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湖北地质博物馆展示地球生命演化的震旦纪埃迪卡拉动物群

湖北地质博物馆展示地球生命演化的震旦纪埃迪卡拉动物群

时间:2023-09-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元古宙时期,地球的表面已出现了一些范围较广、厚度较大、相对稳定的大陆板块,岩石圈的构造更为稳定。到了古元古代晚期的时候,地球的大气圈已含有自由氧,而且随着植物的日益繁盛与光合作用的不断加强,大气圈的含氧量继续增加,进一步促进了生命的早期演化。元古宙末期的震旦纪,在生命演化历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这一动物群的时代后来确定为前寒武纪,年龄约为6.7亿年,被命名为埃迪卡拉动物群。

湖北地质博物馆展示地球生命演化的震旦纪埃迪卡拉动物群

元古宙时期,地球的表面已出现了一些范围较广、厚度较大、相对稳定的大陆板块,岩石圈的构造更为稳定。到了古元古代晚期的时候,地球的大气圈已含有自由氧,而且随着植物的日益繁盛与光合作用的不断加强,大气圈的含氧量继续增加,进一步促进了生命的早期演化。人们在这一时期的古老地层中发现过许多微古植物化石宏观藻类化石及叠层石。

叠层石主要由蓝藻及菌类的生物作用和无机沉积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生物沉积构造体,常呈同心状的叠层体,故名“叠层石”,属于一种“准化石”。叠层石形态常见的有柱状、锥状、层状、板状、球状等,由一系列向上凸起的基市层叠覆而成,主要产于石灰岩白云岩中,在燧石层、磷块岩铁矿中也有发现,世界上最早的叠层石发现于西澳大利亚距今约35.2亿年的岩石中。湖北也发现了不少叠层石,目前最早的发现于约10亿年前的元古宙地层中,距今约5.5亿年的新元古代化石发现最多,下面就是产于神农架元古宙地层中的叠层石。

标本名:叠层石白云岩
收 藏:湖北地质博物馆

标本名:贝加尔叠层石
收 藏:湖北地质博物馆

标本名:柱状叠层石
收 藏: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自然展览馆

标本名:柱状叠层石
收 藏:龙化石博物馆

标本名:柱状叠层石
收 藏: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自然展览馆

标本名:蠕虫状叠层石
收 藏: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自然展览馆

标本名:藻灰岩
时 代:震旦
收 藏:湖北地质博物馆

标本名:同圆藻
时 代:震旦纪
收 藏:湖北地质博物馆

知识链接:(www.xing528.com)

经过地球上的生命进一步繁衍,原核生物开始演化为真核生物。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是生命演化的重要转折点。真核生物是指细胞的细胞核细胞质之间存在明显的核膜的生物,除了原核生物外,所有生物都是真核生物。真核生物能够进行有性生殖,增强其后代的机体,大大促进了生物的变异和发展。

元古宙末期的震旦纪,在生命演化历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这个时期藻类植物已十分繁盛,并出现了最早的动物,包括大量的后生动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发现于澳大利亚的埃迪卡拉动物群。

埃迪卡拉动物群

埃迪卡拉动物群复原图

1947年,在澳大利亚南部的埃迪卡拉山区元古宙地层顶部,发现了一个含有大量软体动物化石和遗迹化石的地层。此动物群包括腔肠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节肢动物门中的多种无脊椎动物。这个动物群属于最古老的海洋后生动物群,其中出现的动物化石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在我国西陵峡莲沱河段的震旦系灯影组石板滩段中也发现了成片分布的类似动物群。这一动物群的时代后来确定为前寒武纪,年龄约为6.7亿年,被命名为埃迪卡拉动物群。

标本名:灯影恰尼虫
收 藏:湖北地质博物馆

该灯影恰尼虫标本采自湖北宜昌西陵峡震旦系层型剖面的灯影组石板滩段黑色薄层含有机质石灰岩中,目前收藏于湖北地质博物馆。

湖北的恰尼虫化石系1978年11月峡东震旦系专题研究成果验收会议期间,一位代表在野外考察灯影组沿江剖面时所发现,经中国地质大学杨遵仪教授初步鉴定为化石。1979年6月,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专家在同一地点相同层位又采获一块同类化石碎片。

恰尼虫属腔肠动物门,是埃迪卡拉动物群的重要属种,1958年首次在英国发现并定名。在湖北峡东地区的发现不仅在我国属首次发现,在全球亦仅仅是第三次报道。后经俄罗斯、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多位著名专家鉴定,均认为是各大洲保存最好的恰尼虫实体化石,且这种恰尼虫化石与产于澳大利亚南部的埃迪卡拉动物群有极其密切的亲缘关系。这一发现不仅为我国震旦系层型剖面增添了新的动物群内容,而且为我国震旦系和世界上前寒武纪地层的对比提供了重要的生物群依据。近年来随着科研科考工作的进展,又在宜昌三峡灯影组中发现了更多新的灯影恰尼虫化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