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静宁文史大观党志振:清代静宁武举独一无二的进士

静宁文史大观党志振:清代静宁武举独一无二的进士

时间:2023-09-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也许是天性使然,党志振对学诗对韵似乎不甚爱好,而于使枪弄棒、腾挪扑跌表现出极大兴趣。同治以来,出于自卫需要,练团习武,拜师传艺盛极一时。同治癸酉科,18岁的党志振再接再厉,脱颖而出,获取了“武举”的桂冠。据不完全统计,清代静宁武举有71名之多,但考中进士者,只有党志振一人。按规定,武科会试分三场进行,一二场考弓马射箭和“技勇”,称为“外场”,三场考策论武经,称“内场”。

静宁文史大观党志振:清代静宁武举独一无二的进士

党士元娶威戎吴家下磨吴氏女为妻,生子四:志清、志诚、志贞和志振。党志振甫一出生便相貌不凡,诚所谓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一派吉人天相。稍长,则越发神采奕奕,活泼可爱。因家庭生计拮据,先生的几个儿子书都没有读成,现在家境改观,衣食无忧,党士元发誓要让小儿子读书上进,求取功名,改换门楣,耀祖光宗。这样,和其他家境较好的孩子一样,党志振背起书包,成为私塾里的一名读书郎。他天生伶俐,记忆力强,对于先生留给的课业,虽不至于过目成诵,但默读几遍,即能应付过去。也许是天性使然,党志振对学诗对韵似乎不甚爱好,而于使枪弄棒、腾挪扑跌表现出极大兴趣。俗言“天下老,偏的小”,思想开明父亲也不过分干涉。

威戎、水洛自古为陇干名镇,地方习武风尚,由来已久。宋夏对峙中,募民间弓箭手且耕且战,史有明载。同治以来,出于自卫需要,练团习武,拜师传艺盛极一时。当地武术,在保持自家传统套数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外来新鲜招式,形成了拳腿并用、刀棍齐全、质朴无华、重在实用、家族传承特色鲜明的体系风格,其代表人物有戴老拳师(戴冠顶曾祖父)和吴老拳师(吴丕曾祖父)。戴吴二师见党志振一伙有诚心习武的志向,喜不自胜,便慷慨应允,收为弟子。从此,每当下学间隙,农闲余暇,这帮精壮少年便跟着师傅认真学艺,一招一式,毫不马虎。白蜡木五尺棍打断了多少根?不知道。双鼻梁厚底鞋踢破了多少双?不知道。在夏日骄阳的炎炎烤灼之下,在隆冬霜剑的刺骨之中,他们的年岁和武艺与日俱增。这年的童子考试,党志振连闯县试、府试、院试三关,顺利考取“武生”资格,迈出了漫长的科举之路第一步。接下来,这位雄心勃勃的武秀才更加玩命,习武练拳到了痴迷的程度。同治癸酉(1873)科,18岁的党志振再接再厉,脱颖而出,获取了“武举”的桂冠。举人身份,标志着他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机遇好的话,还可以通过“大挑”等途径做官。然而雄心万丈的党志振没有就此停步,他要向更高的人生目标冲刺——考中武进士,回报亲人养育之恩,回报家乡父老殷切期望。然而,在全国性的会试中成功胜出,又是何其难也!据不完全统计,清代静宁武举有71名之多,但考中进士者,只有党志振一人。许多人甫经监考官唱名点将,便乱了方寸,铩羽而归。由于临场经验不足,光绪九年(1883),党志振首次会考失利,榜上无名。但他没有灰心,没有气馁,索性寄宿京城,以图东山再起。作为全国首善之区的北京,镖局武馆林立,武林高手云集,党志振遍访名师,博采众长,开阔了视野,武技因之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光绪十二年(1886),盼望三年的丙戌科会试终于来临。按规定,武科会试分三场进行,一二场考弓马射箭和“技勇”,称为“外场”,三场考策论武经,称“内场”。单技勇一项,就有拉硬弓、舞大刀、举石锁等名目,稍有闪失便前功尽弃。威戎父老传说,在考拉弓功夫时,别的士子选的都是二、三号弓,而党志振所选为“出号弓”(强度最大的特号弓),主考官员不禁为这位西北汉子捏一把汗。只见党志振不慌不忙,左手挽定雕弓,右手扣紧弓弦,双目微闭,运足中气,猛喝一声,回首一个犀牛望月,弓如满月。随听“嗡”的一声,松弦施礼,面不改色心不跳,在座诸公看得目瞪口呆,颔首捋须,称道不已。接下来令许多赳赳武夫头痛的“文化课”考试,党志振早已把《武经总要》《孙子兵法》之类的书背得滚瓜烂熟,早早完卷,轻易过关。十年磨一剑,得遂平生志。皇榜出示:静宁党志振赐同武进士出身,荣膺三甲47名武进士。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尽长安花。京城市民,万人空巷,争相观看巍科高中的进士们的风采,可又有谁知他们为这一天所洒下的汗水,所付出的心血?(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