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点间测设直线
1.一般测设法
如果两点之间能通视,且在其中一个点上能安置经纬仪,故可用经纬仪定线法进行测设。先在其中一个点上安置经纬仪,照准另一个点,固定照准部,再根据需要,在现场合适的位置立测钎,用经纬仪指挥测钎左右移动,直到恰好与望远镜竖丝重合时定点,该点即位于AB直线上,同法依次测设出其他直线点,如图9-8所示。如果需要的话,可在每两个相邻直线点之间用拉白线、弹墨线和撒灰线的方法,在现场将此直线标绘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如果经纬仪与直线上的部分点不通视,例如图9-9中深坑下面的P1、P2点,则可先在与P1、P2点通视的地方(如坑边)测设一个直线点C,再搬站到C点测设P1、P2点。
图9-8 两点间通视的直线测设
图9-9 两部分点不通视的直线测设
2.正倒镜投点法
如果两点之间不通视,或者两个端点均不能安置经纬仪,可采用正倒镜投点法测设直线。如图9-10所示,M、N为现场上互不通视的两个点,需在地面上测设以M、N为端点的直线,测设方法如下。
在M、N之间选一个能同时与两端点通视的O点处安置经纬仪,尽量使经纬仪中心在M、N的连线上,最好是与M、N的距离大致相等。盘左(也称为正镜)瞄准M点并固定照准部,再倒转望远镜观察N点,若望远镜视线与N点的水平偏差为NM′=l,则根据距离ON与MN的比,计算经纬仪中心偏离直线的距离d。
然后将经纬仪从O点往直线方向移动距离d;重新安置经纬仪并重复上述步骤的操作,使经纬仪中心逐次往直线方向趋近。
最后,当瞄准M点,倒转望远镜便正好瞄准N点,不过这并不等于仪器一定就在MN直线上,这是因为仪器存在误差。因此还需要用盘右(也称为倒镜)瞄准M点,再倒转望远镜,看是否也正好瞄准N点。
正倒镜投点法的关键是用逐渐趋近法将仪器精确安置在直线上,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减少通过搬动脚架来移动经纬仪的次数,提高作业效率,在安置经纬仪时,可按图9-11所示的方式安置脚架,使一个脚架与另外两个脚架中点的连线与所要测设的直线垂直,当经纬仪中心需要往直线方向移动的距离不太大(10~20cm以内)时,可通过伸缩该脚架来移动经纬仪,而当移动的距离更小(2~3cm以内)时,只需在脚架头上移动仪器即可。
图9-10 正倒镜投点法测设直线(www.xing528.com)
图9-11 安置脚架
3.直线加吊锤法
当距离较短时,也可用一条细线绳,连接两个端点便得到所要测设的直线。如果地面高低不平或者局部有障碍物,应将细线绳抬高,以免碰线,此时要用吊锤线将地面点引至适宜的高度再拉线,拉好线后,还要用吊锤线将直线引到地面上。用细线绳和吊锤线测设直线,方法简便。
(二)延长已知线
1.顺延法
在A点安置经纬仪,照准B点,抬高望远镜,用视线(纵丝)指挥在现场上定出C点即可。这个方法与两点间测设直线的一般方法基本一样,由于测设的直线点在两端点以外,故更要注意测设精度问题。延长线长度一般不要超过已知直线的长度,否则误差较大,当延长线长度较长或地面高差较大时,应用盘左和盘右各测设一次。
2.倒延法
当O点无法安置经纬仪,或者当ON距离较远,使从O点用顺延法测设N点的照准精度降低时,可以用倒延法测设。如图9-12所示,在M点安置经纬仪,照准O点,倒转望远镜,用视线指挥在现场上定出N点,为了消除仪器误差,应用盘左和盘右各测设一次,取两次的中点。
3.平行线法
当延长直线上不通视时,可用测设平行线的方法,延过障碍物。如图9-13所示,OM是已知直线,先在O点和M点以合适的距离d作垂线,得O′和M′,再将经纬仪安置在O′(或M′),用顺延法(或倒延法)测设O′M′直线的延长线,得N′和P′,然后分别在N′和P′以距离d作垂线,得N和P,则NP是OM的延长线。
图9-12 倒延法测设直线
图9-13 平行线法测设直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