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与周围的环境共同组成了物质-信息系统,其构成要素包括大学毕业生、高校、政府、家庭、亲友、用人单位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各类信息。在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彼此依存,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整体,只有弄清楚各个构成部分的内涵及相互关系,才能够较为全面地研究就业问题。
按照系统中对就业学生的影响范围和可控程度,可以将上述生态整体中的各个要素归纳入三个维度的生态子系统。一是微观的大学毕业生-学校系统,主要涉及大学生的自身素质、生源质量、就业观念,学校的专业设置、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教育水平等方面的内容;二是中观的家庭-亲友系统,主要是以大学生所在家庭为中心形成的家庭-亲友社会网络系统,这是对大学生求职过程中提供帮助最多的就业生态要素;三是宏观的行业-社会系统,主要包括政府实施的一系列与就业相关的政策、法规及行业发展、工作条件等相关内容。各个子系统都包含一定的物质和信息要素,子系统之间可以通过学生、学校方面的要素衔接。
在整个就业生态中,人是最核心的要素,这既包括大学毕业生本人、家长、亲友、朋辈,也包括学校老师、就业机构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招聘人员等等;每个环节所涉及的人都会影响到学生个体或整体的就业生态状况。其中大学毕业生本人、学校老师、朋辈群体(主要为同学)属于微观系统中人的要素,学生本人的价值取向、兴趣、性格、能力、观念,学校老师的知识传授、专业指导,朋辈群体的集体观念、价值取向、喜好等都属于此类要素,这类要素影响着学生的就业选择,是整个就业活动的起点,决定了学生后续就业行动的方向,也影响着学生的就业能力;家长、亲友的职业期望和职业价值观则影响着学生做出的选择,属于中观系统中人的要素;而就业机构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招聘人员的选择标准、理念等则属于宏观系统中人的要素,影响着学生就业的过程和最终结果。(www.xing528.com)
与人相对应的要素是以环境、物质为代表的构成要素。环境、物质要素是外部要素,主要包括学校的专业设置、办学水平、用人单位需求、家庭的社会关系网、岗位工作状态、行业发展状况、地方或国家政策、法规等相关内容。这些要素存在层层递进的关系,以政府的各项政策和行业状况的影响范围最广,也最不可控,而学校的专业设置、办学水平则是较为可控的外在环境要素,这些要素共同影响着学生就业的层次、质量、后续发展空间等。外部社会环境越宽松,学生的可选择面就越广,整个就业生态的运转也越为流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