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前,在嘉陵区集凤镇的一个村庄里住着两户很有名的人家,一户户主姓陶,名富贵;一户户主姓温,名吉祥。他们都在县城做生意。陶富贵主要经营丝绸类,光是为他做工的伙计就有百来号人,他不但在县城买有房屋、商铺等,还在乡下村庄里修建了独门院落,办有私塾学校,平时陶富贵都住在乡下学校里。温吉祥不但有自己的田地、伙计等,还在村庄东面的山顶上建有大院子,平时就住在山顶上。
陶富贵和温吉祥两家各自有自家的产业,按理说应该是井水不犯河水,但是两家却恰恰相反。陶富贵和温吉祥做什么事情都喜欢互相攀比,比如说陶富贵今天买了一块地,建一座房屋,明天温吉祥就会同样买地、建房;今天温吉祥多请了十个伙计,明天陶富贵照样会这样做……总之,两人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争高低。
陶富贵和温吉祥两家所住的村庄地处山区,出行极其不便,如果要到乡场上买卖点东西,就必须得绕行十几里山路,来回要花很长时间,如遇下雨天,就更不方便。由于交通原因,当地百姓大都十分贫穷。对于赶场,也只能是望场兴叹,因为谁也没有这么大的财力物力,来为此修建一条大路。
有一年,村上有一个名叫严文斌的村民,在赶场回家的路上不小心摔断了腿,他便想着怎么样才能修建一条大路,避免自己的悲剧再次发生,可光凭自己的一双手根本做不到。于是,他找到陶富贵和温吉祥商量,想让他们一人捐出点钱来,为村民们修建一条去乡场的大路,可这件事情遭到陶、温二人的强烈反对。严文斌没办法,只好在乡场上想以捐款的形式来为村上修路,以解决出行难的问题。可是当时的人们实在是太穷了,连自己的一日三餐都难解决,更不要说捐款修路了。一连好多天,都没有一个人捐款。这件事情被一个外地过路的书生知道了,书生问严文斌:“你们村就没有一个有钱的人家舍得出钱修路吗?”严文斌就对这个书生提起了陶富贵和温吉祥两家,并告诉书生自己曾经去找过他们,他们都不愿意出钱。书生是个智者,决定帮助严文斌所在的村庄修建一条路,便亲自随同严文斌前往村庄。
自从外地书生来过村庄后,没有多久,村里便有一种说法被传得沸沸扬扬。有的说:“温吉祥家要出全部修路的钱,陶富贵家要出全部修路的工人。”有的说:“陶富贵家舍不得出钱,只愿意把丝绸行的伙计全部喊来修路。”(www.xing528.com)
陶富贵听到这些说法后,心想:自己家要出力修路,这个事情我怎么不知道啊? 自己家的伙计干体力活的极少,根本就没法干体力活,谁说我陶家不愿出钱修路了? 他温吉祥不就是有几个钱吗? 他能出我也能出。于是,陶富贵放出话:“我陶家负责全部出资,只要温家全部出力,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很快,陶富贵所放出的话传到了温吉祥耳中。温吉祥是个很有心计的人,他知道陶富贵是个很爱面子,又经不起激将的人,于是就心生一计,也放出话:“只要陶家愿意全部出资,我温家就负责出全部的人工,绝不食言。”陶富贵听了后,心想:出就出吧,谁怕谁。
温吉祥很快便组织了五六十个人,来到陶家,请求陶富贵马上出钱修路。陶富贵话放出去了,碍于面子也只好同意了。就这样,通往乡场的大路修建终于开始了。在修路的整个过程中,两家一直配合得很好。只是最后当修路的人找陶富贵要工钱时,陶富贵要修路人去找温吉祥要,修路人说:“陶老爷,你不是说修路所有钱由你出吗? 我们现在路修好了,这工钱你不会不认账吧?”陶富贵是个极爱面子的人,现在这个样子也不好推辞,也只有把所有的修路人的工钱一并付了。
经过大半年的修建后,一条通往乡场的大路终于完成,陡峭的山路变成了大路,过往的行人无不从心里感谢陶老爷。温吉祥虽然出了力,但是找来的人工都是陶富贵出的工钱,多少年后,温姓人家逐渐被人们淡忘,唯有陶家出钱修路的事被后人传颂。为了感谢陶家,人们就把陶富贵原来所居住的村庄取名为 “陶家坡村”。
采集地:嘉陵区集凤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