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四川通史.卷一,先秦:冉、的氐族身份及经济结构

四川通史.卷一,先秦:冉、的氐族身份及经济结构

时间:2023-09-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冉、得名,与冉山和水有关[65]。蚕丛为氐,冉、必然也是氐族。这些都是冉、为氐族的确切证据。“日布”、 “日旁”与“日补”音近相通,词根相一,均为冉、地名的西移[68]。冉、的社会经济属于半农半牧的复合型经济。畜牧业以牦牛、马、羊为主,尤出名马,同时还富产石盐。冉、从古代起就有季节性南流北返的传统。从广汉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着犊鼻裤的跪坐人像来看,当即从冉、入蜀为庸的氐人。冉、的部落组织在商周之际仍然继续存在。

四川通史.卷一,先秦:冉、的氐族身份及经济结构

冉、分布在岷江上游,《汉书·冉夷传》记载:

夷者,武帝所开。元鼎六年,以为汶山郡。至地节三年,夷人以立郡赋重,宣帝乃省并蜀郡,为北部都尉。

其活动中心,在今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县和理县一带。

冉、原为两族。《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因朝冉从,定筰存邛”;《史记·大宛列传》:“乃令(张)骞因蜀、犍为发间使,四道并出:出,出冉,出徙,出邛、僰”。均分而言之。冉、得名,与冉山和水有关[65]。冉得名于冉山,唐于茂州都督府下设有冉州冉山县,可知冉山在茂。得名于水,《续汉书·郡国志》 “蜀郡汶江道”下刘昭注引《华阳国志》说:“濊水、水出焉”。汉汶江道在今茂县治北,可知水亦在茂,可能即是黑水,一曰湔水支流。

冉、都是氐族。《后汉书·冉夷传》记载:“皆依山居止,累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为邛笼。”邛笼即《先蜀记》所载蚕丛氏所居的石室。“冉”二字,古音与蚕丛相近,为同音异写[66]。蚕丛为氐(见第二章),冉、必然也是氐族。《魏略·西戎传》记载氐族中有“蚺氐”,又说“此盖虫之类而处中国”,故字从虫。说明冉、为氐族。汉初所设湔氐道,在今汶川一带,“氐之所居,故曰氐道”[67]。这些都是冉、为氐族的确切证据。

民族学观察,岷江上游羌族世代口耳相传的民间史诗《羌戈大战》,记述羌族未到岷江上游之前,当地原住民是戈基人,其居处以“日补坝”为中心,日补坝在今茂县大坝。“日补”二字为“冉”的同音异写,今马尔康尚有“日布乡”,金川有“日旁梁子”。“日布”、 “日旁”与“日补”音近相通,词根相一,均为冉、地名的西移[68]。理县桃坪乡羌族巫师唱经中说:“戈基人供神马头龙,马王神主能上天”。《山海经·中次九经》则载:“凡岷山之首,自女几山至于贾超之山,凡十六山,三千五百里,其神状皆马身而龙首。”马头龙或马身龙首的神,据传是的形象,与羌族巫师所传唱的戈基人之马王神一致[69]。戈基人既是氐族,那么冉、为氐也就毫无疑问了。

文化上看,《后汉书·冉夷传》记载冉、“其王侯颇知文书”,《魏略·西戎传》说氐人“多知中国语,由与中国错居故也,其自还种落间,则自氐语”。《南史·武兴国传》也载氐人“知书疏”,而《北史·宕昌羌传》和《党项传》则均言羌“无文字”。由此亦知冉、并为氐族。(www.xing528.com)

考古学上,岷江上游石棺葬为氐人墓葬,实即冉、的文化遗存[70]

冉、的社会经济属于半农半牧的复合型经济。农业占有较大比重,其所种植的黍稷类栽培作物,近年考古发掘中颇多出土。畜牧业以牦牛、马、羊为主,尤出名马,同时还富产石盐。

冉、从古代起就有季节性南流北返的传统。《华阳国志·蜀志》说汶山郡人“冬则避寒入蜀,庸赁自食,夏则避暑反落,岁以为常,故蜀人谓之作氐、白石子也。”作氐,即是入蜀为庸、劳作自食的氐人,白石子则指崇奉白石的羌人。从广汉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着犊鼻裤的跪坐人像来看,当即从冉、入蜀为庸的氐人。看来。羌人入蜀为庸之俗,也是从氐人传承而来。

从岷江上游冉、石棺葬的考古年代和文化面貌看,夏商时代还处于新石器时代末叶,商周之际初步进入青铜时代,春秋战国时代青铜文化有较大发展,战国晚期以后进入铁器时代

冉、的部落组织在商周之际仍然继续存在。《后汉书·冉夷传》说其俗“贵妇人,党母族”,与考古发现的早期石棺葬没有显示出明显的贫富分化、阶级分化的现象相吻合,说明其血缘纽带长期存在,对早期国家的进一步发展起了很大的阻滞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