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山县城磨子街场口有条小河。河水不那么深,过去是搭的些石磴子过河,一遇到涨水人就过不去。特别一些裹了脚的小脚女人、年纪小的细娃和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平时过河都困难,一遇到涨点水,那更是没有办法,只好等到天晴了再过去。但是有的人有急事需要马上过河,有的人胆子小就是没有涨水也不敢过去,常常在河边急得喊天叫地,或者干着急。清朝末年的时候,河边上住了个刘二,他就是专门做这些好事,有空就在河边上等,见怕过河或急于过河又过不去的人,他就跑去背他过去。
刘二家境贫寒,从小就靠帮人为生,三十岁才成家。成家过后还是帮人,一直到五十多岁,人年纪大了,没人请了,他才在河坎边上搭了个茅草棚棚,开了个磨坊,帮人推灰面来维持生活。
他开磨坊推灰面用的是一条粉嘴白裆驴子,有次生了病,睡到屋角角里头,不吃不喝,当然更说不上去推磨,把个刘二急得冷气熏心。到处请兽医来医,花了不少钱都医不好,刘二心里非常着急,整天唉声叹气、愁眉苦脸的。
有天上午,一个喇嘛和尚路过这里,在他茅草棚棚里歇气时,跑到磨坊里找水喂他驮货物的那匹马,无意中看到这匹驴子长得乖巧,心里非常喜欢,一心想把它买了去。他问刘二:“老哥,你屋头那匹驴子要多少钱才卖?”刘二当时因驴子病了,正在怄气,不想开腔,就用手摆了摆,喇嘛和尚以为他要五百银子,就满口应承地说:“五百两就五百两。”刘二见喇嘛和尚没有弄懂他的意思,便又用两只手一齐摆了摆,意思是说,我这匹驴子在害病,又是开磨坊的命根子,根本不卖。恰巧有个老人急于过河,在河边扯起喉咙喊他,刘二听到喊声后,来不及与喇嘛和尚细说,打了个招呼掉转身就跑了出去。喇嘛和尚以为刘二要一千两银子才卖,见到刘二走了,以为是在与他扳价钱,非一千两银子不可。他担心刘二翻口,忙从马背上的货箱里取出一千两银子,搁到磨盘里,牵起驴子就走了。(www.xing528.com)
刘二把老人背过河后转来,看到磨盘里堆了一大堆雪花花的银子,心中诧异,再把屋角角一看,呀,驴子不见了,心里已明白八九,肯定是喇嘛和尚放到这里的。他想,一匹病驴子去要人家那么多钱实在过意不去,便马上跑出去找,想把喇嘛找转来,把情况说明还他的银子。刘二团里团转到处找遍,没找到点影子。回到家里,啄起个脑壳阴到在默:这非分之财得了也不会昌达,本想还起去呢又找不到人,咋个办呢? 后来就打了个主意,把这一千两银子来买石头、请石匠,就在河边修起了座大石桥,使过路上下进城赶场的人方便、安全。
这座桥因为是刘二用钱修的,人们为了纪念他,都叫它 “刘二桥”。
采集地:营山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