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回族谱牒编修:少数民族史学史

中国回族谱牒编修:少数民族史学史

时间:2023-09-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清时期,回族编撰谱牒之风盛行,许多回族人都编修自己家族的家谱。脱氏族谱最早编修于明天启间,其后续有修纂。马依泽家族是目前所知中国回族家族中最古老而传派有序的家族。华北黑氏回族谱牒,分谱单和谱册两部分。湖北定姓回族谱牒。福建晋江丁氏回族家谱。

中国回族谱牒编修:少数民族史学史

家谱、族谱,是一种记录家族迁徙发展、世系繁衍书籍,是以特殊形式组织、编写的家族生活史。家谱与正史和方志一起构成中国社会历史的三大支柱,是珍贵的中国历史文化遗产。明清时期,回族编撰谱牒之风盛行,许多回族人都编修自己家族的家谱。这些家谱为我们研究明清回族的发展状况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为我们深入研究中国伊斯兰教史、回族家族史等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参考。

一、回族家谱的撰修

1.南海甘蕉蒲氏家谱。为广东省南海县(今佛山市内)蒲姓家族之谱,初编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清道光光绪间曾三次重修。根据家谱记载:蒲姓始祖名玛呿阿,居住在于阗(今新疆和田)、葱岭间蒲昌湖上,因以蒲为姓。玛呿阿慕孔子之道,游学中国,自号鲁尼氏,居羊城(今广州)玳瑁巷。五世祖蒲寿宬、蒲寿庚,为宋末名宦。南海甘蕉氏祖蒲胜,字宗达,号秋涛,为鲁尼氏八世孙,蒲寿宬曾孙

2.脱氏家谱。脱氏祖述元末丞相脱脱,元亡后其三子脱周彬隐居河北新河县董村,繁衍发展。脱氏族谱最早编修于明天启间,其后续有修纂。[185]此谱前十六世十分简略,第十七世脱光明、脱光显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由新河迁往盛京(今辽宁沈阳)小西关落户,以下东北分支脉络清晰。此谱录有《家祠匾联》、《先祖世系》、《脱脱传》及脱周彬墓碑文等。

3.达氏家谱。明朝回族名将达云家族的族谱,创立于达云。家谱记载达云始祖于洪武年间由哈密进贡留居南京,明成祖时授职百户,隶凉州卫,到达云已历六世。入清以后,达氏家族复以科举、军功成为河西望族,至乾隆四十二年(1703),十二世达通又续修家谱,祖述自达云以下六代人的名位事迹。谱已无存。

4.河北青县马氏门谱。该谱修订于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是现存最早的回族家谱之一。其始祖马依泽,宋初由西域鲁密国来华,以天文历法任职于宋朝,后定居陕西泾阳县永安镇,经十余世迁居金陵(今江苏南京)。明永乐二年(1404),马仲良一支迁至河北省青县,遂形成青县马氏群体。马依泽家族是目前所知中国回族家族中最古老而传派有序的家族。

5.六箴堂张氏家谱。创修于明建文四年(1402),谱系起始年代为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谱文称,张氏初祖伯韫、仲韫其先祖为西域人,居金陵,开设六箴堂药铺。永乐三年(1405),伯韫落居山东宁津县长官镇,后辗转入燕东(东北)。

6.戴氏宗谱。回族家谱之一,创修于明嘉靖十一年(1532)。该谱自高祖戴诚始,原籍山西晋阳洪洞县石门寨母子村,明建文元年(1399)迁居南京二狼岗,永乐初又迁回山西故里。诚偕弟谐、信随军入直,屯住青邑。后戴谐迁保定,诚、信二支退佛门而入古教,称西域回回,繁衍发展,子孙嘉靖年间建戴家庄清真寺。戴氏为回回望族,仕途代不乏人,人口扩及华北、东北各地。宗谱为五世孙盛合、鹤群创修于明嘉靖十一年(1532)。清康熙二十年(1681)十一世孙庆重续,咸丰九年(1859)修撰。

7.黑氏家谱。华北黑氏回族谱牒,分谱单和谱册两部分。谱单有谱叙,长159公分,宽61公分,立谱时间在明代,崇祯民国续录。谱册接谱单世系中第十四世下续天津黑士玉一支。从一篇序中可知黑氏先祖由西域而来,名黑资哩。明初谱祖黑百可于临清开创基业,永乐年间部分由山东移居天津。

8.金氏古润世耕堂宗谱。江苏省镇江金氏回族家谱。谱称:“迁润州之始祖锡爵,其祖先来自西域,至明太祖起兵襄成事业。祖袭爵以土司从事,克奏麟阁之功,叨受分茅之赠,御赐金姓,荣封世袭武德将军。”该家族一直繁衍至今。

9.西台定氏宗谱。湖北定姓回族谱牒。祖籍高昌,一世祖定公移居山西大同府(今大同),随元顺帝为官效力有年;二世祖定宝禄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官授武昌卫指挥;三世祖定云袭千户职。明中期迁入沔城。因其一世祖曾官至西台御史,故名西台定氏。

10.咸阳家乘。明朝四十三世烨如重编。该谱记载穆罕默德、三十一世祖赛典赤·赡思丁,至三十七世赛哈智改姓马氏,一直到五十四世。该谱还收有元、明各朝敕书,如明洪武皇帝《御制百字书》,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11.陈埭回族丁氏族谱。福建晋江丁氏回族家谱。这部家谱体例较为完备,除了序、跋、谱例、世系、谱图、纪、说、表、传记、行状、图赞、墓记等,还有祭祀规约、契约文书、讼稿批语等。根据内容记载,在晋江丁氏的不同支派之间,由于拥有共同的祖墓及其祭产,从明初开始即已形成以宗祧继承为基础的继承式宗族组织。

12.怀宁马氏宗谱。明成化四年(1468),马义奉圣旨创修。该家谱以马依泽为始祖记事,据记载:“自宋代至明中期共一至五世,六至十一世,十二至十五世,十六至十八世,十八至二十二世先世宗系考及考妣序章,包括始祖来华陕西十一代系考图,枢仪公筑居河南八代总系考图及哈直公迁籍皖城五代系考图。”该谱是国内外闻名的回族家谱之一。

13.郭氏族谱。该谱共两册:第一册,明正统元年(1436)郭萌创修,以后陆续增修到清嘉庆十二年(1807);第二册,清嘉庆十三年郭肇汾创修,以后陆续增修到道光二十四年(1844)。

14.清源金氏族谱。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金志行修,其后略有增加。

15.赛典赤家谱。记载了始祖穆罕默德至三十一世祖赛典赤·赡思丁。该族谱收录了元、明、清各朝敕书等,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由马注编辑而成。

16.赛氏总族牒。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赛屿纂修,主要记载了赛典赤·赡思丁后裔支系世系,并附有碑铭、敕书多种,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17.郑氏世系家谱。该家谱修于清代,记录了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以下十五世系,以及其兄马文铭八世世系。

18.冯氏家谱。记载了辽宁沈阳冯氏一族。该族谱初创于何时无明确记载,首序由乾隆四十二年(1777)与冯氏第十五世孙冯国荣同榜举人沈霖撰写,之后又三次修改。

19.沙家族谱。记载了山东冠县沙家一族。初创于清嘉庆元年(1796),道光、同治年间均曾续修。

二、回族家谱的史学价值

回族家谱历来为研究回族史学的学者们看重,认为它们是回族历史研究的宝贵资料。白寿彝先生指出:“家谱是社会史料的一部分,通过各种家谱的研究,可以了解中国封建社会史上家族制度的形态、性质及其在社会史上的作用。……具体到回族人的各家族谱,因为回族史的资料缺乏,可以做较多利用,有时可以提供某些重要历史问题的线索。”[186]回族家谱蕴涵着许多有关民族学人物志、地方志、社会学民俗学、经济史、宗教史、人口学等多方面的资料。

1.回族族源研究的重要史料。许多回族家谱开篇便追述伊斯兰信仰的由来、回族的源流、祖籍,详细记载了本家族祖先名字、由来以及迁徙过程、世系等,对于研究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回族族源等具有珍贵的价值。

2.对于研究回族宗法制度具有重要价值。由于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回族的宗法制度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点。例如:“受伊斯兰教的影响,不崇拜祖先,不设祖先灵位。”[187]《陈埭回族丁氏族谱》详细地体现了回族宗法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对于我们研究回族宗法制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对于研究回族族群的分布具有重要价值。回族在中国的分布格局是“大杂居、小聚居”,这一显著特点与其民族历史发展经历、民族特有文化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明代回族家谱对于他们祖先的迁徙路线和家族发展经历有翔实的记载,这些记载为我们研究回族人口的分布与迁徙提供了重要史料。

4.对于研究回族历史人物具有重要的价值。回族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历史人物的宝贵资料,对于促进回族历史人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5.对于研究回族婚姻制度具有重要的价值。回族家谱中先世婚姻状况的记载,对于我们了解回族的族际通婚、婚姻形式、回族人口形成都有重要史料价值,同时也证明了回族融合有汉族成分。

[1]. [波斯]拉施特著,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册,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1页。

[2]. 乌云毕力格《〈阿萨喇克其史〉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77—78页。

[3]. 额尔登泰、乌云达赉《蒙古秘史》校勘本,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913页。

[4]. [波斯]拉施特著,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册,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51—252页。

[5]. [波斯]拉施特著,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册,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42页。

[6]. [波斯]拉施特著,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册,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1—52页。

[7]. 余大钧译《蒙古秘史》第19—22节,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7—19页。

[8]. 《阙特勤碑》,见耿世民《突厥文碑铭译文》,载林幹《突厥史》附录,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64页。

[9]. [蒙古]沙·比拉著,陈弘法译《蒙古史学史》,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28页。

[10]. 《元史》卷六《世祖纪三》,中华书局,1976年,第121页。

[11]. 《元史》卷二〇二《释老传》,中华书局,1976年,第4518页。

[12]. (元)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中华书局,1995年。

[13]. [波斯]拉施特著,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册,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1—52页。

[14]. 何高济译《鄂多立克东游录》,中华书局,1981年,第75页。

[15]. 《元史》卷九九《兵志二》,中华书局,1976年,第2524页。

[16]. 余大钧译注《蒙古秘史》第203节,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46页。

[17]. 余大钧译注《蒙古秘史》第17—21节,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7—18页。

[18]. [波斯]拉施特著,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一卷第二分册,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2—13页。

[19]. 《元史》卷一《太祖纪》,中华书局,1976年,第1—2页。

[20]. 余大钧译注《蒙古秘史》第282节,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94页。

[21]. 余大钧《蒙古秘史成书年代考》,《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1期。

[22]. 余大钧译注《蒙古秘史》第141节,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82页。

[23]. 余大钧译注《蒙古秘史》第76—77节,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04—405页。

[24]. [波斯]志费尼著,何高济译《世界征服者史》第一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7页。

[25]. [波斯]拉施特著,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册,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16页。

[26]. 伯劳舍《拉施特丁蒙古史序论》,莱顿—伦敦,1910年,第103页。

[27]. [波斯]拉施特著,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册,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93—94页。

[28]. (元)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中华书局,1976年。

[29]. 《元史》卷六《世祖纪三》,中华书局,1976年,第120页。

[30]. 《元史》卷八八《百官志四》,中华书局,1976年,第2225页。

[31]. 《元史》卷一〇《世祖纪七》,中华书局,1976年,第202页。

[32]. 《元史》卷一七三《崔彧传》,中华书局,1976年,第4040页。

[33]. 《元史》卷二八《英宗纪二》,中华书局,1976年,第625页。

[34]. 《元史》卷一七三《崔彧传》,中华书局,1976年,第4040页。

[35]. 《元史》卷五《世祖纪二》,中华书局,1976年,第96页。

[36]. 《元史》卷八《世祖纪五》,中华书局,1976年,第165页。

[37]. 《元史》卷二四《仁宗纪一》,中华书局,1976年,第549页。

[38]. 《元史》卷八三《选举志三》,中华书局,1976年,第2064、2073页。

[39]. 《元史》卷一四五《廉惠山海牙传》,中华书局,1976年,第3447页。

[40]. 《元史》卷二二《武宗纪一》,中华书局,1976年,第478—479页。

[41]. 《元史》卷一五《世宗纪十二》,中华书局,1976年,第308—309页。

[42]. 《元史》卷二一《成宗纪四》,中华书局,1976年,第455页。

[43]. 《元史》卷二一《成宗纪四》,中华书局,1976年,第457页;王恽《进实录表》,《元文类》卷一六,商务印书馆,1958年。

[44]. (元)程钜夫《进三朝实录表》,《元文类》卷一六,商务印书馆,1958年。

[45]. 《元史》卷一四《世祖纪十一》,中华书局,1976年,第294页。

[46]. 《元史》卷一八一《揭傒斯传》,中华书局,1976年,第4184页。

[47]. 《元史》卷一〇六《后妃表》,中华书局,1976年,第2693页。

[48]. 《元史》卷三三《文宗纪二》,中华书局,1976年,第740—741页。

[49]. (元)赵世延《经世大典序录》,《元文类》卷四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527页。

[50]. (元)许有壬《大一统志序》,白寿彝主编《回族人物志(元代)》附录,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92页。

[51]. 亦邻真《莫那山与〈金册〉》,《亦邻真蒙古学文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74—383页。汉译文见《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第二辑,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21—24页。

[52]. 《元史》卷一五七《刘秉忠传》,中华书局,1976年,第3691页。

[53]. 《元史》卷一五九《商挺传》,中华书局,1976年,第3740页。

[54]. (元)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卷一二《内翰王文康公》,中华书局,1996年,第239页。

[55]. (元)王恽《玉堂嘉话》卷一,《玉堂嘉话 山居新语》,中华书局,2006年,第41页。

[56]. 《金史》卷一三《卫绍王纪赞》,中华书局,1975年,第298页。

[57]. 《元史》卷一七二《袁桷传》,中华书局,1976年,第4025—4026页;《清容居士集》卷四一《修辽金宋史搜访遗书条列状》。

[58]. (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劄记校证》卷二三《宋辽金三史》,中华书局,1984年,第495页。

[59]. (元)苏天爵《元文类》(七)卷四七《乡试策问》,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675页。

[60]. (元)虞集《道园学古录》卷三二《送墨庄刘叔熙远游序》,《四部丛刊·集部》,第124页。

[61]. 《元史》卷一四三《巎巎传》,中华书局,1976年,第3415页。

[62]. 《辽史》附录《修三史诏》,中华书局,1974年,第1554页。

[63]. (元)权衡著,任崇岳笺证《庚申外史笺证》,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44页。

[64]. 《元史》卷一八二《欧阳玄传》,中华书局,1976年,第4197—4198页。

[65]. 《元史》卷一八一《揭傒斯传》,中华书局,1976年,第4186页。

[66]. 《元史》卷一三九《阿鲁图传》,中华书局,1976年,第3361—3362页。

[67]. 包文汉、乔吉编著《蒙文历史文献概述》,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5页。

[68]. 译文据鲍音《十善福经白史浅译注析》,《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1988年第4期。

[69]. 李保文《关于〈白史〉的成书年代及其编纂者》,《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70]. 《明史》卷二《太祖本纪二》,中华书局,1974年,第24页。

[71]. 《明太祖实录》洪武二年二月丙寅,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3年。

[72]. 希都日古《17世纪蒙古编年史与蒙古文文书档案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69—83页。

[73]. 乌云毕力格《阿萨拉克其史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77页。

[74]. 参阅札奇斯钦《蒙古史论丛》,台湾学海出版社,1980年,第1291页。

[75]. 乔吉《有关拉西彭楚克生平的几个问题》,《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1983年第2期。

[76]. 乔吉《〈金鬘〉作者“纳塔老翁”考》,《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1990年第3期。

[77]. 以上蒙古文史书的评介,参阅包文汉、乔吉编著《蒙文历史文献概述》,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年。

[78]. 包文汉整理《蒙古回部王公表传》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750页。

[79]. (清)阿桂等撰,孙文良,陆玉华点校《满洲源流考》,辽宁民族出版社,1988年,第79页。

[80]. 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99页。(www.xing528.com)

[81]. 《左传》昭公九年,《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刊本),中华书局,2009年,第4466页。

[82]. 《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中华书局,1986年。

[83]. 潘喆、李鸿彬、孙方明编《清入关前史料选辑》(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页。

[84]. 《满洲实录》卷三,己亥年二月,中华书局,1986年,第19—20页。

[85]. 《清太宗实录》卷一一,天聪六年三月戊戌朔,中华书局,1986年,第19页。

[86]. 《满文老档》太祖朝第四册,乙卯年十一月。

[87]. 《满文老档》太宗天聪朝第五十七册,天聪六年七月十四。

[88]. 潘喆、李鸿彬、孙方明编《清入关前史料选辑》(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374页。

[89]. 赵之恒等《大清十朝圣训》,第一册《清太宗圣训》卷一《论治道》,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

[90]. 赵之恒等《大清十朝圣训》,第一册《清太宗圣训》卷三《论治道》,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

[91]. 乔治忠《清朝官方史学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5年,第1页。

[92]. 《清太宗实录》卷二八,天聪十年三月辛亥,中华书局,1986年。

[93]. 乔治忠《清朝官方史学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5年,第76页。

[94]. 王锺翰《朝鲜〈李朝实录〉中的女真史料选》,辽宁大学历史系1979年印本,第251页。

[95]. 《旧满洲档》荒字档。转引自乔治忠《清朝官方史学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5年,第121页。

[96]. 详见乔治忠《清朝官方史学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5年,第90—95页。

[97]. 台湾“故宫博物院”1969年影印,名为《旧满洲档》。

[98]. 转引自张玉全《述满文老档》,《文献论丛》故宫文献馆1936年。

[99].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008页。

[100]. 《重译满文老档·前言》第一分册,辽宁大学历史系,1978年,第8—9页。

[101]. 载《史料丛刊初编·天聪朝臣奏议》(上、中)。

[102]. 《清太宗实录》卷一六,天聪七年十月己巳,中华书局,1986年。

[103]. 《清圣祖实录》卷一二一,康熙二十四年六月己酉,中华书局,1986年。

[104]. 清圣祖《御制文一集》卷二〇,《乾清宫读书记》。

[105]. 清圣祖《御制文一集》卷二〇,《乾清宫读书记》。

[106]. 《清圣祖实录》卷一二一,康熙二十四年六月己酉,中华书局,1986年。

[107]. 《清圣祖实录》卷一二一,康熙二十四年六月己酉,中华书局,1986年。

[108]. 《国朝宫史续编》卷九一,《圣制命馆臣重订契丹国志谕》,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898页。

[109]. 乔治忠、杨永康《清代乾嘉时期的官方史学与私家史学》,《学术月刊》(沪)2007年第8期。

[110]. 《清高宗实录》卷七四四,乾隆三十九年九月戊子,中华书局,1986年。

[111]. 《清高宗实录》卷二八四,中华书局,1986年,第703页。

[112]. 乔治忠《清朝官方史学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5年,第5页。

[113]. 《满文老档》太宗崇德朝第36册,崇德元年十一月十五日。

[114]. 详见庄吉发《故宫档案述要》,台湾“故宫博物院”1983年,第317—318页。

[115].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六三《礼部》,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商务印书馆,1984年。

[116]. 《国朝宫史续编》卷八八《史学一》,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850页。

[117]. 《御制热河志·序》,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商务印书馆,1984年。

[118].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纂修四库全书档案》,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020页。

[119]. (清)鄂尔泰《八旗通志·初集》卷三七,台湾学生书局,1970年。

[120]. 《赵氏家谱》序。

[121].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书首,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台北商务印书馆, 1984年。

[122]. 详见张佳生《满族文化史》,辽宁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621—622页。

[123]. 拔·塞囊著,佟锦华、黄布凡译注《拔协·译序》(藏汉对照本),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年。

[124]. 拔·塞囊著,佟锦华、黄布凡译注《拔协》(藏汉对照本),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年,第76页。

[125]. 拔·塞囊著,佟锦华、黄布凡译注《拔协》(藏汉对照本),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年,第76页。

[126]. 拔·塞囊著,佟锦华、黄布凡译注《拔协》(藏汉对照本),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年,第65—66页。

[127]. 阿底峡尊者发掘,卢亚军译注《西藏的观世音》,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81—282页。

[128]. 扎巴·孟兰洛卓著,王尧、陈践译注《奈巴教法史—古谭花鬘》,《中国藏学》1990年第1期;索朗顿珠编《藏族史学书目》(藏文版),西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44页。

[129]. 王璞《藏族史学思想论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65页。

[130]. 民族图书馆编《藏文典籍目录》(藏汉对照本),民族出版社,1997年,第51页。

[131]. 民族图书馆编《藏文典籍目录》(藏汉对照本),民族出版社,1997年,第2页。

[132]. 杨贵明、马吉祥编译《藏传佛教高僧传略》,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03—105页。

[133]. 蔡巴·贡噶多吉著,东嘎·洛桑赤列校注,陈庆英、周润年译《红史》,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页。

[134]. 释迦仁钦德著,汤池安译《雅隆尊者教法史》,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07—108页。

[135]. 萨迦·索南坚赞著,刘立千译注《西藏王统记》,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140页。

[136]. 索朗顿珠编《藏族史学书目》(藏文版),西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36页。

[137]. 大司徒·绛曲坚赞著,阿旺、佘万治译《朗氏家族史》,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34页。

[138]. 大司徒·绛曲坚赞著,阿旺、佘万治译《朗氏家族史》,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52页。

[139]. 大司徒·绛曲坚赞著,阿旺、佘万治译《朗氏家族史》,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53页。

[140]. 王尧、沈卫荣《试论藏族的史学和藏文史籍》,《史学史研究》1988年第2、3期。

[141]. 五世达赖阿旺洛桑嘉措著,陈庆英、马连龙、马林译《五世达赖喇嘛传》(上),中国藏学出版社, 2006年,第17页。

[142]. 达仓宗巴·班觉桑布著,陈庆英译《汉藏史集》,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47页。

[143]. 转引自王璞《藏族史学思想论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67页。

[144]. 班钦·索南查巴著,黄颢译《新红史》,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16页。

[145]. 松巴堪布益西班觉著,蒲文成、才让译《如意宝树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510页。

[146]. 多喀尔·策仁旺杰著,周秋有译《噶伦传》,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页。

[147]. 多喀尔·策仁旺杰著,周秋有译《噶伦传》,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62页。

[148]. 丹津班珠尔著,汤池安译《多仁班智达传—噶锡世家纪实》,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年,第579页。

[149]. 土观·洛桑却吉尼玛著,陈庆英、马连龙译《章嘉国师若必多吉传》,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第5页。

[150]. 法王周加巷著,郭和卿译《至尊宗喀巴大师传》,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2页。

[151]. 丹津班珠尔著,汤池安译《多仁班智达传》,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年,第2页。

[152]. 丹津班珠尔著,汤池安译《多仁班智达传》,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年,第3、4页。

[153]. 多喀尔·策仁旺杰著,汤池安译《颇罗鼐传》,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9页。

[154]. 丹津班珠尔著,汤池安译《多仁班智达传》,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年,第579页。

[155]. 五世达赖阿旺洛桑嘉措著,陈庆英、马连龙等译《一世—四世达赖喇嘛传》,中国藏学出版社, 2006年,第320页。

[156]. 五世达赖阿旺洛桑嘉措著,陈庆英、马连龙、马林译《五世达赖喇嘛传》(上),中国藏学出版社, 2006年,第17页。

[157]. 松布堪布·益西班觉著,蒲文成、才让译《如意宝树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1页。

[158]. 五世达赖喇嘛著,刘立千译《西藏王臣记》,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135页。

[159]. 松布堪布·益西班觉著,蒲文成、才让译《如意宝树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673页。

[160]. 松布堪布·益西班觉著,蒲文成、才让译《如意宝树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677页。

[161]. 白寿彞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中华书局,2003年,第120页。

[162]. 达应庾《回回民族来源考》,《兰州学刊》1980年第1期,第73页。

[163]. 刘迎胜《小儿锦研究(一)历史、文字与文献》,兰州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页。

[164]. 房仲甫、李二和《与郑和相遇海上》,同心出版社,2005年,第54页。

[165]. 金吴澜《昆新两县续修合志》,卷三〇,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166]. (明)费信《星槎胜览》,中华书局,1954年,第10页。

[167]. 《明史》卷三〇四《宦官·郑和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7766页。

[168]. (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五〇,中华书局,1965年,第455页。

[169].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卷一《自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页。

[170]. (明)袁宏道《袁中郎全集》卷二〇,伟文图书出版社,1976年。

[171]. 《李贽文集》卷一《李氏续焚书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页。

[172]. 《李贽文集》卷一《焚书》之《战国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87页。

[173]. 《李贽文集》卷二《藏书》之《世纪总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页。

[174]. 《李贽文集》卷一《焚书》之《答邓石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4页。

[175]. 《李贽文集》卷二《藏书》之《张载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839页。

[176]. 《李贽文集》卷一《焚书》之《经史相为表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201—202页。

[177]. 《李贽文集》卷二《藏书》之《世纪列传总目前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7页。

[178]. 《李贽文集》卷二《藏书》之《武才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197页。

[179]. 《李贽文集》卷一《焚书》之《童心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92页。

[180].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1054—1055页。

[181]. (明)邓士龙辑,许大龄、王天有点校《国朝典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955页。

[182]. 白寿彝《中国回回民族史》上册,中华书局,2003年,第3—4页。

[183]. 白寿彝《回族人物志》,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600页。

[184]. 马明龙、翁乾麟《论我国回族史学的优良传统》,《回族研究》2000年第1期。

[185]. 傅振伦《重刊脱氏谱书叙》,1930年,转引自杨耀恩、王俊主编《沈阳回族志》,辽宁民族出版社, 1996年,第44页。

[186]. 白寿彝、马寿千《几种回回家谱中所反映的历史问题》,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84页。

[187]. 翁乾麟《论广西回族的族谱及其史料价值》,《回族研究》2001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