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乾隆年间外地商人突然倒地,四方碑成为民间故事

乾隆年间外地商人突然倒地,四方碑成为民间故事

时间:2023-09-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乾隆三十二年的夏天,一位外地商人走到现在的顺庆区同仁乡四方寨下的山湾时,突然倒地昏迷不醒,尽管有来往行人的积极施救,仍没有保住这位外地商人的性命。青年立即赶到同仁乡的四方寨山下,详细询问有关情况。想来想去,他又出钱让石匠再加工同样的三块碑,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立一块碑。现在这四块碑早已被风化了,只是 “四方碑”这个名儿至今还有人在叫着。

乾隆年间外地商人突然倒地,四方碑成为民间故事

乾隆二十九年 (1764),顺庆府出资修建顺庆府至西充县的驿道,驿道全是用标准的长1米、宽0.35米、厚0.1米的石板铺成。民间把这种驿道称为石板大路。驿道途经现在的顺庆区华凤、新复 (1954年前为回龙乡)、同仁等乡进入西充县。

驿道修通后,来往商人、滑竿、轿子、挑夫逐渐增多。乾隆三十二年(1767)的夏天,一位外地商人走到现在的顺庆区同仁乡四方寨下的山湾时,突然倒地昏迷不醒,尽管有来往行人的积极施救,仍没有保住这位外地商人的性命。有个行人立即到当时的回龙铺报告。铺长在民间请了一位郎中一同前往现场,先由郎中验尸,郎中验尸后结论是:外地商人身上没有伤迹,体内没有有毒成分,腹中极空,气温极高,属于中暑死亡。铺长又请郎中搜身,除了背包中的两件衣服、一把雨伞、一双雨鞋和一锭银子外,无其他物品,也无任何身份证明。铺长见太阳偏西很多了,便用死者的钱作为劳动报酬请了四位挑夫把外地商人就地掩埋了。

三年后的 (1770)秋天,一位外地青年手里拿着一张画像,沿着驿道寻找他的父亲。青年说他是阆州 (现在为阆中市)人,受母亲之命和本人心愿来寻找父亲的踪迹,并说父亲在三年前的五月带着银票到顺庆购进丝绸回阆州出售,可至今杳无音讯。

当青年走到现在的顺庆区同仁乡境内时,有人向他提供了相关情况。青年立即赶到同仁乡的四方寨山下,详细询问有关情况。一位老农告诉他,他们听到这件事后是午饭过后,他们走上山去看时,死者的脸已盖上了纸,没有看见面容,只看见死者的左手的食指只有半块指甲,铺长在身上没有搜到银票,唯一一锭银子用于安埋的报酬,是四个挑夫用白布和稻草在黄昏时把死者安葬的。青年一听,死者就是父亲,请这位老农把他带到父亲的坟前。只见一个圆土堆上已长满了野草,青年趴在父亲的坟上哭得很悲惨,众乡亲也含泪劝慰青年。

晚上,大家纷纷请青年到家中做客。青年在第二天也出钱答谢各位乡亲。午饭后,青年跪在地上大哭,对乡亲们说父亲只有五十五岁寿辰,命中注定该落此地,他也只有认命,只是请求乡亲们同意在他父亲坟前立一块碑就知足了,要多少钱给多少,乡亲们出于良心也表示支持。(www.xing528.com)

大家帮青年找来两位石匠赶制了一块石碑抬到坟前。石匠看到圆锥形的土坟,感到为难了,因为不知道头脚方向就无法确定碑的位置。青年赶忙下山请了几位老农上山去帮助辨别,可上去的十几人也分不清楚,因为四个挑夫到场上买来白布时已是黄昏了,当时也没有本地人去观看。大家就劝说青年最好不立碑,但青年说如果不立这块碑,他和妈妈的心永远也无法平静。想来想去,他又出钱让石匠再加工同样的三块碑,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立一块碑。

过往行人见后很感奇怪,普天下的个人或夫妻合葬也只有立一块碑,而这里竟有一个坟地立了四块碑,就把它当成奇闻到处言传。现在这四块碑早已被风化了,只是 “四方碑”这个名儿至今还有人在叫着。

采集地:顺庆区潆溪镇、同仁乡一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