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志振在世时曾留有遗言,谓自己生为大清臣,死为大清鬼,耿耿忠心,天日可表。为满足先人遗愿,党氏族长耆老经过协商,决定不惜钱财银两,打发人员赴京,向清皇室讨得一纸封诰,于党志振一周年纸期前,立碑纪念,以示永远。肩负讨封任务的后生马不停蹄,一个月后,方始进京。根据北洋政府开出的优厚条件,清室皇族此时仍住在宫内。党家后人疏通了门卫进入宫廷,找到并由内务府官员带到溥仪的老师、太傅陈宝琛处。陈宝琛,福建闽县人,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陈宝琛深受忠君报恩传统观念影响,故清帝逊位后,坚留宫中,为溥仪讲经授读。听了来人的恳辞陈述,陈宝琛对党志振至死不泯的忠义钦佩不已,禀过溥仪,为党志振题写了“神道碑文”。回乡之后,工匠立刻上石镌刻,于他一周年冥寿之际,树立墓园前之神道。
神道碑上部为龙凤浮雕,中间阴刻“流芳”两个隶书大字,碑刻正文竖镌三行文字:
岁在辛酉十二月吉日
皇清诰授建威将军鹭洲党公神道碑
太傅衔太保、毓庆宫授读陈宝琛书
20世纪50年代后期,建筑精致的军门府被拆去修了公社门头、办公室,党志振坟墓被掘,结实的外椁被用来做了“地拉子”小车。唯有这块石碑,因能作生产队打土坯的垫石而侥幸得以保存下来。
石碑上寥寥三十八字,凝缩了党志振身前忠于职守,保境安民,奋身不顾,喋血疆场而获得的荣耀,同时,碑刻能经历玉石俱焚的浩劫,得以保存,明白不过地昭示,斯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党志振身后,将永远活在威邑群众的心中。
党志振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威望,赫赫军功倒在其次,主要在于他的为人。用再简朴不过的“实诚”二字,就足以概括其人格魅力。兹举数例:(www.xing528.com)
一、党志振功成身退之后,没有忘记自己是喝着葫芦河水长大的,故时刻想着故土的养育之恩,时刻想着回报家乡。平日一应地方公益,如补葺寺院城防,添置学堂桌椅,组办社火高台,筹划保卫地方等等,皆慷慨担当,乐于奔走。即遇邻里失和,地界纠纷,也不嫌琐碎,从中调解。再如恤贫济困,善待孤寡诸情节,言之难尽,有口皆碑。
二、党志振承续了先辈尊老敬老美德,事母至孝。母吴氏,性真德醇,贤而且惠。光绪二十一年(1895)去世,无论官商,争相执绋送行,场面感人。三周禫祭,锦幛无数。进士王源瀚赋诗四章,以表敬忱。隆重空前,乡人传为美谈。
三、古人云:“慈不带兵”。一将功成万骨枯,似乎是永世不变的真理。然而对党志振来说,却不尽然。因生计艰难,地方许多家长都把孩子托付给他,希望借此博个小小前程,改变改变命运。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家乡来的兵勇,老实听话服从命令守纪律,故是好事,但战场残酷,死生未卜,万一有个闪失,如何去向倚门盼望的老父老母交代?乡人言之凿凿,谓党志振指挥作战时,一面昂首高呼“勇猛前冲,退者立斩”,一面却对盲目前冲的“威戎兵”警告暗示,用心良苦,感人心脾。据回忆,附近随党志振从军的,有王栓栓曾祖父,翟启中曾祖父,吴丕曾祖父,周正曾祖父和党天旺的曾祖父等人。他们或专司文案钱粮,或掌旗作战,在军门的关护下,大多全身而退,安享晚年。
四、党志振少时的铁哥儿们中,有一聂姓少年,关系甚好。党志振上京赴试,一帮少年纷纷解囊,拼凑盘缠。聂姓家贫如洗,急切之间头顶家里唯一的铁锅,不顾老婆嘶喊,砸锅变钱。“苟富贵,勿相忘”,党志振牢记这句古训,回籍以后,尊老聂如上宾,整天好茶好酒,上等烟土,尽其所用。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老哥弟兄们相聚,如老聂有事缺席,则心中恍然若失,珍馐佳肴,食之无味。于是打发子侄四处寻找,“尊神”请到,这才高声五魁,尽欢而散。
……
党志振忠勤王事,报效国家,造福地方,勋劳卓著,本人之外,眷属也屡受赐封。党志振昆仲党志明,皇清例封大参戎;夫人庄浪南湖范氏,诰授一品夫人;子遵圣,花翎都司;遵宪,诰授武骑尉,实授瓦亭营守备;遵礼,诰授都戎,实授凉州镇标中营守备;遵智,荫袭新疆乾德县(今米泉市)知县。侄永章,封大参戎;遵道,授孝廉方正,侄媳方氏,诰赠安人。获赠恭人、安人者尚有数位。民国以后,家声逐渐寂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