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人的历史十分悠久,因其分布甚广,群落众多,故称百濮。《逸周书·王会》载商代初年成汤令伊尹为四方献令说:“正南,瓯、邓、桂国、损子、产里、百濮、九菌,请令以珠玑、瑇瑁、象齿、文犀、翠羽、菌、鹤、短狗为献。”这个殷畿正南的百濮,专贡矮犬,当即云南之濮[5]。濮或作卜,见于殷卜辞:“丁丑贞,卜又彖,□旧卜。”郭沫若释为:“卜即卜子之卜,乃国族名。”[6]卜子,《逸周书·王会》记载周初成周之会,“卜人以丹砂”,王先谦补注:“盖濮人也。”卜、濮一声之转。先秦时代生产丹砂最为有名的是四川彭水,故此以丹砂为方物进贡的濮,当指四川盆地东部土著濮人。《尚书·牧誓》记载西土八国中也有濮,是殷畿西方之濮。可见,商周之际的濮,业已形成“百濮离居”之局,而不待春秋时期。这些记载说明,濮人支系众多,分布广泛,是一个既聚族而居,又与他族错居的民族系统。
西周初年,西方的濮人已东进与巴、邓为邻[7],居楚西南[8],分布于江汉之间。西周中叶,江汉濮人力量强大,周厉王时濮子曾为南夷、东夷二十六国之首[9],势盛焰炽。西周末,楚在江汉之间迅速崛起,发展壮大,给濮人以重大打击,使濮势急剧衰落。“楚蚡冒于是乎始启濮”[10]。春秋初叶,楚武王“开濮地而有之”[11],大片濮地为楚所占,从而造成江汉濮人的大批远徙。
春秋时期江汉之间的濮人群落,已不复具有号令南夷、东夷的声威,部众离散,“无君长总统”[12],各以邑落自聚,遂成“百濮离居,将各走其邑,谁暇谋人”之局[13]。在楚的屡次打击下,江汉之濮纷纷向南迁徙。文献中战国时代楚地已无濮人的记载,除留居其地的濮人改名换号,或融合于他族外,大批濮人的远徙是其重要原因。(www.xing528.com)
江汉濮人的远徙,多往西南今川、黔、滇三省。究其原因,当为西南地区原来就是濮人早期聚居区之一的缘故。过去多有学者认为西南之有濮人,是由于春秋时期江汉百濮的迁入。其实不然。前引《逸周书·王会》提到商代初叶云南有濮人。川西南的大石墓,即文献所记“濮人冢”,为邛都夷所遗,其年代之早者,可上及商代。川南的僰人,是濮的一个支系,至少在商代即在当地定居。《华阳国志·蜀志》记载蜀郡临邛县有布濮水(《汉书·地理志》记为仆千水),广汉郡郪县也有濮地之名,均为濮人所遗。而殷末周初由滇东北至川南入蜀为王的杜宇,也是濮人。至于四川盆地东部之濮,有濮、、苴、獽、夷、蜒诸族。居于渝水两岸的、苴和长江干流两岸的獽、夷为土著,蜒则是从江汉之间南迁的濮人一支。《华阳国志·巴志》所载四川盆地东部诸族中作为专门族称的濮,也是从江汉迁来的濮,故虽徙他所,名从主人不变。
由此可见,先秦四川境内的濮人,多为商周时代即已在当地定居的民族,也有春秋时代从江汉地区迁徙而来的濮人支系。分布在川境的濮人,以四川盆地东部、川南和川西南以及成都平原最多,也最为集中。他们名号虽异,但在来源上却都是古代百濮的不同分支。后来,随着各地濮人经济、文化、语言等的不同发展、演变,以及与他族的混融,又形成了不同的民族集团。秦汉时期及以后历代史籍对这些民族集团或称夷,或称蛮,或称僚,就是因为这样的缘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