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饮茶方式基本延续明代,但茶类不断增加,继绿茶、黄茶、红茶、黑茶、白茶外,又出现了乌龙茶。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品茶方法日臻讲究,且对茶叶的偏好明显。
清代茶壶通常是陶质或瓷质。以博物馆中存世的清代茶壶为例,可见其造型基本延续明代的规范,但品种增多,造型丰富,釉彩华丽,纹饰精巧。康熙时期的造型与明时接近,直到康熙中期后,宫廷开始尝试在宜兴紫砂茶具上绘珐琅彩;清雍正时期,青釉瓷器烧制的配方稳定,烧制技术掌握纯熟,以粉彩最有成就,因此雍正时期的茶壶形体小,重釉彩,轻纹饰;乾隆时期茶壶造型上回归康熙时期,但重装饰;道光时的壶身呈桶状,多提梁壶;光绪时期的壶造型小巧,重装饰;嘉庆时期的壶,壶口变大,整体轻巧。
清代的茶壶另一个较明显的改变是壶体与诗书画雕等艺术相结合,这种变化使茶壶更贴近文人生活,具备了更高的观赏性。人们在饮茶时,既能欣赏茶壶的造型之美和材质之美,也能感知茶壶上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所带来的愉悦。
图1-7(www.xing528.com)
图1-8
明清两代品茶之人的审美追求从茶具的色泽转向更高一级的雅趣,这一转变催生了紫砂壶的制壶名家高手与文人雅士联手,把绘画、书法、篆刻、诗词融于壶上,丰富了茶壶的文化内涵。此外,明清时期发展迅速的紫砂壶让一大批精妙无比的制作者涌现出来,盛名者有陈鸣远、陈曼生、杨彭年、黄玉麟、陈汉文、杨季初、张怀仁、陈滋伟、杨凤年、邵大亨、朱石梅、吴阿昆等,他们极具美感的茶壶创作推动了这门艺术的发展。其中最著名的紫砂大师是陈鸣远,号鹤峰,又号壶隐,是时大彬和徐友泉以来的一大紫砂名手。他能自制自刻,书法雅健,被认为是当时紫砂壶文人风格的代表者。
其所制“南瓜壶”(图1-7)是紫砂花货典型佳作之一,壶分七棱腹,以一篇叶卷成壶流,瓜梗做壶盖钮,平切瓜蒂,利落干净;“西泠八家 ”之一的陈曼生设计出新颖别致的“十八壶式”,由壶艺家杨彭年、杨风年兄妹制作泥坯,再由陈曼生用竹刀在壶上镌刻文或书画。这种工匠制作、文人设计的“曼生壶”(图1-8),为宜兴紫砂茶壶开创了新风。此外,陈汉文精于制壶,尤善铺砂;杨季初善制菱花壶,张怀仁善于篆刻,以仿唐代书法家怀素的笔法知名;还有王南林、杨继元、杨友兰、邵基祖、邵德沁、邵玉亭等均善制彩釉砂壶,并承制宫廷御器;其中王南林的作品以体制坚净、款式精雅而著称;邵玉亭所作“乾隆御制”壶工雅客观;陈文伯和陈文居等所制紫砂花盆远销日本,广受好评。
清后期经济文化衰落,制瓷业发展缓慢,加上清末外敌入侵,百姓难以自保,瓷业一度处于荒废状态。尽管这种状态在民国时期有所改变,但也只是昙花一现,让人扼腕叹息。直到 20世纪 80 年代,中国陶瓷业才重新步入新生,茶壶造型的设计进入新的时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