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嘉靖十六年(1537),在离南直隶凤阳府外十里许的路上,有父子俩牵着两头驴行走。父亲赵长寿,年纪四十余岁,乃是名军卫百户(正六品),如今荣升副千户(从五品)。明代以112人为一百户所,所以百户也就相当于现在的连长,其官品虽然为正六品,但地位远远低于正七品的知县。1120人为一千户所,有正千户一名(正五品),副千户两名(从五品)。百户是很难荫袭的,千户则可以荫袭,所以即便成为副千户,也是光宗耀祖,可以荫及子孙的事情。正因为如此,赵千户才带着儿子回山东曹州老家去祭祖,然后到北京办理荫袭的事情。儿子赵夔刚刚20岁,随父亲去祭祖,而荫袭父亲的职位也要验明正身。既然是祭祖,又要谋荫袭的事情,当然带了不少银两。父子俩都是军人,很少到民间走动,也不知道江湖险恶,所以一路上相当张扬,却不想被贼人盯上了。此时已经快天黑了,父子俩准备赶到凤阳府再去投宿,却没有想到忽然冲出十余名强盗来打劫。赵千户仗着自己有功夫,与强盗对打,但老虎架不住群狼,在乱刀之下,竟然死于非命。赵夔胆小,见势不妙,扔下行李就跑,而强盗意在得财,也没有追杀他,将赵家父子的行李盘缠掳去,然后消失在夜幕之中。
听到没有声息,赵夔才返回出事地点,见父亲倒在血泊之中,便大声呼救,引来附近村庄的里长带领村众前来救援,却没有人知道是哪些强盗所为。因为这里离凤阳府很近,一直平安无事,从来也没有盗匪发生,村众们猜测,定是赵家父子在路上露财,被盗匪看到,跟随前来,趁此处无人,才下手抢劫的。赵夔打探不出所以然来,次日一早,便来到凤阳府呈告“为杀命惨掠事”。讲述自己随同父亲赵长寿回乡祭祖,入京办事,在离凤阳府十余里的路上,遇到挎有腰刀的十余名强盗,以至于父亲被杀,行李被劫,如今痛父死于非命,哀己只身孤苦,只有恳求知府大人捕获盗贼,为父雪恨,为己报仇。
这个时候的知府名叫刘安,字汝勉,浙江宁波府慈溪县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改河南道御史,因为上疏指责嘉靖帝对臣下过于苛责,以至于“大小臣工救过不暇”,激怒了嘉靖帝,将之逮赴锦衣卫拷讯,后贬官为江西余干县典史。刘安没有因为被贬官而意志消沉,在余干县率领民众筑堤数十丈,人称“刘公堤”,造福一方,至今为人传颂。此后升为长沙府同知,于嘉靖十六年(1537)升为凤阳知府。刘知府在宦海沉浮十余年,也算是见多识广,如今赵夔告状,既没有人证,又没有物证,仅凭他一人之言,就说有强盗十余人抢劫杀人。凤阳是何地方?乃是太祖高皇帝曾经营建的中都,为明王朝风水宝地,乃是龙脉地气所在,达官贵人云集,岂能够有盗匪横行!不过从赵夔悲哀的样子来看,他也不像是在说假话,更何况其父亲被杀乃是事实,应该是有盗匪出现,但茫茫人海,何处去寻找这些盗匪呢?刘知府思量再三,便心生一计,故意发怒地说:“你这后生也太可恶,你父子俩在路上行走,纵然有盗匪谋夺你们的财物,也不过一二人而已,你却说有十余人。当时正值黑夜,你能够看得那样清楚吗?再说了,你父亲与盗匪搏斗,你却远走高飞,置父亲于危险而不顾,哪里像为人子的样子!你父亲被人杀死,你是等到悄无声息才回来查看,没有见到盗匪,也不知道盗匪姓名,便告状牵连十余人,依你所言,岂不是本府的人都是盗匪了?你这是妄指平民,其罪难恕!你不能与父亲共患难,已经是罪责不轻,却又来妄告他人,更是可恶。来人啊!速将这厮关进监狱,他分明是外省棍徒自告假状,待本府查明,定将其从严处置。”说罢,令衙役把赵夔押往监狱关押。
带走赵夔之后,刘知府又心生第二计。当即传刑房书吏到堂,对他说:“赵夔那厮所告盗匪太多,所告之人中,可能会有真的盗匪,但也难免有被诬陷者。你去撰写一个告示,就说赵夔控告人数众多,凡是状中有名者, 自己前来申辩,便是无辜,若不前来申辩,定然是盗匪,将按名捕捉,予以严惩。”
刑房书吏也不知道赵夔的状纸中罗列有多少盗匪姓名,便草写了一张告示,让刘知府审阅,只见告示写道:
知凤阳府事刘,为杀命惨掠事:据曹州府旗军赵夔状告前事,中间指告贼名三十余人,其真盗固多,而无故被陷者亦有。若信一偏之词,尽捕无辜之党,则官不胜烦,而民亦不胜冤矣。为此合行出示,晓谕远近居民,除平素为盗者不得妄行辩诉外,其有为仇所陷,嗾使赵夔牵告者,限三日内,许各以情来诉,毋致熏为莸杂,玉以石混,但有惯盗而巧饰混诉者,查出重行惩治。亦有非盗而三日内不诉出者,后差票拘到,一并以盗例拷勘真伪,然后发落,决不轻恕。须至告示者。
刘知府看完告示之后,在“许各以情来诉”后面添加“免于追究,赏钱千文,唯毋致熏为莸杂”,然后再让刑房书吏抄写一遍,加盖知府大印,便成为正式告示,张贴于通衢。
其实赵夔的状纸并没有指名道姓,而刘知府故意说列有姓名,实际上是想使诈,让盗匪自乱营垒。果不其然,平时有恶迹的一些惯偷,怀疑自己的姓名被列入状纸中,便纷纷前来陈诉,说他们与此抢劫杀人案无关。刘知府略作询问,就将他们释放了,还各赏钱千文。见到前去陈诉的人都平安无事,参与抢劫赵家父子的盗匪,有名叫项金者,有些心虚,因为他自知平日在地方为非作歹,很招人怨恨,想必是赵夔打探盗匪行踪的时候,乡民将他讲出,列入盗匪名单之内,若是超过三日,官府将他拘拿,按照强盗来审讯,恐怕难逃法网,所以抱着侥幸的心理,前来陈诉说:自己日前因为买卖小事,曾经与地方里长争吵,如今赵家父子被抢劫,被里长挟仇,列入盗匪姓名当中,如今见到知府大人的告示,就前来陈诉,以免遭到陷害。
三天过去了,前后有十余人前来陈诉,刘知府暗喜,心想:“前来陈诉的人都是因为有猜疑才前来的,其中必有真正的抢劫罪犯,但捉贼见赃,只有找到被抢劫的赃物,便可以将真正的罪犯绳之以法。”思来想去,刘知府又生出了第三计。
刘知府让人把赵夔秘密带到府中,然后向他交代说:“目前有十余人前来陈诉,明日你可以与他们对质,但你只能要求追回被抢劫的财物,千万不要提及劫杀你父亲之事,到时候本府自有办法。”
第二天,刘知府将前来陈诉的人都带到大堂,与赵夔当面对质。刘知府先让赵夔指认其中是否有抢劫他们父子的盗匪,而赵夔说:“那时候天色已晚,黑天半夜的,如何看得清面孔呢?小的此前随父亲进京,就是想谋求荫袭,弄得一官半职。如今父亲死了,就要丁忧,三年之内也不用前往京城了。不过小的现在孤身无倚,又无钱度日,更难以回家乡。恳请老大人向这些人追给一些盘缠,只要能够回到家乡,就是老大人的天大恩典了。老大人纵然可以捉拿真正的盗匪,将他们绳之以法,但小的要回家乡,在这里等待老大人破案,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所以不想让老大人究出真正盗匪了,只想追回一些盘缠。”
听完赵夔的陈诉,刘知府对众人说:“你们都是地方里长和甲长报上来的真贼,而如今赵夔也真可怜,要不你们每人各出二两银子与他,让他回家乡去吧!”
听说要出银子,大部分人都反对,只有项金劝大家出钱免灾,最终都答应给银子。于是刘知府命皂隶押着众人去兑银子,直到午后才凑齐,交到府衙。刘知府让赵夔仔细辨认,看看其中有无被抢劫的银两。赵夔辨认良久,发现其中有二两银子是他的银子,因为他在银子上用刀刻有记号。经查,这二两银子乃是项金的,于是刘知府心生第四计。(www.xing528.com)
刘知府把项金找来说:“你可报出同伙,要他们每个人出二两银子,此事就不再追究了。”项金以为就是出些银两,并不追究他们抢劫杀人之事,就交代了十余人,却没有想到刘知府将这十余人捕来,个个都是严刑逼供,要他们交代抢劫银两的事实。项金此时才发觉上当了,但为时已晚。
刘知府当即派人查抄项金的家,查出他们抢劫赵氏父子的银子,虽然仅仅是十之六七,却足以证明这些人参与了抢劫。因为还有人命,所以刘知府再次分别进行刑讯,得知案情的始末。
原来,赵家父子从本卫所出来,虽然只牵着两头驴,但父子俩在卫所已经是享受惯了,平日里又有兵丁伺候,生活也算是较为奢华,这次出来,携带的银两又多,所以一路上讲排场,好酒好菜好住宿,却不想被人盯上。项金本来是个惯偷,发现赵家父子携带的行囊很沉重,就跟随上他们,想伺机动手,却见赵长寿龙行虎步,显然会些武功,而二人将行李看管得又严密,所住都是单间。项金见无法以偷窃的方法弄到手,在打探好赵家父子下站将到凤阳府之后,就召集自己的党羽,图谋在路上打劫。
本来在离凤阳府三十里有一家乡村小客栈,平日住宿的人很少,项金算计赵氏父子应该在那里住下,就事先埋伏在那里,却不想赵家父子见小客栈太简陋,不愿意住下,决定继续赶路。项金掐指一算,得知赵家父子天黑之前是赶不到凤阳府了,便率领党羽到前面寻找打劫的地方,在离凤阳府十里的地方,有一处松树林,人烟也稀少,他们就在那里埋伏下来。赵家父子赶到这里,天已经暗了下来,项金等十余人从松树林中冲了出来,抢驴的抢驴,赶人的赶人,原本没有想到杀人,却不想赵长寿凭借武功,居然拔刀与项金等对峙,众人便一拥而上,刀枪棍棒齐下,将其打倒在地,项金上去一刀,结果了他的性命。赵夔胆小,见到强人打劫,抬腿就跑,根本就不管父亲的死活,显然不是什么孝子、仗义男儿,只是等到风平浪静,才赶回现场。在不知道是何人打劫的情况下,状告到刘知府处,刘知府原本是可以不受理的。刘知府基于龙兴之地不能够出现盗贼,巧设计谋,将项金等群贼查获,也不能够就此罢手,所以他将银子给还赵夔之时,心中却又生出第五计,因此暗示赵夔可以请求追究杀父之仇。赵夔乃满眼含泪地说:“银子蒙大老爷断给,虽然不是全部,却可以不再追究了。只是父亲被杀,大仇未报,也不是为人子所应为,恳请大老爷将杀人真凶正法,则可以使死者瞑目,生者甘心了!”
刘知府故作沉思地说:“你先前只说追还抢夺的财物,今本府为你追回大半,你应该心满意足了,如今却要本府将杀人真凶正法。说实在的,如果要按照强盗律问罪,则强盗应该不分首从,皆斩!要是这样,就要杀此十余人,也未免太过,如今只将项金问斩如何?”刘知府之所以这样说,乃是其第六计。
果然,赵夔说:“律若规定只将首犯问斩,就应该依大老爷的裁断。然而律讲不分首从,皆斩,大老爷就不能够这样裁断了,这显然是违律的行为。就算是大老爷有好生之德,上司亦不肯放过,而朝廷追究责任,大老爷的失出之罪难免,而小的也有故纵之罪。”
按照《大 明律·刑律·断狱·官 司出入人罪》条规定:“凡官司故出入人罪,合出全入者,以全罪论。”虽然是“失于出者,各减五等”,但放过十余名盗匪,罪责太重,刘知府则难免一死。按照《大明律·名例·称与同罪》条规定:“其故纵谋反、叛逆者,皆依本律斩绞。”盗匪超过十人,就要按照叛逆量刑,若赵夔不追究盗匪罪责,便是故纵,也是要被判死刑的。刘知府故意激赵夔说出此话,实际上是为自己开脱责任,让众盗匪得知本府是想网开一面的,但受害人不肯放过你们,而朝廷的法律更放不过你们。至此,刘知府也就不再用计了,依照律例进行裁决。
按照《大明律·刑律·贼盗·强盗》条规定:“但得财者,不分首从,皆斩”,“有拒捕及杀伤人者,皆斩。”项金等人“肆豺狼于当道”,都是好勇凶徒,如今杀命谋财,乃是狼贪兼虎暴,更何况“杀人见刃,劫人见赃”,当然是要不分首从皆斩了。
赵家父子被盗匪抢劫,既无人证,又无物证,本来就难以破获,再加上当时的地方官都忌讳本地有盗匪,因为一旦出现盗匪,不但地方官的官职难保,朝廷还要给他们勒定限期,戴罪缉捕,如果在限期内不能够捕获盗首,或者捕获盗匪一半,就要被交刑部议罪,因此地方官“讳盗未窃”的现象非常普遍。刘知府并没有忌讳有盗匪,却想尽办法擒获盗匪,算是有责任心的地方官。
刘知府智获盗匪,用的是连环计,位居三十六计中的第三十五计,具有海纳百川的特点,不但具有本计的独特之处,还有融众计之长的效用。此计的本意是由于敌对方十分强大,互为同盟,朋比为奸,相互勾结。在这种情况下,不可强攻,只能智取巧破。而使用引发矛盾,伺机暗控的方式,使敌对方内部互相倾轧、争斗,彼此猜疑。在敌对方因为内耗而精疲力尽的时候,寻找时机,将之一举歼灭。刘知府可以说是善用此计者,所以时人评论他“不三日,而盗已得;不阅月,而吏可归。虽如神之判不过如是也”。这正是:
连环计谋深似海,擒获盗匪恰如神。
凡是罪犯,都会在心理上留下难以泯灭的痕迹,这就要求破案人员努力发现罪犯的心理波动,采取旁敲侧击的方式,迫使罪犯出头露面,然后通过罪犯非正常的行为举止,去发现蛛丝马迹。这乃是连环计诱使敌对方自防、自惊、自扰、自困,然后再利用矛盾,使之自困、自耗、自损、自累,最终分而治之,使罪犯难逃法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