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法原理与实务》:解读民事法律行为特征

《民法原理与实务》:解读民事法律行为特征

时间:2023-08-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民事法律行为是一种合法的民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受到法律承认和保护的民事行为,就其本质特征而言,是一种合法行为。这里的“合法”,表现为民事法律行为的内容和形式符合法律的要求或者不违背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体现了国家对民事活动进行法律指导与监督的实质。因此,行为的合法性,也是民事法律行为的重要构成要件之一。

《民法原理与实务》:解读民事法律行为特征

(一)民事法律行为是以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的民事行为

所谓意思表示,是指行为人把要求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内心意思以一定的方式表示于外部的行为。该行为的成立应具备两个要素:一是“意思”,行为人要有希望设立、变更或终止某种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内心想法和主观愿望,即行为人进行民事法律行为的初衷;二是“表示”,即行为人将其“意思”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于外部,否则难以为他人所知晓,也难以获得法律的承认,当然也就不会产生任何预期的法律后果。

法律行为作为最重要的法律事实,是人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这种意识即表现为行为人的意思表示,行为人以法律的方式将其内心愿望表达为法律行为,因而,意思表示成为法律行为的最基本的要素。

(二)民事法律行为是以发生一定民事法律后果为目的的民事行为(www.xing528.com)

行为作为人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都具有其目的性,而且都能引起某种后果的出现。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为设立、变更、终止一定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所要达到的并非一般的目的,亦非一般的民事后果,而是以设立、变更、终止等合法行为达到能够引起行为人所预期的民事法律后果的目的的行为。也就是说,能够引起行为人在进行该项民事法律行为时所希望发生的民事法律后果。这是判断某项民事行为是否为法律行为的一个重要标志。在现实生活中,有的行为,如邀请朋友来家里作客,虽然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但行为因主观上并没有希望产生某种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目的,当然不是民事法律行为。而有的民事行为,行为人虽然有产生某种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目的,但行为的结果并没有产生行为人预期的民事法律后果,或者所产生的民事法律后果与行为人事先所预期的后果完全相反,因而都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

(三)民事法律行为是一种合法的民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是受到法律承认和保护的民事行为,就其本质特征而言,是一种合法行为。这里的“合法”,表现为民事法律行为的内容和形式符合法律的要求或者不违背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体现了国家对民事活动进行法律指导与监督的实质。如果行为的内容或形式是违法的,则不仅不会产生行为人预期的法律后果,而且还会因为行为的违法性而受到法律的制裁,即发生行为人所不期望的法律后果,也就不会得到国家法律的承认和保护。因此,行为的合法性,也是民事法律行为的重要构成要件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