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阆中民间故事:耍板凳龙,发源与阆中先民,传承至今

阆中民间故事:耍板凳龙,发源与阆中先民,传承至今

时间:2023-09-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们听见过耍彩龙、火龙、水龙、火把龙,却很少听说过耍板凳龙。耍板凳龙源于阆中,传说与阆中先民賨人有关。杜武龙把用板凳舞龙命名为 “板凳龙”,以板凳寓意板楯,一则表示賨人在阆中的存在,二是对先祖的怀念。板凳龙灯队伍整个腊月在老观一带进行紧张地排练。牛县令频频点头:“板凳龙,好,看赏!”后来人们把他们排练耍龙的地方叫龙翻坪、九节梁 ,一直叫到现在。

阆中民间故事:耍板凳龙,发源与阆中先民,传承至今

人们听见过耍彩龙、火龙、水龙、火把龙,却很少听说过耍板凳龙。耍板凳龙源于阆中,传说与阆中先民賨人有关。

相传,西晋惠帝时,大量汉人关中迁往巴地,阆中又是迁徙者的首选之地。当地的賨人为了躲避汉人的欺负,纷纷举家东迁湖北或南徙贵州、云南等地,但是还有一小部分賨民隐藏在二龙、老观、千佛一带的深山老林里。为了保护自己,他们也学汉人打扮,讲汉话,仿照汉人习俗生活,冒充他们也是从关中迁徙而来的。

有一年农历腊月初,时任阆中县令的牛县令要调县境内的龙灯队在正月初一进城竞技表演,同时还将对夺魁者重奖。隐居在二龙、老观、千佛一带的賨人,虽被汉化,但内心却对远离的亲人以及賨人祖先有着深刻的怀念之情,于是杜家山的杜武龙暗地邀约谯家垭、蒲家梁、廖家寨、罗家沟等九族賨人,商议正月初一到阆中参加舞龙比赛。杜武龙联想到賨人又叫板楯蛮,于是设计了一个舞龙的新样式:由九姓各派一名代表,自带一条三尺多长的板凳做龙身,九条板凳接起来加上前面的龙头、后面的龙尾,足有三丈多长。杜武龙把用板凳舞龙命名为 “板凳龙”,以板凳寓意板楯,一则表示賨人在阆中的存在,二是对先祖的怀念。板凳龙灯队伍整个腊月在老观一带进行紧张地排练。

正月初一,由杜武龙带队的板凳龙队伍,在板凳上捆上稻草,穿上龙衣,时而腾空飞舞,时而卧地翻滚;时而骑在龙背上蜿蜒盘旋,时而分开各自表演;时而合拢翻江倒海;时而突然停下来。表演者坐在 “龙背”上歇息,表演得栩栩如生。牛县令从来没见过这种舞龙形式,被賨人的舞龙精湛技艺深深折服,看得目瞪口呆,半晌才发问:“你们舞的这龙叫什么龙?”杜武龙上前两步躬身回答:“禀大老爷,草民用板凳舞龙,叫 ‘板凳龙’。”牛县令频频点头:“板凳龙,好,看赏!”(www.xing528.com)

就这样,賨人的板凳龙每年都要进城表演。后来人们把他们排练耍龙的地方叫龙翻坪、九节梁 (板凳龙有九节),一直叫到现在。

采集地:阆中市二龙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