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吉祥如意与民间艺术创造的文化生态

吉祥如意与民间艺术创造的文化生态

时间:2023-09-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种带有感激或信仰色彩的崇拜意识,正是吉祥意识的另一种反映。吉祥艺术是一种精神情感极强的民间艺术创作形式,它的创作主题与作品所传达的涵义相当明确。15吉祥艺术表现中的题材、图案纹样、色彩等,成为吉祥观念的象征性寓意符号在民间艺术作品中频繁出现,运用象征寓意来寄托人们的生活理想与愿望。

吉祥如意与民间艺术创造的文化生态

祈福禳灾、趋吉避祸是人类社会特定历史阶段的精神需求,以此为主题的吉祥艺术创造,缘于民众对无力征服却又渴望能够抗拒的自然灾害和人事祸患的心理期冀,这种精神要求普遍深入地渗透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成为慰藉心灵、改善命运、向往美好的重要途径。“吉祥”与凶兆、邪恶、灾祸、晦气相对,对婚丧嫁娶、生子继嗣、延年益寿、升官发财、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的极度重视,显示出民众对以生存为核心的内在要求和希望,这些符合民众切身利益、希望和理想的要求始终能够唤起人们生命深处的纳吉意识,并通过丰富的民间艺术形式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颂扬。承载祈福禳灾要求的吉祥艺术多为民众耳熟能详的戏文故事、忠臣烈女、珍禽瑞兽、祥花瑞草、吉利器物、文字符号等,而且这种吉祥意识也有着深刻的渊源。

西南地区镇宅的木吞口,上书“太(泰)山思(石)感(敢)当”

人类社会早期,原始人的生存条件极为险恶,他们不仅时常受到饥饿的困扰,还受到来自猛兽、疾病、天灾所带来的威胁。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以及随处存在的死亡威胁,使生存成为人类的头等大事。他们除了采用现实的方式抵御外来侵害,精神的期望也成为人与自然、生活与理想、现实与未来之间的桥梁,成为理想实现最为重要的非现实手段。因此,祈福禳灾的吉祥意识成为人类早期在特定生存环境下的精神希冀。从史料与现存的民间艺术传承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民众强烈而执著的求生要求。

人类在幼年时期对许多自然现象无法解释,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时常束手无策,自然现象的变幻无常,使尚未成熟的人类感到惊恐,这种心绪不定的体验,久而久之便形成对自然现象神秘的崇拜心理。人们将这些自然物象神化、人格化,并赋予其神性与超自然的力量加以顶礼膜拜。例如太阳,作为自然天体,与人类相伴随,它既能够使作物长势良好,果实丰收,也能使作物干枯,颗粒无收。因此原始人认为太阳像人一样有灵魂,有喜怒哀乐,从而形成太阳有灵观念。后来,人们又逐步把它人格化,视之为日神,这是一种自然崇拜观念。对于动物,也有着同样的认识。在今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一些少数民族村寨中,有一种用木头、葫芦或木瓢刻绘成的“吞口”,它由古代的傩面具演变而来,其形象多为虎头,或口含太极图,或口含宝剑,或口含日月,它往往被放置在大门顶的正中用以镇宅驱邪,祈求家庭平安。我国彝、白、纳西、土家、布衣、傣、赫哲、鄂伦春等许多少数民族,至今仍自称虎为其祖先。虎凶猛的本性和以此引起人们恐惧的心理,可能是它成为图腾崇拜的主要原因之一。此类令人恐惧的猛虫凶兽还有蛇、熊、豹、狼等。图腾崇拜的另外一种原因,是当某种动物或植物有益或有功于人时,人们自然会对其产生好感,希望与之亲近和共处,于是便把它认作亲属或祖先加以崇拜,以期得到永远的帮助和庇护。这种带有感激或信仰色彩的崇拜意识,正是吉祥意识的另一种反映。云南不少民族都有关于葫芦信仰的神话彝族史诗《查姆》记载:古时洪水泛滥,有兄妹两人,挖空葫芦作船,幸免于难,后兄妹成婚繁衍了人类,从此后人便崇奉葫芦,这也是现存的信仰崇拜的例证。

吉祥艺术是一种精神情感极强的民间艺术创作形式,它的创作主题与作品所传达的涵义相当明确。在普通民众心目中,成双成对、生死相守的鸳鸯恰似情恋婚嫁中的男女,威严的钟馗是人们镇邪降鬼、祈福禳灾的保护神,飘逸幽香的兰草则是友谊与真情的高度写照。自然界许多的生命体或自然物象,尤其是那些与民众朝夕相伴、与人有益的自然物,人们都会自觉地与之和睦相处,因为它们能补偿人们精神或物质上的某些不足,并时时给人一种昭示或启迪,从而得到人们的赞颂,这些积极的意义长期积淀在人们心中,久而久之便发展成为民间吉祥艺术创作时常用不衰的主题。

山西灵石王家大院石雕“喜上眉梢”

吉祥题材内容丰富繁缛,其文化内涵复杂多变,是民间文化、信仰风俗、宗教、历史沿革嬗变的表征,更是民众生活态度的真实写照。我们为了更好地认识民间吉祥艺术的文化含义,不妨罗列吉祥艺术的题材内容,并分为祥禽瑞兽、花卉果木、人物神祇与故事传说、文字符号等,这些类别基本涵盖了吉祥艺术的内容,反映了传统的吉祥如意观念。祥禽瑞兽包括了龙、凤凰、鸾鸟、狮子、麒麟、仙鹤、鹿、象、十二生肖孔雀、绶带鸟、大雁、鸳鸯、蝙蝠、鱼、蝴蝶、龟、蜜蜂、蟾蜍等。花卉果木如牡丹莲花梅花兰花菊花松树、竹、桃花芙蓉、玉兰、海棠、金橘水仙灵芝桂圆石榴桃子佛手柿子葡萄、葫芦、山茶月季、灵芝、万年青、常春藤、绣球花、虞美人、萱草、蔓草芭蕉以及宝相花等。人物神祇如神人、仙女、童子、寿叟等,其中既有各种神祇,又包括历史故事、戏剧故事人物,如福禄寿三星、八仙、刘海、财神、童子以及和合二仙、麻姑献寿、八仙庆寿、刘海戏金蟾牛郎织女郭子仪上寿、拾玉镯、打金枝、劈山救母、铁弓缘、春草闯堂、卖水、梁山伯祝英台西厢记等。文字符号包括暗八仙、八吉祥、八宝、文房四宝、八卦,以及福字、禄字、寿字、禧字、回纹、万字、盔甲纹、钱纹、龟背纹、曲水纹、山石、海水、江崖、祥云花瓶、宝灯、如意等。在这些吉祥纹样中,有图腾崇拜的遗存,如龙纹、蟾蜍纹、鱼纹、凤纹、鸟纹等,也包含大量生殖崇拜的内容,如连生贵子、瓜瓞绵绵、麒麟送子、石榴多子、抓髻娃娃、鱼戏莲等。这类题材从早期的不同文化内涵逐渐演化为共同的吉利祥瑞寓意,有些甚至演化为近乎纯粹的以审美价值为主的装饰。

民间吉祥艺术是一种典型的象征性艺术,吉祥题材作为一种客观事物,它承载了某种吉祥的寓意或内涵。民众将它作为一种特定的吉祥观念符号将自己的思想情感灌注其中,诉诸视觉表现形式。也就是说,吉祥图形造型的题材、图案纹样,以及色彩都与人们的吉祥观念相联系,正如王朝闻先生所言:“当人们一定的善恶观念、是非观念、美丑观念和人们对它的某些特征的感受相联系,它的某些特征在感受中才具备表现特定的思想感情的作用。”15吉祥艺术表现中的题材、图案纹样、色彩等,成为吉祥观念的象征性寓意符号在民间艺术作品中频繁出现,运用象征寓意来寄托人们的生活理想与愿望。这种缘物寄情的表现范围不仅是多方面的,表现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从作品的创作观念到形象构成以及创作技巧,都寄托了民众的理想和祝愿。张道一先生将这种缘物寄情的寓意内容概括为十个字:“福、禄、寿、喜、财、吉、和、安、养、全。”16

张道一先生将吉祥艺术常用的表现手法分为以下几种,即象征、寓意、谐音、表号、文字等。所谓象征,是以感性事物本身所显现的形态、色彩或生态习性,联想到某种与感性事物相似或相近的抽象涵义,从而附加了许多人格化的意愿。如莲花,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描述了莲的物性,宋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描写了莲的品质,莲从“清净济用,群美兼得”的物性升华到“花之君子”的品性,的确与做人有相同的涵义。又如鸳鸯雌雄偶居,形影相随,从不分离,因此被称作“爱情之鸟”,成为世人表现忠贞不渝爱情的写照。

山东菏泽鞋样本子的版画“八仙过海”(www.xing528.com)

寓意是由事象深入事理的结果,它所表征的除了事象的外部特征,还包括诸如民间神话、故事、传说、典故、戏文等在内的事象内部的事理,以及事物形态由抽象表意到其理念的具象表达过程。比如“喜从天降”,并不是先想到蜘蛛才得到“喜”,而是先欲表达“喜庆”这个抽象理念,结合关于蜘蛛的传说才形成具象事物。本来蜘蛛是一种极其普通的虫子,和喜事也没有关联,但正是由于这些古代的传说和记载,才有了喜蛛拉丝而下的“喜从天降”的吉祥图形。其他诸如松鹤长春、指日高升、连中三元、龟鹤齐龄、八仙过海、麻姑献寿、刘海戏蟾等,图形寓意指向方式亦如此。

中国文字与语言有的是以象征方式建构起来的,形声或象声、形声或谐音往往成为构成汉字的常见方法。中国汉字结构中的形、音、义通常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形成独特的文化逻辑,对艺术思维及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吉祥艺术中谐音的表现手法,主要是以生活原型事物的语音去谐音类比被表现事物的语音,进而达到从意义上表现事物。谐音类比有同音和近音两种,同音谐音的诸如“三羊”谐音“三阳”而构成“三阳开泰”;“枫”谐音“封”“猴”谐音“侯”而构成“封侯挂印”;近音谐音的如“大”与“太”音相近,“小”与“少”音相近而构成“太师少师”;“鹿”与“六”近音,“鹤”与“合”同音一并构成的“六合同春”。

山东临沂蓝印花被面

表号是指将某些非生命的事物形象加以几何化的抽象处理,形成规范、凝练、简洁的符号,并将其纳入某种特定的文化氛围,使之具有吉利祥瑞的涵义。表号犹如某种文化标记,一旦确定,就会成为广大民众群体文化的表征,世代延续。吉祥图形中用象征符号表征祥瑞意义的很多,如佛教法物“八吉”,这些法物都是神佛所佩戴,或为供斋打醮,借以求福免灾之物。又如极富变化的“方胜”“盘长”纹饰,“方胜”是一种由两个菱形相交的首饰图案,象征同心合意、优胜吉祥之意;而“盘长”则是用一条线按照有规则的方向穿插,使之连绵不断,回转流长,形成许多个结(吉)。“盘长”的变化相当丰富,可衍生出万代盘长、百吉盘长、四合盘长、梅花盘长等样式。

用文字表现吉祥内容一是单纯用文字与文字组合成图案,另一种是由文字与符号这种文字含义的图形结合成图案。前者如百福图、百寿图、双百寿图、福禄寿图、双喜图等。后者较为普遍,如河北省武强的木刻版画“竹梅四囍”,整体为一“囍”字,字中有梅,二者相连指称夫妻,竹喻夫、梅喻妻,梅竹相连多祝贺新婚;另外四只喜鹊栖于枝头,喜鹊为喜鸟,指代新婚之喜,这是一种民间吉祥图案的总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并不是孤立地运用,它们经常综合使用,极大地丰富了吉祥艺术的表现手段。如“莲花”按照象征手法,代表纯洁与高尚,组成“一品清廉”;按照寓意手法,它又表征着多子,可组成“莲里生子”;寓意与谐音组合,又有“连(莲)生贵子”“一路连(莲)科”“连(莲)年有余”等。又如,将表号的“如意”符号、谐音的“蝠(福)”及文字的“寿”搭配,则组成“福寿如意”图形。这种自由组合搭配的表现手法,极大地拓宽了民间艺术创作的思路,丰富了作品的内涵。

民间吉祥艺术的创作观念缘自民众长期普遍的求吉心理,民众的生存要求及祈福禳灾的意愿使得吉祥艺术在艺术形态上呈现出丰富的特征。这种丰富的艺术形态具体表现在吉祥艺术样式的多样性、题材内容的多样性、生活实践的多样性以及材料技艺的多样性。但由于吉祥艺术精神观念极强的艺术特点和象征性,它的创作直接来源于民众生活,因此在婚丧嫁娶、岁时节令、人生礼仪等生活情境以及生产活动中,成为动态的文化过程。

中国历史上的诸多传统吉祥装饰形式以及流传于民间的吉祥如意内容及样式大都来源于上述这种现实或精神的功利要求及民俗活动,随着历史的演化及其整合,吉祥装饰的审美意义也越来越强并独立出来,从而有了我们今天研究的民间吉祥艺术,并展现在绘画、刺绣、剪纸、陶瓷风筝木雕、石刻、砖雕、刺绣、皮影、印染、塑作等等民间艺术形式中。

不论民间艺术抑或宫廷艺术、文人艺术,其表现内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出现过以吉祥内涵为创作主题的艺术形式,尤其是民间艺术,吉祥主题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主要内容。因此,民众的吉祥艺术创造呈现出的并不是艺术形象本身,而是与人的精神需求和生活理想紧密结合的情感化的艺术形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