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迎新
摘 要 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力和行为选择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内容,与品德与社会教材内容有许多契合之处,特别是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都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个人层面作为公民的基本价值观,又是实现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价值追求的基础和保障。
关键词 落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个人层面(www.xing528.com)
鸟儿即使有再宽大的翅膀,如果不及时汲取能量,没有明确自己飞翔的方向,那么终将是徒劳的。一个人,在漫长的人生历程中,只有明确了方向,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才有可能实现人生美好的愿望。而作为一个教育者来说,特别是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育者,认清教育形势,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很好地实践于自己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品德的教育就尤为重要,因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课标明确提出:“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内容,与教材内容有许多契合之处,特别是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都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个人层面作为公民的基本价值观,又是实现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价值追求的基础和保障。抓好品德教学,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品德教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贯彻和落实的情况怎么样,反映出教师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和教学水平。在工作中,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视它为空气一样,让它存在于我的工作中,使自己的工作富有活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