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举考试中的高考移民现象-探索科举考试中的高考移民现象

科举考试中的高考移民现象-探索科举考试中的高考移民现象

时间:2023-09-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明、清的科举考试中,乡试的录取采取“分省定额制”,也就是说各地的举人录取名额基本上是固定的;同样,不同地区的生员录取名额也有所限定。此外,在清代科举考试中,八旗子弟享受一定的优遇,旗籍的录取比例也较高。在各个朝代的科举考试中,对于考生的应试资格均有严格的限定,而且不同朝代对此的限制也有所不同。

科举考试中的高考移民现象-探索科举考试中的高考移民现象

在《儒林外史》中,杜少卿出身于“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的世族,却藐视科举。书中第三十二回提及他要堂而皇之地帮助一位考生“冒籍”参加童试,这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离经叛道的个性,也可使读者管窥“冒籍”这一科举舞弊行为。

在科举考试中,从县试、州试、府试到乡试,原则上都要求考生在籍贯所在地应考。如果考生违背规定,以假冒的籍贯到其他地区应试,即所谓冒籍。这类似于今日的“高考移民”现象。总体来说,吸引应试考生敢于犯险冒籍的原因有两个,其一,为趋易避难;其二,为取得考试资格。

在明、清的科举考试中,乡试的录取采取“分省定额制”,也就是说各地的举人录取名额基本上是固定的;同样,不同地区的生员录取名额也有所限定。这样,因为不同地区的人口数量不同、教育水平参差,就导致在中试的难易度上有较大差异。以清代乾隆年间乡试的录取比例为例,乾隆十八年时安徽省的人口数为12435361人,录取名额为45人;四川省的人口数为1368496人,录取名额为60人,两地在录取比例上竟然相差十二倍之多。

为了方便客居他乡的商人子弟就学和就近应考,明、清两代均在一些省份设置了商学,这些考生归属于商籍。商籍人数较少,录取比例较高。此外,在清代科举考试中,八旗子弟享受一定的优遇,旗籍的录取比例也较高。因此就有考生避难就易,通过在其他地区应考和冒占商籍、旗籍等来提高跃过龙门的可能性。

在各个朝代的科举考试中,对于考生的应试资格均有严格的限定,而且不同朝代对此的限制也有所不同。明代和清代规定胥吏、倡优者的子孙,被罢免的官吏,犯过罪的人等,均属于身世不清者,禁止参加科举考试。如在《明史》卷七十中记载:“其学校训导专教生徒,及罢闲官吏,倡优之家,与居父母丧者,俱不许入试。”在清代,曾先后规定:“民快之子,虽经出继,仍不准考试”“户部库丁,自属贱役,不准捐考”。其中还有一条是“冷籍不得入试”。所谓“冷籍”,按清代规定就是三代没有做过官,或三代以内不曾有人中过秀才、举人之类的家族。这些家族的子弟如隐瞒身份应考,也属于冒籍,一经查出,要受到严厉处置。

为了最大程度地保证在当时所设置制度下的应试公平,明、清两代针对冒籍现象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例如:严格报名程序,规定在报考生员时由每五位考生相互担保,再选择一位廪生(考试成绩优秀,由府、州、县按时发给津贴补助生活的生员)为他们担保。五位考生和廪生互相承担连带责任。在清代,为了甄别考生的籍贯,还派生出了审音制度,即由专人核对考生口音,以防冒籍。到乾隆十年,这一制度趋于完善,专门设立了审音御史负责审音事宜。

清末状元张謇 

虽然设立了相应的审核制度,但是由于当时信息渠道不通畅,科举弊端横行,加之“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诱惑力,使得考生敢于犯险,冒籍现象仍然屡禁不止。其中离我们生活的时代最近,且影响最大的一次冒籍事件的当事人为清末状元张謇。

张謇于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得中甲午科状元,荣耀一时。但是他此前的科举之路并不顺畅。他自16岁被录取为生员后,先后五次应江南乡试不中,在第六次得中“南元”。此后他又四次应会试不中,在第五次时终于得中状元,是年已41岁。除了屡试不中外,在他的科举之路上遇到的最大磨难当属在考生员过程中发生的“冒籍风波”。

张謇的祖籍为通州(今江苏南通市)。他出生于海门县,后定居南通县,因此户籍在南通,应该在南通县报考生员。但是张謇的祖先世代均务农,属于当时规定的“冷籍”。虽然他自幼勤奋苦读,才华已显,但苦于制度限定而无法应考。因此在他的老师宋璞斋的建议下,他的父亲决定让他冒认为如皋张氏的族孙,改名为张育才,并在如皋应试。他后来也因此顺利考中生员。(www.xing528.com)

但是张謇所冒认的张氏一家品行不端,借机反复勒索钱财。张謇家不堪其扰,几近破产。不但如此,张氏一家稍有不逞就向官府举告了“张育才”有忤逆不孝之罪,并买通官府出签传唤张謇,张謇因此被囚禁达三个月之久。张謇为此事所扰,进退失路,甚至一度产生了轻生念头。在这段风波中,他曾以《占籍被讼之如皋》一诗记载了当时的窘况和愤懑之情:

丝麻经线更谁尤,大错从来铸六州。

白日惊看魑魅走,灵气不告蕙荪愁。

高堂华发摧明镜,暑露凋颜送客舟。

惆怅随身三尺剑,男儿今日有恩仇。

在忍无可忍之下,张謇破釜沉舟,主动请求革除秀才身份,改回通州应试。所幸的是,一些正直的官员和读书人如江苏学政彭久余、通州知州孙云锦、海门厅训导赵菊泉等怜士惜才、曲为援护,几经周折,最后经礼部核准,他被划归为通州籍生员。

数十年的苦读生涯和坎坷的应试之路并未涤平张謇的峥嵘。他中状元后数月,对中国近代史发生过重要影响的“中日甲午战争”发生,他为此所感,加之曾亲历官场贪劣、目睹国家贫弱,遂逐步走上了实业救国之路。他先后兴办了纱厂和航运等,创造了惊人的财富。据资料记载,自1914年到1921年的8年间,仅他所拥有的两个纱厂的利润就有1000多万两白银。他也因此被誉为“状元实业家”,被公认为历朝历代状元中对国家经济贡献最大者。

(本文发表于《中国科学报》2015年1月9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