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吴曦野心膨胀,骄侈放纵

吴曦野心膨胀,骄侈放纵

更新时间:2025-01-16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吴曦,信王吴璘之孙,吴挺仲子。吴曦进入权力序列以至独统宋室西陲半壁江山,全凭父荫祖德,没有尺寸之功,是百分百的“官三代”。上面那几则吴曦的轶事,虽不可尽信,但至少说明青少年时期的吴曦,心里已有“不臣”的种子在生长。然而此时的吴曦,异志已坚,急切想远离朝廷,回到日思夜想的“老区”四川。吴曦的逆天之举,激起以杨巨源、李好义、李贵等坚决抗金人士的公愤。

吴曦,信王吴璘之孙,吴挺仲子。起初只担任右承奉郎的小官,至宁宗开禧三年(1207)叛国被诛,官已骤升至四川宣抚副使。宣抚使是统辖各大战区军政事务的大员,副使职级虽稍逊于宣抚使,但多由武将担任,其势焰往往凌驾正职之上。同时,吴曦还亲操知兴州兼利西路安抚使的权柄。吴玠、吴璘、吴挺经营兴州(略阳)多年,兴州都统制率领的军队是一支训练有素、战功卓著的精锐之师,号为“吴家军”,时人甚至有“只知吴家军,不知有朝廷”之说法。

吴曦进入权力序列以至独统宋室西陲半壁江山,全凭父荫祖德,没有尺寸之功,是百分百的“官三代”。来得太容易的名利往往会惑乱人的心志,激活人性中潜藏的欲焰。上面那几则吴曦的轶事,虽不可尽信,但至少说明青少年时期的吴曦,心里已有“不臣”的种子在生长。自然,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们心中最清楚不过赵家江山是怎么得来的,“陈桥兵变”的阴影,使他们对勋臣武将疑神疑鬼,严密防范,把吴氏一些子侄羁縻在南方,当成人质看待。甚至在绍熙四年(1193)吴挺卒后,宋廷仍以“移孝作忠”为托词,强令吴曦起复,不得回籍奔丧,让他干一些监修皇室陵寝的不急之务。然而此时的吴曦,异志已坚,急切想远离朝廷,回到日思夜想的“老区”四川。于是,他利用“多资,善交结”的优势,拉拢权贵,为其制造舆论;和势焰方张的“甘肃老乡”郭氏军事集团结为姻亲,建立联盟。尤其是利用朝廷首辅韩侂(tuō)胄一心“北伐”的急功近利心理,阿谀依附,终于如愿以偿,获准回蜀。野史《四朝闻见录》载,(曦)及出北关,遂焚香拜天云:“且得脱身归去。”其急不可耐之状溢于言表。

依常理推想,吴曦既有非分之想,那么当他离开临安之时,必定会带走大量与军事有关的物资,比如军械火器、图籍兵书之类。然而据《桯史》揭露,吴曦不远万里带回四川的,竟是平日偷偷绘制的乘舆卤簿卷轴、供观赏的珍稀物种“玳瑁鱼”蓝孔雀之类,还有二名黑人侍者“昆仑奴”!排场之大,规格之高,世所罕闻。当然,吴曦也不纯是只知声色犬马的纨绔子弟,篡权夺位,是他更大的人生追求。到川不久,他就集西蜀军政财权于一身,再加上追加的陕西、河东招讨使,从而成为南宋西陲的实际统治者。有一个词叫“得陇望蜀”,可既已得蜀的吴曦,又把贪婪的目光投向更大的目标——他不满足当一个山寨“四川王”,他要的是货真价实的“蜀王”。而远在北方的金主完颜璟凭着敏锐的政治嗅觉,把诱降的触角伸向了他。一个有情,一个有意,一个惊天密谋在书信往来之中悄然搞定。(www.xing528.com)

接到密使送来大金章宗皇帝册封“蜀王”的诏书和金印后,唾手可得的王位和与之并存的风险,让吴曦“神思昏扰,夜数跃起,寝中叱咤四顾,或终夕不得寝”,陷入尖锐的矛盾角斗之中。最终,欲望战胜了理智,野心吞噬了良知,开禧二年(1206)底,吴曦当众宣布起事,北向受印,接受幕属朝贺,封官授爵,大造宫室,“吴氏八十年忠孝门户,一朝扫地”!

吴曦的逆天之举,激起以杨巨源、李好义、李贵等坚决抗金人士的公愤。开禧三年(1207)春二月,杨巨源率众趁着夜色掩护攻入吴曦行宫,斩其首,裂其尸,吴曦的两个儿子及叔父抦、弟吴晫、吴晛等亦被诛戮,一场震惊朝野的降金称王闹剧,仓促落下帷幕,吴曦时年四十六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