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人善酿酒,所酿巴乡清颇负名气。《水经·江水注》记载:“江之左岸有巴乡村,村人善酿,故俗称巴乡清,郡出名酒。”《郡国志》亦载:“南山峡峡西八十里有巴乡村,善酿酒,故俗称巴乡村酒也。”[3]战国时秦昭王与板楯蛮订立盟约:“秦犯夷,输黄龙一双。夷犯秦,输清酒一钟。”黄龙即黄珑,黄玉雕龙,也有认为是黄金铸成的双龙。不管怎样,以黄龙一双值清酒一钟,足见酒质之优。
清酒是一种酿造时间较长因而浓度较高的酒,名列《周礼·酒正》。战国初期的酒称为薄酒,酒汁不清,又称浊酒。邹阳《酒赋》:“清者为酒,浊者为醴;清者圣,浊者顽。”《酒谱》亦说:“凡酒以色清味重为圣,色如金而醇苦者为贤。”由此定出等次。色清,成分高,才是上品。巴人善酿清酒,遐迩闻名,说明酿酒业发达,技术甚高,也说明粮食丰盛有余,并且富产质量很高的粮食[4]。
巴地富于鱼盐之利,煮盐业自古就很发达。据《水经·江水注》,四川盆地东部沿江一带多有盐泉和盐石。盐石,如瞿巫滩“入汤口四十三里,有石煮以为盐,石大者如升,小者如拳,煮之,水竭盐成。”[5]盐泉, 《水经·江水注》记:“盐水下通巫溪,溪水是兼盐水之称矣。”并谓盐水经北井县。杨守敬《水经注疏》谓此水为大宁河。《文选·蜀都赋》“滨以盐池”,刘注云:“盐池,出巴东北井县,水出地如涌泉,可以煮为盐。”《方舆胜览》:“宝山,在大宁县北十七里,山半有石穴,出泉如瀑布,即盐泉也。”四川盆地东部大宁河自古产泉盐,此水称盐水,即以产盐得名。又,鄂西南清江一名盐水,“鱼盐所出”,也是著名的产盐区。
图9-1 忠县中坝遗址周代花边口沿罐样品的XRD谱图
图9-2 忠县中坝遗址样品H457剖面的线扫描SEM 图
(www.xing528.com)
图9-3 忠县中坝遗址样品H457剖面Na、CI元素相应点扫描EDS定量分析结果
图9-4 忠县中坝遗址样品DT02剖面Na、CI元素相应点扫描EDS定量分析结果
考古工作者在重庆忠县中坝遗址发现大量与制盐有关的遗迹和遗物,有卤水槽遗迹、盐灶,尤其是大量的制盐工具——陶角底杯和敞口深腹尖底缸。经对西周时期花边圜底罐内壁沉淀物的科学测试、分析,证实是当时的煮盐工具[6]。《华阳国志·巴志》记载:“临江县(今重庆忠县)有盐官,在监(今㽏井)、涂二溪,一郡所仰,其豪门亦家有盐井。” 《水经·江水注》在“临江县”下引《华阳记》也说:“(临江县)县在枳东四百里,东接朐忍,县有盐官,自县北入盐井溪,有盐井营户,溪水沿注江。”这表明,忠县产盐,是长江三峡的一大产盐中心,自先秦而然。
图9-5 制盐图(汉画像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