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爱因斯坦到霍金:量子世界的奇妙探索

从爱因斯坦到霍金:量子世界的奇妙探索

时间:2023-09-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学者的视域里,科学是如此多娇。二十余年前,赵峥教授开始在北京师范大学开设系列科普讲座“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并陆续把讲授范围扩展到了多所院校。“当翻看网上的三集公开课《赵峥: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时,却发现这位老教授讲起课来竟如说书先生一般神采飞扬……”无缘聆听讲座,却有幸读到了讲座内容的结集——《物含妙理总堪寻——从爱因斯坦到霍金》。此前曾经拜读过赵峥教授的数本科普著作。

从爱因斯坦到霍金:量子世界的奇妙探索

在学者的视域里,科学是如此多娇。

二十余年前,赵峥教授开始在北京师范大学开设系列科普讲座“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并陆续把讲授范围扩展到了多所院校。“艳阳之下种桃李”“物换星移几度秋”,而今,这个讲座已经成了学生心目中一个美丽的传说:

“如果你来北师大听到一位白发苍苍的教授在物理课上讲起了科学家的逸闻故事,讲起了唐诗宋词,那肯定是赵先生了。”

“当翻看网上的三集公开课《赵峥: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时,却发现这位老教授讲起课来竟如说书先生一般神采飞扬……”

这样的评价使我为之心驰神往。

无缘聆听讲座,却有幸读到了讲座内容的结集——《物含妙理总堪寻——从爱因斯坦到霍金》。这本书呈现了赵峥教授多年来讲座的基本内容。在某种程度上每一篇都是对讲座的实录,包括提问环节在内的内容均据实呈现,因此体现出了较强的现场感,时时给我一种在听讲而非阅读的感觉

此前曾经拜读过赵峥教授的数本科普著作。读完本书后,对一般性科普图书和讲座结集的区别产生了一点感悟:前者采用文字叙述的形式,而后者则是对现场讲述的实录。这种表述方式上的差异可能会赋予后者更大的亲和力和表述空间。原因大概有两点:

其一,讲述的形式更便于讲述和议论的融合,更便于对讲述主题进行恰如其分的延展,从而使得内容少了一点严肃,多了一些包容和变化。其二,讲述会因为课堂生成而美丽——与伏于案头的科普写作不同,讲述者会因与成百上千的听众进行实时的心灵沟通和思维碰撞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它如电光石火,能在一瞬间照彻听众的思维;它因此时此地此景而产生,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不可复制性,因此弥足珍贵。(www.xing528.com)

例如,作者在讲到门捷列夫时这样说道:“门捷列夫非常杰出,我们大家看。有两位伟大的师范生:一位是最杰出的化学家门捷列夫;一位是最杰出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因为爱因斯坦上的是苏黎世工业大学的师范系……所以我们师范院校的学生,应该有信心,只要你好好干,你是可以干出最优秀的工作的。”这样的课堂生成,想来会使现场的学生为之动容吧。

虽然书中讲述的是爱因斯坦与物理学革命、相对论、霍金与黑洞、膨胀的宇宙、时空隧道、时间之谜等抽象的理论物理内容,但并不难读懂,这一方面得益于众多通俗浅显的例子和恰当比喻的引入,从而使得枯燥的理论听起来妙趣横生。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在具体呈现某一内容模块时,书中并未局限于讲述物理学知识,而是钩沉出了科学理论发现的过程,重现了科学理论在诞生时的历史背景和科学环境。例如在讲述相对论时,书中甚至活灵活现地演绎出爱因斯坦作研究时跌宕起伏的心路历程。这给人的感觉是作者意在带领听众重构科学理论发现的过程,意在进行物理学大厦的模拟解构与搭建。赵峥教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带着建筑施工时的脚手架,你才能看懂它是如何建成的”。

注重科学与人文的结合、人文气息浓郁是赵峥教授一以贯之的行文风格,书中恰如其分地设置了一些美妙的诗词和历史知识来诠释物理学知识。例如“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之于运动的相对性,“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之于时间的方向性,“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之于时间周期的相似性和不断发展性……

以这种形式来呈现的科学知识无疑会既美丽又感性。聆听过讲座的学生对此深有感触:“就在这重思考的不经意之缝隙中,赵峥就将你拉进了物理学的时空领域里,这或许正是赵峥讲科普的魅力所在——没有太多的公式概念,却富含着物理学的美感和历史的厚重。”而我则由此想起汪曾祺在西南联大时听闻一多先生讲课的感受:“本来是相当枯燥的课题,但听闻先生讲课让人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为了来)听这样的课,(徒步横)穿一座(昆明)城,也值得。”

读赵峥教授的科普著作,我每每在内容之外品味出一种急迫感。这种感受无关于书中的文字,更多的是来源于作者自身。年逾七旬,鬓发苍苍的赵峥教授至今仍活跃在课堂上,孜孜于知识传承,他在每部科普著作的前言、后记和历次演讲中,不厌其烦地以“青年人是科学发现的主力军”来劝勉青年学子,为此他统计了众多科学家做出重大发现时的年龄,以历史上重大的科学发现大都是由年轻人做出的事例来激励青年。

本书的“前言”亦复如是。再次读到这样的文字,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在用心来做科普的白发苍苍的老者奋力前行的身影,在身影的后面,光彩灿然。

(本文发表于《中国科学报》2014年7月25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