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夏修史机构与史官:中国少数民族史学史

西夏修史机构与史官:中国少数民族史学史

时间:2023-09-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夏皇朝以翰林学士院作为专职修史机构,完成了翰林学士从参与修史到独立修史的质的变化。西夏的历法制定机构,与修史有关。

西夏修史机构与史官:中国少数民族史学史

一、修史机构的设置

西夏时期,承担修史任务的主要是翰林学士院,还有一些辅助修史的机构,如卜算院等,为史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翰林学士院。宋史·夏国传》载:(绍兴)三十一年(夏仁宗天盛十三年,1161)“立翰林学士院,以焦景颜、王佥等为学士,俾修实录”[217]。《西夏书事》卷三六载:“立翰林学士院”,“夏五月,令史臣修《实录》”。[218]通过以上材料可知,天盛十三年(1161),西夏设立了专门的修史机构翰林学士院,并由学士等人员进行实录的编修。翰林院最早见于唐代,起初由各种艺能之士在此供职,是一个陪皇帝游乐消遣的机构。后来逐渐向草拟机密诏制的机构过渡,后期开始有部分翰林院的学士参与修史的任务。宋、辽、金代逐渐形成了以翰林学士兼修国史的风气。西夏皇朝以翰林学士院作为专职修史机构,完成了翰林学士从参与修史到独立修史的质的变化。这些无疑是通过对中原文化学习和不断借鉴创新来实现的,对后代产生了重大影响。

2.与史书撰修有关的机构

(1)卜算院。西夏的历法制定机构,与修史有关。西夏仁孝初年编修的《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中提到,卜算院是皇朝中央的第三等机构,“依事设职,大人数不定”[219]。在西夏汉文《杂字》“司分部”中有“天监”,据考证“司天监”是卜算院的汉文译法[220]。从《西夏书事》的相关记载分析,西夏崇宗时卜算院已有太史、司天之设。在黑水城编号8214的出土文书中有一份历书残页,其序言中有三行小字,提到太史令及卜算院头监杨师裕。西汉司马迁就是太史令并负责制定历法的工作。史金波考证,杨师裕既是修史的太史令又是修历的卜算监头。[221]

(2)秘书监。在《天盛律令·司序行文门》中有“秘书监”一职[222],与番汉大学院同级别。参照东汉秘书监的设置,知其责为掌管历代图书和典籍,其长官为监,监下设有少监。西夏时期的斡氏家族,历代都在西夏国掌管国史。蒙古军队攻打西夏的时候斡扎篑带领全城父老投降,并奉上大量的图籍。通过斡氏降城献书这一事件,可推测西夏设有专门的机构来保存档案、图书和典籍,很有可能就是秘书监,斡扎篑很可能就是长官,负责图书管理的总任务,以供翰林学士院纂修实录等史书。

(3)史院。在《天盛律令》“择人司”中有史院一职,“诸司大人、承旨续转中,卜算院等依事设职,勿续转:史院、医人院、乐人院”[223]。此条规定了卜算院不得与史院相续转。至于为什么对史院和卜算院做此规定,因资料有限,不得而知。从西夏对中原文化的继承上来看,可以推测史院之职能应与纂修国史有关。

二、西夏史官

作为修史机构的西夏翰林学士院,设有翰林学士、翰林侍制和翰林直学士等官职。[224]《宋史·夏国传》有明确记载从事修史的翰林学士只有焦景颜和王佥两人。清周春《西夏书·焦景颜王佥列传》中,除二人外,还提到杨彦敬、高岳、吕子温、王师信、刘昭、余良、李国安、张公甫等为翰林学士。据载,天盛年间,焦景颜以枢密都承旨、翰林学士的身份多次出使金国。天盛十三年(1161),焦景颜任翰林学士,负责纂修实录。《传》中提及的其他翰林学士很可能是李氏实录的编修人员。

在西夏印中有西夏史官的印章“恧恧史官专印”[225],其中“恧恧”为西夏姓氏,其职务是史官。《金史·交聘表》载:(金)明昌五年(1194)正月癸亥朔,“夏武节大夫恧恧世忠、宣德郎刘思问等贺正旦”[226]。史官为掌管祭祀、记事、兼修国史、起草文书等的官员。作为史官的恧恧很有可能将贺正旦时期的事情记录下来,作为资料保存。西夏仁宗时期,斡道冲是著名的番汉教授,通晓汉文、西夏文,世掌西夏国史,为西夏的史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三、西夏史官的构成特点

修史与王朝的政治密切相关,因此得到皇帝的格外重视。修史时,皇帝亲自遴选史官,任命学士来纂修实录,并关心修纂的质量,且提出自己的意见。西夏王朝重视修史,从积极方面看,促使修史工作更加认真。西夏史官的构成特点,反映了中国史学在这个民族融合时代的新气象。(www.xing528.com)

1.强调民族成分。由于史职不同于其他的官职,要求任职人员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因此由汉文化底蕴深厚的斡氏家族担当此任,并选学士辅之。起初西夏的史官大多是流亡到西夏境内的宋朝士人。随着党项设立学校,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具有本民族意识的党项族知识人才,才改变了史官构成的民族成分。在多民族多文化共存的时代中,西夏统治者要求不同民族的人任史官,但又尽量选用党项人任职。《天盛律令·颁律表》中记载的修纂人有二十三人,其中十九人是党项族官员,仅有四名是汉族官员。党项人所占的比重较大,并处于主导地位,这是西夏史官设置民族化的表现。

2.史官由翰林官充任。仁宗时期,任用翰林学士院纂修国史,完成了翰林学士由兼职修史到专职修史的任务。由于此时的翰林学士集史官与翰林官双重职责,可以通过入禁中应召问对、备顾问等多种渠道参与政治,从而使得史学能够更好地影响政治。

3.选用文化层次较高的人员来担任史官。西夏时期,科举取士成为选用人才的主要途径。根据史书上留下的零星记载,仁宗时的名臣斡道冲、焦景颜和王佥等,襄宗时观文殿大学士罗世昌等,都是通过科举进身授职,都以进士入官选任史官。

四、党项族史学世家—斡氏家族

斡氏家族世代为官,早在李德明时期就得到重视,定都兴庆府后,斡氏家族也随夏国主逐渐迁往兴州(今宁夏银川),是西夏及元代历史上一个很重要的家族。西夏时期,斡道冲和斡扎篑都任掌国史,一个家族在西夏一朝有两人担任此职是非常罕见的。入元后,该家族的成员或身居中枢要职,或在省、路、府总制一方,在政治、经济、史学上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1.番汉教授斡道冲。元虞集《道园学古录》言:“公姓斡氏,其先灵武人,从夏主迁兴州,世掌夏国史,公讳道冲,字宗圣……” [227]斡道冲八岁,以《尚书》中童子举,长通五经。为番汉教授,官至中书宰相。在文化上,斡道冲大力发展番学和汉学。建学校,发展科举制度,引进和翻译儒家经典,学习儒家文化,形成了尊儒崇儒的社会风尚。将《论语》译成西夏文,并撰有《论语小议》和《周易卜筮断》。天盛十三年(1161),斡道冲以兼修国史的身份组织翰林学士焦景颜、王佥纂修《李氏实录》。

2.献城有功的掌国史斡扎篑。作为番汉教授斡道冲的孙子,亦掌西夏国史,蒙古大军到来时,“率父老以城降太祖”[228],避免了蒙古军队屠城,由于其掌国史身份的特殊性,使得西夏珍贵的图籍保存下来。后随蒙古军西征,元世祖时为中兴路管民官。

3.直臣良吏朵儿赤。朵儿赤,字道明,15岁通晓古注《论语》、《孟子》、《尚书》,是元初著名的谋臣,在治国方面为元朝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后任云南廉访副使、中兴路新民总管,恢复了西夏故地的经济和社会秩序。

4.平叛有功朵仁通。为朵儿赤之子,任云南行省理问,掌勘核刑名诉讼。天历二年(1329)三月,云南诸王发生叛乱,朵仁通率官军抗之,死于战场。

5.编修宋史斡玉伦徒。斡玉伦徒,擅长《礼记》,著有诗文五十卷,朝廷任以奎章阁典鉴、淮西道道佥宪。后又任福建廉访副使、山南廉访使、内台侍御侍、工部侍郎等职,并为撰修《宋史》二十三人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