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三部小说,前两部涉及军事战争,后一部描述在妖氛弥漫的取经路上远距离跋涉,因此书中人物或者因为军情传递、羽书如雪,或者为了捕捉战机,或者为了长途跋涉、除魔降妖,都面临克服远距离交通的问题。
在现代交通工具如火车、飞机、汽车问世之前,远距离交通一直是人们面临的难以逾越的障碍。据记载,在清初,五世达赖喇嘛进京朝觐,自1652年正月从拉萨启程,于1652年12月份抵京,行程近11个月。在清末,林则徐由北京至广州,据其日记记载,行程近三个月。这还是在享受当时最便捷的交通设施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旅行,至于贫寒庶民之家,“古道西风瘦马”,朝登紫陌,暮踏红尘,行程自然耗时更长、更艰辛。比如说,当年曾国藩从湘乡进京应试,一路步行,行程达八十余天;徐霞客壮游一生,履及当时除四川外的两京十二省之地,艰辛的旅程使他在最后一次出游归途中“两足俱废”,被用肩舆抬回江阴的家中后,已经“不能肃客,惟置怪石于塌前,摩挲相对”。
在这种交通条件下,代步的马,特别是品质优良、行进速度快的马就成了非常宝贵而实用的交通工具。是以我国古代向来有对“千里马”的向往,并由此延伸出以“千里马”和“伯乐”来比拟人才以及人才发现者。在这一比拟的背后,映射的是当时人们所面临的远距离交通窘境。而在现代,在远距离交通已经不成为障碍的情况下,人们是无论如何不会想到用飞机、高铁来形容一个人的才智的。
在这三部小说中,作者是如何解决远距离交通问题的呢?首先来说,三部书中对日行千里的良马都情有独钟:《三国演义》中描摹了吕布和关羽先后骑乘的日行千里的“赤兔马”、飞跃檀溪的“的卢马”,并用“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来描述人与马的上佳组合;《水浒传》中则有“金毛犬”段景住从北地盗来的,大金王子骑坐的“雪练也似价白,浑身并无一根杂毛。头至尾,长一丈,蹄至脊,高八尺……一日能行千里”的“照夜玉狮子马”,由于这匹马过于珍贵,竟被“曾家五虎”劫夺,梁山群雄由此与曾头市对峙,晁盖不幸中箭身亡,酿成了一匹马所引发的血案,并进而引发了梁山的权力更迭;而在《西游记》中,唐僧骑乘的竟然是由龙王敖闰的玉龙三太子变化成的白龙马,作者意在强化其品质之优良。
此外,由于《水浒传》中具有一定神话元素,而《西游记》为神话小说,因此两书的作者也设置了一些基于想象的解决远距离交通问题的方法。其一是通过修行异能获得如孙悟空那样“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的飞行本领,这实质上是通过提高速度来克服距离障碍。其二,则是利用法术来拉近两地之间的距离。这在《西游记》中表现为孙悟空所拥有的神术“缩地法”,在《水浒传》中则表现为“神行太保”戴宗所拥有的法术“甲马”,两者其实同出一辙。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缩地法”为化远为近的神仙之术。晋代的葛洪在其所著的《神仙传·壶公》中记载:“费长房有神术,能缩地脉,千里存在,目前宛然,放之复舒如旧也。”《六甲天书》《底襟集》等书中则较详细地介绍了“缩地法”的施法过程:让施法人在两腿上各拴一个甲马,口念缩地咒“一步百步,其地自缩。逢山山平,逢水水涸……”就可以日行千里。
在生活于明末清初的学者孙云球身上曾经发生过一个所谓的“缩地法”事例。孙云球,江苏吴江人,生于明崇祯初年,卒于清康熙年间。他致力于制造发明,曾经制过自鸣钟、自然晷、各种眼镜,还研制成了千里镜。据《镜史》记载,他所制的眼镜极受欢迎:“四方闻声景从,不惜数百金重价以购”,这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有一次他陪友人登上虎丘台远眺。友人慨叹目力不能穷尽远景,他于是拿出千里镜供友人赏玩,友人见楼台塔院和周围山峰全部迫近眼前,大为讶异,称孙云球掌握了“缩地法”。当时的人们囿于知识视野,当然不会明白迫近的远景只是景物所成的虚像,而误认为孙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缩地”,一时风闻四方。
实际上“缩地法”只是一种神话想象,把三维空间中的两地距离“化远为近”并不可行。那么小说和《神仙传》中记述的“缩地法”是否就全属荒诞不经呢,那倒也未必尽然。如果我们基于天体物理学理论对其原理进行一下延伸想象的话,不妨假设它是通过寻找到存在于同一空间中的两地之间的捷径,来实现对距离的跨越。这和科学家所提出的关于“虫洞”的设想有相近之处。(www.xing528.com)
虫洞指的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连接两个不同时空的狭窄隧道,其可大大拉近距离很远的空间两点的距离。1935年,爱因斯坦及其助手罗森在用广义相对论推导出的一个时空模型中,发现在我们的宇宙之外竟然还存在另一个宇宙,而且这两个宇宙之间有一个通道。当时“虫洞”和时空隧道的名称还没有出现,爱因斯坦和罗森称其为“喉”,后人也称其为“爱因斯坦—罗森桥”。但他们经研究发现,只有超光速运动的物体或者信号才能穿越这个通道,而相对论禁止超光速运动,因此“喉”无法成为两个宇宙间的真实通道。1957年,美国物理学家惠勒和他的学生米斯纳,首次用“虫洞”这个名称来描述时空通道,但他们研究的仍是不可穿越的时空通道。
在对广义相对论的进一步研究中,科学家们逐渐认识到,我们观察和描绘的膨胀宇宙不过是众多宇宙中的一个,可能存在多个宇宙。这些宇宙之间可能有管道相通,也有管道的两个开口位于同一个宇宙中。这些管道就是“虫洞”,是在宇宙膨胀的过程中产生的,有可能保留到今天。
1985年,美国天文学家萨根在科幻小说《接触》中首次描述了穿越时空隧道的星际旅行。这激发了他的朋友、著名相对论专家索恩的兴趣,后者开始了对虫洞的深入研究,并发表了名为“时空中的虫洞及其在星际旅行中的用途”的论文,首次给出了对可以穿越的时空通道的研究。此后,有关这方面研究的论文大量涌现。这些研究发现,广义相对论允许可以穿越的虫洞存在,也就是说根据其理论,通过时空通道跨越两地距离实际上是可行的。但是也有物理学家认为,一些其他物理定律,比如热力学定律可能限制其存在。
虫洞想象图
基于这样的前提,“缩地法”就具备了一定可行性。在掌握科学技术这一利器之前,古人面对地球上遥远距离的跨越,就如同现代人曾面对浩渺无际的宇宙间距离那样茫然。他们当然无从用科学理论来解释“缩地法”,但是能提出这一设想就已经彰显了可贵的想象力,从这一点来说,或许不能将其全然归之为荒谬。
(本文发表于《中国科学报》2015年10月23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