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灭亡了商朝,建立周朝。为了不重蹈商朝的覆辙,巩固王朝的统治,周天子采取了分封制,对王族、功臣等权门分别授予公、侯、伯、子、男五个爵位(后泛称为“诸侯”),把国家的土地划分给他们,让他们在各自的土地上建设封国,这就是诸侯国。
诸侯国君不仅掌控国政、百姓,还拥有自己的军队,可以征收赋税,任命国内各级官员,但同时,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朝廷缴纳贡赋,国家有难时,各诸侯国要听从周天子的调遣出兵作战。但随着诸侯日渐“独立”,周天子越发坐立不安了……
周武王之后近三百年,公元前781年,周幽王继位。他非但没有奋发图强,挽狂澜于既倒,反而比父辈更加作威作福,重用佞臣,盘剥百姓,纵情声色,以致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诸侯更加张狂,大周江山社稷风雨飘摇。
周幽王四年(公元前778年),他意外地得到了一位绝色美女褒姒。褒姒娇艳至极,让周幽王如痴如醉,宠爱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只是那褒姒虽然姿容艳如桃李,性情却冷若寒冰严霜,进宫后竟没露过一次笑容。这令周幽王耿耿难眠。为了能看到美人一笑,周幽王竟然公开悬赏:谁能引得褒姒一笑,赏赐千金。
佞臣,往往就在这个时候派上用场。虢石父献计说:“或许是深宫大院过于冷清,要是能来一场场面壮观的大热闹,娘娘一定会愁眉舒展,格外开心。而最热闹的,莫过于点燃镐京附近的烽火台,让诸侯们带领千军万马从四面八方齐聚城下,那会是何等景象……”
周穆王时,西北的少数民族犬戎势力渐强,对周朝形成威胁。为了防备犬戎的侵扰,周穆王特传旨在镐京附近骊山一带的山峦之巅,修筑了二十多座烽火台,一旦犬戎进袭,哨兵们就点燃烽火,向诸侯报警。诸侯见烽火燃起,便知天子有难,要立即起兵救驾。故此,“点燃烽火”是关乎国祚的大事,可周幽王为讨好美人竟然答应下来。
这天,周幽王带褒姒到骊山游玩,傍晚时分,周幽王同褒姒一起登上骊山。看着云蒸霞蔚的天边,夜幕降临,他命令守兵点燃骊山烽火!很快,熊熊大火在夜色中燃起。远近其他烽火台的守兵见状,以为犬戎侵入,也赶紧点燃烽火。一时间,绵延无尽的二十座烽火台火光冲天,照彻天际。附近的诸侯们见到镐京方向的火光信号,慌忙起兵勤王。
当他们汗流浃背地连夜赶到骊山时,却见骊山行宫灯火辉煌,周幽王正和褒姒坐在高台上饮酒行乐,管弦歌舞不绝于耳。褒姒眼见二十余座烽火台的火焰次第燃起绵延而去,烽烟弥天煞是壮观,又见山下忽然从各个方向涌上来无数人马,他们个个气喘吁吁,仓促行军中盔甲歪斜,狼狈不堪,乱糟糟的场面,人喊马嘶,果然是从未有过的热闹!褒姒见这么多兵马如耍猴玩把戏一般,不禁嫣嫣然笑出声来。周幽王一见,期待已久的幸福感立刻充满全身。他大大咧咧地命人传话说:“国家太平,无甚警情,有劳各位了,大家都回去吧。”
诸侯们明白被戏弄了,大家牢骚满腹,愤愤不平,却又无可奈何,只好怏怏而去,暗中咬牙:“只此一回!”
周幽王见美人终于笑了,笑颜如花,比平时更娇媚了许多倍,一时间高兴得忘乎所以了,当即兑现诺言,赏赐虢石父千金。
后来,周幽王干脆废黜了王后申氏和王后所生的太子宜臼,立褒姒为王后,立褒姒生的儿子伯服为太子。宜臼被迫逃到外祖父申侯那里去避难。
申侯得知女儿和外孙被废黜,气愤地上疏周幽王,不要宠信奸邪小人,勿因耽于美色而危害国家。已经完全被褒姒和虢石父左右的周幽王勃然大怒,废去申侯的爵位,并任命虢石父为大将,要讨伐这个前岳丈。申侯深知申国国小兵弱,无力抵挡王室军队,便联合西北的犬戎部落,抢先下手,攻打镐京。
周幽王闻讯顿时脸色灰黑,手足无措。
虢石父提醒他说:“大王快命人点燃骊山烽火,诸侯肯定会来勤王,到时候内外夹攻,何愁不胜?”
周幽王立刻派人传令,所有烽火台一起点燃,向天下诸侯告警。
烽火台的狼烟火光蓦然冲天而起,焦急地烧着,不论是红光还是黑烟,都迟迟引不来救兵的踪影。周幽王并不知道,此刻,他正咀嚼着“烽火戏诸侯”的苦果。京畿附近的众诸侯眼见烽火台浓烟大作,不约而同地袖手旁观,谁还会再上一次当呢?
镐京城下,犬戎和申侯的兵马越攻越猛。周幽王眼看镐京失守已成定局,急命虢石父为大将,率领城内兵卒保护自己突围出城,投奔临近的诸侯。虢石父搬弄口舌是把好手,但领兵作战却是外行。可他纵然胆怯,也只好硬着头皮率兵杀出城去,周幽王和众多嫔妃、随从以及大臣们紧随其后。
犬戎兵马见城内的人杀出来,立刻如同蚂蚁一般密密麻麻地围攻上去。虢石父平素养尊处优,哪里见过这等阵势,片刻工夫,周兵就被犬戎兵将刀枪齐上砍杀得七零八落,虢石父一头栽倒在战车下,被乱兵踩踏成肉酱。周幽王面对汪洋大海般的敌军,禁不住和褒姒呜呜哭出声来,浑身颤抖得几乎在战车上坐不住。
在这个危急关头,在朝廷担任司徒的郑国国君郑伯友从城中冲杀出来,他飞快地赶到周幽王的马车旁边,急切地说:“大王莫慌,臣誓死护驾!”看看围攻上来的犬戎兵马,郑伯友提议说:“大王,臣率领本部兵马抵挡叛军,护佑大王杀出重围,先到臣的封国去暂时躲避,再联合诸侯收复镐京。”
周幽王满心只想活命就行,此刻根本顾不了那么多,忙连声答应。为了让郑伯友安心保护自己,他还煞有介事地自责说:“唉,当初若要事事都听从郑伯友的,何至于到这个地步。”
郑伯友昂立在战车上一马当先,指挥残部突围。只见他手中长矛上下翻飞,接连把几员犬戎大将挑落马下。见郑伯友如此勇猛,犬戎兵卒纷纷躲闪。郑伯友拼死苦战,杀开一条血路,护着周幽王和褒姒等一班人绝尘而去。
好容易走出几里路,敌军渐渐稀少,大家都松下一口气。周幽王半是高兴半是感激地对郑伯友说:“难得卿如此忠心,日后朕一定重重封赏。”
话音未落,一阵马蹄声呼啸着席卷而来,犬戎先锋大将孛丁率领上千精兵追到跟前。郑伯友一边喝叫着让人保护周幽王等人先走,一边迎上去断后。犬戎大多是骑兵,利刀快马,来去如风,很快把郑伯友的周兵冲截为两段,郑伯友被围困在最中间。郑伯友大喝一声,手中长矛舞动得更加神勇,犬戎兵将死伤无数,根本近不到跟前。孛丁从没见过这么勇猛的将领,忙令兵卒散开,从四面放箭。可怜郑伯友纵然勇猛超群,也难以抵挡密如飞蝗的箭镞,眨眼间惨死在乱军之中。
没了郑伯友的保护,周幽王一行顿时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孛丁等人追上周幽王的车驾,见车子装饰华美,车上坐在正中间的人衮服玉带,被男男女女簇拥着,知道一定是大周天子了,也不多问,更不顾周幽王哆嗦着嘴唇哀告解释,一刀把他劈成两段。其他人统统被斩,只有褒姒被带到兵营毡帐中,被肆意玩弄取乐。
进入到镐京的犬戎兵将,更是肆无忌惮,大肆抢掠,华美的宫殿被纵火烧毁,壮年男子大半被杀,年轻女子则被掳掠而去。周代立国几百年来,皇皇国都就这样湮没在滚滚黑烟和猩红的血泊之中……(www.xing528.com)
消息传到郑国,二十三岁的郑国世子掘突,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听说父亲战死,悲痛万分,即率战车三百乘,清一色雪素战袍,星夜赶奔镐京复仇。正所谓哀兵必胜,加之秦国和晋国闻听镐京生变,也赶来救援。三军合兵一处,对盘踞在镐京的犬戎发起猛攻。犬戎军猝不及防,被三路兵将杀进城中,双方混战一场,犬戎弃城而逃……
赶走犬戎,天下似乎又恢复太平。郑国世子掘突继位,是为郑武公。由于郑伯友为保幽王舍命战死,郑武公又有勤王大功,一时间郑武公掘突成为当朝的执牛耳者。在郑武公的主持下,诸侯推立逃亡到申国的太子宜臼继位,是为周平王。
周平王当然向着他的外公,引狼入室的申侯因拥立新主有功,恢复了爵位,仍是申国国君。不仅如此,周平王还额外赐予申侯许多土地,派镐京的百姓迁移过去戍守,这让刚刚经历动乱之苦的百姓怨声载道,大家对这个新立的周王充满了怨恨。前来勤王的诸侯均有封赏。郑武公除了加封土地千顷外,还被留在朝中担任卿士,帮助天子处理政务。一时间,诸侯坐大之势更加明显。
镐京遭受犬戎洗劫之后,到处是残垣颓壁,一派凄凉。而犬戎熟悉了进军路线,也摸清了周王老底,时不时就来骚扰抢掠一通,京畿百姓人心惶惶。周平王也深知没力量应付犬戎。很快,他不顾大臣们的阻拦,决意把都城东迁至洛邑。
“平王东迁”成为周朝历史上一道醒目的界碑,此前的周朝被称为“西周”,东迁之后史称“东周”。
周平王东迁洛邑,镐京的百姓唯恐以后更加无人保护,纷纷追随着前往。一时间大路上成千上万的百姓扶老携幼,哭哭啼啼声不绝于耳,到处弥漫着背井离乡的悲哀。秦国国君秦襄公主动率兵护送,总算让周平王平安到达洛邑。由于秦襄公护驾有功,更由于京畿一带其实已经没法控制,作为奖赏,周平王允诺秦君:可自行进攻犬戎,所得土地,皆归秦人所有。
不久,秦国打退犬戎,岐山以西的地区都成为秦国的领土,秦国从此成为西部最强盛的诸侯国。而东迁以后的周王朝,失去了大片故土,实际管辖的范围,东到荥阳,西到潼关,南接汝水,北到沁水河南岸,方圆只有六百余里,面积也只相当于一个小诸侯国。洛邑地势平坦,无险可守,处于四战之地,东周再也没有当年周朝的雄风,国力迅速衰落,而与此同时,郑国、晋国、齐国、鲁国、宋国、燕国和南方的楚国,乘势崛起,他们不再慑于周天子的威严,越发无所顾忌,为争夺土地和人口,相互攻伐,兵戈不断,天下大乱。面对此情此景,周天子也只能哀叹连连、听之任之,虽然自己要每日小心翼翼,甚至有时还要看几个大国国君的脸色,但只要诸侯们还能照旧进奉些贡品,只要诸侯还不至于发兵攻打自己,只要他还能勉强维持住天子的威严,也就心满意足了。
一枝独秀的郑武公,乘着混乱,依仗权势,大量兼并土地,扩大了郑国的地盘。郑武公去世后,他的儿子继位,这就是郑庄公。
郑庄公承袭了父亲在周朝所担任的卿士职位,同时也继承了父辈的余威,不断扩张势力,在诸侯中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郑国的国力日益雄厚,在争夺利益中,和周王室的摩擦也就越来越多。周平王唯恐郑庄公操纵朝政,便趁郑国国内生事而庄公无暇到朝廷公干的口实,打算撤掉他的卿士职位。郑庄公得讯,马上赶到洛邑,当面摆出郑国的功劳和对当朝的维护之力,向周平王施压。周平王这才意识到郑庄公已经尾大不掉了,又想到许多事情必须仰仗强有力的诸侯支持才能维持,他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颅,向郑庄公赔礼道歉。
为了弥合这次不快,周郑双方还互换太子作为人质,以示诚心。这件看似并不十分显眼的事情,却彻底昭示出,周王室已经衰微到和臣子讨价还价的地步,诸侯争霸竞雄的时代到来了。
周平王去世后,他那个在郑国做人质的儿子没来得及登基就病死了,在郑庄公和周王室权臣的推举下,平王之孙姬林继位,是为周桓王。周桓王虽然对郑庄公又恨又怕,他把温这个地方赏赐给郑国,作为拥立之功的奖赏。如此一来,周王室控制的地盘又缩小了,更重要的是进一步丧失了天子在诸侯心中的威严。
按照以往的规矩,诸侯作为臣子,去世之后他的儿子继承国君,必须要亲自到京城去接受周天子的册封。而不久之后,鲁国和卫国都发生了公子杀死君主的事件,他们并没谋求得到周天子的允许和册封,就堂而皇之地自立为国君。对此,周桓王竟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听之任之。自此,诸侯由天子册封的制度被完全破坏,连这个可怜的形式都被取消了。此后没过几年,南方的楚国授意随国的国君向周桓王上奏,请求提高楚国国君的爵位等级。周桓王断然拒绝了这个无理要求,但他的拒绝非但没有提高天子的威信,反而使得楚国国君在口无遮拦地痛骂了周天子一通之后,自己把自己加封为王,成为楚武王。
周桓王气愤难当、羞惭交加,但堂堂天子地位的尴尬却已经再也难以化解了。周桓王不甘心受郑庄公的摆布,最终鼓起勇气,把他给排挤出朝廷。郑庄公当然不会听从这个没落天子的安排,他借机到朝廷拜见天子,利用诸侯不太清楚拜见天子细节的契机,公然假传王命,打着“天子授命”的幌子,高举“奉天讨罪”大旗,招呼其他诸侯,合力攻打和自己有过节的宋国。结果宋国大败,郑国兼并了大量的土地和军队。消息传到朝廷,周桓王十分愤怒,下令罢免了郑庄公的卿士职位。此后,郑庄公则一连五年都不去洛邑朝见天子,以此表明自己根本没把他这个天子放在眼里。最终,周桓王按捺不住愤懑,深知如果不给郑庄公一点颜色看看,其他诸侯就会效法,这样下去,国将不国!
他似乎还没完全意识到,其实,国早已经不国了。
盛怒之下的周桓王不顾大臣的极力反对,亲率王室有限的兵将,气势汹汹向郑国进发。而各大诸侯国几乎没有随行的军队,换言之,周天子在孤军作战。
对王室底细非常了解的郑庄公立刻起兵迎战,两军相遇在纟需葛这个地方。一场奇异的君臣决战就此展开。闻听郑庄公竟然目无君上,真的敢来抵挡,周桓王震惊而气愤,亲自催动兵马掩杀过去。但经验丰富又老谋深算的郑庄公采取疲敌之计,最初一味坚守,任凭对方怎样冲击就是按兵不动。这样,既可挫伤周军锐气,也可表明自己是被动挨打不得已才自卫。等到周桓王连续进攻无果,军心懈怠之时,郑军突然反击,没费多少力气,周军已是大败而逃。
周桓王被乱军冲撞着,高喊着号令却没人听从,只好随着溃退的士兵向后方逃窜。郑国大将祝聃远远看见前边一辆竖立着黄伞盖的战车,料想车上的人定是周王无疑。他瞄准了天子一箭射去,正中桓王左肩。好在桓王身上裹着铠甲,伤势并不严重,在众人保护下,仓皇撤退。此时的周桓王怒气早已消散在九霄云外,留下的只有后怕和泄气。箭伤在肩,痛却彻入骨髓,他无奈地仰天长叹一声,叹息消散在蓝天白云中,立刻没了声息。他浑身哆嗦着扬一扬手中缰绳,马车趔趄着逃奔在漫天黄尘中。
祝聃还要逞能去抓活的。郑庄公唯恐抓住这样一个特殊人物,反而不好处置,赶忙鸣金收兵,算是给了周王一次狠狠的教训,点到为止。
这场旷古未有的君臣大战结束后,郑庄公又耍弄外交手段,派使臣到朝廷向周桓王赔罪,说自己本来只打算自卫,没想到部下莽撞,竟然擅自发动攻击,以至于冒犯了天子,请天子恕罪。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周桓王再没有任何办法,只好忍辱含羞,借着人家这个台阶给自己找回一点可怜的脸面,宣布赦免郑庄公的罪过。
纟需葛一战,使周天子的威严彻底丧失,诸侯们大多不再理会周天子受命于天的名义,我行我素,完全成了一个个独立的王国。而周王室经历这次惨败之后,对诸侯无礼犯上之举,再也做不出什么强硬的反应。天下明白无误地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春秋”。
春秋时代最突出的本质在于,旧秩序已无可挽回地轰然崩塌,新秩序的建立还遥遥无期,天下陷入一片迷惘和混乱的局势。另一方面,由于铁制农具日益增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口迅速膨胀,导致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各诸侯国都想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相互间的战争也就纷纭丛生。而对外战争,也直接酝酿、导致了诸侯国内部的各种斗争。西周时期所矜持的礼仪道德已经沦丧不再,社会急剧动荡不安,生灵横遭涂炭。在接下来的三百年中,东周天下乱象横生。东周之初,共有大小诸侯国一百七十多个,经过一系列兼并战争之后,到春秋结束时,只剩下了十多个,其惨烈情状,可见一斑。而各诸侯国内部,权臣谋弑或驱逐国君,王室内部相互倾轧杀戮,更如同家常便饭。这就是后世每每慨叹的“礼崩乐坏”“人心不古”的最表象的缘由。
正所谓不遇盘根错节,无以辨利器。正是在这种内忧外患的风雨飘摇中,一个个卓越的英雄人物脱颖而出,他们成为万民所念的佳音,他们就是“霸主”。当周天子已经无力收拾残局,当最高强权无法依靠时,当社会充斥着毫无秩序、赤裸裸的弱肉强食时,一个个强者挺身站出,以他们胸怀天下的雄心或者坚忍不拔的人格魅力,使社会趋向秩序井然,实在是万民翘首、众望所归的胜景。
好了,随着郑庄公“小霸”局面的灰飞烟灭,东周舞台上更具气势声威,更加汹涌澎湃,也更具历史分量的“春秋五霸”,接踵出场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