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太宗赞赏乡贤戴胄,改革吏治并赐予殷墟独特待遇

唐太宗赞赏乡贤戴胄,改革吏治并赐予殷墟独特待遇

时间:2023-09-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戴胄的直言,使太宗大受感动,于是免去了校尉的死罪。但实际上他却两袖清风,生活十分清苦。戴胄死后,唐太宗为他办丧葬仪式,由于他“宅宇弊陋,祭享无所,令有司特为造庙”。太宗专为他们设宴,在宴席上要求他们多上谏言。李世民大怒,将张蕴古斩杀。卢怀慎的主要政绩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言敢谏,改革吏治;二是举贤任能。卢怀慎的高贵品质主要是为官清廉。

唐太宗赞赏乡贤戴胄,改革吏治并赐予殷墟独特待遇

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涌现出一批有作为的官吏,在京城或外地做官。他们为官清廉,政绩显著,受到皇帝重用,名载史册。(引自王迎喜《安阳通志·安阳籍官吏的政绩》)

戴胄,唐朝初年相州安阳(今安阳县)人。据《旧唐书》卷70载,他“性贞正,有干局,明习律令,尤晓文薄”。作为唐太宗时的名臣,他的政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直言敢谏。他做大理少卿时,有一次,吏部尚书长孙无忌被唐太宗召见,没有解佩刀就进入皇帝所在的东阁。按唐朝律令,带刀进见皇帝要定罪。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说这是监门校尉(守门的武官)没有尽到职责,应被处死,而对长孙无忌应罚铜20斤。太宗表示同意。戴胄却反驳说:“长孙无忌带刀进见,校尉没有阻止,二人同样有罪,按律都该处死。如无忌免死,那是不合适的。”唐太宗说:“法律不是一人的,而是天下人的。怎么能因为长孙无忌是皇亲国戚就更改法律呢?那就处二人同样的刑罚吧!”可是封德彝硬坚持自己的意见,太宗也莫衷一是。而戴胄坚决反对说:“校尉因无忌有罪而致罪,按律,罪行比无忌要轻。退一步说,如对无忌从轻,也该对校尉从轻。封德彝要处死校尉,而对无忌仅罚铜20斤,这就太不公平了。”戴胄的直言,使太宗大受感动,于是免去了校尉的死罪。

二、为官清廉。戴胄处理过的案件,“至析秋毫”,又很善辩,“言若泉涌”。唐太宗很器重他,提拔他任尚书左丞,后又提升为尚书仆射、吏部尚书等要职。唐太宗曾说:“戴胄并不是我的亲戚本家,然而国家的机密大事我没有不听他的。”作为太宗的宠信大臣,他与魏徵轮流在朝中值班,随时为太宗出谋划策。按说像他这样的大官,该是粮积钱聚,富甲一方了。但实际上他却两袖清风,生活十分清苦。戴胄死后,唐太宗为他办丧葬仪式,由于他“宅宇弊陋,祭享无所,令有司特为造庙”。无怪乎唐太宗给他谥号为“忠”。

三、关心民间疾苦。戴胄作为名臣,不仅能忠于唐朝廷,而且能关心民间疾苦,尽量为老百姓办好事。如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为了自己享乐,要修复洛阳宫。戴胄上书说:“大乱之后,需要恢复生产。可是现在人口稀少,经费缺乏;七月以来,水灾频仍;黄河南北,田园未收。如征发劳役,定会加重百姓负担。现有的宫室足供皇上居住,也够士兵屯驻。待数年之后,国家富有了,再修宫殿也不算晚。”太宗觉得戴胄的话有理,就放弃了修洛阳宫的打算。老百姓也相对过了一段安定日子。

戴胄提倡法治,自己也能以身作则。他不仅受到唐太宗的赏识,而且也得到大臣们的钦佩。戴胄死后,魏徵、房玄龄每到戴胄生前所居之所,往往流涕哭泣,以国家失去这样的栋梁、自己失去这样的至交而无限惋惜。

杜正伦,隋末唐初相州洹水(今安阳县一带)人,很有文才。唐太宗很欣赏他,魏徵也举荐他为兵部员外郎,后为给事中,知起居注。唐太宗有一次说 :“朕坐朝,不敢多言,必待有利于民,乃出诸口。”杜正伦说:“陛下一言失,非止损百姓,且笔之书,千载累德。”太宗听了很高兴,赐给杜正伦彩缎二百匹,又晋升他为中书侍郎。他与韦挺、虞世南、姚思廉四人都受到太宗的赏识。太宗专为他们设宴,在宴席上要求他们多上谏言。有一次太宗对杜正伦说:“太子年幼,没有道德,我常教育他。朕年轻时在民间,懂得民间疾苦,人情真伪。当皇帝后,处理问题有错误,一定要有人劝谏,然后才能领悟。太子深居宫中,远不如朕啊。如果谁敢说真话就判谁的罪,那人们就不敢说话,所以朕很希望你们直言敢谏,并希望把朕的话告诉太子,对他有所补益。”太宗封杜正伦为中书侍郎,南阳县侯,兼太子左庶子。杜正伦可出入宫廷,参与国家机密大事。后来太宗告诉杜正伦说:“太子多次偏私小人,你要经常监督和教育他。如果教育他而他不改正,可以来告诉我。”杜正伦此后便大胆教育太子,有时太子不听话,就严加管教,还说是皇上让这样做的。太子将杜正伦的话上表告诉太宗。太宗很不高兴,并责备杜正伦说:“你怎么泄露了我的话?”杜正伦回答说:“太子不听话,我就借用你的话吓唬他,希望太子弃恶从善。”太宗大怒,将杜正伦贬为谷州刺史,再贬为交州都督。后来太宗废了太子,赏杜正伦金带,但仍不重用他。直到显庆元年(656年)唐高宗李治才提升他为黄门侍郎,兼崇贤馆学士,进同中书门下三品,又兼度支尚书,后迁中书令,封襄阳县公。

邓世隆,唐代相州(今河南安阳市)人。隋朝大业末年,王世充的侄儿王太戍守河阳时,将邓世隆引为幕宾。秦王李世民进攻洛阳,送书信让王太投降,王太让邓世隆写回信,邓世隆在给李世民的信中表示了极其傲慢的态度。李世民攻下洛阳后,邓世隆逃走,隐名埋姓,号称隐玄先生,住在白鹿山。贞观初年,邓世隆受召见被封为国子主簿,与崔仁师等人都是修史学士。邓世隆自认为背叛过皇上,感到很不安。唐太宗李世民让房玄龄传他的话说:“以前是人各为其主,今后再不要有疑虑。”后来李世民又让他任著作左郎等官职,邓世隆消除了疑虑,并经常上书言事。

张蕴古,相州(今河南安阳市)人,自幼聪敏,博览群书,尤善诗文,是相州著名才子。后来他做了幽州总管府记室,又调中书省为官。唐太宗李世民很看重他,赐给他物品,并封他为大理丞。当时河内人季孝德被判罪,张蕴古为季孝德辩解,说季孝德有癫病,按法不应判罪。有人上书太宗李世民,说张蕴古有意包庇季孝德。李世民大怒,将张蕴古斩杀。虽然后来李世民后悔了,“凡决死者,命所司五复奏”,但“自蕴古始,天下病偃从谀”,许多大臣不敢讲真话了。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李世民极其专制残暴的一面。

卢怀慎,唐代滑州(今河南滑县)人,曾出任吏部尚书,同紫微门下平章事等高官。他生活在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时期,对唐王朝做出了重大贡献。他身为高官,却两袖清风,过着平民生活,受到历代人的称颂。

卢怀慎的主要政绩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言敢谏,改革吏治;二是举贤任能。

卢怀慎的高贵品质主要是为官清廉。他一生不营产业,“所得禄俸皆随时分散,而家无余蓄,妻子匮乏”,留下后世清名,连唐玄宗李隆基对他也十分敬佩,亲自为他书写碑文

韩琦,祖籍并非安阳,韩琦曾说:“某家本深州博野(今河北蠡县)人,世以宦学知名,遭唐末乱违难屡迁。”韩琦的祖父韩构,始自河北赞皇迁居安阳。韩构在五代时做过清河县令,宋初做过康州(今广东德庆县)知州。韩琦的父亲韩国华,字光弼,“国华伟仪观,性纯直,有时誉”。韩国华在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举进士,调任监察御史。雍熙年间(984~987年),由于高丽国屡次侵扰边境,宋太宗要选一个勇敢而又善于辞令的人出使高丽。他经过再三考虑,认为韩国华是最合适的人选。韩国华奉诏到达高丽,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说服高丽,听命宋朝,并同意派兵与侵扰宋朝的契丹作战。韩国华回朝后,受到宋太宗热烈欢迎,并“赐绯鱼。改右拾遗……俄充三司开拆推官”。淳化二年(991年)契丹向北宋求和,朝廷怀疑其中有诈,就派韩国华出使契丹。韩国华至契丹后,了解到确实是契丹欺诈,并将情况报告朝廷。韩国华回朝后任兵部员外郎、屯田郎中、京东转运使等职,后又任河阳、潞州转运使。景德年间(1004~1007年)韩国华以秘书监的身份出使契丹。回朝后任江南巡抚,又转任太常少卿,后任泉州知州。祥符年间(1008~1016年)任右谏议大夫。祥符四年(1011年)三月由福建泉州任上被调返京途中病逝于建州(今福建建阳),享年55岁。

在韩国华的诸子中,韩琦名声和政绩最为显著。韩琦,字稚圭,相州人,是韩国华的第六个儿子。韩琦在北宋祥符元年(1008年)七月二日出生在其父任职的福建泉州,自幼风骨秀异。韩琦幼时,读书很勤奋,因有时买不起纸张,便在自家门前的一块大石头上练习写字,每到晚上就将字擦去,“遇烈日及小雨,张伞自蔽,日以为常”。韩琦在天圣五年(1027年)二十岁时“举进士名在第二”,当唱他的名字时,“日下有五色云见,左右皆贺”。他先为淄州通判,入直集贤院,监左藏库。因他办事认真,又任开封府推官,三司度支判官,继又任右司谏,并上书请罢宰相王随、陈尧佐的官,“务以明得失,正纪纲、亲忠直、远邪佞为急”,前后上书七十多次,被提拔为体量安抚使。当时郡县催促民间交赋,收的绮锦,常不作价。韩琦一到,这些地方官吏就缓征,或者作价给钱。韩琦便减少税赋,驱逐了一批贪官污吏,“活饥民百余万”。北宋与西夏作战,韩琦为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皇帝下诏出战,韩琦欲先发制人,出兵攻西夏,招讨使夏竦不听,西夏遂攻占了北宋的许多村镇。韩琦制定攻守二策,派人驰奏宋仁宗。仁宗采用攻策,但有的大臣阻挡。韩琦说:“元昊的兵不过四五万,可是我们的各路重兵,分散守卫,势分力弱,遇敌便不能抵挡。如果合兵一路,乘敌骄兵,一定能打败敌人。”仁宗下令出征,不久元昊请和。韩琦说:“无约而请和,这是元昊的阴谋。”于是派兵严密防范,敌军果然进犯。韩琦将大兵交给大将任福指挥,使任福率宋兵自怀远城向德胜寨进发,在敌后作战。如不能作战,就据险设伏,截敌军归路。韩琦申戒再三,又发出檄文:“苟违节度,虽有功亦斩。”但在以后的作战中,任福中了敌军的诱兵计,好水川一战宋军覆没,任福也战死。招讨使夏竦在招收散兵游勇时,从任福的衣带中找到了韩琦的檄文,认为罪责不在韩琦。韩琦却上书自责,后被降职,做秦州知州。庆历元年(1041年)陕西分为四路经略,韩琦兼任秦凤经略。后来又罢诸路经略,复设陕西安抚经略招讨使。韩琦与范仲淹“名重一时,人心归之。朝廷倚以为重,天下称为韩范”。正当韩、范二人准备进兵时,元昊又向北宋称臣,但以契丹为后援,向北宋索要大量财物。朝廷厌倦战争,一切都按元昊的要求办。韩琦上奏先行七事和救弊八事。先行七事是:清政本,念边计,擢材贤,备河北,固河东,收民心,营洛邑。救弊八事是:选将才,明按察,丰财利,遏侥幸,进能吏,退不才,谨入官,去冗食。这些意见均被采纳。当时鄜延一带发生了以张海、郭邈山为首的饥民起义,朝廷命韩琦宣抚陕西,韩琦一到就修建城池,将不能作战的士兵清除,救活饥民一百多万,起义平息。后来朝中政论分歧,韩琦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做扬州知州。在定州安抚使任上,韩琦恩威并用,积极练兵,“由是中山兵,精劲冠河朔。”朝廷封韩琦为武康军节度使,并州知州。韩琦参奏宦官廖浩然的罪行,在与西夏争夺天池庙时,凭理凭据取得了胜利。潘美镇守河东时,让这一带居民内迁,使大片土地废耕。韩琦认为不能废弃这些良田,他在边界线十里之南设弓箭手,垦荒地9600顷,减轻了老百姓负担,增强了国防力量。

嘉祐元年(1056年)韩琦任枢密使,嘉祐三年(1058年)六月任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嘉祐六年(1061年)闰八月转任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封仪国公。宋英宗当政,韩琦被封为卫国公。韩琦还化解了皇帝与太后之间的矛盾,被封为魏国公。西夏犯边,韩琦上疏建议停止给西夏的岁币,停止互市,遣使问罪。宋神宗时,韩琦为司空,兼侍中,为山陵使。后来又为司徒兼侍中判相州。韩琦与王安石政见不同,当宋神宗问韩琦王安石可否当大任时,韩琦说:“为翰林学士则有余,处辅弼之地则不可。”韩琦虽为朝中重臣,但并没有忘记家乡父老,在相州办了不少好事,受到家乡百姓的好评。他主持引高平渠水入相州城,又在城西北角安装水碾,每年制酒造曲三千石。那时那些乡官里正、衙前为害老百姓很厉害,韩琦认为“州县生民之苦,无重于里正、衙前”,一度将那些里正、衙前罢免,受到百姓的欢迎。韩琦曾在相州城西北角的万金渠旁“建亭水滨,作诗刻石”。从此这里成为文人墨客的游乐场所,也是相州的一处风景名胜。

北宋时,相州城西林虑县城之北有个叫利城的地方靠近矿山森林。这里居民伐木烧炭,以炭冶铁,计每年向国家纳铁税十五万斤。宋仁宗时,这里林木采伐殆尽,冶铁费用巨大,凡冶铁者因铁税沉重均倾家荡产。然而政府强令缴纳铁税,百姓苦不堪言。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韩琦因疾病向皇上上书回家乡,仁宗即命韩琦以节度使知相州。韩琦在家乡了解到利城铁税沉重的情况后,即上奏停止利城铁税,得到皇上允许,给老百姓办了一件好事。

韩琦还在家乡兴修水利。据传,韩琦曾在相州城北一带,从洹河引水,西起丰安村东北,东至官路,修了一条较宽的水渠,后来成为枯渠,至今遗迹犹存。

韩琦德才兼备,名扬海内外,就连金人也对他非常佩服,清嘉庆二十四年本《安阳县志·卷一四·古迹志》第2页载:“韩魏公名德,为遐迩所重。靖康间,金人至河南,所过萧然,入相州传孝寺,见公画像,下马罗拜,秋毫不犯而去。”

韩琦为政宽宏,待人以德。他在京城为重臣时,他的侄孙给他写信说,自家“田产多为邻近侵占”,让韩琦做主。韩琦看了信后在信尾写了一首绝句:“他人侵我且从伊,仔细思量未有时。试上含元殿基看,秋风秋草正离离。”此信退还侄孙,侄孙见诗才作罢。后来人们传说,韩家子孙繁衍,“历华要,不可胜数,以其宽大之德致然也”。

韩琦在民间有良好的声誉。韩琦出镇相州时,有一天夜里一个小偷潜入韩琦卧室,拿着利刃对韩琦说:“我生活困难,不能自救,特来求助于你!”韩琦说:“我茶几上的用具价值很高,请拿去吧!”小偷又说:“我并非为此而来,我想割下您的人头献给西夏。”韩琦“即引颈”让小偷割取人头,并无一点惧色。这时小偷急忙跪地叩头并说:“以公德量过人,故来试公。”这件事韩琦没有向人说起。后来这个小偷因其他事被判死罪,他在刑场上才谈了这件事,并说:“虑吾死后,惜公之遗德不传于世也。”

熙宁八年(1075年)韩琦去世,享年68岁。皇帝为此辍朝三日,并亲题墓碑:“两朝顾命,定策元勋”,又赠尚书令,谥号“忠献”,配享英宗庙庭。韩琦死后,人们在安阳城东南修了韩琦庙,每年农历七月二日进行祭祀。

许有壬,字可用,河南省汤阴县人。元代大臣。父许熙载于大德年间曾先后在湖南零陵、衡阳、湘潭、长沙,以及江西临川等地做官,幼年的许有壬随父读书于江南。大德末年,许有壬游学京师。至大二年(1309年),至新建之中都(在今河北张北县北)任留守司教官。皇庆元年(1312年),应聘为山北廉访司(司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西)书吏。

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许有壬登进士第,授同知辽州事。延祐六年(1319年),任山北廉访司经历。英宗至治元年(1321年),升为吏部主事。至治二年(1322年),改任江南行台监察御史。他巡视广东时,发现广东道廉访司副使哈只和蔡衍二人营私舞弊,“黩货无厌”,便立即劾罢之。不久,许有壬被召回内台,任监察御史。元英宗是一位力图推行新政的君主,他起用拜住为相,追查并处置前任奸相铁木迭儿父子等人贪赃不法、诛杀贤良之罪行,因而遭到以御史大夫铁失为首的铁木迭儿余党的忌恨。至治三年(1323年)八月,铁失等人发动政变,当英宗自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东)南返,途经南坡(在上都西南三十里)时,将英宗和丞相拜住杀死。泰定帝即位后,铁失伏诛。许有壬在所上奏章中建议严惩铁木迭儿之子锁南及其余党,并请求为遭受铁木迭儿打击陷害的王毅、高防、赵世延等大臣雪冤复职。接着,他又上疏《正始十事》,篇首云:“盖为政莫大于谨始,未有不正其始而能善其终者也。”所谓“十事”者,“一曰辅翼太子,宜先训导;二曰遴选长官,宜先培养 ;三曰通籍宫禁,宜别贵贱 ;四曰欲谨兵权,宜削兼领 ;五日武备废弛, 宜加修饬 ;六曰贼臣妻妾,宜禁势官征索;七曰前赦权以止变,宜再诏以正名;八曰铁木迭儿诸子,宜籍没以惩恶;九曰考验经费,以减民赋;十曰撙节浮蠹,以纾国用。”泰定帝大都采纳了他的建议。

泰定元年(1324年),许有壬选为中议大夫,旋改中书左司员外郎。当时,京都一带饥荒严重,他请求赈济之。同事们责怪他说:“您的意见固然是好的,但这样一来,国家可就亏缺了。”许有壬说:“不对。民,本也,不亏民,岂能亏了国家呢? ”他说与丞相,得到了同意,“发粮四十万斛济之,民赖以活者甚众”。泰定三年(1326年)六月,升右司郎中,俄移左司郎中。泰定四年(1327年)二月,其父卒,丁忧去职。天历三年(1330年)三月,擢两淮都转运盐司使(司置扬州)。至顺二年(1331年)二月,许有壬被召回京,任参议中书省事。未几,丁母忧。元统元年(1333年),复任中书参议。元统二年(1334年),拜治书侍御史,转奎章阁学士院侍书学士,仍治台事。九月,升任中书参知政事,知经筵事。顺帝至元元年(1335年),中书平章政事彻里帖木儿奏罢科举,并得到丞相伯颜的支持。许有壬力争之,详说科举不可罢废,“科举若罢,天下人才觖望”,势必堵塞了选贤任能之路。然劝阻不果,乃托病不出。顺帝强起之,任他为侍御史。

至正四年(1344年),任许有壬为江浙行省左丞,辞之。至正六年(1346年)四月,召为翰林学士,又辞。是年闰十月,复以翰林学士承旨召,仍知经筵事,他未便再行坚辞,只好领命。次年,授御史中丞。未几,复以病归。

至正十三年(1353年),起拜许有壬为河南行省左丞。至正十五年(1355年)正月,升任集贤大学士,寻改枢密副使,复拜中书左丞。是年秋,转任集贤大学士兼太子左谕德,阶至光禄大夫。至正十七年(1357年),他已71岁,以老病致仕,回到彰德。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九月二十一日卒,终年78岁。自仁宗至顺帝,许有壬“历事七朝,垂五十年”,“遇国家大事,无不尽言”,“明辨力诤,不知有死生利害”。谥“文忠”,葬于安阳城西北武官之原、洹水之阳。

许有壬“善笔札,工辞章”,其文章诗词,在元代堪称“巨手”。当时的著名文人欧阳玄(欧阳修之后)谓其文章“雄浑闳隽,涌如层澜,迫而求之,则渊靓深实”。他的著作有《至正集》《圭塘小稿》等。《至正集》系其一生诗词文章之汇编,许氏逝世前由门生集录编订,身后历经数百年之周折,方得以付梓刊印,凡八十一卷。《圭塘小稿》为许有壬自辑,后由其弟许有孚(字可行)重加编次,乃《至正集》“不具录者也”,即《至正集》所未收入的诗文。另有《圭塘欸乃集》,是数人诗作的结集,非许有壬一人之诗集,为许氏与其弟许有孚、子许桢、宾客马熙(字明初)吟咏唱和之作。

崔铣,字子钟,又字仲凫,号后渠,又号洹野,世称后渠先生。崔铣祖籍山东乐安,他的高祖父崔太、曾祖父崔彦和都务农,到祖父崔刚才入学读书。明朝宣德年间,崔刚任彰德赵王府广有库大使,遂入籍安阳。后来崔刚被赠中宪大夫、陕西延安府知府,他祖母蔡氏,被赠为恭人。崔铣的父亲崔升,字廷进,因其父崔刚为彰德赵王府广有库大使,便来到安阳定居。崔升在明成化五年(1469年)中进士,先做工部主事,后做兵部武选员外郎。他直言敢谏,不怕得罪权贵,后任延安知府、四川参政。他为官清廉,常服布袍,家童拾马粪烧火做饭,颇有政声。母亲李氏被封为淑人。崔铣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家庭影响。

据何瑭所撰《崔文敏公墓志铭》载,崔铣出生时,他母亲“梦蛟起舍西塘,云雾弥天,惊悟而生”。崔铣5岁就学习礼仪,能对答诗句。崔铣10岁时随父在延安府学习《论语》《孟子》《中庸》《诗经》,能著文章。之后又“博及性理,通鉴群书”,15岁时能讲解太极图,读通了《周易》,并可作预测。崔铣17岁时,娶妻李氏。崔铣22岁、25岁两次进京会试不第。弘治十八年(1505年)崔铣28岁时中进士,入翰林院任编修,参加《孝皇实录》的编写。当时宦官刘瑾专权,有许多官员对他阿谀奉承,而崔铣却不以为然,见了刘瑾仅仅作个揖。刘瑾非常生气,对他的党羽吏部尚书张彩说:“翰林院那些书生中,最轻薄的就是那个崔铣。”想让张彩处罚崔铣,但张彩认为崔铣文才过人,不宜处置。崔铣的好友河南武陟人何瑭也是任编修,刘瑾对何瑭的不恭也十分生气。何瑭对崔铣说:不管刘瑾怎么对待我们,“吾两人不可易节”。崔铣坚决地说,我安于坚持正义,听从命运安排,这我早有准备。正德四年(1509年)《孝皇实录》修成,刘瑾借故将崔铣外放南京做吏部主事。这时南京一个任粮长的官吏,将国库的粮食“易美以恶(用坏粮食换好粮食)”。崔铣将此事查出,便将这个粮长撤职。这个粮长便“赂请权贵”为他说情,但崔铣却“固执不可”。南京吏部尚书对崔铣说:“尔谪仙也,何苦为?”(你是一个被贬谪到南京的人,何苦为难别人呢?)但崔铣并不为之所动,最后仍然将这个投机的粮长撤职。正德五年(1510年)刘瑾被杀,崔铣被召回京城,经常上书言事,并又参与廷试、讲学。后来崔铣引疾辞官回到安阳,于正德十四年(1519年)在安阳城西的渠旁建一书屋,名“后渠书屋”,悉心读书、讲学和著述。这时他“笔耕授徒,删定二程遗书,并作郡志” (郡志即《彰德府志》)。他于妻子死后,行祭礼三年,并“食粮异寝”,并不再娶,可见他与其妻感情至深。

崔铣在安阳建后渠书屋讲学授徒时,特别注意培养那些品学兼优的人。他看到学生中有张溱、张洧兄弟聪明好学,就加意培养。崔铣认为张洧是个奇才,“性敏志锐”,便为其“说诸经,且指授古文词”。后来张洧做了景州知州,“节费缓征,祛蠹恤隐,摧豪植良……讼平政理,贤声蔚然”,又“均平田赋,廉核豪姓隐蔽者置于法,余多望风自实”,受到朝廷和百姓好评。这些与张洧小时候受到崔铣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嘉靖元年(1522年),朝中大臣建议起用崔铣,崔铣再次进京,编写《武皇实录》,参与讲学,第二年升为南京国子监祭酒,学生们听说了,都说“我们可得到好老师了”。崔铣“日衣冠坐东堂,诸生朝夕问难,先生响答不倦”,尽心尽责。崔铣在嘉靖三年(1524年)冒犯了明世宗,罢官返回家乡安阳,给他送行的官员和学生有1000多人,其中有人将崔铣送过长江,方洒泪相别。崔铣离开南京时“行不役一夫,囊中无江南一物”,只是带了几箱子的书,崔铣笑着对别人说:“人言金祭酒,我金若冰矣。”崔铣还乘醉作歌说:“故园菽水知堪养,捷径终南保未曾。”(家乡的田园足够供养我的生活,依靠投机做官我是坚决不干的。)崔铣回到安阳后潜心治学,他教导学生说:“道在五伦,学在治心,功在慎独。”这次在安阳期间他父亲病逝。崔铣非常孝敬父亲,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崔铣这次在家乡16年,著作甚丰,其中最重要的著作是《洹词》。

嘉靖十八年(1539年)崔铣62岁时又被起用,任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不久,晋升为南京礼部右侍郎。第二年崔铣进京祝贺世宗生日,返回途中患病,乞准朝廷回家乡安阳调养。嘉靖二十年(1541年)五月二十三日病逝于家,享年64岁,朝廷赠为礼部尚书,谥号“文敏”,葬于安阳县城西北彪涧村。

崔铣年轻时喜欢饮酒,“尽数斗不乱。中岁,自厉于学,言动皆有则”。他认为,“孟子所谓良知良能者,心之用也。爱亲敬长,性之本也。若去良能而独挈良知,是霸儒也”。他很崇古,并强调国君的作用,认为:“三代而上,井田封建,其民固,故道易行;三代而下,阡陌郡县,其民散,故道难成,况沿而下趋今日乎!然人心弗异,系乎主之者而已。”崔铣死后受到后世尊敬。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即在故居建有崔铣祠堂,万历七年(1579年)彰德知府常存仁又重修。

崔铣死后,他的好友何瑭为其作《崔文敏公墓志铭》,赞扬了崔铣的高尚品德和人格。崔铣一生著作甚丰,主要有《洹词》和《彰德府志》。崔铣品德高洁,如玉如雪,学行一致,后人将他与春秋颜回相提并论,为纪念他,人们将崔铣所居前的小巷改称小颜巷,在今安阳市旧城东南小颜巷北有崔铣祠堂。

张士隆,字仲修,明代安阳人。他弘治八年(1495年)中举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中进士,是明代中叶一位学识渊博、办事认真的官吏。

张士隆博学多识,于弘治八年(1495年)入太学,与安阳籍的崔铣、寇天叙、马卿、吕楠等官吏切磋学艺,以学问闻名遐迩。正德六年(1511年)张士隆为御史巡监河东。在任期间他弹劾并罢免了贪官刘愉,并建立“正学书院”,振兴教育,以学识渊博名声大噪。

当时宦官活动十分猖獗。正德九年(1514年)宦官在北京皇宫寻衅站闹事,使乾清宫发生火灾。张士隆上书明武宗不要宠信宦官,而应勤于政事,明察忠奸。张士隆的上书被宦官所扣,宦官以武宗名义驱逐张士隆出京任“凤阳织造”。张士隆离京之后,宦官活动更加猖獗,经常以“赐棍”的名义,打死一些正直的官吏和平民。慑于权阉气焰,自都御史以下的官吏都不敢过问政事。张士隆不畏权势,弹劾宦官劣迹,引起朝野震动。与宦官有密切联系的锦衣千户廖铠与其父廖鹏作奸犯科,贪污受贿,民愤极大。张士隆弹劾廖铠父子,要武宗绳之以法。因事件牵连到奸臣钱宁,钱宁便诬告张士隆“治狱偏枉”。武宗听信谗言,贬张士隆为晋州判官。

明世宗继位后,下诏恢复张士隆的官职,并让他出任陕西副使。当时汉中一带治安很乱,盗贼气焰嚣张。张士隆到任后下令“匿贼者罪及妻孥,无赦”。于是盗贼纷纷就擒,治安很快好转。张士隆又在汉中“筑堰溉田千顷,民利之”,使汉中平原取得了好收成。

郭朴居官图像
(摄自郭朴政居)

郭朴,字质夫,明代安阳人,祖籍安阳县白壁镇东柴村,后迁居安阳城内。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中进士,名次为二甲第四名。嘉靖四十年(1561年),吏部尚书欧阳必进罢职,郭朴接任吏部尚书。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三月,郭朴兼任英武殿大学士。当时进入内阁的大学士,亦称“阁老”,相当于宰相之职,故郭朴被世人称为“郭阁老”。

郭朴与高拱(河南新郑人)同时入阁,时内阁首辅为徐阶。是年十二月,明世宗驾崩,明穆宗即位。徐阶在草拟遗诏的时候,未同高拱、郭朴商议,遂引起高拱、郭朴不满,隔阂日深。隆庆元年(1567年)五月,高拱愤而致仕。九月,郭朴也致仕回籍。告老还乡后,回到故乡安阳隐居于安阳东郊,过着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他曾赋诗咏怀:“茅厦三间蔽日,槿篱四面遮风。几上一编农谱,壁间几幅耕图。”这就是他晚年的真实写照。根本不像一个曾位居宰相的人。万历二十一年五月十八日,郭朴卒,享年83岁。赠太傅,谥文简。翌年(万历二十二年十月二日),葬于安阳东北方向的韩陵山阳。

现安阳市钟楼东侧有郭朴祠对外开放。由于郭朴数百年来声名远播,每天到郭朴祠参观的人很多。我作为这本书的主笔,自打幼年开始,经常听长辈讲述郭朴为官的故事,心灵深处充满了对他的崇敬。在编写此书的过程中,本书两位作者不仅反复到郭朴祠瞻仰,还特地到郭朴故居(白壁镇东柴村)拜访,受到村干部和群众的热情接待。在郭朴老宅堂屋正中墙上,悬挂着万历皇帝朱翊钧亲题的一个大牌匾“师傅元宰”。牌匾下方是郭朴的居官图像。

郭朴之所以深受世人的尊敬与爱戴,有两件事必须在这里浓墨重彩记之。

宦海沉浮,免不了有人被政治激流断送了性命。只要是忠臣良将遇事,郭朴从不袖手旁观。当时有个年轻气盛的海南人叫海瑞,原是淳安县的一个知县,后来升任户部主事。谁知仕途险恶,海瑞栽了个大跟头,一头栽进了政治旋涡里,海瑞惹恼了皇上!海瑞危在旦夕!

事情发生在明嘉靖四十四年冬天。年轻气盛的海瑞誓死要给皇上提意见,而且意见提得十分尖刻,尖刻得就是平常人也难以接受。世宗皇帝看过海瑞的奏章,顿时七窍生烟,火冒三丈,将海瑞的奏章狠狠摔在地上,厉声对殿前侍卫喝道:“这哪里是提意见,分明是对朕的恶意攻击,大胆狂徒,一派胡言,快与朕拿住此人,不要放走了他!”一个名叫黄锦的太监马上告诉皇帝:“皇上,听说这个海瑞上疏时,预先就买了一口棺材,并且和妻儿老小诀别,给家里所有的闲杂人等一一发了银两,让他们各自投亲靠友去了,这个海瑞绝不会逃走的。”皇上当下传旨,将海瑞打入死牢大狱。御林军奉命去后,太监黄锦将海瑞的奏本捡起,放在御案之上,气急败坏的世宗皇帝又重读奏本,不知不觉心里有所触动,感到海瑞所说,亦有可取之处。世宗皇帝自言自语道:“这个海瑞还有点像商王朝那个叫比干的忠良,可朕并不是纣王啊。”转眼间,冬去春来。明嘉靖四十五年,世宗皇帝已是花甲之年,便召郭朴进见,问郭朴对此有什么良策。郭朴见世宗皇帝身体虚弱,劝皇上保重身体,暂时不宜出宫,有些事情暂缓处理为好。世宗又道:“郭爱卿,你也知道那个海瑞给朕提的意见是多么尖刻!朕不爱护自己的身体,致使病痛缠身。如果朕像前几年精力充沛地在金殿之上执掌朝政,及时处理国家大事,何至于被那海瑞尖刻地指责呢?这个海瑞真是死有余辜。”提起海瑞,皇上就气不打一处来。郭朴奏道:“海瑞这样做,实在愚笨,他做知县时就憨厚刚直,但是,海瑞的内心也是为了陛下好,其心尚可原谅,老臣乞请陛下开恩,饶恕海瑞,他一定会为陛下的江山社稷肝脑涂地。”世宗叹道:“朕也不愿多杀这些敢于向朕提意见的谏臣了。”郭朴退出后,太监躬身递上法司的奏折,奏称:“海瑞实为对皇上讽刺讥笑,论罪当死。”世宗略略一瞧,便将奏折搁在一边,并不加批复。如果世宗随手加上批复,海瑞性命难保。海瑞不死,多亏了郭朴。这一幕,实在惊心动魄。

郭朴一贯秉公办事,唯才是举,知人善任。虽然手握重权,却从不滥用,虽然深受皇上宠爱,他从不恃宠专横。所以,《明史》称郭朴“为人长者”(德高望重的人)。

仁义巷的来历很是动人,在安阳可谓家喻户晓。郭朴的老家就在离钟楼不远的地方。有一天,身在京城的郭阁老刚下朝回府,就接到老家夫人写来的一封家书。信中说,邻居王山盖房时,多占了家里一墙宽的宅基,想让他派人回来压压对方,为她出气。

郭阁老看完书信,马上叫人润墨,写了一封回信。郭夫人接到回信,急忙拆开细看,只见信中写着四句诗:“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夫人顿时明白了,马上让家人从自己宅院的一边让出了三尺宽的地方给王山使用。

王山很受感动,他主动把自己的墙拆了,往后退了三尺,这当中的地方便闲置起来。后来,从这里走的人多了,便成了一条小巷。人们为了感念郭朴义让宅基的品行,便给这条小巷取名叫仁义巷。

事实真的如此吗?安阳在清朝就有了仁义巷这条街。在清嘉庆二十四年的《安阳县志》中记载:“郭文简(郭朴的谥号)住宅,近北城……邻人筑墙,侵其址。子弟致书京师,告公。公命以地让邻人,邻人感公谊,遂交让为隙地。里中因名其居,曰仁义巷。”有史书为证,这件事似乎应该是真实的了。

但在查阅相关资料时却发现,明朝有一个叫林翰的人,早于郭朴在朝为官。他曾写过一首《诫子弟》的诗,内容是:“何事纷争一角墙,让他几尺也无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与后来郭朴的那封家书如出一辙。在许多地方,也都有仁义巷、仁义街的传说,故事大同小异。尽管如此,但这并不能削弱仁义巷的价值和意义。

有的学者认为,仁义巷仅仅是个传说而已,历史上根本没有此事。有的学者态度比较保守,认为这可能是后人杜撰出的一个故事。

如果事实真的如此,仁义巷似乎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百年的故事,厚重的人文,竟这样轻而易举被撕破、掩盖。但从另一个层面说,我们的先人创造出这样一个传说,而且流传至今,不正是说明了安阳人对这些美德的向往、追求与尊重吗?如此想来,即便历史给安阳人开了个玩笑,我们也并没有失去任何宝贵的东西。仁义巷的美谈,还会在我们这一代口中相传下去。(www.xing528.com)

拂去历史的尘埃,沿着时间的长河,郭朴伴随着他的故事从五六百年之前一路走来,在安阳人心中,他从来都是那样古道热肠,或是仁道大义,或是充盈着救世情怀。郭朴这种浓浓的入世情怀,还将和他的故事一起,生生不息,传递千年,一直温暖着每个安阳人的心田。

郭朴的著作有《学约》《画思箴》《四畏箴》《九字图说》和《续邺乘》。《续邺乘》又称《彰德府续志》,是郭朴于万历九年(1581年)家居时所纂修,接续崔铣嘉靖年间所修《彰德府志》,故称“续志”。两志相距约60年,“续志”有上、中、下三卷,分地理、建置、祠祀、田赋、官师、人物、选举、杂志、艺文等门类。

宋讷,字仲敏,滑县人,是明洪武年间一位博学多才的文臣。作为封建时代的文人学士,宋讷性格稳重,学问渊博。他在元朝至正年间中进士,任盐山尹;元朝灭亡后,弃官归田。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太祖征集天下名儒18人编纂礼乐诸书。宋讷参与了这次编纂活动,显露了非凡的才华,被聘为国子监助教,并以说经为当时的学者所崇敬。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他被明太祖任命为翰林学士,主持撰圣庙碑,因完成任务出色而被明太祖朱元璋任命为文渊阁大学士,不久又迁国子监祭酒。宋讷为明王朝的教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任国子监祭酒期间,教授皇族及文武大臣子弟,“为严立学规,终日端坐讲解,无虚昼夜”,兢兢业业,为国育才。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朝廷开科取士,共取进士470多人,而由宋讷教授的国子监生就占了2/3。朝廷又一次策试,结果和原来的一样。明太祖很高兴,写文章赞扬他。国子监助教金文征妒忌宋讷的才能,与其他大臣在朱元璋面前说宋讷的坏话。朱元璋调查弄清真相后,处死了金文征等人,对宋讷愈发器重。

宋讷不仅在教育上政绩显著,对边防攻守也很精通。他曾向明太祖阐明自己的攻防方略。当时沿海无战事,陆地边疆战事频繁,他建议明太祖要像汉朝的赵充国一样,在大将中选勇谋之人,“东西五百里为制”,在边陲布兵屯田,远近相应,敌来则战,敌退则耕。这样将士给养自足,对巩固边防也有好处。他的建议受到了明太祖的赞许。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宋讷病逝,葬于滑县,明正德年间得谥号“文恪”。明太祖在《御制祭国子监祭酒宋讷文》中说:“朕自开国以来,首建大学,育天下之生徒,期在造就人才,以备任用……朕以尔学行老成,掌命其事。尔能恪体朕意,施教有方,数年之间,得才为用……”宋讷一生著作颇丰,主要有《西隐集》10卷,《宋氏家谱》12卷。现滑县宋林村有宋文恪祠堂。

刘潺,字宗澜,安阳城东今辛村乡刘太保村人。他少年时就很尊敬他的老师张祥,后来做了官,仍然像以前一样尊敬自己的老师。天顺丁丑年(1457年)初授刑部主事,之后他便将大量俸禄用于奉养父母,一年四季都只穿布衣服,外出骑着毛驴。刘潺为政清廉,办事认真,有一次湖广都御史翁世资状告都指挥,皇帝下诏让刘潺会同御史焦显办理这个案子。焦显要将都指挥下狱查办,刘潺认为不可,应该秉公办案,最后证明翁世资有罪,便将翁世资下狱。他做了郎中后,有一次京城一富有人家兄弟二人为了争夺财产继承权,重贿官府,案件经年不结。后来刘潺接办这个案子,兄弟二人又重贿刘潺。刘潺将他们的贿金送到上司那里,然后秉公办理,才将此事处理。他做浙江参议时,浙江有一个姓卢的进士,在家乡为非作歹。刘潺查实情况,将姓卢的进士除名。刘潺对苦难老百姓十分同情,有一年他从四川布政使调任顺天府尹,在上任路上看到大量饥民流入四川逃荒,而把守关口的官吏不许难民入蜀,刘潺便令守关官吏弛禁,给逃荒的百姓一条生路。后来他官至都御史、辽东巡抚,不贪图富贵权势,于弘治初年辞官归乡,在家乡安阳过着教书和耕田生活。刘潺孝敬长辈,“祭墓必泣”,平等待人,“虽幼贱与均礼”,78岁病逝于乡里。

翟政,安阳人,少年时聪明过人,听别人读诗数百首都能“尽记忆”。明景泰甲戌年(1454年)中进士,初任大理评事,后来晋升为山西佥事。这时一个姓李的都御史因罪被人告发,皇帝下诏让朝廷大臣查办此案,但众人甚感棘手,将查办此案的事推给了翟政。翟政办事认真,性格耿直,又不知官场的险恶,经查证落实,将事实真相向上级做了汇报,这个姓李的都御史几乎因此被免官。后来吏部要裁减各省府的官吏,正好考核官就是以前那个姓李的都御史。李都御史为了报复翟政,将翟政考核为“下下”等,翟政被罢免。翟政很生气,说:“这是你上官的过错,是在欺骗皇上。”“古以忠赏,今罚吾忠,吾君安得闻。”他把希望寄托在皇帝身上,于是上书皇帝辩解,但昏庸的皇帝还是罢了他的官。翟政回乡后十分贫困,但他不巴结任何权贵,“言不依阿,行无藻饰”,“日坐廷中,诵书学诗,取古帖临写”,“居乡几四十年而卒”。明朝官场腐败,互相倾轧,正直的官吏难以立脚,翟政可以说是明朝政治腐败、官场斗争的牺牲品。

许三礼,字典三,号酉山,明末清初安阳人。其祖籍河北真定(今河北正定),先祖许彪始迁居安阳。他生于明末天启五年(1625年),早年受业于著名学者孙奇逢,在林虑山中读书。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中举,顺治十八年(1661年)登进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赴京师谒选,与当时名士魏象枢、叶方蔼等人关系密切。这年他在京师写成《读礼偶见》两卷。同年赴任浙江海宁县知县。

海宁是个滨海县城,素来难治,有十几任知县因难治“解绶而去”。许三礼将“一切升沉得丧”置之度外,整顿治安,兴利除弊,“矫矫自持,一尘不染,悉屏请谒”。因他作风正派,敢作敢为,“无敢有梗其法者”。他对教育极为重视,利用旧庙建“正学书院”,对于那些贫穷而交不起学费的生员,也准许他们进书院读书。许三礼又建“海昌讲院”,亲自到讲院授课,同时还延聘了黄宗羲等著名学者到讲院讲学。康熙十五年(1676年)二月,黄宗羲应许三礼之邀到海宁讲学,主持海宁讲席五年之久。许三礼与黄宗羲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讲院每次授课听者都很多,讲堂容不下,屋外旁听者有数百人之多。

许三礼在海宁期间还注重兴修水利。海宁境内的两条河因长期失修,河床淤塞,商船不通,农田不得灌溉。许三礼组织民力疏浚河道,挖出的淤土作肥料肥田,河道两岸栽种桑树。“民之乐于开浚者且万计,不三旬而功告成”,自此以后,商船往来,“遇旱,则外港之水得采;遇潦,则骤涨之水无忧”。人们还作诗赞颂说:“往者沟涂废,川港失其故。堙淤郁不通,旱涝遂莫措。久为豪右资,民瘼恬不顾。去岁率丁壮,躬亲畚锸具。潦浅更浚深,荡然无泥污。岂惟利田畴,篙师亦易渡。”

许三礼还主持编修了《海宁县志》。康熙二十年(1681年)秋,许三礼离任赴京考授御史。他在海宁八年,声誉很高,黄宗羲称颂许三礼为“循吏第一”。

康熙二十至二十三年(1681~1684年),许三礼滞留京师,候补在家,著有《易贯》一书。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七月任福建道监察御史。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八月任通政司右参议。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三月,任太常寺少卿,七月转任大理少卿,十月充武殿试读卷官,十二月迁顺天府尹。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二月许三礼因病乞归,未得允许,三月升为兵部督捕右侍郎,九至十月病情加重,康熙三十年(1691年)正月初九逝世于邸舍,终年67岁。灵柩运回家乡,安葬于安阳县西之灵药。

徐宪,明朝安阳县天池村人,是成化戊戌年(1478年)进士,授任松江推官。松江虽然富饶,但民风较差,不好治理。徐宪约束自己,对百姓推诚布公,受到百姓欢迎。有一个偷了别人耕牛的人将牛角用刀砍掉,又用火烧,使人不好辨认。徐宪就让人把牛放入田野,牛跑到了原来主人家,于是判了偷牛人的罪。松江百姓对徐宪心悦诚服,称徐宪为“徐青天”。

李学诗,明朝安阳城东曲店人。少年时就“矢心向学,虽衣食弗给,而处之晏如。常携书陇上读,见者异之”。他是嘉靖乙丑年(1565年)进士,初为枣强知县,“清慎刚明,善决疑狱”,被提升为监察御史。任上他“察奸剔蠹,宿弊尽厘,风纪大著”。又在苏州、松江一带“申理冤抑,政不用猛,而权豪敛戢,贪污者闻风解绶去”。他“愤郡邑贪纵成风”,上书陈《禁贪七事》。皇上让各地“进贡金珠宝石,岁为例”,李学诗就率百官上书谏止。有些因被他推荐而升任的官员用钱来感谢他,都被他拒绝。他最后在大理寺丞任上逝世,年仅47岁。当时人们对李学诗作了这样的评价:“学诗长身伟干,凝重无傲,天性孝友,寡言笑,语无欺诞,行无矫饰,好恶一揆于正,不随流俗低昂。”

尚存义,明朝安阳县人,字钦父,万历辛卯年(1591年)举人,初司教清丰县,继升为唐山知县、乐平知县,“正直廉洁”。他在乐平为知县时,前任知县因敛民财,库存银较多,衙门里有人劝尚存义可以取用,但尚存义却严厉批驳说:“以利诱余乎,余非利可诱也。”然后将敛取的钱财退还了百姓。后来升为东昌同知。当时魏忠贤专权,“郡县多立祠祀之”,“存义独不肯,台司屡劝,不为动”。所以被人们称为“强项令”。

张孟贤,安阳县人,也是一个廉洁的官吏。他是天顺己卯年(1459年)举人,官至南京兵部郎中。有一次有人趁他害病时对他行贿,他立即站起来对来人斥责说“贪财者后不昌,悻进根不固,必险必倾”,坚决拒绝贿赂。

马丕瑶,字玉山,清末安阳蒋村人。同治元年(1862年)进士。历任山西平陆县、永济县知县,解州(今山西省运城)、辽州(今山西省左权县)知州,太原府知府,署理山西按察使和山西布政使。

光绪十三年(1887年)任贵州按察使,旋迁广西布政使。光绪十五年(1889年)秋,任广西巡抚。创建官书局,意在“惠士林而广教化”。又革除了压制和阻挠当地读书人应考上进的弊政,“以广登进”,使士民“读书明理”。

马丕瑶在广西政绩最著者,乃为倡办蚕桑,开设机坊。光绪十五年(1889年)冬倡办之始,吏民多数不得其法,他便四处寻访蚕桑之书,将《蚕桑实济》《蚕桑提要》等书刊印数千部,分发到广西各地。对于兴办蚕桑、开设机坊成绩显著的官吏,他上奏朝廷,请予褒奖。鉴于广西地方贫瘠,蚕桑初办,马丕瑶两次上疏,请求朝廷豁免广西所产丝绸的商税,得到准免。经过几年的多方努力之后,“民情兴起争趋”,“民间蚕事大起”,“已有渐推渐广之势”。据光绪十七年(1891年)的统计,当时广西栽种桑树已达27600多万株,产丝20.6万余斤,织绸2690余匹。

马丕瑶(摄自马氏庄园)

马氏庄园

光绪十八年(1892年)正月,马丕瑶忧免回籍守继母丧。光绪二十年(1894年)十月授广东巡抚。时值中日甲午战争之际,马丕瑶积极修复海防设施;选拔任用有统率指挥才能的得力将领,兴办团练,以补军旅之不足;加强武器装备,既操习洋枪洋炮,又加紧赶制土造枪支。甲午战败,李鸿章奉清廷之命,前往日本马关签订投降卖国的条约。消息传来,马丕瑶“愤懑不能自已”。四月四日,他上奏《力阻和议折》,指出此和议“是虽和不和,即和亦不能终和”。建议“严整师旅,速将所失地方克期收复”;沿海沿江,“将防务切实严备,以遏寇氛”;“各省民团义旅,准其一律助战”。他在奏折中最后写道:“自古战事,不在于外势之强弱,而判于一心之敬肆。但使我上下中外,共常存忧勤惕厉之心,自可收扫荡廓清之效。国威一振,众志成城,彼曲我直,彼骄我奋,败者可胜,失者可复,数月以后,事局必变。”

是年秋,马丕瑶一病不起,九月初八卒于任上。

马丕瑶居官期间,政绩卓著。光绪皇帝亲自为他题了“百官楷模”的牌匾,左宗棠也为他题赠了“清节皎然”的牌匾。

光绪皇帝为马丕瑶题写的“百官楷模”的匾额

左宗棠为马丕瑶题写的“清节皎然”的匾额

马丕瑶家修身堂门前的一副对联: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

刘青霞,安阳县蒋村人,马丕瑶三女。幼读私塾。18岁时嫁与尉氏富户刘耀德,故称刘青霞。25岁时夫亡,因无兄弟子嗣,刘氏族人为争产涉讼,青霞长年被卷入无休止的争讼之中。

1907年,青霞随兄马吉樟东渡日本,游历考察。在日本半年,她结识了许多同盟会人士,思想锐进,很快即加入同盟会。青霞与友人燕斌在东京创办《中国新女界》月刊,宣传妇女解放。当时,留日豫籍学生和同盟会员筹备出版《河南》杂志,以宣传民族民主革命,苦于经费无着。青霞慨然捐款2万元,使该杂志得以问世。后同盟会河南支部决定在开封开设大河书社,作为推销《河南》等革命出版物的机构和秘密联络、集议的处所,青霞又捐助巨款。同盟会会员张钟端于1911年夏由日本返国,青霞通过时任湖北提法使的次兄马吉樟,使张入其幕府以做掩护,暗中从事革命活动。年末,张钟端等在开封策动起义,青霞又捐银1600两充作活动经费。民国初年举办爱国捐,反对袁世凯政府向六国银行团拟借巨款,青霞被推举为河南国民捐事务所总理,主持其事,旋遭反动势力的压制,愤而辞职。在此期间,她还积极参加京津地区妇女要求参政的运动,并被选举为北京女子参政同盟会会长。

青霞对兴办近代教育事业也很热心。1908年,她在尉氏县创办华英女校,这是河南较早的女校之一。还在尉氏办了一所蚕桑学校,捐地30亩,购置湖桑万株,辟设实习桑园。又分别捐银3000两,资助尉氏高等小学堂和省城中州女学堂、中州公学,捐银3万两资助北京豫学堂,对京师女子师范学校、北京女子法政学校也有巨额捐助,因而颇受京师人士钦仰。辛亥革命前后,她曾被延聘为北京女子法政学校校长、北京女子学务维持会会长。

马丕瑶女儿刘青霞(摄自马氏庄园)

在社会福利事业方面,她也尽力而为,如在贾鲁河上修桥,在本县开办孤贫院和平民工厂等。青霞的这些作为,引起刘氏宗族中一些人的强烈不满,遂群起而攻之。青霞乃于1913年亲赴上海,两次会见时任全国铁路督办的孙中山,表示愿将全部财产捐献,作修建铁路之用。后国民党发动“二次革命”失败,刘氏族人控告青霞私通国民党,反对北洋政府。经其兄马吉樟(与袁氏有交)疏通庇护,才得幸免于难。

1922年,冯玉祥任河南督军,青霞毅然将财产全部交公。冯依青霞夙愿,将这笔巨款大部用于河南的教育事业。这一年,青霞回到阔别的故乡安阳。不久,即因病去世。

暴质夫,名式彬,字质夫,河南省滑县暴村(今属牛屯镇)人。他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幼读私塾,16岁入邑庠。科举废止后,考入怀庆府中学,后又进开封省立优级师范学校读书。因其学业出众,未毕业即被委任为覃怀中学学监。1908年,暴质夫与中国同盟会派来开封活动的杜潜会晤,加入同盟会。1910年,他聘请革命同志到校任教,如刘粹轩任经学教员(主要讲《春秋左传》),张宗周任数学、体育教员。后赴汴协助杨勉斋主持中州公学,杨任监督,暴任监学。当时同盟会河南支部就设在中州公学,该校成为当时河南革命运动的策源地。暴质夫积极进行革命宣传,他曾编写《中国近代史讲义》,印发给学生们阅读。

是年八月,暴质夫回家乡滑县调查情况,看到官吏贪劣,民怨沸腾,即与本县士绅洽商,借办“守望社”维持地方秩序的名义,准备武装起义,并设法从天津购来200支步枪及数千粒子弹。当时河南同盟会为了联络武装力量,曾派人分路进行活动,暴质夫、韩立纶、张宗周负责豫北一路。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他们发动地方武装,破坏铁路交通,阻止清军南下。后因闻清帝退位,乃中止了这一行动计划。

1912年,暴质夫被选为河南省议会议员。他竭诚拥护孙中山的主张,与拥袁派议员展开激烈斗争,竟遭迫害,手腕被枪击伤。但脱险后矢志不改,革命更加坚决。不久,被任命为孟县知县。1913年转任陕西渭南县知县。1915年,袁世凯准备称帝,激起全国人民的反对,暴质夫赴河南镇平一带开展讨袁活动。1917年护法战争起,他与革命同志谋划在南阳起义,派张宗周运动南阳镇守使吴庆桐部,张不幸被捕遇害。暴质夫遂转入陕西,发难于蓝田,破潼关,占商南,后被敌围困50日,乘夜突围出走,又为陕军许兰洲部所俘。许素闻其名,亲为解缚,待以上宾,恳请佐幕,暴不允,许乃派人将其送往三原。暴质夫到三原后,即参加了以于右任为总司令的靖国军,被任为秘书长。靖国军的文件,多由暴起草,枪林弹雨中,可立马而就。于右任曾写“结交一言重,挥笔四座惊”的对联送之,对暴重信义、多才华倍加赞许。在一次战斗中,因寡不敌众,暴质夫被俘,他挺胸阔步,高喊:“我是暴质夫!”陕西督军陈树藩闻知,欲以怀柔手段缓和靖国军攻势,乃将暴予以释放。

20世纪20年代初,靖国军趋于瓦解,暴质夫回到河南。孟县士民闻之,选出代表到省府,请求派暴氏再次做孟县知县。后来在他离任时,当地人民在县城立一“去思碑”,称颂其两次长孟之功德。1922年冯玉祥督豫,遣骑迎暴至汴,询以治豫之策,暴氏以“荡瑕涤秽,与民更始”进言,遂任暴为开封善后总局帮办。不久,省长张凤台又先后委任他为省府秘书长、河南省自治筹备处处长,后因多方掣肘,无可作为而辞职。

暴质夫目睹军阀当道,内战不息,哀国事之多艰,叹挽救之无术,忧愤而至于颓唐,放荡而至于癫狂,前后判若两人,郁郁成疾,蛰居于沪。1923年,孙中山在上海召开重要会议,请暴氏参加,并委以两湖宣抚使,欲策动北伐。暴质夫兴奋异常之际,猝然病倒,入宝隆医院治疗,因服药过量,中毒而卒,终年39岁。孙中山先生痛惜之下,亲书“又弱一个”横挽,并拨款治丧,派员护送灵柩回滑安葬。1924年,于右任、胡景翼、张钫、杨虎城、邓宝珊、岳维峻、郭仲隗、刘积学等人发起,在新乡东北卫河之曲购置一块土地,建立暴张公园,立碑建亭,作为对暴质夫和张宗周烈士的永久纪念。

暴方子,名式昭,字方子,滑县南暴庄人。祖父是进士,父为副贡。暴方子幼承家学,长通经史。清光绪四年(1878年),选授江苏震泽县(今吴江县)平望司巡检。光绪八年(1882年),丁母忧。服阙,补授苏州府太湖厅甪头司巡检。在任勤政除弊,德惠于民,刻苦自励,清操廉洁,“非其分所应得,一钱不取”。光绪十六年(1890年)十一月,苏州知府魁元因忌其清正名声,借口暴“情性乖张,做事荒谬”而将其撤职。

暴方子被罢官后,困居太湖中的洞庭西山(亦名林屋山),未过多久便断炊了。山里百姓闻之,感其素日德政,纷纷冒雪前往,送米送柴,肩挑船载,络绎不绝。送柴米者“蔓延至八十余村,为户七八千家,一月之中,共收米百四石八斗,柴约十倍于米”。当地文人秦散之绘了《林屋山民送米图》以记其事。十七年二月,苏州知府下发公文,斥责暴“敛费索米”,并令其“即日来省,毋任逗留”。暴在给知府的禀文中说,此乃“万众心情所愿,怨者不能阻,爱者不能劝,非势趋利诱所能致,亦非乞求讨索所能得也”。但暴方子终于被迫回到了家乡。

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起,湖南巡抚吴大徵督湘军出关御敌,暴方子自请从戎。吴奏请“开复其官”,任为参赞,留营差遣。暴奉命至塞外买马,“往返千里,不私一钱”。因积劳成疾,次年,病卒于关外牛庄军次,年仅30余岁。

奏散之作《林屋山民送米图》后数十年间,在画上题咏者多至几十人,著名的有:吴大澂、俞樾、马吉樟、吴昌硕、胡适、朱光潜、冯友兰、游国恩、俞平伯、浦江清、朱自清、马衡、于安澜、张东荪、徐旭生、陈垣、沈从文、黎锦熙、徐悲鸿等。这幅两丈多长的画卷,成为一件极有价值的艺术珍品。

张凤台,字鸣岐,安阳县前崇义村(今属白璧镇)人。自幼丧母,甚是顽皮。直到十岁仍未就学读书,一天,其父一好友到张家做客。当问及儿子学业时,其父说:“他是个捣蛋鬼,肯定不成器,读书也白读,所以不送他就学。”朋友说:“自小聪慧的孩子且便再顽皮,一旦收心苦读,往往可成大器。如今不让孩子入学,长大后他会埋怨你这当父亲的。”在好友的一再劝说下,父亲方肯送张凤台入私塾。《三字经》上说:“苏老泉(苏洵)二十七,私发愤,读书籍。”张凤台,满十岁,方入学,私发愤,读书籍。他天生异质,一发而不可收。入学不久,《三字经》《百家姓》倒背如流,短短数年,四书五经融会贯通。

光绪十一年(1885年)考中举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登进士。曾先后任直隶省元城(今河北省大名县)、吴桥、束鹿县知县。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五月,擢吉林长春府知府。未几,因母丧归里。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四月,夺情任长白府知府。长白府与朝鲜仅一江之隔,张凤台详考鸭绿江、图们江源流,以明国界;凿通山道,方便交通;并请兵驻守边陲重地。宣统二年(1910年),调任兴京府(治所在今辽宁省新宾县)知府。

1913年春,张凤台任河南内务司长。7月,改任河南民政长,曾参与镇压白朗起义。1914年春,调京任政治讨论会会员。1915年任参政院参政。1916年充任临时参议院议员。1918年为参议院议员。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兴起后,张凤台等在大总统徐世昌的授意下,在北京组织“四存学会”,张被推举为会长。他们以颜元《四存编》中所提倡的“存人、存性、存治、存学”为标榜,企图用孔孟儒学、程朱理学抵制革命新思潮的传播。1920年7月,张凤台任河南省省长。次年8月,河南四存分会在开封成立,张任名誉会长。

张凤台任河南省省长期间,其嫂乳生恶疮。由于张凤台从小由嫂子抚养成人,他称嫂子为“嫂娘”。为报“嫂娘”的养育之恩,遍寻天下良医为“嫂娘”医治,然均不得救。张凤台家丫鬟被收房为妾。此妾姐姐张兰香(现辛村乡北贤孝村人)是笔者本家伯母,经她介绍本村后街乡医崔潘清给张凤台“嫂娘”医治,竟痊愈。为答谢崔潘清的救命之恩,将崔请至开封省政府开设“政府门诊所”(民间传说张把崔聘为名誉副省长),短短数年,崔家暴富。其子崔风亭后来也成为著名的内科医生,供职于安阳市日立广生医院。1951年,不满3岁的笔者患大病即将死去,爷爷到后街请到在家中养病的崔风亭,花费半石(150市斤小麦)注射一支当地社会上奇缺的“盘尼西林”,次日清晨,“死小孩儿”奇迹般地复活。70年来,笔者对崔风亭的救命之恩一直感念不已。

张凤台来河南之前,于北京书肆见明嘉靖《河南通志》一部,遂卖掉所藏部分书籍,买下这部珍本,并题识曰:“异日修豫乘者,当奉为蓝本。”1921年夏,张以省长身份筹建河南通志局,并向省议会咨送了河南通志局组织简章,12月19日获得通过,续修150余年失修的河南通志。复通令各县设立县志局,编写县志。

同时,张凤台又设立官书局,委刘怡宣(信阳人)经理之,四处搜求乡邦文献,将一部分难得之书,汇编为《三怡堂丛书》(“三怡堂”系张凤台的书斋名)刊印出版,收录著述17种、175卷。此外,张凤台还刊印了其他一些地方文献,其中较重要的有清初汪价(字介人)编著的《中州杂俎》(未刊,抄本),经张委人校勘整理后,于1921年铅印出版,并颁发各县。

当时战乱频仍,教育经费往往被军政界挪用,经教育界人士反复力争,张凤台于1922年8月将一部分税收划为教育经费,不许挪作他用,此为河南设立教育专款之始,后来一直延续到20世纪40年代初。

1923年年底,张凤台官场失意,被免去河南省省长职,留汴养病,并继续料理通志局事宜。后回安阳,1925年7月病卒于家,终年69岁。临终前,尚以通志编纂未成为憾。其著作有《长白汇征录》《万国公法提要》《公余辨正录》《鹿岩乡土志》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