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八”,名张贵,兄弟行中排老八,生得孔武有力,秉性刚强,平日爱好使枪弄棒,且喜排难解纷,主持正义,在当地青皮少年中颇有威望,以故得到一个褒义的绰号“刚八”。张贵祖上世代务农,出身贫苦,父母给他起的乳名叫“转儿”,就是希冀孩子长大成人之后,能“转变命运”,大富大贵。很快,张贵命运的转机到来了,不过它不是常态式的到来,而是随着疾风暴雨式的社会动荡到来了。民族矛盾给张贵家带来了不幸:他的五哥不幸身亡。农家子弟们拿起大刀长矛,投奔于民团的旗下,一来就食,二来避祸。关于刚八练团起因,生于同治末年的陇上学者慕寿祺先生,在他的《甘青宁史略》中有如下记载:
时有刚八者,静宁威戎镇人(一说为西吉附近玉桥的张节子人,另一说为盐茶厅即海原人)。年弱冠,以气雄其辈曹。赈恤困贫,锄抑强暴,里中少年奉命唯谨。同治初,静宁所属有土匪,聚不逞数百人,为闾阎害,县令不敢撄。刚八慨然曰:“目睹乡里受害而不为救援,非人也。”因选壮子弟,直蹈贼庭,贼不能支,败遁。县令闻之喜,檄为团总,乡民强有力者,即为民团,自备枪械,保卫各村。县城有警,刚八不待调遣,慷慨请缨。其御贼甚力……
以上资料表明,张贵扯起民团的旗帜以后,初战告捷,官府欲借其力御匪,因而予以支持,授予张贵“团总”的头衔,一时,“刚营”“张团”的名号在静宁及周边地区迅速风传开来。(www.xing528.com)
刚八阵营内第二号人物叫侯十。侯十原名侯得印(有的史籍上写作“侯应德”),弟兄较多,侯十的叫法显然由排行而起。根据其为人行事看,侯得印属于典型的“流氓无产者”,他的最大特点就是“作战骁勇”,有着与生俱来的“天不怕地不怕,敢把皇帝拉下马”的造反精神,是众人心目中的“万人敌”。当时流传着一首顺口溜:“刚七刚八刚五子,跟上侯十打堡子。”侯十兄弟及一帮铁哥们儿的加盟,使刚八如虎添翼,势力迅速壮大。张贵身旁还有一位摇羽毛扇式的人物,名叫樊国昌(清廷公文上的“樊帼淐”即此人)。樊出身武举,传说他武艺高超,飞檐走壁,无所不能。更兼他读书识字,胸有韬略,深为刚八倚重,军机大事,一概托付于他。这位“樊军师”不负团总所望,制定规划,将从各地入伙而来,毫无军事素质的乌合之众,仿官军营制,指派头目,编制成军队序列。樊再教以操练阵战之法,申明必遵军规条例,加上新置的旗帜器械,军容面貌为之一新,令人刮目。《静宁县志》说,刚八当“邻境求援,多率部驰救,夺贼食以养饥民。尝挫贼锋,贼相戒不敢犯,义团之名噪一时”……显而易见,刚八的队伍初起时,斗争的大方向是正确的,锄强扶弱,获得了处于乱世中的广大贫民百姓的拥戴,加之有官府支持,能按时提供一定的粮饷,使饱受天灾人祸的饥民,纷纷投奔刚八麾下。恐怕张贵们想也未曾想到,短短两三年间,刚营已扩充到一万多人,跃马关山脚下,称雄静会秦隆,“刚字廿八营”的大旗,在泾渭河谷,在州县堡寨,猎猎飘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