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四川通史卷一:先秦,蜀与秦间大规模战争的历程及胜利结果

四川通史卷一:先秦,蜀与秦间大规模战争的历程及胜利结果

时间:2023-09-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蜀、秦之间的大规模战争始于公元前451年,围绕南郑展开长期争夺。自开明二世攻秦以后至公元前451年,蜀、秦无战事,蜀也不可能将南郑拱手送秦。蜀、秦南郑之役,历时65年,终以蜀国胜利而告终。在此期间,蜀、秦基本无战事,双方维持着和平的表象。秦惠文王元年,“楚、韩、赵、蜀人来”[137],与秦聘享告命。似乎说明在秦、蜀贸易中,蜀的商品主要是农产品以及各种手工业品,秦的商品主要是各种畜

四川通史卷一:先秦,蜀与秦间大规模战争的历程及胜利结果

秦在西周,甚微。周孝王时,赐秦之先公非子嬴姓,分土为附庸,邑为秦,号曰秦嬴。西周末年,周王室避犬戎难,东徙雒邑,秦襄公以兵护驾周平王。于是平王封秦襄公为诸侯,赐以岐以西之地[130]。至秦穆公时(公元前659-前621年在位),秦势强盛, “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131],史称春秋五霸之一。

秦初居西陲,距蜀较远,文献中未见两国发生交往的记载,至春秋初年秦文公时,始见两国发生经济文化往来。春秋早期,蜀王开明二世攻秦至雍,这是蜀、秦构兵的最早记录。战国时代,蜀、秦和战不定,但相互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却也在日益增强。

战国初,蜀、秦基本上保持着对等的与国关系。《史记·秦本纪》载秦厉共公二年(前475年)“蜀人来赂”,《六国年表》所记相同。这是诸侯间常见的互通聘享之礼,致告命之辞的传统。或以为这是蜀人朝秦,不确。因为“赂”并不就是朝贡。《国语·晋语》“骊姬赂二五”,韦昭注曰:“赂,遗也。”遗就是赠遗。秦厉共公时,秦势不振,国家内忧,未遑外事,“诸侯卑秦,丑莫大焉”[132]。在这种情形下,秦不可能具有使蜀国前来朝贡的威势。况且此时蜀势正值鼎盛之期,更不可能向秦朝贡。因此,战国初期,蜀、秦地位平等,一长南夷,一霸西戎,相互间不存在任何臣服关系。

蜀、秦之间的大规模战争始于公元前451年,围绕南郑展开长期争夺。

南郑(今陕西南郑)位于汉中盆地西南部,米仓山之北,扼东汉水(今汉江)与西汉水(今嘉陵江)上源之间。其地左右逢源,既可北出褒斜道以进中原,又可南下金牛道以入蜀中,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商周之际,已有蜀人活动于汉中,并在若干地点建有蜀的军事据点。但当时汉中显然并非全部为蜀地。其时地广人稀,各族、方国所据之地均以点状分布,并且犬牙交错,其中还有大片瓯脱之地。此时南郑尚不为蜀所有。《水经、沔水注》于“南郑县”下载:“县故褒之附庸也”,又引《耆旧传》云:“南郑之号,始于郑桓公。桓公死于犬戎,其民南奔,故以南为称,即汉中郡治也。”郑桓公死于公元前771年。可见春秋初年南郑为郑之遗民所居。但不久,其地即被蜀国占领。《华阳国志·蜀志》载开明二世“攻秦至雍”,雍在今陕西宝鸡以北。蜀北上伐秦,必经褒斜道前出,故知此役蜀国必已先期攻克南郑。由此看来,至少在春秋前期,即公元前7世纪前半叶,南郑已并入蜀的版图。

秦国战略,自穆公开始,一直企图东进与诸夏争雄。然而, “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133]。终不能东渡黄河争霸中原。于是企图南略汉中,以为向东进取的战略基地。《史记·六国年表》秦厉共公二十六年(公元前451年),“左庶长城南郑。”《秦本纪》集解引徐广曰:“一本二十六年城南郑也。”秦以左庶长城南郑,表明秦于此年初取蜀之南郑,并按秦国习俗构筑城池,以防蜀师反攻。或以为此年以前南郑早已属秦,未当。开明二世时蜀已据有南郑,有史可考,毋庸置疑。自开明二世攻秦以后至公元前451年,蜀、秦无战事,蜀也不可能将南郑拱手送秦。可见秦厉共公二十六年以前的确未曾染指南郑,谈不上据有南郑之地。

秦初取南郑,经营10年,至秦躁公二年(公元前441年),蜀师反攻,收复南郑。《史记·秦本纪》及《六国年表·秦表》均记载此年“南郑反”,表明秦复失南郑于蜀。此后数十年间,由于秦与三晋再开战端,加之秦内部有乱,故与蜀无大战事。

秦惠公十三年(公元前387年),秦再度出师,“伐蜀,取南郑”[134]。蜀师迅速组织反攻,于当年一举再复南郑。《史记·六国年表》于秦惠公十三年下记载:“蜀取我南郑”,即是同一年秦取南郑得而复失。或以为《秦本纪》所载“伐蜀取南郑”发生在《六国年表》所载“蜀取我南郑”之后,似不确。按《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周显王之世,蜀王有褒汉之地。”周显王于公元前368年至前321年在位,其即位之年距此役仅19年,其间蜀、秦无战事。如蜀先取南郑,而后复为秦取,则周显王之世就应当是秦王有褒汉之地,而不是蜀王。褒为褒中,汉为汉中,褒汉之地即包括南郑在内。可见,应当是《秦本纪》所记在前,《六国年表》所记在后,即秦取蜀之南郑后,旋又复失于蜀。(www.xing528.com)

蜀、秦南郑之役,历时65年,终以蜀国胜利而告终。蜀国保有南郑之地,不仅对巩固蜀的北方防线有重要意义,同时蜀还以此为基地,进一步向西北拓展,一度兼有武都之地(今甘肃西和县南,一说成县境)。并且,此役的胜利,还对稍后(公元前361年)楚国占领汉中以东并企图进一步攻略汉中西部起到遏制作用,使楚不得不由汉中以东折而向南,兵锋指向巴、黔中。这说明,公元前4世纪前半叶蜀对南郑的固守,对于巴、蜀、楚、秦之间战争局势的变化起到了明显的影响。

此后大约70年间,由于秦国战略方向的变化,由南下转而东进,又中经孝公用商鞅变法,乡邑大治,民富国强,于是“蚕食六国”[135],“常雄诸侯”[136],一时无暇南顾。在此期间,蜀、秦基本无战事,双方维持着和平的表象。秦惠文王元年(公元前337年),“楚、韩、赵、蜀人来”[137],与秦聘享告命。蜀王还和秦惠文王互致馈遗。不过,正如楚威王所说:“秦有举巴、蜀,并汉中之心。秦,虎狼之国,不可亲也。”[138]对此,蜀王也有所戒备,曾亲率万余人东猎褒谷,会见秦惠王,耀武观兵[139]。蜀王为进一步巩固汉中防守,又封其弟苴侯坐镇汉中,驻节葭萌(今广元昭化)。但是,从当时整个中国的形势看,秦的实力已日强于各国,而秦的兼并战争也日益向着统一全中国的性质转化。因此,蜀虽号为一方之长,但终究不能抵挡强秦的战略攻势。蜀为秦灭,不过只是时间的早迟罢了。

图4-19 昭化古城葭萌亭

蜀、秦毗邻数百年之久,双方除战争外,经济文化交流也在经常发生。《史记·货殖列传》载:“及秦文、德、缪居雍,隙陇蜀之货物而多贾。”早在春秋前期,双方就存在官方和民间的通商贸易关系。用以交换的物品,主要是农产品畜牧产品。史载蜀人嘲笑秦人为“西方牧犊儿”,秦人许之,而秦伐蜀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借助于蜀国丰富的粮食以增国力。似乎说明在秦、蜀贸易中,蜀的商品主要是农产品以及各种手工业品,秦的商品主要是各种畜牧产品。

蜀、秦之间有数道相通,主要商道除汉中褒斜道外,还有岷山青衣道,即秦道。古本《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年(公元前361年)“瑕阳人自秦道岷山青衣水来归。”这几条道路经常开通,在两国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战国时两国文化中一些因素的相近,就是经济文化交流渠道畅通的绝好说明。蜀国青铜文化所特有的鍪、釜、甑等器形,就是由秦人再流布到其他地区的[140]。秦国髹漆工艺中的某些做法,也来源于蜀,表现出强烈的蜀文化风格[141]。这些影响不仅仅限于战国,还延及秦汉甚至更为久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