀葛之遗风焉。”“邑人之习工艺者,惟(唯)竹工衣工版筑工,余悉雇用他省工人,凡有造作,其匠石陶冶诸公,司悉由楚人来县承办。”[49]另外,县境内,工业基本上处于零的状态,“无盐场鱼肆之列,非驿道铁路所经,故贸易场中无他出色。”圩市上的物产除稻谷外,“惟竹木、姜、炭、茶叶、草菰、药品、鸭、牛、豕、金沙等类稍可兴利。”“下此如人工制造虽有,不足言矣。”[50]
【注释】
[1](清)陈宗谔撰:《重建集灵庙记》,载凌锡华:《广东连山县志》卷十五《艺文志·碑记篇》,广州惠福东路天成印务局,1928年。
[2]徐松石:《粤江流域人民史》:河南人民出版社,2016年,“别于北支之姬汉族”。
[3]徐松石:《粤江流域人民史》:河南人民出版社,2016年,“姜汉族,即徸族也。徸,非僮字,音状,别称牂,出汉代,因牂柯江而置牂柯郡”。
[4](民国)凌锡华主修:《广东连山县志》之《排瑶篇·历代绥瑶政策上篇》,广州惠福东路天成印务局,1928年。
[5](民国)凌锡华主修:《广东连山县志》之《排瑶篇·历代绥瑶政策上篇》,广州惠福东路天成印务局,1928年。
[6](民国)凌锡华主修:《广东连山县志》之《排瑶篇·历代绥瑶政策上篇》,广州惠福东路天成印务局,1928年。
[7](民国)凌锡华主修:《广东连山县志》之《排瑶篇·历代绥瑶政策上篇》,广州惠福东路天成印务局,1928年。
[8](清)张廷玉主修:《明史》卷二二二《凌云翼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5861页。(www.xing528.com)
[9](清)李来章著,黄志辉校注:《连阳八排风土记》卷五《抚剿·都御史陈金剿壮》,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年。
[10](清)李来章著,黄志辉校注:《连阳八排风土记》卷五《抚剿·副使王大用剿壮》,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年。
[11](清)李来章著,黄志辉校注:《连阳八排风土记》卷五《抚剿·都御史张岳遣官剿瑶》,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年。
[12](清)李来章著,黄志辉校注:《连阳八排风土记》卷五《抚剿·知州徐相抚壮》,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年。
[13]他能承袭岳父的土官之职,不是靠世袭,而是靠他为地方作出贡献而取得的。因陆父诞死后7年的嘉靖十年(1531年),甲里长才联名推举呈报都抚批准后莫翠峰才继任土官。此时莫翠峰已经21岁。
[14]20世纪40年代末连山班瓦《莫氏族谱》(手抄本)。
[15]道光十年(1830年)5月1日,时任连山绥瑶直隶厅太守的蔡天培抵司城拜谒武略将军庙。一年后,他专门为武略将军所作铭文。
[16](清)李来章著,黄志辉校注:《连阳八排风土记》卷五《抚剿·马宝结瑶据县》,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年。
[17](清)李来章撰:《三江峒》,载凌锡华:《广东连山县志》,广州惠福东路天成印务局印,1928年。
[18]因山形如马头得名,这里山势险峭雄伟,顶部平坦,略呈凹形,山上有清泉,可居住1000多户,因此为历代百姓避乱之所,从现场马头山寨尚存的残壁断垣遗址面积有1000多平方米,以夯土木瓦结构。花岗岩石台基,墙体全部为夯土砌筑。该遗址于1990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清)李来章著,黄志辉校注:《连阳八排风土记》卷五《抚剿·千总唐拔昂败于虎叉塘》,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年。
[20](清)李来章著,黄志辉校注:《连阳八排风土记》卷五《抚剿·提督殷化行剿里八峒》,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年。
[21](清)李来章著,黄志辉校注:《连阳八排风土记》卷五《抚剿·千总唐拔昂为里峒八瑶所败》,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年。
[22](清)李宪撰:《密廩为匪徒肆劫逼扰边居事》,连山壮族民间文书。
[23](清)张瑄撰:《征连山瑶壮记》,载凌锡华:《广东连山县志》卷十五《艺文志》,广州惠福东路天成印务局,1928年。
[24]陈金缸:三水县(今佛山三水区)清湖村人,1854年6月26日在范湖圩长湖抪率众誓师起义,当天攻占芦苞。1857年11月攻占怀集县,建立“大洪国”,称“南兴王”。
[25]当时下帅社会诉苦歌。
[26]连县,即连州。1912年始称连县,1994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县级市并改名连州。
[27]中共韶关市委党史办公室编:《工农红军在粤北——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五十周年》,中共韶关市委党史办公室编,1986年10月,第4—5页。
[28]中共韶关市委党史办公室编:《工农红军在粤北——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五十周年》,中共韶关市委党史办公室编,1986年10月,第9页。
[29]中共韶关市委党史办公室编:《工农红军在粤北——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五十周年》,中共韶关市委党史办公室编,1986年10月,第11页。
[30]蒋旭明、黄志奎、陆上来:《擒获恶霸韦勤之纪实》,《连山文史资料》第1辑,政协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90年3月。
[31]韦勤之:小三江区大获村人,恶霸地主,“反共救国军”的连长。
[32](民国)凌锡华主修:《广东连山县志》卷九《财政》:“明万历时将丁役土贡等悉并于田赋计亩征收,名曰一条鞭。”广州惠福东路天成印务局,1928年。
[33](民国)凌锡华主修:《广东连山县志》卷九《财政》:“清初编蕃户粮分田粮,岁派峒项,田粮以亩计,岁派以丁计,五年一举,丁增而赋亦随之。自康熙二十五年,定制滋生人口,永不加赋税,凡丁口盐钱银两,归入地亩征输,名曰地丁。”广州惠福东路天成印务局,1928年。
[34](清)李来章撰:《过花罗口占示僮人》,载凌锡华:《广东连山县志》卷十五《艺文志》,广州惠福东路天成印务局,1928年。
[35]湘粤交通走廊“是指明清时期粤北过南岭入湘南的交通要道。它是明清时期南方大都会广州由粤北经南岭入湘南,进而进入中原的最重要的通道。”(引自王飞:《明清时期南岭湘粤走廊及其毗邻地带社会发展研究》,暨南大学2008年历史地理学硕士论文。)
[36]修尖山公路时被毁。
[37]刘业程:《解放前多代粤北的黄金白银生产概况》,载《韶关师专学报》1986年第4期。
[38](民国)凌锡华主修:《广东连山县志》卷八《矿物》,广州惠福东路天成印务局,1928年。
[39]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刚到任不久的李来章不顾山高路远亲赴梅洞查验矿口所作。
[40]《广东省金矿区一览表》,民国21年(1932年)印。
[41](民国)凌锡华主修:《广东连山县志》卷八《工艺》,广州惠福东路天成印务局,1928年。
[42](清)李来章撰:《宿上石田》,今加田旧称石田,载凌锡华:《广东连山县志》卷十五《艺文志》,广州惠福东路天成印务局印,1928年。
[43](清)李来章著,黄志辉校注:《连阳八排风土记》卷七《约束·劝谕瑶人栽种茶树一则》,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
[44](清)李来章著,黄志辉校注:《连阳八排风土记》卷七《约束·劝谕瑶人栽种茶树一则》,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
[45](清)邓大怪:《连山宦游记》,民国36年(1947年)刻印。
[46](民国)凌锡华主修:《广东连山县志》卷八《食货志·商务》,广州惠福东路天成印务局,1928年。
[47]幸清廉:《民族贸易发展简史》,载《连山文史》第3辑,政协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6年7月。
[48]幸清廉:《民族贸易发展简史》,载《连山文史》第3辑,政协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6年7月。
[49](民国)凌锡华主修:《广东连山县志》卷八《工艺》,广州惠福东路天成印务局,1928年。
[50](民国)凌锡华主修:《广东连山县志》卷三《商务》,广州惠福东路天成印务局,1928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