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腊八粥传统:民间故事与习俗

腊八粥传统:民间故事与习俗

时间:2023-09-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凡能充饥的都放进锅里,把床上铺垫的稻草塞进灶孔里烧火,就这样熬了一锅杂七杂八的粥。从此以后,乡亲们每到腊月初八这天,家家熬一锅 “杂粮粥”让孩子们吃,并给孩子讲 “杂粮粥”的故事教育他们。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远,父传子,子传孙,代代相传,一直传到现在,形成了 “杂粮粥”的习俗。因 “杂粮粥”是农历腊月初八吃,所以又叫 “腊八粥”。

腊八粥传统:民间故事与习俗

相传,阆中市垭口有户农家,老头子叫秦发有,老婆子叫秦罗氏,养了一个儿子名叫宝儿,老两口视之如掌上明珠。秦发有是个勤快人,整天泡在地里,早出晚归,精耕细作,调理的几亩农田,年年五谷丰登。秦罗氏是个勤劳节俭的人,院子里瓜棚遮天,菜园铺地,一日三餐,精打细算,家境虽不富裕,一年四季吃穿不愁。老两口不但勤劳节俭,还心地善良,碰上谁家揭不开锅,常常拿些粮食救济人家,渡过难关。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他们的儿子已经十七八岁了。虽说小伙子长得五大三粗,身强力壮,但是跟他勤快的爹娘却不一样,人懒得出奇,这也是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娇惯坏了的。宝儿长大了,还是胡吃闷睡,游游逛逛,什么活也不干。

一天,秦发有摸着花白胡子,感到自己老了,对儿子说:“宝儿,爹娘只能养你小,不能养你老。要吃饭,得流汗,你往后要学种庄稼过日子啊!”宝儿哼啦哼啦应了两声,从这只耳朵进,那只耳朵出,照旧溜溜达达,胡吃闷睡。不久,老两口给儿子娶了媳妇,名叫腊花。原想让儿子成了家,小两口总会商量着怎么干活过日子了。哪知这个媳妇跟儿子一样,也是好吃懒做,日头不落便睡,日出当顶不起,不动针线,不进灶房,油瓶倒了也不扶。

一天,秦罗氏梳着满头白发,自知在世的日子不长了,就把满心的话说给儿媳妇听:“腊花呀,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要想日子过得好,勤俭是个宝。”儿媳妇哪能听得进,把这话当成耳边风,一句也不往心里放。

过了几年,老两口身患重病,卧床不起,又把小两口叫到床前,嘱咐再三:“宝儿呀,腊花呀,要想日子过得富,鸡叫三遍离床铺。男要勤耕作,女要多织布……”话没说完,老两口一起去世了。小两口埋葬了两位老人后,看看囤里粮食、缸里米、柜里棉花、箱里衣,宝儿说:“有吃有喝不用愁,何必下地晒日头。”腊花说:“夏有单衣冬有棉,何必纺织到日偏。”一唱一和,早把两位老人的遗嘱忘到脑后去了。

一年一年过去了,几亩田地成了荒草园,家里柴米油盐、衣被鞋袜,一天比一天少,小两口不着急,只要有一口吃的,就懒得动手。(www.xing528.com)

又是花开花落,秋去冬来时,地里颗粒无收,家里吃穿已尽,小两口断粮了。邻居们看在去世的老人面上,东家给几块馍,西家送几碗汤。小两口想:“讨饭也能度时光。”

进了腊月,天越来越冷。到了初八这天,天寒地冻,滴水成冰。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死叫花。”小两口身上衣服单薄,屋里没柴生火,肚里饥肠辘辘,蜷缩在凉席上 “筛糠”。四只眼睛满屋搜寻着,终于发现囤子缝缝里有米粒、豆子,他们就用手一粒一粒地抠出来;又发现地缝里还有杂粮米粒,也抠出来。这可是救命稻草啊! 他俩凑了一把,有小米玉米、黄豆、小豆、高粱、干菜叶……凡能充饥的都放进锅里,把床上铺垫的稻草塞进灶孔里烧火,就这样熬了一锅杂七杂八的粥。煮熟后一人一碗,悲悲切切地吃起来了。这时两人想起二位老人的教诲,后悔莫及。正在小两口悲切之时,一阵大风刮来,由于房子年久失修,早已破烂不堪,被风一吹,“呼啦”一声,房倒屋塌,小两口被压在底下,等邻居赶来找出时,都已经死了。

从此以后,乡亲们每到腊月初八这天,家家熬一锅 “杂粮粥”让孩子们吃,并给孩子讲 “杂粮粥”的故事教育他们。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远,父传子,子传孙,代代相传,一直传到现在,形成了 “杂粮粥”的习俗。因 “杂粮粥”是农历腊月初八吃,所以又叫 “腊八粥”。

采集地:阆中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