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渌江书院:清代地方书院的实力与变革

渌江书院:清代地方书院的实力与变革

时间:2023-09-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于是在众人的提议下,知县陈心炳将“重修书院”改为“迁建书院”。于是,陈心炳将迁建书院一事呈报上级,“蒙准在案”[33],渌江书院在西山的迁建工作随即展开。迁建后的渌江书院采取了中轴对称式的二进院落建筑格局。前有泮池,泮池后即为书院前门,门额“渌江书院”。图1-3渌江书院全图[35]此次迁建活动始于道光九年八月,次年秋落成。渌江书院告别青云山,进入西山发展的新时期。此时的渌江书院招生规模在60人左右。

渌江书院:清代地方书院的实力与变革

道光六年(1826),茶陵、攸县、醴陵三州县“悉被水灾,而醴为尤甚”,“衙署、监狱、仓厫、驿舍、塘坊荡然无存”[28]。知县张伯良本人甚至都险遭不测,他不幸“漂入水中,攀署后高树,得不死”[29]。渌江书院虽因地势较高而免于被毁,但也“历年久远,风侵雨蚀,势欲倾颓”[30]。同年冬,福建长乐县举人陈心炳莅任醴陵知县,暂假书院为公廨,处理善后事宜。他目睹书院破败,辗转悱恻,“谋所以重修”,但一时还无法顾及。待至道光八年(1828),灾后重建告一段落,“兼以时和年丰,民气顺畅”,重修书院一事被提上日程。陈心炳与教谕曾彰馥(湖南新化举人)、训导吴鲸(湖南桂阳州举人)暨城乡诸君子商议重修书院事宜,众人“咸以为是不可缓”,只是对于书院目前的地址,众人认为并非尽善。他们认为,此处地近城市嚣尘,且“书院并考棚一处,讲习固非清静,考试亦难关防”,因此“数十年来原有徙建之议”[31],而此次灾后重建,为迁建书院提供了非常好的时机。于是在众人的提议下,知县陈心炳将“重修书院”改为“迁建书院”。

对于新书院的选址,仍然考虑了自然环境与历史人文两个因素。陈心炳在查阅过当地地方志以后,将书院的新址选在了与县城隔渌江而望的西山。西山“水绕山环,文星朗耀”,唐代时为卫国公李靖的屯兵之所,时人建卫公祠以为纪念,西山因此又名“靖兴山”。后人因祠建寺,名“靖兴寺”。相传,李靖南下征战时,其红颜知己红拂女侍行。大军道出渌江,红拂女不幸患病,逝于此地,李靖遂将其葬于西山之上。[32]南宋淳祐间,此处又有西山书院,成为传播儒家文化的道场。西山优美的自然环境,加上厚重的历史人文,使之成为一处名教乐地,实乃迁建书院的不二之选。于是,陈心炳将迁建书院一事呈报上级,“蒙准在案”[33],渌江书院在西山的迁建工作随即展开。

无论是新建还是迁建,都会面临资金来源的问题。此时,身为知县的陈心炳自然要“勉捐廉俸”作为表率。然而此项工程十分浩大,陈心炳的一人之力于事未必有济,因此他从城乡之中选取能干之人作为“首事”,以分其劳。陈心炳从醴陵本城、东乡、南乡、西乡、北乡之中选出首事数十名,主管“劝募”;又以李心池、阳善澧、李枝范、文大淳、张在田等人负责具体迁建事宜。这项工作开展得较为顺利,“不少急公好义之人,共有鼓箧怀铅之志。百里同心,捐输踊跃”[34]。除官吏带头捐赠外,来自醴陵本城、东乡、南乡、西乡、北乡五地的民众,或以个人名义,或以“堂”“祠”“祀”“裔”等宗族名义,或直接以“众姓”的名义联合一道,一同为迁建书院出钱出力,共捐银钱8454.56串。

募集的资金到位后,青云山书院原址首先被全部改为考棚。考棚告竣,“旋度西山,购良材,兴版筑,先头门,次讲堂、后厅,又次东西斋舍以及厨湢井厕,无不具备”,最终形成了新的建筑格局,如图1-3。

迁建后的渌江书院采取了中轴对称式的二进院落建筑格局。前有泮池,泮池后即为书院前门,门额“渌江书院”。两边有联,为:“道崇东鲁,秀毓西山。”足见其承绪仲尼道统之意趣。进门为院落,可容纳数十人站立听讲;前为讲堂,题“英才蔚起”,寓意书院人才济济,代有伟人;两侧有耳房,供山长、职事人员休息、起居;讲堂后为后厅,额为“万世师表”,是供奉孔子的场所;后厅的后面又有一小门,通向后山;书院两侧为东、西斋舍,各三列,按两纵一横排列;东斋为主敬、正谊、明道,西斋为存诚、进德、居业。其他如厨湢井厕,皆一应俱全。

图1-3 渌江书院全图[35]

此次迁建活动始于道光九年(1849)八月,次年秋落成。时陈心炳因母丧,卸任知县一职。在他返乡之前,邑绅请其为新书院作记,陈心炳遂作《移建渌江书院记》勒于石上。其称:(www.xing528.com)

邑有书院,所以振兴文教,培植英才,其由来者旧矣。我国家重熙累洽,久道化成,党庠州序,学校如林,士之涵泳圣泽,沐浴德化者,莫不洁修砥行,争自濯磨。醴邑固人文渊薮,自宋吕东莱先生与紫阳朱子讲学而后,名硕辈出。其间登仕版、居清要者代不乏人。而欲广圣天子作人之化,衍数百年道学之传,非有以储其材而造就之,乌乎可?县治渌江书院,创自乾隆初年,后亦累经修葺,兼造东西考棚,其为嘉惠士林,良非浅鲜。

丙戌夏,洪水为灾,衙署、庙宇以及居民庐舍,均遭漂没。书院虽处高原,而历年久远,风侵雨蚀,势欲倾颓。余于是冬莅任兹土,借为公廨,目睹心恻,谋所以重修之。缘公件殷繁,殊多竭蹶未遑也。岁戊子,衙署告成,诸事亦渐就理,兼以时和年丰,民气顺畅,使群英肄业之所不急为营缮,非所以重师儒而崇学校也。因商之学博曾公彰馥、吴公鲸暨城乡诸君子,咸以为是不可缓。旋据阖邑绅耆呈称,城市嚣尘纷扰多故,兼书院并考棚一处,讲习固非清静,考试亦难关防,数十年来原有徙建之议。考邑乘,宋淳祐间有西山书院,在治西里许,今河西靖兴山殆其遗址。水绕山环,文星朗耀,洵属名教乐地。至考棚应在城内,仍旧修葺。此诚因地制宜,一举而两善备焉。予即通禀上游,蒙准在案。第工程浩大,勉捐廉俸恐于事未必有济,爰择首事劝募以分其劳。所幸门多通德,不少急公好义之人,共有鼓箧怀铅之志,百里同心,捐输踊跃。考棚告竣,旋度西山,购良材,兴版筑,先头门,次讲堂、后厅,又次东西斋舍以及厨湢井厕,无不具备。俾学者远尘俗之嚣,领清幽之胜,于以藏修息游,砥砺文行,将见英才蔚起,承道学而振科名,胥于斯卜之矣。

是举也,经始于道光九年己丑八月既望,越庚寅季秋,将观厥成。适余以内艰卸事,未即去,邑绅耆咸以记请予,因备述是役之本末前后,俾后人知所缘起,则余于兹土利病,虽未尽按次兴革,而于学校不无小补云。董其事者则李君心池、阳君善澧、李君枝范、文君大淳、张君在田也,例得备书。是为记。[36]

赖此记文,今人方得一窥当年盛况。书院迁建西山后,从此“远尘俗之嚣,领清幽之胜”;士子“于以藏修息游,砥砺学行”[37]。渌江书院告别青云山,进入西山发展的新时期。

此时的渌江书院招生规模在60人左右。同治光绪之际,书院规模扩大,“六斋至不能容”,就靖兴寺增为一斋,名“靖兴斋”,变为七斋。后来书院招生规模更大,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教谕陈寿纶倡建“又新斋”。光绪二十九年(1903),又建“日新斋”,书院招生规模扩大至200人[38],臻于极盛。然而此时的清王朝已是风雨飘摇,“变法”日益成为时人共识,渌江书院也无法扭转其被改制的命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