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然而,技术作为知识,先是被巫术的神秘笼罩着,后来又被哲学的偏好所忽视,再后来又被“技术是科学的应用”这种想当然的假设所主宰。事实上,技术知识是独立于科学知识的另一套知识体系,它由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知识组成。它具有事实知识与价值知识共存、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兼备、理性知识与经验知识互补、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同在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技术的养成必然具有情境性和生成性的特点。虽然学徒制的教学形态在历史长河中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究其本质而言,始终有一些特征是不变的。而正是这些特征满足了上述职业技术教育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的要求:
1.做中学。首先,学徒制包含了职业教育最本真、最朴素的原则——“做中学”。杜威把作业训练看做是“为职业进行的唯一适当的训练”,并认为通过作业进行的教育可以比任何其他方法都拥有更多有利于学习的因素。在现代心理学中,虽然行为主义的习惯论和认知心理学派的闭环理论、图式理论对动作技能学习的理解不太相同,但有一点却都是相同的,即它们都认可技能学习是需要通过不断练习、反馈和矫正而习得的。在学徒制中,学徒边做边学,甚至先做后学,它是“做中学”的典型。大量的实践操作和反复操作,使学徒不仅“会”操作,而且操作“熟练”。
2.情境学习。情境学习理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并在近几十年来成为了学习理论的主流。它的产生缘于学者们对传统教学中学习者与情境以及知与行相分离的情况的批判,强调学习与认知本质上是情境性的,学习者是在情境中通过活动获得了知识。然而,在情境中学习的做法却并不新鲜。历来,学徒制就最朴素地表达了情境学习的这种一般原则。学徒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学习,所学的知识技能与其应用之间的联系是明显的,他们更能理解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主动学习,并更有效率地习得那些知识和技能。此外,情境学习的意义还特别明显地表现在“默会”知识以及态度的习得上。如果把一个职业所需要的职业素养看做是一座冰山,那些可言明的知识和技能只不过是冰山露在水面上的一小角。在这个冰山的水面以下,是大量难以明言的“默会”知识和技能,而态度更是工作绩效的重要保证。在学徒制中,学徒通过观察师傅及其他工作者的工作,耳濡目染,从而逐渐习得那些重要的“默会”知识和技能,同时养成某职业所需要的工作态度。
3.个别化教学。人类最早的职业教育(前学徒制)其实就用的是个别化教学的方式。直到工业革命以后,“班组授课制”才走进历史。虽然班组授课制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总体效率,然而,如同机器大工业的产品生产一样,班组授课制忽略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无法根据学习者个人的情况制订学习进度,进行专门化的指导。现代学习理论对班级授课制的这些弊端提出了批评,并重新回归了对个体的关注。其中,个别化学习理论就强调要“以学习者为中心”(Iearner centered),根据学习者个人的情况,来制订学习计划,帮助个体进步。虽然早期的学徒制未必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但师傅之间一对一的亲密互动,毕竟为学徒的个别化学习提供了宽松的条件。个别化的教学使学徒可以得到较之班组授课更为细致入微的指导。
(二)学徒制意味着对个体从业资格的认可
除了是职业教育制度外,学徒制更是一种劳动力与就业政策。从中世纪行会学徒制起,学徒制便是与获得某种从业资格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早期,它是限制从业的行会制度的组成部分,即使到了现代社会,它依然是与职业资格制度紧密相连。完成学徒制不仅意味着个体习得了某项技艺,更表示他得到了行业对其从业资格的认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徒制成为了封建社会以来一种将社会职业分流“合理化”(legitimating)的机制。它的说辞是,你之所以可以从事这个职业,是因为你经过专门培训,拥有比别人更合适的该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虽然有时候,情况并不尽然。那么,行业为什么更愿意赋予学徒制(而不是其他形式的职业教育)这种从业资格认定的功能呢?其原因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从培训标准来讲,学徒制所规定的职业能力要求本身就是由行业制订的。不管在哪种形态的学徒制中,劳动力需求方(雇主/企业/行业)都是人才培养规格的主导者。换言之,劳动力需求方与人才培养规格制订方是同一的。因此,相对于大多学校职业教育而言,学徒制带有明显的“需求引导”(demand-led)特征,它最直接地体现了企业界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另一方面,企业界不仅控制了人才培养的规格,他们还直接参与了人才培养的过程。从培训过程来讲,企业界普遍更认可学徒制这种“做中学”的培训方式,他们认为学校教育过于理论化,脱离实际需要。正如一些学者所总结的那样,学校职业教育有三个靠本身无法克服的缺陷:不管学校的教学内容如何先进,与生产、服务第一线所应用的最新知识、最新技术、最新工艺相比,总有距离;不管学校的实训设施如何先进,与生产、服务一线最新生产设备相比,总有距离;不管学校的专业课师资如何“双师型”,与生产、服务一线技术专家、操作能手相比,总有距离。因此,“为企业”“在企业”“由企业”开展的学徒制的培训质量就自然更为企业所认可。
(三)学徒制是从教育到就业过渡的桥梁
学徒制使得个体从教育到就业的过渡更为顺畅。在前工业社会,学校职业教育还没有产生,当时的学校教育是普通教育性质的,面向的是贵族子弟,培养的是上层阶级“劳心者”,与职业教育无关。职业教育的唯一形式就是学徒制,它是培养工商业中产阶级的主要方式。学徒制与就业系统在很大部分上是相互重叠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当时的学徒制更是一种带有职业教育功能的劳动就业制度。因此,在当时,并不存在从学校教育向工作过渡的问题,而从学徒到就业的过渡也顺理成章(见图1)。
图1 前工业社会中的学校教育系统、就业系统与学徒制
到了工业社会以后,学校教育得到了普及,学校的功能也从纯粹的学术教育转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行。由于学校职业教育是一种与就业体系没有重叠的纯粹的教育制度,这时,如何从学校教育向就业系统过渡,便成为了一个重要议题,而现代学徒制便成为了解决这一议题的优质方案(见图2)。
(www.xing528.com)
图2 工业社会以后的学校教育系统、就业系统与学徒制
有学者总结,在当今世界,存在4种从学校到就业的过渡模式:①直接过渡(见图3);②没有规范的过渡(见图4);③规范的重叠过渡(见图5);④推迟的过渡(见图6)。其中,第三种模式(即现代学徒制)被认为是最佳的过渡模式。因为它在学校教育和就业之间形成了两道门槛,这两道门槛相对较低,从而推进了个体从教育与工作的平缓过渡,减少了问题群体的数量。
图3 从学校到就业过渡的模式一:直接过渡
图4 从学校到就业过渡的模式二:没有规范的过渡
图5 从学校到就业过渡的模式三:规范的重叠过渡
图6 从学校到就业过渡的模式四:推迟的过渡
学徒制成为从教育到就业过渡的桥梁的这一价值是通过前面所述两点学徒制价值发挥出来的。即,从学习者角度而言,学徒制有利于成长为合格的职业人;从企业方而言,他们更认可学徒制这一人才培养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