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纺织业现状及职业规划

我国纺织业现状及职业规划

时间:2023-09-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纺织服装生产大国,我国化纤、纱、布、呢绒、丝织品、服装的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是世界最大纺织品和服装生产国,也是世界纺织品和服装第一出口大国。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纺织服装出口国。

我国纺织业现状及职业规划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纺织服装生产大国,我国化纤、纱、布、呢绒、丝织品、服装的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是世界最大纺织品和服装生产国,也是世界纺织品和服装第一出口大国。纺织品出口约占全球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30%。

但是,纺织工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日渐凸显,主要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薄弱,高技术、功能性纤维和复合材料开发滞后,高性能纺织机械装备主要依靠进口产业布局不尽合理,纺织工业能力的80%集中在沿海地区,出口市场近50%集中在欧盟、美国和日本,尚未形成多元化格局;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纺织工业能耗、水耗、废水排放量分别占全国工业总能耗、总水耗、总废水排放量的4.3%、8.5%和10%;产能规模盲目扩张,部分行业产能过剩。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纺织工业造成严重影响,市场供求失衡,企事业经营困难、亏损增加,吸纳就业人数下降,我国纺织工业陷入多年未见的困境。

1.国内纺织业区域分布情况

我国的纺织工业分布十分普遍,又有一定程度的集中。全国的大纺织业区有以上海为中心的苏浙皖地区,以武汉为中心的湘鄂赣地区,以重庆为中心的四川盆地地区,以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冀地区,以青岛、济南为中心的山东地区,以郑州为中心的河南地区,以山西为中心的山西地区,北京地区,东北地区及西北地区等。其中大的棉纺织城市为上海、天津、石家庄、郑州、武汉;毛纺城市及地区有上海、天津、江苏、辽宁、青海;大的丝纺城市及地区有上海、天津、青岛、大连、无锡株洲益阳、黑龙江等;大的化纤城市及地区有上海、辽宁、仪征、平顶山、丹东保定、北京等地。主要有长三角纺织工业区,泛珠三角纺织工业区,环渤海纺织工业区。效益好的企业集中在浙江、江苏、广东、山东、上海地区,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76%,实现利润占全国的90%。市场和效益有区域分布集中化趋势,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山东、广东、上海、福建六大省份,出口额占全国80%左右。广东主要出口香港;浙江的出口产品附加值不高;江苏、山东以棉制品为主,利润较高;上海是主要的出口口岸;福建以针织、机织服装成衣为主。当然这六大省市也存在分化,上海的发展明显已经减速,江、浙两省填补了上海留下的大量空白,山东纺织业在环渤海经济圈已显示出强大的领头作用,其纺织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广东纺织业的增速不很理想,一方面是由于该地区纯加工贸易的模式存在弊端;另一方面,该地区也逐渐有选择地退出传统行业而专注于新兴产业,但是广东纺织业的整体工业化水平高于江、浙两省。

从区域分布的前景来看,短期内这个格局不会有很大的变化。可能存在的变化有两个:第一是福建可能超越上海;第二是中西部的产业质量可能会得到一些提高。但从中长期来看,随着中国纺织工业本身发展阶段的进一步跃升以及沿海省份在高新产业上的逐步壮大,国内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物流水平继续提高,纺织产业有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

2.我国的纺织品服装进出口情况

中国的纺织服装行业可以说是中国入世后受益最大的行业之一。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从2001年到2010年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基本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幅度,出口十年累计增长近3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纺织服装出口国。入世虽然带给纺织行业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却也同时带来了一系列严峻的挑战。除欧美国家之外,土耳其、巴西、秘鲁、哥伦比亚、南非等众多发展中国家也频频利用各种贸易救济手段限制我纺织服装出口。不仅如此,近年来,我国纺织业还遭受着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以及企业“招工难、用工荒”等棘手问题。站在新十年的起点,纺织业如何克服困难,继续昂首前行?

中国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纺织服装出口国,十年来,纺织服装出口累计增长近3倍。入世为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发展带来机遇,但同时国外贸易保护主义也日益严峻。

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占全球出口份额为15.6%,2009年占到全球出口为31.7%,2010年达到33%,成为全球第一大纺织服装出口国,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按照WTO规则,欧美等国从2005年起全面取消了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配额限制,使我国纺织服装生产出口能力得到充分的释放,迅速拉大我国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从2001年到2010年我国服装出口基本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幅度。其间,除了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国外消费市场需求下降,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随之出现下滑,其余各年度服装出口年增幅均在17%~28%。2010年全球经济缓慢复苏,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再创新高,达到2065.4亿美元,比2001年的出口额累计增长了292.1%,年均增幅为16.4%。

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发展带来机遇,但同时国外贸易保护主义也日益严峻,给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2005年按照纺织品服装协议一体化进程,欧美取消了对我国的纺织品服装的配额限制,但不到一年时间,又以我国纺织服装输欧美激增为由,重新与我国签订中欧中美纺织品服装谅解备忘录,继续实行数量限制。除欧美外,土耳其、巴西、秘鲁、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南非等众多发展中国家也频频利用各种贸易救济手段限制我国纺织服装出口。

现如今,中国已成为纺织品第一大出口国,入世十年的经历对纺织业全球竞争力的提升有着怎样的帮助?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纺织服装出口生产能力逐步得到释放,占国际市场的份额逐年提高,但随着国内经济劳动力、原材料、能源成本的不断上涨,以及国内外诸多不确定贸易因素的影响,中国纺织服装业“低成本、高成长”时代将渐行渐远。纺织服装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研发设计、品牌营销、运营管理能力,使“中国纺织服装”的国际地位正在慢慢发生改变。

纺织服装产业链日趋完整,是我国一大竞争优势。与其他纺织服装主要生产出口国相比,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链完整,是一大竞争优势。尤其是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竞争力有较大提高,全国形成了许多有特色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劳动力成本逐年上涨以及“招工难、用工荒”的问题促使企业加快技术革新、产业转移的步伐。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一直是我国纺织服装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之一。但近年来,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以及企业“招工难、用工荒”的问题,已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目前,我国劳动力成本已比周边东盟、南亚主要纺织服装生产国的劳动力成本都要高。

面对这一难题,我国纺织服装企业进行设备更新、技术改造、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此外,产业梯度转移也方兴未艾。如苏南企业到苏北、安徽开发,粤南地区的企业向粤北、江西等地发展。

产品结构调整,改变追求数量增长的发展模式。纺织服装行业是中国最早开始市场化运作的行业之一,竞争充分。这种激烈的竞争促使纺织服装企业不断提高自身实力,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改变了过去单纯追求数量增长的发展模式。

贸易服务便利化、多元化,满足各种类型外商的需求。除了纺织服装产业链完整,我国贸易服务的便利化、多元化也是外商选择在中国采购的一大因素。出口商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从过去的OEM逐步向ODM、OBM转变,不再仅保证产品的加工质量,而是进一步提供打板、设计、物流分销等一系列的增值服务。企业接单反应也更加灵活,由过去只接大批量、长期订单,转接小批量、交货快的订单,来适应各种不同类型的客户。此外,银行金融服务、物流运输便利也是目前我国贸易发展的竞争优势之一。

以自有品牌开拓外国市场,同时引进国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我国是纺织服装生产和贸易大国,却不是强国,单靠庞大的生产规模和贸易金额不能带来丰厚的利润,以自有品牌开拓国际市场成为不少企业的发展目标。近年来,Lily、Vigoss、李宁等品牌低调在欧美市场开店,拉开了中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帷幕。

另外,原来为外国品牌进行贴牌加工的制造商,变身为其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代理商,实行特许加盟,将外国品牌引入中国市场,不仅经营风险小,而且有国外品牌成熟的市场推广经验,代理的同时,国内厂商也从中受益,如Northland、MEXX等。(www.xing528.com)

近年来,纺织行业竞争压力逐渐增大,尤其是出口领域,面临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竞争日益激烈,相当一部分出口企业倍感困惑,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如何突围?

中国成为世界纺织服装第一大出口国,主要得益于我们的产品在出口价格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除此之外,中国纺织服装在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产品设计研发、企业的快速反应、设备技术改造升级、工艺流程改进以及物流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我国成为世界纺织服装出口大国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但也应看到,随着世界纺织服装贸易、生产格局的变化以及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纺织服装业的快速发展和国内劳动成本的大幅提高,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不可能永远保持较大幅度的增长。

相反,中国纺织服装出口从规模上来讲已经到了顶峰,开始出现拐点,行业必然面临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抉择。纺织服装生产出口企业要转变传统的生产经营观念,要从产品质量、设计研发、提高生产效率、压缩生产成本、人才培养、品牌战略、营销推广以及产品服务等方面提升来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不仅要做出口大国,更要做出口强国。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将成为世界纺织服装出口强国。中国纺织服装出口约占全球份额的1/3,具有绝对的优势。与此同时,纺织服装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根据中国的国情和行业的特点,未来十年乃至更远的未来,纺织服装出口依然具有光明的前景:尽管出口规模可能有所减少,但世界第一的位置难以撼动。行业将在产品结构、设计、面辅料的研发、生产工艺改进、效率提高、配套物流、品牌发展、海外营销渠道的拓展以及自主品牌等方面,提升推进中国纺织服装出口从大国走向强国。

3.纺织品服装的质量情况

纺织品服装是风险非常高的行业。不管是身上穿的服装,还是床上用的纺织品,都是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因此纺织服装的质量问题就尤为重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服装的质量、是否环保、有没有安全隐患都提出了严格要求。

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相继发布了纺织品和服装有关安全、卫生方面的技术法规、法令,形成了所谓的绿色壁垒,给我国的纺织服装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有的企业为了蝇头小利,采用选择质量不良、价格低廉的原辅料,造成产品质量问题,最终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结构设计不合理。设计不合理是纺织品服装最大的质量隐患,占欧盟被通报服装产品的71.4%,占美国被通报服装产品的73.3%。这些问题涉及的全为儿童服装,主要问题是在童装上使用了弹性绳索,拉伸后容易打到儿童的脸部和眼睛;童装的帽绳、下摆绳、固定腰带、裙带、背带等部位超过长度限制,形成过长套索,在儿童活动过程中易被周围的物体钩住造成意外伤害,或可能勒住儿童颈部,存在导致儿童窒息的危险。在欧美国家,只要在合理可预见使用过程中,消费品对人体产生了危害或伤害事故的发生,该消费品就必须被召回。所以生产企业制造的产品如果仅仅满足客户要求,而不了解出口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出口产品还是会存在一定的风险。

(2)配件不符合要求。服装上往往配有各种纽扣、铆钉、小绒球等小零件、小附件,如果装拉链不符合要求,在使用过程中就容易松动脱落。该类质量缺陷占欧盟被通报服装产品的17.14%,占美国被通报服装产品的20%。被召回主要原因是装饰件的缝制牢度未达到规定的拉力要求,儿童因对小物体的好奇心,会撕扯、啃咬这些小附件,脱落后误吞而造成窒息。产品质量存在安全隐患。

(3)使用禁用偶氮染料。禁用偶氮染料在还原条件下将释放出某些对人体有致癌作用的芳香胺,并经活化作用改变人体DNA结构,可能引起人体癌变。在欧盟通报服装中有4批服装被检出含有超标的芳香胺,含量均处于136~356mg/kg之间,超出了欧盟化学品限制令76/769/EEC规定的4~12倍。

(4)重金属含量超标。重金属一旦被人体吸收则会累积于人体的肾、肝、骨骼等重要器官,对健康造成无法逆转的巨大损害。通常美国对一些服装印刷的树脂图案或面料涂层中铅含量控制要求甚严。欧盟对所使用的纽扣、拉链、铆钉、按钮、饰牌等金属辅助材料的镍释放量要求符合94/27/EC规定标准。如2008年8月,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召回了600多条中国产童裙,召回原因为该童裙上的金属扣表面涂料的铅含量超标,违反了联邦含铅涂料标准。

随着国际国内纺织品服装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纺织品服装的质量逐年得到提升。

阅读材料:我国纺织服装质量提高 获外国消费者认可

在2011年5月召开的全国纺织行业质量工作会议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杨东辉透露,“十一五”期间,我国纺织服装实物质量整体提高,得到了国内外消费者的认可。从内销看,纺织服装大类产品抽查平均合格率为86.87%,高出“十五”期间的71.33%;从出口看,我国纺织出口竞争系数是81.64,高出“十五”期间14.84个百分点,而且产值数量价值的增长远远高于数量的增长。

据介绍,2010年我国服装出口总延米为211.5亿米,比2005年提高了27.74%,创汇额提高了59.84%,出口金额增幅高于出口数量增长一倍,证明中国纺织服装产品质量大大提升,从而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

纺织业产品质量水平不断提升,得益于技术装备的改良升级。“十一五”期间,我国纺织业共进口国外的先进设备199亿美金,采用国内先进设备是2800亿元人民币,约1/3重点企业的技术装备达到了国际的先进水平。自动化、高速化的应用,在整体上提高了纺织行业产品的质量。

纺织业产品质量水平不断提升,还得益于行业标准的不断完善。目前行业国际标准采用率高于85%,有些品类的行业标准还高于国际标准。

纺织业产品质量水平不断提升,更得益于监管到位。“质量管理是一门科学,要尽量的量化分析,量化评定,增强可操作性,才能真正促进行业发展。”杨东辉介绍,目前,纺织行业有1万余个QC小组,通过参与企业产品质量改进活动,在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节能降耗、提高职工素质、应对市场挑战、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资料来源:全球纺织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