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工匠精神培养:建筑装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现代工匠精神培养:建筑装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时间:2023-09-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工匠精神”的培育是装饰行业、企业发展的强有力支撑,更是长远发展的需要。消费者消费需求的变化需要建筑装饰专业技术人员具有“现代工匠精神”。“现代工匠精神”最终体现在产品工艺提高上,体现在消费者对产品工艺的高度认可上。为此,高职装饰专业须注重“工匠精神”的培育,为进一步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奠定良好基础。

现代工匠精神培养:建筑装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对于建筑装饰行业来说,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化和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市场需求规模不断扩大,质量层次需求不断提高,行业发展整体水平也向更高层次发展,逐渐呈现出国际化、专业化、资本化、互联网化的趋势。很多装饰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亟待解决创新发展、品质取胜的问题。

建筑装饰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建筑装饰行业、企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根据这一目标,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要始终思考学生的技术能力、工艺技术水平,创意创业、创新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爱岗敬业、敬畏职业、对工作执著、对客户负责、对设计与装修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如何培养;其实质要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现代工匠精神”。

(一)建筑装饰专业培养学生“现代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性

建筑装饰行业、企业发展要求建筑装饰专业技术人员具有“现代工匠精神”。国家“一带一路”“走出去”“新型城镇化”“绿色建筑”等战略的实施和推进,为建筑装饰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和发展空间。同时,建筑装饰行业经过30年的巨变,正在打破同质化竞争格局,形成做专、做精、做久的差异化发展新格局。在新的历史时期,建筑装饰企业的专业化生产经营,既是市场的客观需要,又是企业自身成长的需要,更是整个装饰行业的发展常态。谁在垂直领域做得匠心独具,谁就能在细分市场上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谁能在品质上下工夫,谁就能赢得市场。或是开创某一领域的先河,引领行业创新发展;或是在某一专业化市场精耕细作,具有领先地位。比如作为声学装饰的开创者,中孚泰一直坚持自身定位,逐渐成为我国以建筑声学工程技术为核心的大剧院建设与投资的领导型企业;洪涛装饰公司致力于公共建筑高端装饰30年,专注高端大堂、大剧院、国宾馆、五星级标准酒店装饰等细分市场,实力雄厚,为业界尊为“大堂王”“大剧院专业户”“国宾馆专业户”等。可以看出,通过在一个或者几个专业领域建立绝对优势,才能拥有做大、做强、做精的基础,才能提高企业在国内乃至国际上的竞争力。而企业的优势便是在于人才的优势,在于向顾客有效地提供企业的产品和服务。

对于装饰企业来说,品牌信誉在于打磨、在于沉淀、在于持续的品质追求和精细化的文化管理。因此,向顾客提供的有效产品与服务不仅仅是理论上的“纸上谈兵”有多么美、多么好、多么高大上的装饰设计理念和设计图纸,更是通过持续的品质追求和规范管理,手工操作展现出来的精湛装饰产品成果。成果品质代表着企业品质,更与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品牌形象、长久发展等息息相关。为此,企业渴求能做到极致的“大国工匠”的人才,需要既有创新发展 “头脑”和“灵魂”,又有灵活“四肢”的“能工巧匠”。那么,作为高职装饰专业人才的培养与输出,必然要注重“工匠精神”的培育。“工匠精神”的培育是装饰行业、企业发展的强有力支撑,更是长远发展的需要。

目前,建筑产业正处于结构调整阶段,建筑装饰行业、企业也正处于“优胜劣汰”、有序竞争的调整阶段。建筑装饰企业越来越看重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精神。很多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往往会强调“工作认真负责、能吃苦,具有某项或多个特殊技能”,可见,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对装饰专业学生顺利就业来说至关重要。在装饰企业看来,胜任职业岗位的一些知识与技能是可以在工作中通过一定培训、培养获得的,但工作责任感则需要在学校的培育中逐步养成。由责任感延伸出来的认真敬业、一丝不苟、坚持、专注等品质对企业的创新发展来说非常有利,正是企业所期待的。

消费者消费需求的变化需要建筑装饰专业技术人员具有“现代工匠精神”。“现代工匠精神”最终体现在产品工艺提高上,体现在消费者对产品工艺的高度认可上。建筑装饰作为与普通大众生活质量紧密相关的消费更是如此。

就家装市场而言,据调查,中国建筑装饰行业自1990年代初兴起以来,随着国民人均收入的提高,建筑装修需求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在2006年后,居民消费开始从“衣与食”向“住与行”转换,装修消费成为居民居住消费的重要部分。同时,公装也以6~8年的装修周期(如一些宾馆饭店、写字楼等),甚至周期更短(如娱乐场所和商务用房)的速度,对装修的要求不断提升。庞大的消费群在为建筑装饰行业提供巨大市场的同时,也对建筑装饰装修的质量和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从满足基本居住需求到体现主人的个性和品位,从重视装修材料的质量、施工的质量,又增加了对装修后的新居室内空气质量的热切关注,从装修行业中的材料、合同、报价、施工工艺等不了解到对装饰公司资质、规模、设计、管理、材料的理性对比等。面对现在装饰行业信息的逐步透明化,消费者对装饰公司的选择空间更大,而作为代表公司形象出现的装饰专业人才,就需要用更加用心的态度、专业的水准、精益求精的品质追求来对待每一次任务,用专业的知识引导业主消费、用专业的技能帮助业主实现梦想。如严控施工工艺质量,规范环保材料及管理,耐心与业主沟通,加强服务环节等,凭借精湛的设计技艺和优秀的工程质量,为消费者打造放心工程、安心工程,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装饰装修服务,改善家居环境。

当前,装饰装修作为一种大众消费,由于消费投资巨大,装饰装修过后的使用时间长,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大等原因,消费者对装饰装修的施工质量期待高,对装饰装修的合同报价、材料使用、施工过程关注度高,其消费需求也逐步从“有”向“优”升级,从温饱向小康转变。那么,以“工匠精神”进行装饰,让消费者真正享受到高品质的装修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矛盾与纠纷,不仅是尊重消费者的意愿需要,尊重市场发展的规律需要,更是创建高品质的“和谐时代”需要。为此,高职装饰专业须注重“工匠精神”的培育,为进一步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奠定良好基础。

建筑装饰专业技术人员个人提升发展需要现代“工匠精神”。如果说学生毕业时找一份工作为了生存需要的话,那么,随着时间推移,从业者会追求更高的目标,寻求更大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以获得一定的归属感成就感、价值感。作为从业者,这种自我实现的价值感一方面来自于个体对于社会的贡献,另一方面来自于自身知识、技能等的转移与升华性创造。实践证明,只有具备良好职业精神的毕业生,才能成为行业里面的专家、技术能手,才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脱颖而出。对于装饰专业的毕业生来说,良好的规范意识,品牌质量意识,习惯养成意识,创新、高效、环保意识,强烈的责任意识,善于思考和勇于创新的意识,对待工作的认真执著态度、爱岗敬业精神等等都有助于个人的提升发展。

因此,高职装饰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工匠精神”培育,不仅有利于学生的顺利就业,有利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更是有利于未来的职业发展,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实现从“无业”到“有业”到 “敬业”再到“乐业”的升华转变。(www.xing528.com)

(二)建筑装饰专业人才“现代工匠精神”培育的制约因素

社会因素。最近,有少数专家学者抛出“中国缺少‘工匠精神’”的观点,有违历史事实。我们国家历史上不仅曾经有过“工匠精神”,而且非常辉煌,只是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工匠精神”逐步走向边缘化 。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的李时珍华佗黄道婆身上,鲁班造锯、铁杵磨针、熟能生巧、庖丁解牛等脍炙人口的故事里面,今天的华为、徐工、中国高铁等世界著名品牌之中,无不包含着令人敬仰的“工匠精神”,它们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强国的希望 。今天,中国“工匠精神”的颓弱已是不争的事实,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应从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变迁及时代激荡中寻找根源。就现代中国而言,“工匠精神”最受摧残的当属“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割资本主义尾巴”“斗私批修”,不仅家庭副业受到抑制,手工业更是遭受毁灭性打击,“工匠精神”面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尴尬境地 。

从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之前的30年间,我国社会百废待兴,物资极度匮乏,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只求满足温饱,完全没有闲情逸致和能力去追求“工匠精神”。改革开放之后,虽然“文革”的错误得到纠正,但随着农林牧渔和工业生产能力被激发,社会物资渐趋丰富,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在“短平快”的爆炸式生产的基础上,人们有能力、也乐意购买的大多是“简易”“质次”的便宜货,在这样的生产和消费环境下,显然无法培植企业的“工匠精神”。

改革开放之后,“海南精神”和“深圳速度”逐步成为时代特征,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世纪80年代下海当个体户能发财,90年代股票兴起,又能通过投资达到投机,2000年房地产暴涨又“养育”了一大批暴发户,房子还没捂热,互联网时代又来了,遍地都是创业机会,大家自然不愿意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一件产出很低、又随时可能被替代的事情或物件之上。这段时期,人们普遍追求的是紧紧把握机会快速赚钱,而不是打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更为严重的是,不仅“工匠精神”没能得到弘扬,反倒是急功近利的“差不多”文化逆风生长,制假卖假的犯罪成本很低,山寨产品因利润丰厚而久打不死、死而不僵,偷工减料因权力寻租而得到保护和纵容,这些歪风邪气的盛行成为打压工匠精神的重大杀手,甚至还引发了“读书无用论”的重新抬头。

行政主导的管理体制,也是造成“工匠精神”难以为继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中的行政人员实行级别制度,岗位决定着地位,行政人员其福利待遇普遍高于专业技术人员,这导致了“工匠精神”难于长期驻守。另外,政府统一采购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关注产品的价格,而非致力于提高产品质量,使得“工匠精神”因“不需要”而逐步出现“退化”。

就装饰行业本身来说,建筑装饰行业像其他所有快速增长性行业一样,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消费随之升温,装修行业的高利润吸引着众多“淘金者”的目光,装修市场难免庞杂,从业者队伍素质很容易出现良莠不齐的情况,装饰企业对“现代工匠精神”的认识水平、重视程度等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装饰企业多存在片面追求眼前效益的短期行为,参与职业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与学校合作的动力不足,对学生的企业实习指导不够重视,这些也都制约着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学校家庭因素。当前中小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重知识传输,轻技能培养;重智力提升,轻素养培育,客观上导致年轻一代普遍缺乏“工匠精神”的基因;而家庭对劳动教育的忽视,家长对子女择业观、人生观的影响,也导致孩子不愿选择“工匠”作为终身职业;而且,前几代人的财富积累足以为年轻一代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让他们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逍遥日子,更加剧了许多年轻人对“工匠精神”的价值观敬而远之。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的“工具理性主义”制约了建筑装饰人才“现代工匠精神”的培养。“工匠精神”作为一个职业人职业素养的极致绽放,需要学校的源头培育。长期以来,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一些高职院校在“传技”和“育人”关系的把握上形成了“重技轻人”的取向偏差。在能力本位前提下,学校更多关注专业知识的授受与专业技能的训练,以及相关的课程体系开发,而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教育、创新教育重视不足,对企业特色和传统文化特色挖掘不足,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缺乏必要的创新教育课程设置等。其次,在理念上强调的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在教学落实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职业标准引入;与企业合作中,缺乏“互惠双赢”的机制,难以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学生难以通过企业实际项目感触职业氛围,难以深入学习企业文化,对职业的优质产品技艺、过程、价值缺乏必要的感知;聘请行业中的工匠名师只是限于一场报告、一场讲座,而对其成长历程中的敬业精神、职业态度、人格力量、不断追求技术进步、创新精神等缺乏必要的挖掘、宣传等。这些问题与不足对于高职院校装饰专业学生进行“工匠精神”培育来说,都是需要着重解决和改进的。

学生个人因素。长期以来,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职业教育一直是一种“末流”高等教育,是学生在不能考取普通高中或本科院校后的无奈选择,具有一定的强迫性。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职业院校学生对专业的认知近乎于零,对于选择什么专业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因此,入学之后,很多学生对于职业教育有本能的反感,对所选择的专业也少有满意。在现有的教育制度下,退学、转学无门,调换专业无望,很多学生便选择“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厌学、逃课者不在少数,要对这样的学生培育“工匠精神”,无异于天方夜谭。

虽然“现代工匠精神”有其独立的内涵,但与“研究性学习习惯”“钻研精神”“敬业精神”等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存在着许多内在的联系,这些素质对“工匠精神”的培育有直接影响。由于很多高职学生本来就缺少主动学习习惯,缺乏刻苦学习精神和钻研精神,在遇到困难时缺少解决问题的信心、决心以及持之以恒的毅力,不愿意思考、怕吃苦;甚至受社会不良思想影响产生得过且过、走捷径的想法。同时,多数高职学生求学的目的只是满足于学会一技之长,而对自己缺乏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缺乏精益求精的目标动力。这些因素的存在都为学校进行“现代工匠精神”培育增加了难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