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中国茶具发展史上的飞跃时期。这一时期,饮茶文化开始向民众普及,茶文化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登上历史舞台,饮茶方式、审美情趣和人文理念对后代茶具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唐代陆羽总结了唐以前的采茶、制茶、饮茶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实践基础上著成《茶经》,对当时饮茶活动进行了高度概括,不但展现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还记录了当时饮茶文化将儒、道、佛三教融入其中的情况,开创了中国茶道精神。
唐代以前,饮茶方式较为粗放,人们并不重视茶叶的制作与饮用方式[4]。
自唐代起人们开始将新鲜茶叶蒸熟、捣碎做成饼并烤干贮存,称其为“茶饼”或“饼茶”。喝茶时需要将饼茶碾成末置于水中煎煮后饮用。这种细煎慢啜式的品饮方式,基本结束了汉魏以来“煮作羹饮”“浑以烹之”“与渝蔬无异”的饮茶历史,开始了饮茶有道的新时代。进一步形成了此后绵延千年的中国饮茶艺术,逐渐使壶成为茶事的专用具。(www.xing528.com)
唐代茶壶最早被称为“注子”,据唐带李匡乂《资暇集·注子偏提》记载:“元和初,酌酒犹用樽杓,所以丞相高公有斟酌之誉,虽数十人,一樽一杓挹酒而散,了无遗滴,居无何,稍用注子,其形若罃,而盖、嘴、柄皆具。大和九年后中贵人恶其名同郑注,乃去柄安系,若茗瓶而小异,目之曰偏提”。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到,唐代的茶壶是类似瓶的形状,有壶嘴和把手。到了唐代末期,人们把壶嘴壶柄去掉,整个茶壶看来更接近“茗瓶”了,又有“偏提”一说。唐代的喝酒用壶和饮茶用壶还未独立分开。
唐代早期的壶作为煮茶用具,造型整体依旧呈瓶状,但各结构部分的造型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通过越窑青釉执壶和越窑青釉瓜棱执壶可以发现,这时的壶造型圆润,壶口较大,颈部缩短,壶嘴偏短,给人以大方稳重、圆熟敦厚之感,与唐代的强盛国力相符。随着“点茶法”的出现,壶由煮茶器变为了煮水器,设有瓶盖。与唐代执壶相比,五代执壶延续了唐代执壶的撇口、短颈、溜肩等特征,但器身渐高,壶流明显加长,便于实用,器型更加合理。此外,从现存湖南省博物馆的唐代长沙窑茶瓶,瓶腹上书“张家茶坊,三文一平(同瓶)”,可窥见当时茶壶的面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