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即西红柿,富含番茄红素和各种维生素,上至国宴大席,下到平民餐桌,都是离不了的基本食材。
据考证,西红柿原来生长在秘鲁的森林里,叫作“狼桃”。由于它艳丽诱人,人们都怕它有毒,只欣赏其美而不敢吃它。传到欧洲之后,仍然无人食用。1830年,一位美国上校罗伯特从欧洲带回几棵西红柿苗,栽种在他的家乡新泽西州的土地上。但是,西红柿成熟之后,却无人愿吃。于是罗伯特向全镇人宣布,自己将在法院门口当众吃下10个西红柿,以验证其无毒。于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校边吃边称赞“好吃极了”。尽管当场有人吓得晕了过去,但罗伯特安然无恙,精神饱满地向大家招手致意,人们欢呼雷动,向这位敢为天下先的勇士鼓掌致意。于是,“西红柿好吃”的消息不胫而走,而“第一位吃番茄的人”,就成了勇敢探索者的代名词。
在甘肃,也有一位“敢吃西红柿的人”,名字叫王尔黼。
王尔黼,字文卿,静宁新街人。祖父王源瀚、父亲王曜南均为清光绪进士。其四兄王尔全,创办了省立静宁中学,是甘肃著名的教育家。王尔黼排行第七,在家人称“七少”。受家庭传统文化熏陶,他好学上进,16岁时考入甘肃文高等学堂,6年后进北平大学农业经济系深造。1931年毕业后回到兰州,任教于省高级农业学校,之后升任为校长。
农业学校的前身,名“农林学堂”,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由洋务派人士、兰州道尹彭英甲建于萃英门兰州贡院东南隅。由于缺乏专门人才,学校建立前期发展缓慢,久滞不前。1934年6月,王尔黼和时任工校校长的水楠一道被省政府派往南昌,参加了由中华职业教育开拓者黄炎培创办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全国职业教育讨论会,与教育同仁交流了心得,开阔了眼界,回省后,他即上书省政府,提出了“改变办学条件,更换新校址”的建议,得到省府主席朱绍良的批准,拨款拨地,在五泉山下的牟家庄、何家庄一带建起了一座园林式的新农校。同时,王尔黼四处采购仪器设备,延揽人才,使兰州农校以全新的面貌,跻身全国同类学校先进行列,培养出一批兽医、林果等方面的专门人才,为振兴西北农业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1941年于右任视察该校时,曾给王尔黼题写“孝悌先名业,耕桑四海心”的条幅,肯定他教学必先育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育理念,鼓励他为地方培养更多有用之才。(www.xing528.com)
据回忆,王尔黼先生主持农校期间,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动手能力。他带领学生动手开挖机井,浇灌园地;利用自产葡萄,实验酿造葡萄酒……方方面面,无不显示了他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名师风范。学界流传的陇上“第一个吃西红柿的人”的故事,即是其创造精神的最好注脚。
截止20世纪30年代,在封闭落后的甘肃省内,还从未种植过西红柿,而在京津一带,番茄的食用需求量大,种植普遍。志在改变家乡种植业落后面貌的王尔黼,在毕业返兰之时,特地到西四新农种子店购得一些西红柿种子,任职农校后,立即试种,大获成功。当时,兰州人不了解西红柿,因西红柿口味特殊而嫌弃拒食。于是,王校长向兰州人大力宣传西红柿的营养价值和多种吃法。为扩大影响,改变观念,果实成熟季节,他请校外的人来学校享用科学方法培育的西红柿鲜果。消息传开,一些人抱着几分怀疑前来品尝,初入口似乎有些异味,再吃则酸中带甜,口感非同一般。匆忙中大家把西红柿的名称误记为“科学”,一时“到萃英门农校吃‘科学’去”的传言在街头巷尾不胫而走,扶老携幼前去尝鲜的市民,成为现身说法的宣传员。雁滩等地的菜农纷纷索要籽种,西红柿在兰州安了新家,并迅速推广开来,在甘肃适宜的地方广为种植,成为人们日常菜肴的新宠。
王尔黼先生担任兰州农校校长长达15年之久,在全省学界颇有名气,与于右任、张大千、顾颉刚、班禅额尔德尼等政治文化宗教名人时有往来,获赠书画手迹不少。曾保护过地下党员周仁山(后任西藏党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尔黼改行任志果中学语文教师。1954年调往临洮农校,后被下放到临洮辛店乡劳动改造。“文革”后期因病回兰,1986年元月病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